蒋公介石宜兴寻根祭祖记
时间: 2019-12-09

蒋公介石宜兴寻根祭祖记

原创:家谱国际

  蒋公介

image.png

  在一九九0年出版发行的《宜兴县志》中《大事记裹》,记载着宜兴县历史上之大事两件。其一: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第957页)国民政府参军处总务局,汇发宜兴县政府法币两亿元,指明用于补助修建座落于宜兴城内东巷(现宜兴邮电大楼)的江南蒋氏大祠堂亭侯祠。其二: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十七日(第958页),中华民国总统蒋公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女士及侍从警卫一行至都山蒋家村,祭扫东汉远祖亭侯墓。

  这个时间距决定蒋氏南京政府政权的命运仅一百余日。距南京解放也只有十多月之时。究竟是谁?又是何因使蒋公介石在如此紧要关头,置国内政情、军情于不顾,而兴师动众来此小镇,这一点,在《宜兴县志》,以及当时的《宜兴报》、《宜兴日报》、《无锡日报》和《宜兴文史资料》中,皆对此事未作正面回答。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蒋家村人,时年龄不足九岁,可说亲身经历了此事的全过程,过后又多次聆听家人及村中长者的叙述,近年来又参阅了一些书刊,谨以此文以慰关心此事之朋友们。

  在此先溯蒋氏姓源,公元前十一世纪,时武王姬发灭商建周,王室分封同姓诸侯,伯龄公受封蒋国于期思(今河南固始县),因以为姓。后蒋国灭于春秋时楚国,传至西汉蒋氏四十四世兖州刺史蒋诩(字元卿),蒋诩三传至东汉蒋横,横从光武帝讨赤眉有功,封为九江侯、大将军、逡遒侯,后遭馋而冤诛。所育九子,为避父难散居江南,其中第八子蒋默、第九子蒋澄逃隐宜兴。历数载,帝闻童谣悟,诛奸人羌路族,诏诸子随地封侯,默居滆湖东云阳乡封“云阳侯”,澄居滆湖西亭乡封“亭侯”。后光武帝委蒋澄为婺州刺史,在任期间他以治政宽仁、爱民如子而著称。

  再言抗战时期,时国民政府宜兴县县长蒋如镜和官林区区长蒋耀祖两人,因蒋耀祖为蒋家村人,系亭侯裔孙,家中藏有蒋氏宗谱。因当时两人之治所已沦陷,故两人成了“背包县长”和“背包区长”,在邮堂、芳庄一带坚持着艰苦的对日斗争。两人因是直属上下级关系,又都为蒋姓,故蒋耀祖把家藏之谱有蒋澄子孙迁居浙江奉化之记载告知于蒋如镜。抗战胜利后,蒋如镜用红缎将蒋耀祖家藏之《敦睦堂》宗谱以及收集来的宜兴大成谱等包装整齐后,一并送达南京总统府。

  旧时社会对家谱非常重视,各姓氏大约每隔三十年都要纂修。溪口《武岭蒋氏宗谱》自民国七年(1918)由蒋公介石同父异母之兄蒋介卿续修,又届三十年续修之时。这次纂修按族内惯例必将有蒋公介石经办。他很重视此事,亲手掌握。但是,武岭谱对五代时始迁明州 (今宁海)以前的先祖难以衍接,蒋公又是严谨之人,故千方百计想查清祖辈之源头。当时特聘武进人吴稚晖为总编主其事,慈溪陈布雷、鄞县沙孟海为编纂襄其成,且有七、八人组成了编修工作班子,并调集了浙江各地蒋氏宗谱,以及参证地方志乘,逐一追溯。后又调阅临海、黄岩、仙居诸谱以及鄞县横山谱、奉化峨阳谱、宁海龙山谱,均不得要领。接获宜兴《敦睦堂》谱和大成谱参与校对,居然名爵完整无缺。是此理清了自周初始封蒋国传千余年、历四十八世之亭侯蒋澄迁宜兴,又八传至晋吴郡太守蒋極(字伯機)转迁台州,再二十传至五代时蒋顯定居明州,元代子孙迁居奉化及至明代蒋仕杰迁溪口而为蒋公介石之始迁祖。蒋公如获至宝、欣喜之极序曰:“余大喜,得偿余多年之宿愿,爰为之序”,并以迁四明第二十八世孙周泰手书《先系考序》一篇。笔者根据村人所言,蒋公在扫墓时和族人谈话中自称为蒋澄第七十四世孙,即伯龄公第一百二十二世孙。又据沙孟海文章透露西周初周公辅政之事发生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而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只到公元前九世纪(公元前841年)。所以沙孟海以其《于世无证》而概不采用。并得到吴稚晖、陈布雷首肯,最后获蒋公认可。故现浙江奉化之蒋姓祠堂祖宗牌位是以蒋摩诃之孙蒋浚明供起。而溪口蒋公祖居内之《报本堂》祖先是从蒋浚明之十代孙蒋仕杰供起。

  自此以后两年多时间内,在侯墓及蒋家村附近,经常有一些身背相机之人出现,从事测绘、照相等工作,他们从不与当地民众及地方政府接触,显得很神秘。其实这些都是南京政府派来勘察情况的技术人员,如是数次,就发生了本文开头之事。

  一九四八年四月,蒋公介石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在他看来,这首先要感谢祖宗在天之灵。而诸多祖宗中最为确定,又有墓穴可拜的就是东汉宜兴蒋澄墓。

  五月十六日,农历四月初八,初夏之江南,风和日丽,麦浪翻滚,平如明镜之都山荡,碧波荡漾,牧童于荡中滩皮上放逐着牛群。这天从上午开始,都山荡沿岸四周的乡间小道、荡中渔船和罱湖泥农船上,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陌生人,这些都是身着便装的外围警戒人员,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

  上午十时许,在都山荡西南入口处,传来了《噗噗》的柴油机声响,这种声音在现在江南水乡的人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在上个世纪战争年代,人们本能地警觉起来,有牧童首先看到声音响处有一汽艇往墓地方向开来,船上有兵, 且因不熟悉水道,船被搁浅。当时人们大都慌忙躲避,因为抗战以来,只要兵船搁浅都要拉夫推船。一会儿船上之人自己下水推船,船至侯墓堤坝处停下,即行戒严,不准行人接近,后从船上抬下一台手摇发电机和报话机,只听有人大声喊道『这里民情很好』、『快快来』。

  约半小时后,在相同方向又开来五艘汽艇,近岸后,蒋公介石所乘的第三艘汽艇超过前两艘泊于岸边,从船上往岸搭好又宽又长的跳板。舱门开处,首先出现的是手拿礼帽,身着黑色丝罗缎袍子、马褂,面露微笑的蒋公介石。紧随其后的则是身穿深色丝罗缎旗袍,头戴白布大凉帽的宋美龄女士,两人相扶上岸,刚迈步,就觉跳板有轻微晃动,宋女士身体微侧一下,蒋公边用双手扶住夫人,边说《莫慌》。恰巧当年夏熟麦子歉收,成了真正的“麦荒”,因为宜兴口音听《莫慌》和《麦荒》发音相同,坊间说是因蒋公急口兆造成当地麦子荒年。此可谓无稽之谈。

  蒋公登岸后,环视墓地,主墓占地约1.3亩,座东朝西,面向略呈菱形之都山荡中部,右侧北面为海拔60米之都山,依山傍水,确为风水宝地。墓址地势高亢,墓高5米余。主墓前立有高1.8米,宽0.9米,厚0.2米之古墓碑。碑石上沿刻有相对的两条盘龙浮雕,两龙口中间有拳头大小之圆珠一颗。中间竖式阴刻『亭侯墓』四个正楷大字,每字约20厘米正方大小,另有略小之『东汉』两字分别刻在上半部的左右两边,落款为附近各蒋氏分支,时间为大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立。碑前有一一米见方之石台,石台朝西正面有阳刻『汉亭侯祭案』六字,案前为长30前,宽5米之石场,左前方和右前方各20米处各有副墓一座,略低于主墓。此谓『天鹅展翅式』乃三元不败之地。墓地总面积约13亩。时蒋公询问了一些情况,了解到墓地南200米处即为蒋家村,于是向南作招手状。远处被阻蒋姓村民(全村无一他姓)立即涌向侯墓。在村民的簇拥下,举行了祭祀仪式,时蒋公双手捧上从南京带来的大花圈,放于碑前,退后两步和宋美龄女士并排向墓地行三鞠躬礼。其余随行人员三、二并立行礼。后有资料说时蒋经国先生也曾同行,我因年少,注意力都在蒋宋二人处,当时还有何人就不得而知了。礼毕,蒋宋二人在石碑前合影,且连声喊『摄照、摄照』,并和蒋姓村民 合照了大约几十张照片,时宋美龄女士还从村妇手中接过一圆脸女孩一同合了影。后与本地族人蒋耀坤、蒋田福等人进行了交谈,当问到族人世系时,族人答116世。蒋公曰:『呀!这里的娃娃我都要叫公公的』。又问及当地蒋氏族人有无在外从政的情况,人们告之以实情。蒋公表示墓地还要扩大一点,墓园要遍植松柏,建成一个可供游览的景点。修一条接通宁杭路的公路,还要筹建一所中学以培养后代子孙。结束前,蒋公拿出一张印有『蒋中正』名字的名片交于族人蒋耀坤,嘱其;有无力解决之事可至南京找他,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后登上汽艇循原水路返回至宁杭公路徐舍段。 然后转乘汽车回南京,时间为下午一点半左右。 第二天,南京、上海、宜兴各报都刊登了蒋公宜兴之行。以后宜兴城中蒋氏长辈蒋湘叔及蒋耀坤曾两次赴南京晋谒蒋公介石,并请修宜兴亭侯祠和墓地事宜,蒋公还亲笔题书了『世德清芬』匾额,落款为蒋中正,没有署明蒋氏世系,而在匾额上方正中加一朱红大方印『中华民国总统印』。高悬亭侯祠进门大厅正中,其寓意非常明确,即蒋公确定自己为蒋澄后裔无疑。

  纵观一九四八年春夏之交,蒋公介石从四月当选总统,五月祭蒋澄墓,六月为『武岭蒋氏宗谱』亲笔题书《先系考序》中所表露出来的因理清先祖来历又登上总统之位而『足慰平生追本溯源之志』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名有着浓厚民族主义情结者,祭远祖墓地就顺利成章了。故而宜兴市政协和文史委员会等单位于2003年11月编辑出版的《宜兴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宜兴海外乡贤》中把蒋公介石列为宜兴市旅外乡贤是不无根据的。

  宜兴市蒋氏文化研究会

  蒋建中


联系我们

安世代

  •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54号院6号楼6层604——4

  • 电话号码: -

  • 网址: https://www.anxiera.com

  •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