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一是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先祖封邑名为氏。二是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为氏。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现今人口约八百六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的0.62%左右。排在姓氏排行榜第二十九位,在台湾名列第七十二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冯氏图腾
【释义】冯,马疾行也。其本义是骏马奔腾、踏地有声的象形字。
【得姓始祖】
冯文孙(魏长卿):周文王昌之后裔,周文王有一子名毕公高,因随其兄周武王征伐殷纣时立下功劳,取得天下之后,被封于毕(今陕西长安县西南)。他的后裔毕万西周时为晋国大夫,当时晋国刚被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绛(今山西翼城东南),陆续攻灭了周围许多的小国,其中包括西周分封于今山西芮城北的魏国,晋献公便把它封给毕万。春秋后期晋国六卿逐渐强大,互相兼并。到公元四世纪中叶毕万后代毕斯和赵、韩一起瓜分了晋国,建立魏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同时还将毕万的一支孙(即冯文孙),再封于冯城(今河南荥阳县西南),其子孙后裔以邑为姓,称为冯姓。冯文孙也就被其后人尊为冯姓的得姓始祖。
冯简子(宋子产、公孙侨):春秋后期郑国大夫,博学多才,能断大事,当时郑国凡事要跟诸侯打交道,许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议,再做决定。冯简子是郑简公时郑国的重要大臣,被封在冯,他的后代用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始为冯氏。
各支始祖
冯汝龙、冯勤俭文、冯缙文:宋代居湖广鄂州,第七世孙勤俭文、缙文迁居虞邑四都永丰乡夏盍湖冯家山。
冯 敬:明弘治间自金坛迁居丹徒。
冯 盛:明成化中始由山东青州府寿光县纪壹社三户垛迁山西代州籍振武卫中左所。
冯安国、冯 棠:南宋初自安吉迁居台州临海勇泉乡,第五世棠,赘居佩居彭溪张氏子端方,元至正间隐居邑之柯溪。
冯节尼:元至正时迁居武进县十堡里,其地即五牧之余巷。
冯廷惠、冯义三:宋初自金陵徙居锡邑之菱岸,第十四世孙义三,明洪武间自无锡菱岸迁宜兴沉荡河西之属塘。
冯 端、冯寿二、冯思二:元朝居常熟虞山南麓之冯家浜,第三世寿二迁朱村,寿二之孙思仁赘于武进白氏,实为冯氏迁常州始祖。
冯 班:宋末有名福三者渡江来居常熟五渠,因世远不可考,谱断以成为一世祖,明末诗人冯班为总马桥第一支第七世,明末有名怀村者又自五渠迁于屈里。
冯天麟:清康熙间自句容迁崇城署西。
冯 政:原籍浙江钱塘,宦居南雄,南宋开禧元年与其子景迁居新会古朗甲底村,再迁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仪凤由南畔迁居桂洲,其子德仁、德义由桂洲迁大良,德仁居西为西厅房祖,德义居东,为东厅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并入顺德,遂为顺德籍。
冯季拔:唐同光二年由江西丰城县铁树观迁湖南湘阴县上十都三甲洪源洞庭湖两虎岩。
冯有运、冯斗牛、冯斗祥、冯斗壁:元末自南昌府丰城县训上偕三子斗牛、斗祥、斗璧迁居湘潭,后与斗璧加原籍,斗牛、斗祥即开南北二派。
冯 臣:明初自慈溪迁鄞南乡后仓。
冯□□:宋光宗时由诸暨栎桥里迁居会稽雷门乡宁桑村。
冯尚一:冯氏先世本居金陵,南宋初来居诸暨,本支始迁一世祖尚一,元至正时自暨阳之官员领迁友泉乡之燕山。
冯 繁:青州人,为歙州刺史,敬宗进逝世于官,其季子定墓而后居,谱遂以定为迁歙一世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佐政官吏冯相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典籍《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冯相氏。冯,乗也。”
冯相,就是后来演展出来的左、右太宰(丞相),为二人:左相由姬姓的王族担当,主掌廷政、军事、以及天、地二府司;右相由忠心勤恳的异姓人承担,主掌一应国务,以及春、夏、秋、东四府司。二相合称为“冯相”,共掌六司。
在冯相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冯相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冯氏、相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该支冯氏正确读音作píng(ㄆㄧㄥˊ),今读féng(ㄈㄥˊ)亦可。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后汉书》等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在西周时期的晋国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将其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子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周武王起兵伐纣,克商,纣王众叛亲离,不得不自焚于鹿台。《史记》中记载了周武王胜利后凯旋的情形时说,随同周武王同乘一辆车的有三人:“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周武王。”这里所说的毕公,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他因追随周武王克商受封于“毕”地(今陕西长安),亦称“毕公高”。
周王朝建立后,毕公高及其后裔便以毕地为中心繁衍生息,逐渐因地为氏,号毕氏。作为姬姓贵族的一支,他们与周宗室关系密切,但伴随着分封制引起的不断分化,毕氏逐渐与周宗室疏远而成为独立的一支。毕氏封地中有一处地名曰冯邑,所以不排除毕氏中有部分成员因“支邑为姓”而改姓冯,但这只是一种揣测。事实上,此时冯氏并不明确,更不占主体,毕氏仍是这一支姬姓后裔的主姓。
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是晋献公的荣臣,当时晋宫廷内部正围绕继承权展开激烈斗争。献公为转移矛盾,积极对外征伐。全国军队被分作两部,献公亲率上军,太子申生统下军。毕万受封右将军,随晋献公征战。晋军所向披靡,接连吞并了霍国、魏地、耿国。论功行赏,毕万受封于魏地。当时有一位叫作卜偃的算命人曾品评毕万说:毕氏的后代一定会兴旺发达的。万是个满数;魏也是大名,故一定前途无量。
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家为诸侯,这便是战国七雄中的魏、赵、韩三家。
魏氏立国,毕万家族受益最大,毕万家族的魏长卿一支受封于原来冯简子的封邑冯城(今河南荥阳东部),在魏长卿及其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改称冯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该支冯氏正确读音作féng(ㄈㄥˊ)。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先祖封邑名为氏。
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氏外,郑国也是冯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据史籍《世本》记载,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邑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郑国有一著名的执政上卿郑简子,名公孙侨,字子产,又字子美,公元前?~前522年待考,他是郑穆公的孙子,与孔子同处一个历史时代,以善断而名闻于诸侯各国。
郑简子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郑简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不精当,深得郑国君主的赏识和国民的尊重。
为褒奖简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国君以冯邑(今河南荥阳东部)封予简子,郑简子入居冯邑后,遂号称“冯简子”。史书中称冯简子:“子产之从政,择能而使之。”
在冯简子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或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冯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冯氏亦史称冯氏正宗。正确读音作féng(ㄈㄥˊ)。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拓拔·穆泰氏族,属于以先祖官职称号为氏。
拓拔穆泰,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的裔孙。
北魏太和年初(公元477年),拓拔·穆泰被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以功臣子孙,赐爵冯翌侯,迁殿中尚书,进爵为公,出为定州刺史。
拓拔·穆泰不愿意去定州,便伪称有病,要去恒州。北魏孝文帝同意了,将原恒州刺史陆叡改为定州刺史,后拓拔·穆泰加晋为宜都王。
据史籍《南齐书》中记载:后来,拓拔·穆泰与征北将军、恒州刺史、巨鹿公伏鹿孤·贺鹿浑等不满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政策,因此计划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农历12月起兵推翻北魏孝文帝,谋立北魏孝文帝的二叔平阳王拓拔·叡(后来的北魏文成帝元叡)。
不料拓拔·叡怕得要死,当即将拓拔·穆泰、伏鹿孤贺鹿浑的谋计秘密反告于北魏孝文帝。因此拓拔·穆泰、伏鹿孤贺鹿浑等皆被北魏孝文帝派任城王拓拔·澄率兵予以诛杀,因叛事未实,因此没有波及子孙,但撤消了宜都王之爵位。
在拓拔·穆泰的后裔子孙中,其长子拓拔·遂留接续冯翌侯之爵,后成为代郡穆氏的鼻祖;而在次子拓拔·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爵称号“冯翌侯”为姓氏者,汉化称冯翌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冯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冯氏正确读音作féng(ㄈㄥˊ)。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巴尔虎部嘎拉珠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记载,
蒙古族盖珠氏,亦称嘎拉珠氏,源出蒙古巴尔虎部后受蒙古葛尔丹汗的侵迫,遂向清康熙大帝求附,康熙大帝将其拢归于正白旗,在消灭葛尔丹分裂势力后,将嘎拉珠氏族安置于新巴尔虎左旗(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改称盖珠氏。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aiju Hala。
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盖珠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冯氏。其正确读音皆作féng(ㄈㄥ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以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源出金国时期东海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部、乌孙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们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自俄罗斯滨海地区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在乌苏氏家族中,有一著名的乌苏·季思哈,与兄弟乌苏·吉普喀达主动率族人从乌喇(今吉林永吉)归附于佟·努尔哈赤,佟·努尔哈赤当时大喜,授为满洲镶白旗骑都尉。后来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乌苏·季思哈从征东海虎尔哈,功加世职一等轻车都尉,再征瓦尔喀,官擢吏部参政。在乌苏·季思哈的后裔子孙与族人中,有以先祖原居地瓦尔喀冯佳村为姓氏者,称冯佳氏,满语为Fenggiya Mugun,不知何故成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在清朝晚期以后,满族冯佳氏一族多冠汉姓为冯氏。
⑵.满族富思库氏,满语为Fusuku Hala,汉义“喷壶”,世居墨洛古(今河北承德),后多冠汉姓为冯氏、富氏等。
满族冯氏正确读音皆作féng(ㄈㄥˊ)。
源流七
源于改姓,为西汉司马迁之后。
司马迁因受奸人所害,为逃避追杀,司马迁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一竖改姓同.司马迁次子司马观将马字加两点水改姓冯。这在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但在民间有不少传说,又据《冯文化报》主编冯海涛有关研究和实地考察,陕西省韩城芝川镇徐村有司马迁之墓和司马祠,徐村原住居民是冯同二姓,两姓有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习俗。二千多年来,冯同二姓均认同祭拜司马迁为共同先祖的事实,加之以家谱为佐证,司马迁后代有冯姓,是完全能够认定的。这是冯氏源流上又添了新支脉。
源流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湘南瑶族有冯姓。
【迁徙分布】
迁徙
春秋战国时期
向南,先进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怀王时期(战国后期)冯郝官至楚大夫,是楚国的重臣。
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
向北,冯氏进入了山西等地。战国中后期,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西)郡守冯亭,为人果敢而有谋。
向东,冯氏进入了齐鲁大地,这一支冯氏即来自上文中所说的魏地。他们很快为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习染,“冯谨客孟尝君”的千古佳话,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汉时期
冯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冯氏一门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因进谏揭露赵高等奸臣的罪行失败而双双被下狱。冯去疾、冯劫被下狱不久,冯毋择率其他子孙隐姓埋名,潜逃他乡,下落不明,关中冯氏亦随之逃散殆尽。伴随此起彼伏的秦末战争的大规模爆发,上党冯氏入关的一脉,也随之销声匿迹。
在秦末战争、楚汉战争乃至汉初“无为而治”的一系列大变动中,史册中寻找不到冯姓的任何丰功伟绩。
汉代,冯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现今人们所接触的有关冯姓早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成文、定性,并载入史册的。另一方面,这一历史时期冯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运也为这种整理提供了生动、翔实的素材。可以说,汉代是冯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阶段性总结。
汉代冯姓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冯姓郡望的逐步形成。两汉时期冯姓的分布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姓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姓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汉代冯姓辉煌之发端者为安陵冯氏,其代表人物首推冯唐。
汉兴置国,出于安全及施政考虑,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政策:一方面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六国宗室及大族豪门坐霸一方。汉廷访得代北冯氏为豪杰之后,于是特迁其大部再入关中,定居安陵。冯唐,正是生长于代北而后迁入安陵的。
此外,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而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冯姓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晋末“永嘉之乱”时开始大举南迁或北避辽东,先后迁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辽宁等地。
北周至隋统一前后,仍是国家由混乱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人口迁移-频繁,各姓族活动区域扩大的时期。以冯氏:著名郡望之一——弘农而言,西魏之宁州刺史冯宁被认为是弘农郡的开山之祖。早在西汉时代,冯扬便以“万石君”而名噪弘农,冯扬家人丁兴旺,有子八人,至冯勤一脉尤为荣宠。因此,在冯宁之前,弘农冯氏已有人活跃在此地,可以认为魏地冯氏是弘农早期冯姓的直接起源。当西魏的冯宁刺史兴起之时,弘农冯氏已经完成其郡望的形成。另如长乐冯氏:北燕国主冯跋自称毕万第39代后裔,北燕亡国后,国主冯弘孙女冯太后执掌北魏朝政数十年,冯氏出王爵数人,极度尊崇,衍出同舆堂、京兆堂等。
隋唐以来
至隋唐,已有南迁至福建省境的。在这一不断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大致有:出自山西上党冯氏,为战国赵华阳君冯亭后裔;出自河南颍川的冯氏,为东汉大将军冯异的后裔;杜陵冯氏系西汉左将军冯奉世后裔;长乐冯氏为宜都侯冯参后裔;京兆冯氏为北燕君主冯弘的后裔;弘农冯氏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后裔;河间冯氏为唐监察史冯师古的后裔。
唐宋时期,冯氏先后又有两次大举南迁,使冯氏分居于中国江南广大地区,明、清之际遍及全国各地。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西代州冯氏始迁祖为明初冯有才第五代孙隆奄,今河南西平县冯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的后代,系明初迁入。
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的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迁到海外。
分布
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地区,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迁移。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为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御史大夫冯毋择等。
宋朝时期,冯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2%,排在第二十八位。冯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冯姓总人口的29%。冯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和河南,这两省冯姓大约占全国冯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山东、河北,这四省的冯姓又集中了27%。全国形成了以川鄂、广东、鲁冀为中心的三大块冯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冯姓大约有6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2%,为明朝第二十五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冯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略高,600年中冯姓人口纯增长率达22%,净增加了12万。冯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广东这三省冯姓大约占冯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江西、河北、四川,这五省的冯姓又集中了32%。浙江一跃成为冯姓第一大省,占浙江省总人口的1.1%。东南和广东地区的冯姓在这600年中有了稳健的发展。而宋朝的冯姓第一大省四川,在明朝发展较慢,冯姓人口占四川省总人口的0.9%,减少了一半。其人口主要向东南、东部和南方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冯姓人口主要向广东和湖南地区流动。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粤、晋五大块冯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北部转向东南部。
当代冯姓的人口已达860多万,为全国第二十九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冯姓人口由67万增道860万,增长了12倍多,冯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冯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冯姓总人口的31.5%,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四川、山西,这四省又集中了21%的冯姓人口。广东为当代冯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冯姓总人口的12%。全国形成了广东、晋冀豫、鲁苏三大冯姓聚集中心。在近600年中,冯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表现为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强有力的回迁,已经超过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冯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粤桂大部、海南、贵州北部、湖南南端、川渝鄂大部、豫冀京津、甘肃东部、晋陕、鲁皖苏大部、内蒙古中部、辽宁西端、黑吉东端、新疆西北端,是冯姓常见的地区,冯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6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7%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3%,居住了大约71%的冯姓人群。在黑吉辽大部、内蒙古东部、山东东端、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四川北端和南端、云南北部和东部、贵湘大部、广西北端、湖北南部、赣浙闽大部、广东东端、皖苏南端、上海,冯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2%—0.63%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8.5%,居住了大约26%的冯姓人群。
【入闽迁徙】
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为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
先秦时期,冯姓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而三国以前,冯姓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姓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姓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汉唐时期,冯姓繁衍的很快,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现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冯姓的宗族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说,冯姓出颍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者,是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出长乐信都者,是汉代宜都侯冯参的后代;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是燕王冯弘的后代;出弘农(今河南灵宝)者,是冯弘之孙冯宁的后代;出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者,是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
入闽
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入闽平乱,有队正冯隽水等随行入闽。
唐僖宗年间(881年),御史公冯孝业自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创居宁德白鹤盐场,继而迁东洋洪口、西乡虎贝心亭、冯家垅,至宁德白鹤盐场御史冯十五公、迁居莒溪岭兜,冯兆九公续迁莒溪象井。
据《将乐冯氏族谱》记载:先世景公,世居河南南阳,唐时,入闽居镛州(今将乐县)。
据传北燕时,北燕王冯弘派次子冯业率300人乘船从高丽(朝鲜)浮海到广东新会,投奔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先后封为怀化侯新会太守、罗州刺史,成为广东冯姓开基祖。唐末黄巢起义时,冯业派下第十五世之后,有一支冯氏避难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冯业第二十世孙冯雯(万八郎)的曾孙冯太昌于上杭迁徙广东省的平远、潮州、揭阳、梅州等。
唐代时,毕高的第六十二世孙冯萱有4个儿子;长子冯万一(又名震)居南海;次子冯万二(又名雪)居福建省的象洞,又转徙至宁化石壁;第三子冯万七(又名云)居西安;第四子冯万八(又名雯)居福建。(见广东梅县《冯氏族谱》)
唐贞元三年(787年),祖原籍河南固始的冯明立为避乱入闽剑浦(今南平)定居,子孙繁衍,散居各地。
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姓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冯青山就是当时入闽的冯姓先祖,其裔称之三十五世七郎公,始居泉州。至宋末元初,上杭冯姓有的又南迁至广东。
据家族谱记载,福鼎先祖冯文泰,时任唐末广东知州,告老还乡南京时,途经福建省连江县潘渡乡,定居繁衍至今,已有千年,并有祖传厅联“庆堂世泽长,始平家声远。因不知联何意,及先祖的南京祖系,恳求知情者赐教。
梅县《冯氏族谱》、《客家姓氏渊源》第二集载:唐末,黄巢起义时为避“黄巢之乱”,河南固始一支冯氏迁徙至福建宁化石壁。至宋,有一支迁上杭太平里;另一支迁漳州;还有一支迁武平象洞。毕高的第六十二世孙冯萱有4个儿子;长子冯万一(又名震)居南海;次子冯万二(又名雪)居福建省的象洞,又转徙至宁化石壁;第三子冯万七(又名云)居西安;第四子冯万八(又名雯)居福建。(见广东梅县《冯氏族谱》)原居陕西的冯万二,又名雪,辗转迁居汀州府宁化县石壁。冯万二生四子,长子念一郎迁广东镇平(今蕉岭县),次子念二郎迁广东梅县隆文,三子念三郎迁广东长乐(今五华县),四子念四郎居冗安。至宋代,石壁冯氏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南宋绍兴元年(1131)冯万八郎,名雯,字云章,经南宋大臣张浚荐为招讨使奉诏镇守武平,其家自宁化冯家园迁居武平象洞,裔孙迁粤东。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汀州府军事推官冯硕,以汀州风景宜人,遂定居长汀,后裔迁粤东。明崇祯十二年(1639)江西兴国进士冯之图曾分巡漳南道,子孙定居长汀县,后裔迁闽南、粤东。冯四十郎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9)从湖广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一带辗转迁入宁化县石壁,再迁至上杭县胜运里冯坑里(今属蓝溪镇冯石村)后裔迁上杭、永定及赣南。《蕉岭县志》:唐宋之际,冯念七九郎,自宁化石壁迁居广东丰顺,是为入粤始祖,后裔再衍蕉岭。
《永定县志》:冯氏,名雯,字云章,始迁宁化县冯家围。宋绍兴元年(1131),张浚荐雯为招讨使,奉昭武平,留寓象洞,为武邑始祖。另有冯京之裔孙冯四十郎,明洪武间,避战乱南迁至宁化石壁寨,后转徙上杭胜运里载厚乡冯石村开基。
漳州东山安溪始平源源.先祖信天公仕官于宋仁宗理乱进入漳州开祖,在漳州分三条源源;一为玉洲伯谦祖(今为龙海市角美镇玉江村):玉洲又分出板美村.二为鸿田伯恣祖(今为南靖山城鸿钵村)又分平和怦徊,山城鸿砰.三为西洋伯举祖(今为漳州市龙文区西洋村)又分七社冯,为西洋\崎领.山北.护国.桥尾.院前.青山.现始平祖谱为清康熙年间手抄残本.有记分外做生意。
明英宗天顺二年(1459年),汶公率子志浚三子志厚乔迁象坎暘晡,迁往宁德城关、金涵,飞鸾平坑,三都镇、城澳、竹头歧、蕉头、蕉溪,福安下白石北斗都、七都牛埕窝、望淡坪,九都洋岸坂、白叶洋、华镜,霍童镇,罗源中房白泉、北山、菜洋蜡烛、下牛楼,古田大甲村溪等地冯姓族人,子孙繁衍。其中乔居美国、新加坡。
光泽《冯氏族谱》载:先祖卅世伯坚公,原居建宁南乡隆下堡下杨坑,后迁宁化县。生二子:子真、子通。子真裔孙,住宁化下汪、邹家磜、葫芦塘(均为安远乡境)、东坑等地;子通公裔孙鳞良公(卅九世)原居宁化,后迁光泽县北乡二十三都大福、山坊。
【播迁海内外】
福建冯姓播迁海南始祖冯元,莆田人,北宋大中祥元年(1008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卒赠户部尚书。其子冯佳任琼州通判、冯雀任澄迈知县;冯文甫,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任海南卫副将,落籍琼山桥头村。据明隆关年间广西博白《冯氏族谱》载:我本支世由福建汀州府朱褚街瓦子巷来。始祖冯元淑,大宋光宗元年(1192年)壬子科由武生中式第二名武举,任用广东南雄府右营千总。公配蒙氏安人,生二子,孟法食,武生,仲法宋,岁贡。长子法食公军旅有功,升任白州都吏兼营千总,诰封奉政大夫。弟法宋随任,以军功加团练副使衔。法食公卒于署内。弟法宋公遂隐而不仕,贸易于白州城外,后率侄卜居柯木堡牛路头,开基创业。后裔蕃衍繁迁,或迁异省,或居本乡。其著名后裔,有近代镇南关大捷的抗法民族英雄冯子材(迁钦州)。至宋末元初,上杭冯姓有的又南迁至广东。
明清时期冯姓开始迁台。冯亭为韩上党太守入赵,宗族繁衍甚广。后宜都侯冯参入福建,是为迁台冯姓之始祖。冯姓迁台,有史迹可考者,明末冯仕通为郑成功参谋,随其来台。永历十五年,漳浦的冯仕通随郑成功来台入垦台南下营。清康熙六十年朱一贯及有粤籍义民冯若纪、冯维万居于下淡水港。乾隆初叶,永春德化的冯世阳入垦台北新店。乾隆中叶,同安的冯宗贵入垦苗栗通宵;平和的冯突入垦嘉义水上;汀州武平的冯盛元、冯月麟入垦台北淡水。乾隆末叶,龙溪的冯德梁入垦彰化,同安的冯天来入垦高雄。乾隆年间,安溪人冯姓入垦今台北新店直潭里中溪州。嘉庆年间,龙溪的冯监入垦高雄。道光年间,龙溪的冯兴入垦下营。据1960年统计,台湾省当时冯姓约一千五、六百户,南县占三分之一,其中下营乡聚居二百余户。其次为新竹县约有二百多户。其它如基隆市居一百余户,台北县八十余户,而其中新店镇占三分之一。
冯氏登权公原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廿八都,地名刘瑞堡人。明郑时期,冯登权入垦台南官田。追随郑成功反清复明,航海来台。登权公初居赤山堡珊瑚潭,即今之乌山头,后为水库所没﹐该地名土称为吊钓仔,数代垦耕相传。第五代文灿公,虽有谋略,仍难挽逆境。六传红蟳公,善继父志,为谋求发展乃移徙中营,致力耕稼,家道始见起色。第七代振义公,置数间茅屋为居,其后不幸为怪火夷为平地,全家顿失居所,生活贫困。振义公有三子,分别为再福公、条草公及朝清公。再福公时期生活亦甚清苦,曾为贩卖业,奔走于台南与中营之间,后仍以务农为业,享年八十五岁。再福公育有六子一女,长子海龙公,多年务农,为人笃实,乃逐渐建立家业。其中海生未婚早逝,知仔因幼身患小儿麻痹亦未婚生子。幼子典从商,以木材贩卖为业,后迁徙至麻豆。条草公继其父志,以农为业。长子进财公移徙南埔(南部),自创基业,并参与一贯道修练。长子进财公移徙南埔(南部),自创基业,并参与一贯道修练。三子四子则移居开化村现址之园仔顶,各自有相当成就。朝清公则世居茅港村,单传牛仔,以务农为业。
上杭《冯氏族谱》载:冯氏后裔维骥、维培、开松等人迁台湾桃园、台南。
冯姓族人渡海迁至台湾,现多居住在台湾的台北市松山区、大安区、台北县、屏东县麟洛、台南县下营及新竹新埔等地区。
【郡望堂号】
郡望
始平郡:东晋时置郡西晋泰始三年(267年)时期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咸阳、户县以西、宝鸡市、兴平市南秦岭以北一带地区。
杜陵郡:梁置杜陵郡西汉时期置县,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东南部一带。此支冯姓为上党冯姓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始设于秦王政十七年(前230)。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东魏武定年间治所移至颖阴(今河南许昌),北齐时期改为长社。颖川冯姓,是东汉光武中兴时的名将,“大树将军”冯异的后代。
上党郡:战国时期韩国置郡,秦国灭韩国后承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汉朝时期移治到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东部地区即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长乐郡有两处,一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及隋朝所置,治所在今今河北省冀州市、阜城县东部一带;二是唐朝所置长乐郡,治所在今福建福州一带。长乐冯姓,是西汉冯奉世之后裔。冯参是一位精通尚书的学者,历任代郡、安定等地的太守,封为宜乡侯,后来被诬陷而自杀,他的子孙历经迁徙,最后在福建的长乐地区汇成巨族,又为冯氏家族增加了一个表明血缘依归的标帜。
京兆郡: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几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朝时期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京兆冯姓,发祥之地在河北地区,则是燕王冯宏所传。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到隋大业初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唐朝武德初年废黜。弘农冯姓,是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
河间郡:河间郡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分河南郡置,治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东北)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荥阳,南到新密,北到黄河以北原阳县,北齐改名皋郡。
堂号
始平堂:以望立堂。
颖川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长乐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杜陵堂:以望立堂。
大树堂:东汉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常常拉开马车让路。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堂联有:“将军世泽;天官家声。凌云怀祖德;大树溯宗功”。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欢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始平堂:冯姓远祖始于周代。族谱载:“受姓始祖毕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武王践位于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邑,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始平乃冯姓发祥之地,因名河南堂、始平郡。
四德堂:典自五代冯道。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考。后唐、后晋为宰相,后汉、后周为太师,居官20多年,历四姓十君。其间,曾主持校定《九经》,《九经》之核心,乃孝、弟(悌)、忠、信之四德。也有的地方用“树德堂”、“竖德堂”等。
昌后堂,泉州市德化县龙潯蔡径村,始迁祖莱孙(原籍南京应天府溧阳县福贤乡七都二保人士 1355年从军至闽 1390年逝世 1398年后人迁至泉州市德化县龙潯蔡径村)。
同舆堂:根据史籍《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皇帝元宏同岁,自幼又是同学,后来娶了高祖的妹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
三同堂:冯诞常和后魏高祖皇帝元宏常同舆而行,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又叫“三同堂”。
此外还有三元堂、四山堂、四经堂、四德堂、树德堂、竖德堂、世德堂、瑞锦堂、天宝堂、继立堂、继孝堂、孔安堂、诒安堂、凌云堂、文炳堂、著存堂、百永堂、永思堂、叙伦堂等。
字辈
湖北南漳冯氏字辈:“孟宗开应举祖德(泽)耀(启)春(贤)光(阳)”。
湖北潜江冯氏字辈:“锡泽相光培铭源本辉增锦清桂耀先鉴润极烂垣钧滋权烈型铁治枢焕玉铤洁茂炳坦世藻束渭田”。
湖北沔阳冯氏字辈:“泽树学士大启振立纲常幼则知从友必先信伦纪长敦家声大振前烈克彰后福定永祥钟瑞锦名显精华文章耀国道德传家”。
湖北汉川冯氏史公派字辈:“臣宜作纯子尚致顺幼则知从友必先信伦纪长敦家声大振前烈克彰后福定永祥钟瑞锦名显精华文章耀国道德传家。”
湖北汉川冯氏高庙派字辈:“智伯水秀初天希以盛也万家十年远金佑爵德实仰承先训敦品贤良大体从正家道克昌”。
湖北监利冯门派字辈:“文彰新图选诗礼振家声世业隆长泽维遵忠孝名”。
湖北冯氏钟祥派字辈:“士光本毓明道正德成家开国大启景运昌昭世泽”。
湖北荆楚冯氏字辈说明:
潜江龙湾清公支系:润字截止,以润字改用圣字。
沔阳胜公支系:天字截止,以天字改用圣字。
汉川史公支系:先字截止,以先字改用圣字。
汉川高庙支系:训字截止,以训字改用圣字。
监利冯家门支系:泽字截止,泽字改用圣字。
湖南华容支系:百字截止,以百字改用圣字。
岳阳、监利朱河支系:希字截止,以希字改用圣字。
石首支系:昌字延伸四代后启用录新派圣字,如石首辛酉年续谱派已用,即诒字改用圣字。
潜江总口支系:已用派不明,与潜江龙湾锦字派品列延伸五代后启用圣字。
孝感支派福字截止,以福改用圣字,该支系贤良二字已用,因大局已定,只限该支系:成字截止,以福改用圣字,其他支系按原字派不变。
钟祥冯家岭卓公支系:成字截止,以成字改用圣字。
山西大同冯氏字辈:“盛时天恕仕绪云恩毕振”。
河北定州冯氏字辈:“百千万亿云仍盛富贵荣福禄增知仁圣义和德中”。
湖南华容冯氏字辈:“本裔荣耀支孙辉煌百年传芳”。
四川南充冯氏字辈:“文高师书昌仪维树德用国正天心顺大清明治安”。
冯氏一支字辈:“孝友家昌达文章业显荣贤人常继起本立树芳名”。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大张国政;
树立家声。
——上联典自汉朝时期的冯奉世,汉武帝时期出使大宛,当时莎车国王杀害来使,冯奉世率军攻击莎车国,斩杀了莎车王,在新疆地区大张国政。下联典自东汉时期的开国大将冯异,于诸将论功时,避立树下,人称“大树将军”。
始平世泽;
大树家声。
——全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冯异,于诸将论功时,避立树下,人称“大树将军”。
父号万石;
子通四经。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冯扬,子八人皆官二千石,号“万石君”。下联典指西汉·冯奉世四子各通一经。
让功美德;
弹铗高风。
——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冯异。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冯驩,尝弹铗三叹,后为孟君之得力谋士。
西京旧派;
郑国名臣。
——上联典出春秋郑国冯简子,能断大事。子产为政,凡通问诸侯等大事,必告简子使断之。下联典出西汉时期的冯奉世,潞人,徙杜陵。
治民以惠;
立业为谋。
——全联典出战国时期的冯驩为孟尝君收债于薛,焚债券,民呼万岁。
焚券市义;
倚树让功。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冯驩为孟尝君收债,焚烧债券,归报曰:“为君市义。”下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冯异。
单骑平寇;
弱质表忠。
——上联典自北宋时期的冯伸己,单骑出说犯边外邦归降。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冯奉世之女婕妤,随元帝游园,挡住破拦而出之熊,帝叹其忠而进为昭仪。
五言通用联
始平开玉叶;
大树发金枝。
——全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开国大将冯异,于诸将论功时,避立树下,人称“大树将军”。
一绝惊秋鹤;
三言载梦龙。
——上联典指清朝画家冯秋鹤。下联典指明朝文学家冯梦龙,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八骏传汉世;
三冯耀金溪。
——上联典出东汉名人冯禧,与张俭、檀杉、褚凤、张肃、薜兰、魏玄、徐乾号为“八骏”。下联典出清朝冯咏,金溪人,与兄谌、弟谦并称“三冯”。
杏娥列史册;
婉贞照汗青。
——上联典指革命烈士冯杏娥。下联典指清朝抗帝英雄冯婉贞。
大树将军后;
凌云学士家。
——上联典指汉朝中兴时期开国功臣冯异,由于他不贪名不图利,在论功行赏之时,他退避在一棵大树下,此后消失在山林中,皇上无奈封他为大树将军。下联典指北宋大臣冯京:鄂州江夏人(今湖北武汉),宋仁宗年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哲宗时以太子少师致仕。
六言通用联
抚蛮单骑平寇;
挡熊弱质表忠。
——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冯伸己。下联典指西汉时期的冯媛。
七言通用联
望出杜城为二马;
名满西域号双星。
——上联拆字“二马”为“冯”姓。下联典出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外交家冯嫽,与解忧公主合称西汉民族友谊史上的“双星子”。
才难自显方弹铗;
位不稍迁老作郎。
——上联典指西汉时期的冯媛,曾三为长铗归来之歌。下联典出西汉郎中署长冯唐。
道德几时曾去世;
舟车何处不过津。
——采用唐朝诗人冯道诗联。
但教方寸无诸恶;
虎狼丛中也立身。
——采用唐朝诗人冯道诗联。
救民安有息肩日;
革命方为绝顶人。
——采用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自题联。
欲除烦恼须无我;
经历艰难好作人。
——采用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赠子联。
暂借荆山栖彩凤;
聊将紫水活蛟龙。
——采用太平天国领袖冯云山自题联。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采用清朝词人冯煦自题联。
威震边关,名传中外;
义起金田,功耀古今。
——上联典指清末将领冯子材,曾大败法军。下联典指太平天国领导人冯云山,参加过著名的金田起义。
关内侯,因慈母而贵宠;
门下客,得孟尝以优隆。
——上联典出东汉时期的司徒冯勤。下联典出西汉时期的冯媛。
道德可师,教育骊山之下;
端凝若植,禁中瑞锦之呼。
——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冯豹。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冯定。
叙穆叙昭,祖有德、宗有功,具见诒谋远大;
伦常伦纪,孙可贤、子可孝,即能继述绵长。
——安徽省绩溪县下冯村冯氏宗祠联,此联嵌入“叙伦”堂号。
得氏自周朝,历来鹊起人文,大汉间继封侯爵;
丕基开唐朝,启后鸠安寝庙,皇清降永奠馨香。
——上联典出冯氏起源及东汉冯异。下联典出唐朝东阳人冯子华,曾在当地任歙州剌史。
【祠堂古迹】
鸿钵冯姓大宗祠
鸿钵冯姓大宗祠,称“始平祖祠”,位于南靖县玳瑁山下,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第一次修建,1968年重修。占地0.8亩,砖木结构,祠内雕龙画凤,装饰典雅。祠中曾有大匾“大树遗风”,民国时南靖县县长韩延爽题赠;“祖荫远庇”,安徽人平和县县长冯世珍题赠。
小陶麟厚冯氏祖祠
小陶麟厚冯氏祖祠,又称“燕诒堂”,位于永安市小陶镇新中埔头栋。始建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由冯阳的第十二世孙冯世用主持修建。清康熙初年重修成巍峨大厅、四小厅、两书院及厢房,有春亭、前堂、中门、外有宽阔大坪、池塘、楼阁、坚厚围墙,大门用方石筑成牌楼,上书“冯氏宗祠”,五枝石雕旗杆,气势十分宏伟,落成时报永安县衙备案,赐匾“进士第”,李知县光临庆典,亲笔题匾“燕诒堂”,厅中四枝大桦木柱,厅两侧挂十二块木雕精艺画屏。民国21年(1932年),该祠被火烧毁,次年重建,现存五间正厅、书院、春亭、前堂及厢房。
永安小陶冯氏崇厚堂
永安小陶冯氏崇厚堂,位于永安小陶下湖口村石地坂,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总占地约3000平方米。祠堂排列成方形,正房五间,中央大厅供成江公牌位,高悬匾额和名人书写的木雕楹联(现己全部被毁),正房两侧各有两间书院,前方是前堂,中央是天井。除此之外两侧皆有两排厢房。四周围墙成椭圆状,高大的牌楼门上有苍劲有力的“冯氏宗祠”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该祠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由永安冯氏第六世祖冯成江与其之冯千一、冯千二合建;后经数次修建,今尚存主房,两排厢房、围墙、花台和牌楼大门。
南靖县冯氏祖祠家庙
南靖县冯氏祖祠家庙,鸿钵冯姓大宗祠,又称“始平祖祠”,位于玳瑁山下,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第一次修建,1968年重修。占地0.8亩,砖木结构,祠内雕龙画凤,装饰典雅。祠中曾有大匾“大树遗风”,民国时南靖县县长韩延爽题赠;“祖荫远庇”,安徽人平和县县长冯世珍题赠。
漳州冯氏宗祠
漳州冯氏宗祠,堂号“积善堂”,位于龙文区朝阳镇西洋村。堂前有四宗立的旗杆夹石,悬“积善堂”匾。
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冯氏宗祠
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东部,是孙中山幼年读书处。建于清代前期,坐西朝东,占地118平方米,砖木结构。清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1878年),孙中山曾在此读书,并对塾师只要求学生背书而不给学生讲解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在此期间,孙中山与陆皓东等同学结为好友。冯氏宗祠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多次对该祠堂进行保护性维修。冯氏宗祠,为硬山式砖木穿斗抬梁混合结构,抬梁为瓜柱形穿斗。二进四间并辟有厨房建筑布局,二进前置有天井。2000年11月29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把冯氏宗祠确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余巷冯氏宗祠
余巷冯氏宗祠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余巷村东街。余巷冯氏宗祠堂号“伦正”,祠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左右。
宗祠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咸丰战乱时遭损毁,战后重建,解放后曾做过仓库、办过小工厂。由于年久失修,祠堂屋宇破败不堪。2007年,余巷冯氏族人按原貌进行修缮,成为常武地区祠堂群中保持原貌较好的祠堂之一。冯氏祠堂共3进平屋,硬山式砖木结构。第一进门厅,5楹3间,大门保持祠堂原有风格,前为栅栏门,门框上嵌有采用浮雕和镂雕工艺手法雕刻的精美人物故事的图案。木栅栏后则是两扇红漆大门;第二进大厅,6楹3间,门前置一对精湛的浮雕狮子戏绣球的抱鼓石墩。檐下一排花格落地长窗,厅内前3楹构筑成翻轩式。堂内悬挂“伦正堂”、“追远堂”、“愿学堂”3块堂号横匾,代表了冯氏曾有3个分祠。冯氏族人在修缮过程中,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完整地保留了厅堂墙壁上初建时的雕饰、彩绘和“文革”时的领袖像、语录等遗迹,祠堂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保留了原来的翻轩形式的穿堂,这种直接贯串二三进厅堂的构造建筑形制,在常武地区的祠堂建筑中尚属首见;第三进享堂,6楹3间,供奉着冯氏先祖的牌位。
冯氏为常州东门外望族,名人辈出,六百余年间出了6位进士,7位举人,五品以上官员达20余人。其始迁祖冯范尼,字道安,明洪武初举“贤良方正”,赐三品章服;二世冯富一,授五品冠带。而在当代,余巷冯氏名人中有全国闻名的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中联部副部长冯铉,闻名世界、被国际生物工程界公认为“生物力学之父”的美国三院院士冯远桢等。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黄埔村冯氏祠堂
1. 云隐冯公祠
位于黄埔村堂南里黄埔小学侧,是冯姓始祖宗祠。坐东朝西,三间三进,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道光九年(1829)重建。有头门、后堂、天井、正殿、后殿及南北两廊衬祠。以99门为誉,今存33门。祠堂总面阔32米,总进深48米,占地面积约1535平方米。砖、木、石建筑。
2. 化隆冯公祠
位于黄埔村荣西里。清同治十三年(1874)兴建,1987年重修。坐东朝西,三间两进。分头门、正殿,中有两廊一天井。南侧青云巷。青砖石脚墙体,木雕梁架,花岗石墙脚。总面阔13.3米,总进深17.7米,占地面积233平方米。
3. 主山冯公祠
位于黄埔村逢源居5号,与化隆冯公祠相邻。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4米,总进深32.88米。占地面积约408平方米。砖、木、石结构。
4. 文楷冯公祠
位于黄埔村乐善里4号(夏阳大街深时里 1 号)。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面阔三间12.57米,两进总深33.03米,占地面积415.1平方米。砖、木、石结构。
5. 宣义冯公祠
位于黄埔村拱北大街。建于清代。坐西朝东,总面阔三间11.7米,进深两进20.9米,占地面积244.5平方米。砖、木、石结构。
6. 容川冯公祠
位于黄埔村沙桐大街。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面阔三间11.8米,深三进29.65米,占地面积349.87平方米。
7. 东阳冯公祠
位于黄埔村东边的盘石大街三巷5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两进,为门厅、天井、正厅。砖、木、石结构。正门面街,面阔三间12.2米,总深23.26米。总面积约276平方米。
【典故轶事】
1:再作冯妇
出于《孟子·尽心下》:比喻再干旧行业。春秋时期,晋国有个打虎能手名叫冯妇。在他手里死伤的老虎已经不知有多少了。后来,他忽然表示决心,要做一个不杀生的善士。从此,果然就不再打虎了。过了几年,有一天,冯妇驾着车,经过城外的一处山林,猛听得有人大声喧嚷:“打哟!打哟!”闹成一片。冯妇抬头一看,只见一大群人正在追捕一只老虎。寻老虎逃进一个山弯儿里,背靠石壁,面对人群,张牙舞爪,怒目而视。那些人谁也不敢走近前去打虎,只在那里瞎嚷乱叫。冯妇看见这种情景,立即跳下车来,捋起衣袖,高举拳头直奔过去。趁老虎不备,敏捷地纵身向前,一把抓住它的头顶,拳如雨下。众人也一齐动手,终于把老虎打伤,擒住了老虎。大家都很高兴,同声称赞道:“到底是打虎能手,名不虚传!”冯妇也很得意。可是,当时有些人士听了这个新闻却讥讽冯妇言而无信,笑他不能坚守决心。曾经干过的事,后来不干了,最后却又重新干起来,这样的人,因此被称或自称为“冯妇”,叫做“重作冯妇”、“再作冯妇”或“冯妇下车”、“下车冯妇”。旧时人们多用这些成语来形容重操旧业,不过并不一定包含什么讥讽的意思。
2:冯谖买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
“狡兔三窟”、“高枕无忧”源于《战国策·齐策》。孟尝君的门客冯讙,又称冯谖或冯煖,祖籍魏城。为人机智,工于心计,恃才傲物。他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虽贫寒而志不移,为人孤傲。后为生计寄食于孟尝君门下。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孟尝君询问冯谖有什么爱好及特长,与多数夸夸其谈的食客不同,冯谖淡然地说没有什么喜好,也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素以慷慨著称,大笑之余还是留了他。其他门客却因此有些轻视冯谖,可他却依旧我行我素。不久,冯谖觉得孟尝君给自己的伙食很差,于是便靠着柱子弹击着自己的长铗(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侍者将此事秉告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鱼,待遇按中等门客标准。”不久冯谖又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都笑他不知足,如实报告了孟尝君。孟尝君说:“那就给他配车,按上等门客的规格待遇。”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再次敲起他的长铗:“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周围的人都很讨厌他,认为他是一个贪得无厌、不知自重的人。可孟尝君却颇有度量,派专人为冯谖老母送去了衣食。从此,冯谖不再发牢骚了。又过了许久,孟尝君想从门下宾客中挑选懂会计的人代他到薛邑(孟尝君的封土)收债,冯谖主动申请说自己愿意前往。孟尝君很高兴,便同意了。冯谖收拾停当之后,向孟尝君辞行,并请示“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吗”?孟尝君顺口答到:“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冯谖驱车来到薛邑,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给负债诸人,并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皆呼万岁。冯谖随即返回,一大早便去求见孟尝君,孟尝君没料到他回来得这么快,半信半疑地问“债都收完了吗?”冯谖答“收完了。”“那你给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又问。冯谖不慌不忙地答:“您让我看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到您有用不完的珍宝,数不清的牛马牲畜,美女也站满庭院,缺少的只有‘义’,因此我为您买‘义’回来了。”孟尝君不知所云,忙问“买义”是什么意思。冯谖就把以债款赐薛民的事说了,并补充说:“您以薛为封邑,却对那里的百姓像商人一样盘剥刻薄,我假传您的命令,免除了他们所有的欠债,并把债券也都烧了。”孟尝君听罢心里很不高兴,只得悻悻地说“算了吧!”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被新即位的齐王赶出国都,只好回到薛邑。往日的门客都各自逃散了,只有冯谖还跟着他。当车子距薛邑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您为我所买的‘义’,今天终于看见了!”冯谖却说:“狡兔有三窟才仅能幸免而已,您现在只有一条退路还不能忘忧,让我再为您凿两窟。”在冯谖的活动下,秦、魏等国虚位以待,以重金厚礼聘孟尝君作相国,齐王听说:后追悔不已,连忙赐物谢罪,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冯谖让孟尝君乘机请求齐王赐先王礼器并在薛地建立宗庙。等一切就绪后,冯谖向孟尝君回报道“三个洞穴都已凿成,您姑且高枕而卧,过安乐的日子吧”。孟尝君后来又做了几十年的相国,没有丝毫的过失,全仗冯谖的计谋。“狡兔三窟”、“高枕无忧”等成语,正是从此而来。后来,人们便用“高枕无忧”来形容满足现状,无忧无虑。
3:杀马毁车
东汉南阳人冯良,年三十时,奉命去迎接督邮。他耻于做这工作,在路上毁车杀马,撕破衣帽,逃到犍为去从杜抚求学。妻子去找他,见路旁草中的死马败车和破衣服,认为已为虎狼盗贼所害,就为他发丧。过了十来年,他才学成回乡。后用为藏身匿迹的典故。宋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恭有怀子由弟》诗二首之二:“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4:开创垂帘听政的冯太后
北燕的勃兴拉开了冯氏复兴的帷幕,北魏统一北方后,以河北长乐信都冯氏为代表的河北冯氏开始频繁活动于北方历史舞台。公元442年,一个名叫冯朗的长乐信都人生了一个女孩,此前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名叫冯熙。冯朗此刻不会想到,他的这一双儿女,长大后会介入一场留名青史的变革中,而眼前这个只会啼哭的女婴,三十年后竟然几乎成为一代无冕女皇。冯朗女长成后被选入宫中,初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溶贵人,后得宠而立为皇后,献文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冯太后不仅仪容卓丽,而且颇具政治眼光与施政手段。献文帝年幼即位,朝中大事一度由朝中权臣宰相王浑把持,冯太后不甘于此,略施小计,诛杀了王浑,亲自临朝听政,开创皇太后“垂帘听政”之先河。承明元年,孝文帝即位,冯太后被尊为皇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事无巨细,一以总之”。她主政期间,积极推动北魏进行改革。先后颁布了许多新的法律、禄制,整顿吏治,调整机构。此外还致力于推动鲜卑族建立的国家不断吸收汉文化,从而使之牢牢地在北方扎下了根基。她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极大地调动了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北方经济复苏的步伐,为北魏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而这次改革的主要施行者就是冯太后。孝文帝成人后,冯太后还政于他,曾作《劝戒歌》、《皇诰》等文章劝勉孝文帝。冯太后生活好节俭,不喜欢华丽的装饰,因此甚为士民称道,卒后被谥曰“文明太皇太后”,也称“冯太后”。冯太后性格不好的一面在于她为人疑心甚重,常因猜忌而滥杀无故,朝野为之震惧。
【家训格言】
明朝冯惟敏的家训值得一读。冯惟敏,山东临朐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聪敏好学,富有才华,擅长诗问,尤精散曲,堪称为明代第一人。冯惟敏才学甚高,以散曲写家训,尤以《醉太平·家训》著名,是历史上以散曲写家训的第一人。然其训诫子弟却切实平易,旨在读书和务农为本。他一方面要求子弟:只有金榜题名,方为男儿大志,“男儿志向,休负了前人名望。”他从另一侧面又告诫子弟,“聪明伶俐莫心高,只随缘便了”,“须知凫短不能长,再须提勉强”,“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行最稳”等警语,堪为明言。
《冯氏家训》
一、 孝父母
儿生父母视如珍,酷暑严寒倍苦辛;
一刻那忘心滴血,千方惟冀子成人;
孩童嬉笑犹如慕,长大经营不认真;
白发枯躯来日蹙,劬劳罔极报双亲。
二、 笃友恭
兄弟相亲孰等伦,经营多变气远通;
身边手足联筋络,树上枝桠共本丛;
急难维持方有济,阋墙御侮岂无戎;
友生纵是恩情洽,那比同胞性至融。
三、 守国法
人生需守事凡多,处事持躬总贵和;
法律顺行行不紊,乡村至乐乐如何;
常将种植勤操作,惯把诗书细揣摩;
忍气奉公无懈怠,怀刑胡畏政求苛;
四、 睦宗族
九族原来一本分,好昭雍睦气如熏;
尊卑长幼无相越,富贵贫穷也共服;
服内至亲当切念,宗同虽远应殷勤;
陈东张艺堪矜式,史册流传百代芬。
五、 和乡党
乡党姻邻谊匪轻,好将淑气喜逢迎;
老成硕彦须亲敬,流俗睚眦莫与争;
遇事温恭频晋接,需知机巧久相倾;
得偿行笃言忠味,漫道蛮邦不可行。
六、 训读书
凡人乐得父兄贤,课读诗书习礼仪;
上达总由求学至,中材定要用心坚;
功多积累名多就,玉不磨磷美不全;
曾计韦长常教子,遗经一卷当千田。
七、 勤耕织
国家自古重农桑,衣食无虞不怠荒;
男力耕耘女纺绩,幼欣饱暖老安康;
饥餐玉粒来风雨,寒暑丝棉出篚筐;
一室丰盈观聚会,嬉游鼓腹乐陶唐。
八、 重冠昏
冠为古礼戒成人,当世儒家少讲论;
养女及笄宜择配,育男长大应求婚;
厚奁莫计祈媛淑,重聘何需选婿惇;
我族保无同姓娶,后来嗣续自昌荣;
九、 谨丧祭
谨慎人生一大纲,须知与祭与居丧;
亲没故宜哀致尽,祈先只贵敬维常;
浮屠风水皆迷信,春露秋霜应肃将;
惟在竭诚勤拜跪,子孙百世定蕃昌;
十、 肃家范
男有室来女有家,夫纲不正慝必斜;
闺门肃若朝廷美,妇孺严无惰慢嘉;
易载彖词毋失节,书云守约谨奢华;
范围莫越师敦厚,裕后先前永足夸;
十一、 慎交友
结交须慎择良朋,善则从之过则惩;
直谅多闻为己益,辟柔便佞损吾贞;
陈雷契好如胶漆,尔我相仇若炭冰;
久敬圣钦齐晏子,淡成甘坏寸衷凭;
十二、 端品行
大凡子弟好轻狂,终日流连荒与忘;
掷骰只贪孤注位,探花无厌尽倾囊;
自鸣快意欢娱极,人嫉卑污品行亡;
我劝族中诸后辈,四箴常懔贵端庄;
十三、 息争讼
与人好讼必多凶,兄弟鸣官司更不容;
毋论输赢皆手足,须知玷辱共亲宗;
鼠牙雀角终无益,狴狱狼刑也任从;
子怨妻埋尤荡产,荒芜正业悔锥胸。
十四、 尚忍让
一言不忍惹人嫌,万事无争是我谦;
唾面自干诚足式,怀刑安分更堪瞻;
许多构讼因些小,每见凶殴起细纤;
学到娄师公艺德,迩遐应接若甘甜。
十五、 遵俭约
守约从来获永嘉,尤知尚俭欠荣华;
三浣惜裘唐晋主,御寒充腹相侯家;
石宗侑酒无穷侈,何子餐钱太极奢;
富贵贱贫男妇辈,克遵二字乐靡涯。
十六、 绝骄矜
贵多忿戾富多骄,学到谦恭受益饶;
重己轻人人共嫉,虚怀下气气相调;
姬公才美犹然逊,石子雄豪立见消;
不解青年浇薄辈,胡为逞势首翘翘。
十七、 别男女
操持家政是奇男,内务皆由妇独担;
出入混淆当切戒,公私物议实难堪;
聚麀同室干天怒,叔嫂完房惹自惭;
暗地亏心神目电,别人妻女不容贪。
十八、 儆懒惰
懒惰焉能福长久,不谋正业任抛荒;
耕耘竭力饔餐继,诵读惟勤姓字扬;
饕餮因循衣食窘,嬉游罔厌性情戕;
寸阴古圣无虚度,我等尤宜爱惜光。
十九、 禁洋烟
纸烟宜禁盛洋烟,多少英雄入此迷;
初吃时方寻乐地,谁知日久害靡天;
荒芜职业阴阳变,虚度韶华昼夜眠;
火炮枪锤都不畏,家倾之后受煎熬。
二十、 戒赌博
喝雉呼庐是福胎,千金一刻化成灰;
俨然富贵浮华客,顷作贫寒下等才;
祖父百年勤积累,儿孙孤注不徘徊;
衣衫褴褛终无靠,失限妻孥泪满怀。
二十一、 警盗窃
荒怠原为窃盗媒,也因赌博结群来;
治生本有谋生事,处困须求济困才;
种地耕田都获利,佣工贩卖亦招财;
自甘匪类多遗臭,孝子慈孙赎不回。
二十二、 惩堕溺
堕胎溺女恶刁风,天地神明暗必憎;
饮食所需惟乳哺,衣衾不过避寒羞;
鳝怜腹子甘汤死,鸟恋雏巢受戈薨;
国设育婴犹恻忍,为人父母更宜惩;
二十三、 严奢侈
极情奢侈过时光,只恐浮华享不长;
饮食但求饥渴免,衣裳何用锦纨装;
锱铢积累成家子,万贯消融落魄郎;
直待阮囊羞涩候,始知豪兴悔倾筐。
二十四、 远酒色
从来酒色最迷人,远此方能福寿臻;
桀纣昏庸倾国祚,女男浪荡倾家贫;
青年壮士宜严戒,白发衰翁应惜身;
莫好香醪淫与欲,出门谁不见如宾。
二十五、 奖善行
名成行善匪凡民,国赏簪缨族奖银;
优待英贤作矜式,劝惩顽梗化心身;
若夫节妇当旌表,更要承宗择孝仁;
厉俗端风谁不重,况同一本最相亲。
二十六、 循祠规十韵
家约宜守训宜遵,惟有祠规应更循;
祭物务祈精洁美,衣冠无论朴华新;
春秋祀祖昭诚敬,肃静迎神贵清晨;
老少馂余依次坐,宗堂整饰戒觕陈;
严惩盗卖贪金嗣,禁伐公山坟境薪;
欺幼慢尊加警触,求昏选婿莫嫌贫;
岁租谷硕清明缶,算账盈亏逐日申;
经营择贤殷食辈,照名领谱爱如珍;
三年盖戳均须计,生没咸登墨册真;
我族修谱经费浩,仍从源远别疏亲。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