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东,出自《史记·封禅书》,来源于黄帝象日月之形,始祖为中山王尚工。易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九位。现今中国大陆易姓人口约一百八十多万,排在第一百二十四位。
【释义】易的本义是“给予”。在甲骨文中,易字像用手把一个器皿的水注入另一器皿之形,后来引申为赠予、交换、变换、改变之义。
【得姓始祖】
尚公:尚公是中山国最后一位国王,“生于公元前四百多年,曾仕齐,食采于易地,其郡山西太原府易城,后改属北直保定府治,得郡望名太原郡。尚公后人以易为姓,以尚公为得姓始祖。
吕尚:字子牙,后人称姜子牙,周朝初年,为姜姓部落族长。武王伐纣时,吕尚统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之战中大败商纣,为灭商建周第一功臣,被武王尊为“尚父”,封于齐国,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位列其他封国之上。吕尚后人有被封于易地,且以封邑为氏者,遂为易姓。吕尚因其德高望重,深受子孙敬仰而被视为易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易州有易氏部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有易氏,属于以易水河为氏。古易水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省易县境内,汇合后入南距马河,东南流注大清河。
相传,黄帝时代有一支游牧部落有易氏活动于易河流域,历经尧、舜、夏、商,一直活跃在华北地区。商王朝后期,“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可见有易氏部落在当时仍是北部地区的一支强悍部落。
其部落因居住在易河流域而称有易氏,有易氏的后裔在后来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易氏,至今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源流二
战国时期中山国被灭以后,其王室后代后来被秦国迁至太原,再逐渐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并改姓易。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易氏。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姬佹诸(公元前676~前651年在位)属下为大夫。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0年),晋国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了小国霍、耿、魏,毕万在战役中居功甚伟,因此晋献公把魏邑(今山西芮城、荣河一带)封赏给了毕万,并封他为大夫,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先祖。
在毕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宠臣雍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的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的宠臣雍巫(饔巫)受封食采于易邑(今河北雄县赵北口一带),他擅长庖厨,餐饮制作手艺精湛无比,加上善于逢迎,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世人称其为易牙。由于有人指出雍巫是狄族人,因此又被称作狄牙。
易牙和竖刁(竖貂)两位宠臣、以及原来卫国太子姬开方三人关系密切,与贤相管仲、鲍叔牙同时在齐桓公手下作事。
易牙作为厨师,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杀子烹献”。史书记载,齐桓公对易牙的烹饪技艺颇为赞赏,但日子一久,也难免会产生落套的感觉。就在齐桓公吃腻了各种口味后,顺口唠叨了一句“不知人肉味何?”,易牙便将自己的儿子杀了,烹调成美味肉羹进献,齐桓公吃了以后感觉十分鲜美,连连夸奖,问易牙是怎么做的,易牙回答“杀子以烹”,着实使齐桓公感动。
但管仲在逝世前尖锐地指出:“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易牙既然能如此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又怎么会爱国君您呢?此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杀之以求宠,无疑与豺狐无异,后必乱国!”
管仲和鲍叔牙死后,易牙与竖刁(竖貂)等宠臣乘齐桓公病重之际,活活饿死了齐桓公。之后易牙、竖貂、开方三臣专政,发布了戒严令,因此齐桓公死后两个多月都没有人埋葬,以至于蛆虫泛滥,都爬到宫门外。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泱泱齐国之尊,春秋第一霸主,竟然沦落到了尸体用杨木门板遮盖的惨况。
齐桓公原来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却都没有生子。因此齐桓公又娶了六位如夫人(妾妃):长卫姬,后生了公子姜武孟(公子无诡);少卫姬,后生了公子姜元(齐惠公);郑姬,后生了公子姜昭(齐孝公);葛嬴,后生了公子姜潘(齐昭公);密姬,后生了公子姜商人(齐懿公);宋华子,后生了公子姜雍,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
当时,齐桓公和管仲皆喜欢郑姬所生的公子昭,还把他托付给当时以仁著称的宋襄公子兹甫,欲立为太子。
在齐桓公死后,其余五位公子交相攻伐以争王位,易牙拥立公子无诡继位,大杀朝臣和其他公子,齐国就此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将齐桓公创建的春秋霸主地位丧失殆尽。可见,易牙虽然只是一名御厨,却对国家政治也有重大干涉。
公子无诡立位仅三个月,王座还未坐热即被杀身亡。宋襄公乘机派大军护送公子姜昭即位,是为齐孝公。而易牙仍然分庭抗礼,改奉公子雍,但在齐国根本就站不住脚,遂一同逃亡到了鲁国,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在易牙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东易氏。
源流六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之易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期,燕国有一易州,在今河北省雄县的西北部,因处于易水注入大清河的交汇处下游西南岸,因此称易州,曾一度为燕国的陪都(左易),该邑后被齐国所占。之后居于易州的燕国人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姬姓易氏的历史也有两千四百余年了。
源流七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易氏族人比较少,来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史籍《太平图话姓氏综》中记载:在回族中“易”作为姓氏出现,最早见于明朝。因为在宋版《百家姓》中回族还无此姓氏描述。
回族易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一带。
源流八
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云南的临安府和元江府,即今建水和沅江地区的土著易氏,原先是来自内地的汉族。
明朝初期,沅江地区人烟稀少,于是明朝政府募民开垦,汉族迁民于明洪武八年迁沅邑,驻足垦荒,后融入了当地“土著”即土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今云南、四川一带多易氏,即与西南的易氏土著与汉族联姻有关。
源流九
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今广东省鹤山市玉桥镇有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每年到农历4月22日,村民们就会齐聚一堂,以巡行、唱大戏、抢炮头等方式大肆庆祝,而且往往要持续十几二十日,这个活动被称为“庆神”。
根据该村的易氏族谱记载,从建村时计起,乡民就有在每年这一天祀奉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太尉陈平的传统,到今天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
传说,今玉桥镇的易氏族人本姓韩,是“兴汉三杰”之一韩信的后代。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韩信因谋反被吕雉皇后诛杀,并累及三族被灭门。因此,当时的太尉陈平惋惜功勋家族,派义仆冒险潜入韩府,将韩信的孤儿救出,连夜逃往易水(今河北易县一带)避居。
为躲过官兵的追杀及其他人的耳目,该义仆将韩信的孤儿指易水地名为姓,将其韩氏改为易氏,从此逃过了劫难。其后,韩信遗孤的后裔子孙便世代称易氏,并尊陈平太尉为“庆神”,世世代代供奉之,直到今天。
源流十
源于改姓,属于避难、因故改姓为氏。
传说北宋的杨家将之后裔有避难拆姓字为易氏的。杨字的繁体字为“楊”,拆开来分别就是“木”字和“昜”字,“昜”字近乎“易”字,因此亦称“易”。
所谓的“杨家将”,其戏剧、文学代表人物中的杨业(杨继业),原型就是杨重贵。杨重贵的父亲杨信是五代时期麟州(今山东菏泽巨野)的一个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了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杨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在杨信归附后汉政权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儿子杨重贵到太原归在刘崇帐下。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政权,杨重贵则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以其子杨崇勋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的刘崇。不久,杨崇勋又重新归附了后周政权。虽然有这样的屡次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地位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年少的杨重贵当时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其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侍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后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传说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将军”。
然而,刘继业在北汉政权长达三十多年的“无敌战绩”,在史籍《宋史》、《辽史》中皆没有任何记载,而在《宋史》中提到过的几次宋军与北汉政权的交锋中,全部都是以刘继业的残败而告终。例如刘继业与宋军大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即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是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因何称为“无敌”?而在史籍《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在北汉君主刘继元投降以后,他仍在坚持战斗。后来直到宋太宗赵匡义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着解甲归降。
据说,北汉政权灭亡后,国破无本,无本(根)者何以为木(树)?因此杨重贵遂将自己的姓氏拆开,令子孙们去“木”改姓“易”氏。
一个屡战屡败的将军,后来竟然成为北宋王朝的忠烈家门,这个传说很是具有离奇色彩,只能是非常有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因此,至今还没有易氏族人称自己就是杨重贵的后代。
另外“易”与“昜”两个字的读音和字义皆不相通,“昜”实际上就是古“阳”字,所以,该易氏来源之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水族、苗族、纳西族、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易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易氏最早的发源地为今河北易县一带和山东、河南间地。
秦、汉时期,易氏主要以山东、河南一带为繁衍中心,且零星向周边扩展。
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烽烟四起,易氏较频繁地从北方向南方迁徙,始有易氏名人见于史册。如三国时魏国的易懂,西晋浏阳人(今湖南浏阳)易雄皆出于山东易氏。另有前凉(今甘肃武威)将军易挺亦名噪一时。
唐朝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富足局面,易氏得以休养生息,繁衍壮大,势力渐强。据载,有大理评事易重,游宦筠州上高(今江西上高),定居于此。
宋、元时期,见于史册的易氏人物渐多,且以湖北、湖南两省为最。如有北宋画家易元吉居于湖南长沙;有南宋大臣易祓,为宁乡人(今湖南宁乡);有元朝襄阳人(今湖北襄樊)易炳文等。可见,此时易氏家族势力较之前代浩盛、强大起来,并且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以南方为主要聚居地。另外,此期避金人、元人战乱而南迁者也进一步巩固了易氏以南方为盛的状况。
明朝年间,贵州、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均有易氏人居住。
清朝时期,易氏仍以江南为主要繁衍中心,并有从沿海入居台湾进而迁入新加坡等地者。
分布
先秦时易姓的活动缺乏资料,直到三国时才有易姓的记载,河北是易姓早期主要的活动地区。到西晋时,湖南和甘肃已有易姓的足迹,唐朝时易姓又移民江西,宋、元时期,在山西、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区也出现了易姓,至迟在明朝,易姓进入了西南和福建地区。
宋朝时期,易姓大约有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宋朝姓氏第一百五十位以后。易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59%。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山东三省,全国形成以南部湘赣和北部山东为中心的两大块易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易姓大约有17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为明朝第九十五位大姓。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河南等省。江西为易姓第一大省。宋、元、明时期,易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易姓聚集区。
当代易姓的人口已达到180多万,排在全国第124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如今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重庆四省市,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江西、广西、贵州、河南,这五省大约又占15%。湖南为当代易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易姓总人口的24%。全国形成了长江中上游的易姓聚集区。
易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湘渝黔、鄂赣大部、粤桂北部、四川大部、云南北部、甘肃西段、黑吉东端,易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9%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7.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6%的易姓人群。在粤桂南部、海南、福建西部、江西东北端、安徽大部、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陕甘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北、云南东南、黑吉东部,易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一0.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1%,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4%的易姓人群。
【浙江易姓迁徙】
八世祖乔仁公于明朝万历壬辰年1592年,遂迁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麻步镇下泛村居焉,至今时间416年。公乃入平易氏始祖也,建有易氏始祖厅,至今413年。供奉着我浙江易氏始祖乔仁公的灵位,2000年始祖厅修建才把乔仁公灵位移迁清江浦易氏祠堂。乔仁公配林氏,生三子,子大、子炽、子权。侄儿子美。乔仁公70岁、子大公43岁、子炽公40岁、子权公35岁,子美公13岁。现在迁徙四省十几县100多个地方。
浙江易氏现有人口12495人,男姓6341人,女姓6154人,都是来自平阳县麻步镇下泛村,世代兴旺。平阳县境内现有始祖厅一座,宗祠一座,苍南县境内现有宗祠三座。
第一次迁徙;子美公于1638年由平阳下泛迁居平阳北港青湾、马方基,至今370年;世意公乾隆丁巳年1738年由平阳青湾迁居苍南县浦门、柳垅、南关、下关、路尾、福建省霞浦、等地方,至今270年。
第二次迁徙;子大公派下祖孙公于1654年由下泛迁居苍南县灵溪镇东洋,至今354年;1684年分一派苍南浦门号巴田,至今324年;1825年分一派福建省福鼎市七星墩,至今183年。
第三次迁徙;子炽公派;子炽公生四子;光昇、光明、光显、光宝。光昇生三子;祖成、祖贵、祖盛。祖成生五子;赐英、勇英、三英、长慎、长仪迁徙五个地方。赐英公于1684年由下泛迁居苍南县矾山镇王门坑、浦坪、南宋、北关等地方,至今324年;德馨公过世早,祖妈身怀六甲招夫王姓,长子姓易,次子姓王,至今以王易相称。勇英公于1684年由下泛迁居苍南县云岩乡山门头下易,至今324年;于1884年分一派矾山、昌蝉,至今124年;三英公于1684年由下泛迁居苍南县灵溪镇古磉,至今324年;1805年分一派福建省霞浦县牙城、丘底,至今203年;长慎公于1684年由下泛迁居苍南县鲸头街对口,至今324年;长仪公于1684年由下泛迁居平阳县南湖乡清江浦村,全村都姓易,至今324年;长仪公生八子,定榜、定祥、定柱、定选、定几、定拔、定桂、定钦;四个儿子居住清江浦,另四个儿子迁居八个地方;定榜公于1725年由清江浦迁居瑞安市大日山根,至今283年;定祥公于1725年由清江浦迁居瑞安市大日马路坑,至今283年;于1785分一派江溪方额底,至今223年;定柱公于1725年由清江浦迁居苍南县云岩乡山门头上易,也就是易会川现在的地方,至今283年;于1805年分一派福建省霞浦县水门,至今203年;分一派福建省前岐牛车岭,至今203年;定选公居清江浦于1805年分一派福建省霞浦县牛店,至今203年;定几公居清江浦,生五子,长子于1805年分一派北港下寺前,至今203年;于1924年移居江苏省漂阳、杭州临安、余杭、安吉、福建厦门集美,至今84年;定拔公居清江浦,于1805年分一派温州塘岭,至今203年;分一派江苏漂阳,至今83年;定桂公于1725年由清江浦迁居瑞安市大日、大坟脚,无分派,至今283年;定钦公居清江浦,后迁居江苏省漂阳、宜兴,至今83年。祖贵公于1685年由下泛迁居北港路丝湾,至今323年;生四子,长孝、长俊、长现、长珍,长孝公也生四子;定安、定理、定相、定瑞,分四个地方居住,至今283年;定安公于1724年由路丝湾迁居北港周山头,至今284年;于1804年分一派乐清市七里港镇项埔埭,分一派猪肝岭,至今204年;定理公于1725年由北港路丝湾迁居瑞安马勒,至今283年;1804年分一派福建省霞浦县和尚坟、分一派瑞安海安所、分一派温州鹿城区藤桥、樟村,至今204年;定相公于1765年由北港路丝湾、周山头分一派温州鹿城区藤桥、岙底、大厂、上戍、樟村,至今243年;定瑞公于1724年由北港路丝湾迁居上寺前,至今284年;后分一派杭州市临安,至今100年左右。长俊公生二子,定国、定省,于1725年由北港路丝湾迁居苍南县云岩乡金家洋,至今283年;土奎公于1772年由苍南县云岩乡金家洋迁居宁波市象山县贤痒乡着衣亭村,至今236年;中间无造谱。长现公、长珍公迁居江西省玉山县,至今300多年;联系不上。下泛祖地留下祖盛公,于1854年由下泛分一派平阳县昆阳镇万全吴岙,至今154年;于1874年分一派瑞安市海安所,至今134年。子炽公次子光明光于1684年由下泛迁居苍南县金乡镇、炎亭镇、洪岭等地方,至今324年。子炽公三子光显公于1685年由下泛迁居苍南县荪湖溪头,至今323年;于1765年由苍南县荪湖溪头分一派福建省霞浦、半领亭、福鼎、周苍岭、倪家地、马站、牛乾、北港严家岙、温州李王占、台州市玉环县三合潭等地方,至今243年。子炽公四子光宝公于1685年由下泛迁居南湖乡南湖底,至今323年。子权公于1592年随乔仁公从福建省安溪来平阳北港山门后仓,现居大段后洋。苍南县灵溪镇余家桥是福建安溪应期公派下,朝真、朝机二个祖公于1665年迁居平阳下泛,至今343年;朝真公移居福鼎松阳,朝机公移居苍南县灵溪镇余家桥,后分派鹿城藤桥、金乡城内、福建福鼎城关、店下、秦屿、沙埕等地方。
【尚公后裔迁徙】
尚公八世孙洗公,祖居太原,袭父爵,仕西汉武帝,官拜大将军,领兵镇守宜春郡,由山左而江右,仕于袁,卒于官,葬萍水之东、沪溪高岗塘将军坟山。生二子:长曰繁,次曰珉。珉公传六世孙淑仁(十四世)于东汉永元年间,徙居河南开封府陈留县丰溪。淑仁传六世孙、承球之子淳公(十九世)因汉末曹丕篡逆,球公遇害,母子出逃,徙居湖广长沙、浏阳县金塘,为长沙始祖。淳公十三世孙正杰(三十一世)徙居长沙孟村。正杰传五世孙铨公(三十五世)字庭章,仕唐,任宜春节度使,因天宝安禄山之乱,隐居宜春郡南,集云山紫云峰,择居九联坊,为宜春易氏发祥之地。铨公传五世孙重公(三十九世)字鼎臣,唐会昌五年(八四五)钦点状元,官擢大理寺评事。生五子,第五子璠公,字大珍,任福建莆田县令,隐居福建兴化,为福建始祖,生三子,长子文斌,初徙居上高县璠村,年四十,仕南唐庄宗,初任建武冠军使,升雄州刺史,卒于官,民怀其德,留葬东山,墓左建祠祀,生子迎庆,建梵宇于祠后,曰东山寺,置田饭僧以供祠墓,山下有一村曰牛田铺,沙沃野环之,迎庆不忍弃祠墓,因家焉,更名长沙里,子孙居之,为入粤之始祖。(详鼎臣总谱及徙居历史考)
文斌九世孙家公(四十九世)号丹阳,累官同知,祖居南雄,因坡垌顽豪作乱,蔓及雄韶,祖预为避之,于宋淳熙甲辰年(公元一一八四年)五月,徙居广州城南小市街石亭巷。生子叔止,叔止生四子:长曰东之(现子孙分居南海大步、半仙岗、大园阁为南海房祖)。次曰西之(现子孙分居清远英德长宁牛牯潭,为番禺房祖);三曰和之(现子孙分居连州市大路边镇易家村,为粤北房祖);四曰顺之(五十一世)现子孙五万余人,分居鹤山、吴川、广西、梅州、高明、新兴等市县。为鹤山房祖,仕宋为二十六宣义郎,入赘肇府刘公桓之女,致仕后隐居高明县洞心村,公殁,年已八十高龄的刘氏太夫人携子元伯徙居鹤山玉桥村。元伯生四子:长曰康孙、次子陈孙、三子张孙俱住玉桥,四子仕熊(五十三世)号凤台,宋咸淳甲科武进士,官王府仪宾,尚晋王郡主,宋朝末年,闻宋王居石匈州(属吴川县治)公至吴阳极浦亭寻陈宜中集汉勤王,而宋室君臣已赴崖门,公避居吴邑,是为吴川易氏始祖。
易氏奠居吴川,迄今七百二十载,蕃衍三十世代,人口三万多人,徙居雷州、化州、廉江、钦州、合浦等地,而且簪缨继世,代有闻人,成为粤西盛族。(载自吴川易氏新谱)
从上所述:玉桥之祖(顺之)是来自广州,广州之祖(丹阳)是来自雄州,雄州之祖(文斌)是来自江西,江西之祖(铨公)是来自湖广长沙,长沙祖(淳公)是来自河南陈留。陈留之祖淑仁,来自山西太原。玉桥易氏发展至今已居住在鹤山沙坪、雅瑶等10多条村庄,人口有5000多人,另外华侨港澳同胞3000多人。
【各地易氏】
易氏的迁徙与演变具有“原点连散”、即主体呈“接力棒式”的迁播特点。
例如,苍南地区易氏族人,据苍南《易氏宗谱》记载,入迁苍南的易氏,都是福建漳州府易均宝(一世祖)的后裔子孙,于明末清初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入迁苍南县定居。
南坪柳垅易氏
始迁祖易世意(公元1695~1745年),字法宪,系易法居玄孙,易子美曾孙,易仕祐之孙,易文选次子。其先世祖原籍福建漳州府长泰县善化里芹果。传至第九世易子美由长泰县善化里芹果人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四十都青湾定居。易世意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由平阳县四十都青湾人迁来此定居。配余氏,生子四女一:易定蔡、易定玺、易定郎、易定宝。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霞关、南关、马站、澄海路尾、县城灵溪等地。
灵溪东垟易氏
始迁祖易祖孙,系易二郎七世孙,易法隆六世孙,易亥生玄孙,易乔仁曾孙,易子大之孙,易光成嗣子。其曾祖易乔仁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福建漳州府漳平县威化里钟垟人迁浙江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定居。易祖孙约于明末清初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人迁来此定居。配梁氏,生子二:易长祐、易长祈。繁衍成族,后裔分居蒲城城内、渔寮荷包田和福鼎桐山七星墩。
魁里小姑易氏
始迁祖易长祈,名学祈,字文国,系易祖孙次子。何时由灵溪东垟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一:易定凤。
云岩山门头易氏
始迁祖易勇英(公元1628~1660年),名勇廷,字长茂。系易乔仁玄孙,易子炽曾孙,易光异之孙,易祖成次子。于清顺治年间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人迁来此定居。配李氏,生子一:易定文。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矾山街、昌禅华头内等地。另一支始迁祖易定柱,系易祖成之孙,易长仪三子。约于清时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人迁来此定居。
兰松垟易氏
即今矾山镇埔坪王门坑村易氏,始迁祖易德馨,系易祖成之孙,易赐英之子。约于清时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人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城灵溪等地。
灵溪古磉易氏
始迁祖易于柏,系易祖成之孙,易三英之子。约于清时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人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桥墩三十七和霞浦牙城、丘底等地。
云岩对口易氏
始迁祖易定远,系易祖成之孙,易长慎之子。约于清时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入迁来此定居。
云岩金家垟易氏
始迁祖易定国、易定省,系易祖贵之孙,易长俊长子。约于清时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人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钱库,龙港,县城灵溪和平阳县鳌江,温州市区以及宁波象山等地。
老城洪岭脚易氏
始迁祖易定积、易定爵、易定姬,易定科(分居),系易乔仁六世孙,易子炽玄孙,易光明曾孙,易祖荣之孙,易长赞三子。约于清时由平阳县四十一都下泛人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炎亭东西沙,金乡城内,舥艚黄都,龙港和平阳县万全白马桥等地。
江南荪湖溪头易氏
即今望里镇溪头村易氏,始迁祖易光显,系平阳北港麻步下泛易乔仁之孙,易子炽三子。约于清初由平阳县北港麻步下泛人迁来此定居。配吕氏,生子三:易祖华、易祖忠、易祖豪。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金乡老城洪岭、云亭牛乾、马站、龙港、钱库和福鼎县周苍岭、倪家地、岐兠,霞浦县半岭观音亭,平阳县北港严家岙,温州李王占,玉环三合潭等地。
灵江余家桥易氏
始迁祖易朝机(公元1623~?年待考),系易均宝十世孙,易原谦九世孙,易崇德八世孙,易明宁七世孙,易二郎六世孙,易黄兴玄孙,易添进曾孙,易乔荣之孙,易应期九子。其先世祖原籍福建漳州府漳平县感化里。易应期由漳平县感化里迁居泉州府安溪县。易朝机约于明末清初由泉州府安溪县人迁来此定居。配郭氏,生子易日迈。易日迈配郑氏,生子二:易长文、易长贵。易长文配张氏,生子三:易定彩、易定麟、易定凤。易长贵配李氏,生子三:易定俸、易定礼、易定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大渔大岙心、县城灵溪、金乡城内、矾山街、澄海路尾、沪山畔垟、湖前朱家站、灵江新街、龙港和平阳县鳌江、麻步桃园,温州市区,杭州市区,上海市区,安徽马鞍山,西安市区,福鼎桐山等地。
大渔大岙心易氏
始迁祖易定礼、易定乐兄弟,系易长贵之子。约于清乾隆年间由灵江余家桥人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灵溪、龙港和北京等地。
【郡望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霍山以北等地区。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瑞芝堂:来源自宋代江西上高县进士易延庆,官居大名府兵曹参军,因父丧,辞官庐墓,墓侧紫芝玉芝丛生;后又因母丧,复辞官庐墓,因母生前嗜栗,他在母亲墓旁种了两棵栗子树,后来这两棵栗树竟然长在一起,成了连理。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称他为“纯孝先生”,其后裔的堂号为“瑞芝堂”、“纯孝堂"或“植栗堂” 。
纯孝堂:同瑞芝堂。
植栗堂:同瑞芝堂。
庆源堂:湖南宁乡南宋状元礼部尚书易祓,曾于南宋开禧年间纂修易氏通谱<庆源集>,其后裔的堂号为"庆源堂"。
重桂堂:江西宜春唐代状元易重,字鼎臣,因他在唐会昌五年先考中榜眼,复试升为状元,官至大理寺评事。易重"-春攀摘两重枝”,门第重光其后裔的堂号为"重桂堂"。
忠裔堂:南方易氏始祖湖南浏阳晋代湘州别驾易雄,曾被封为忠愍侯,浏阳易氏后裔的堂号为"忠裔堂“"忠思堂"。
忠思堂:同忠裔堂。
此外,易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添裔堂、继华堂、百禄堂、联魁堂、敦本堂、绥福堂、亲睦堂等。
字辈
贵州永乐易氏字辈:
曹廷匀震天芝 苍维周体远 文明开正显 齐家思治国 光宗向太原
广东梅州平远中行易氏字辈:
太原堂:利展敬行(炳、国)道(进、达)枚(梅)怀(子)
湖南宁乡易氏字辈:
安化原派:“承先开国志昌(务)大(本)世(必)培(敦)元(伦)”;
临湘原派:“朝举贤士方正为先开国源远金芝德绵”;
湻化原派:“朝举贤士方正为先开国源远金芝德绵”;
河西原派:“朝举贤士方正为先开国源远金芝德绵”;
湘乡原派:“祖昌祚大盛德维新”;
株洲原派:“惟日奉若慎修思永”;
横头原派:“祖宗世泽光昭甲第”;
善化原派:“万大成荣德启文明伯世之宗鸾明”;
湘阴原派:“宗乾元焕文章光国运世德启仁贤(臣忠贝)”;还有一支为:“乾元焕文章鼎甲有辉光忠孝诒谋远诗书世泽长”;
益阳原派:“世良邦象日文明绍显光沩上分泽第资水泛祯祥”;
攸邑原派:“秉起宗昌茂泽贻芳大振家声用观国光开来承业长发其祥”;
华容原派:“禹(万)本光尧钟永东裕重镇”;
宝庆原派:“必唐重本福星魁璧光前瑞蔼启后炽昌”;
合族续派:“祖功垂晋代宗绪著南湘大理贤声重尚书世业扬瑞芝称孝德峻节本忠良男爵廷恩渥侯封制诰煌圣经尊孔孟精义法周张甲弟前专美壬林后克昌传家惟礼乐华国在文章潭水人分布湖山地兆祥敦伦兼植纪源远复流长万古科名盛千秋俎豆香”。
湖南沩宁易氏字辈:“承祚昭培巨泽云光”。
湖南湘阳易氏字辈:“宗乾元焕文章光国运世德启仁贤”。
湖南攸邑易氏字辈:“秉起宗昌茂泽贻方大振家声用观国光开来承业长发其祥”。
湖南宝庆易氏字辈:“必唐仲本福星魁壁光前瑞”。
湖南衡阳易氏一支字辈:“积善承先久修仁启祚长傅家惟孝友端品在忠良”。
湖南衡阳易氏一支字辈:“林光载士子才彦世可宗应志太原必文朝崇德义荣廷训万本永代汉福昌和善承先久修齐启发长传家惟孝友端品在淳良遵守前贤列方垂裕后昆绪业由继述诗礼务宜敦江河源流远英杰振乾坤智慧育栋梁威武展雄风”。
湖南黔阳易氏字辈:“子祖国廷仁志良绍舜尧孔圣读言传”。
湖南邵西易氏字辈:
魁房支派:“应以必文祖宗远廷福崇世成得正大光明贞元启佑遵守典型太原开祚久南楚肇基长善达惟忠孝家声百代倡”;
明房支派:“应天德以必文才永远思宗祖朝廷庆大科贞元启佑遵守典型太原开祚久南楚肇基长善达惟忠孝家声百代倡”;
榜房支派:“应林文发义通一志才廷秀永远思彦再兴天重恭敬遵守典型太原开祚久南楚肇基长善达惟忠孝家声百代倡”;
生房支派:“应宗德以必文祖有才廷永添继世朝崇定贞元启佑遵守典型太原开祚久南楚肇基长善达惟忠孝家声百代倡”;
四房合派:“祖功垂晋代宗绪著南湘大理贤声望尚书世业扬瑞芝称孝德峻节本忠良男爵廷恩渥侯封制诰煌圣经遵孔孟精义法周张甲第前专美壬林后克昌传家惟礼乐华国在文章潭水人分布湖山地兆祥敦伦皆植纪源远复流长万古科名盛千秋俎豆香”。
湖南湘潭易氏字辈:“言行谨笃力学登庸英士辅世名德昌隆在家宜孝报国贵忠文明发达伟业丰功祖功垂晋代宗绪著南湘大理贤声重尚书世业扬瑞芝称孝德峻节本忠良男爵廷恩渥侯封制诰煌圣经尊孔孟精义法周张甲弟前专美壬林后克昌传家惟礼乐华国在文章潭水人分布湖山地兆祥敦伦兼植纪源远复流长万古科名盛千秋俎豆香”。
湖南澧水易氏字辈:“尚应年承鸿显光秉忠善法继先长懋才福锡受民选维毓贤良德泽昌芝庭远大祖述宪章诗书济美孝友腾芳文能定国武可安邦英奇蔚起世第呈祥”。
湖南汉寿易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家齐世泽长”。
湖南浏阳易氏字辈:
淳口镇支派:“贤才书香绍文武桂光兴孝友本信诚世纪转后昆”;
浏阳县支派:“祖昌祚大盛德维新修礼守义作述斯征行业慕孔道传在曾才全利用贵必起论锡命笃祜世绪克绳”;
北乡支派:“再志思显政国兴良大仁贤才书香绍文武桂生馨雍乾起宏图续乘振厥谋符天奇瑞献飞龙建树优”。
湖北易氏字辈:
湖北武汉新洲易氏字辈:“道为时德寿中世继用孚原以淑成三思懋尚存弘庆希传延有可期行”。
湖北武汉江夏易氏字辈:“德清锦学有同”。
湖北鄂西易氏字辈:“贵思(洪)永景文尚为帮正士大吉昌运开远绍法继宗长懋才福锡寿朝选踊贤良德泽芝门高康祖过章诗书济美孝有胜芳道能定国武可安江”。
湖北襄阳易氏字辈:“之祚国家以子尚文茂学红达”
湖北沩源易氏字辈:“承称开国华达家光”。
湖北随州易氏字辈:“尚大成宗礼士永大德积祖传孝友仁慕贞良”
江西萍乡易氏字辈:“守道传家训恢汉世业昌贤才敦孝友经济唤文章承祖启新秀仁德兴吾邦”。
江西吉安易氏字辈:“城训林才子冰盘水围仁有朋开世志明德已为新诗书传大道君相锡皇恩”。
江西丰城易氏字辈:
拖船支派:“苏国子之曰玉廷重佩以为用景仰光辉威宜谪栋龙凤高翔文士齐昌春丽树茂福寿安康世代端祥”;
河湖支派:“文学振家声新章绍令名书香时毓秀词翰世蜚英济美犹长建凌云志立成品题如有定万古仰前旌”。
四川南部易氏字辈: 元正作大承,天祥万国兴,崇文周中孔,明廷永光林。
四川泸州易氏字辈:“朝庆万载世登云国仕昌龙凤麒麟转天星振其寒”。
四川南江易氏字辈:“以承子之仕登朝建明君国正天心顺世代永隆兴”。
四川南溪易氏字辈:“永乐君上有绍洪书元方良秀之顺理达(国)士朝承生纯嗣长念祖忠孝定光宗世事相发代(达)福远正昌隆”。
辽宁海城易氏字辈:“万登永富贵宝联熙宪明”。
广东赤岗易氏字辈:“承先开家文明光昌培元树本世守其芳”。
重庆万州易氏字辈:“世代忠良兴发荣昌”。
重庆秀山易氏字辈:“子祖国廷仁志良绍舜尧孔圣读言传”。
广西合浦易氏字辈:“在朝文广远仙人搬家乡”。
山东薛城易氏字辈:“明德恒克茂”。
江苏南通易氏字辈:“喜庆正安宁寿顺有象为知宗性道体用兼优俊杰焕新猷西京粹品鼎彝绵古泽南国良裘”。
香港横头易氏字辈:“祖宗世泽光昭甲第”。
台湾善化易氏字辈:“万大成荣德启天文伯世之宗鸶明”。
新加坡易氏字辈:“光望正元林熙在清”。
易氏一支字辈:“光宗大祖人文秀启廷其显扬千家永昌”。
广西梧州一支易氏字辈:"永远禧西吾体以吉文"。"公候伯子聪明惠智历世圣朝科及第".
湖北武汉一支易氏字辈:“理本一善学绍家传卜世之昌定育名贤”
河南鹿邑县西北乡(玄武镇)三姓村易氏世系字辈:“年修绍山殿进广传应同思继鸿超登云顺清宝连兴”
河南光山马畈易氏宗祠(朝祖公祠堂)墩子堂易氏字辈:“敦敬立本,明善怀仁,慎修积德,永守章程,绍世咸起,宏绪谨遵,光宗良美,中正克珍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宗开易地;
秀毓太原。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易姓的源流和郡望。
产芝庐墓;
攀桂仙才。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上高人易延庆,字馀庆,聪慧而博学,尤其长乎声律。初官临淮知县,乾德年间因父亲去世而在墓旁筑庐守孝,墓侧产灵。太宗时官大理丞,又因葬母而弃官。母亲生前喜欢吃栗子,他便在墓前种了两棵栗子树,树长大后结成连理。当时人称他为“纯孝先生”。下联典指易延庆的祖父易重,字鼎臣,唐末袁州宜春人,会昌年间参加进士考试,开始发榜时居第二,有人议论不公平,于是又进行复试,易重以状元及第。由于已离家六年,他即写了《寄宜阳兄弟》一诗寄回家,有“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句。官至大理评事。后因做官到上高,便在那里定居安家。
通经处士;
释褐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宋代分宜人易充,字正翁,幼年时就以聪明出类拔萃,十六七岁就博通《易》、《书》、《诗》,号称“三经处士”。在乡间教书,远近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著有《中州文集》。下联说南宋宁乡人易祓,字彦章,号山斋,淳熙年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著有《周礼周易总义》、《山斋集》等。释褐,脱去百姓的布衣换上官服。
一时师表;
三经处士。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易翼之知长寿县,与上官不合而归隐,为一时师表。下联典指宋易充,少年博通《易》、《诗》、《书》,人称“三经处士”。
六言通用联
纯孝先生望重;
工诗状元名香。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以荫为奉礼郎,知临淮县,宋太宗时升为大理丞。其人性至孝,时称“纯孝先生”,守孝父墓侧而产紫芝。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淳熙年间进士第一,后官至南宋礼部尚书,著述甚丰。
七言通用联
周易讲义留芳远;
性理精微播誉长。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康熙间诸生易贞言,字内美,湘乡人。有《周易讲义》等。下联典指清代学者易宗君,字公申,乾隆间举鸿博,名动京师。有《性理精微》等。
三经处士传名远;
二栗礼郎享誉高。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易充,字正翁,分宜人。年十六、七,博通易、书、诗,号“三经处士”。有《中洲文集》。下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
德行称产芝孝子;
诗词为释褐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事典。
八言以上通用联
德行称产芝之孝子;
诗词为释褐之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事典。
一点丹心,当年鄂潴成忠鬼;
千秋浩气,今日宜阳作正神。
——御赐浏阳太湖山忠愍侯易雄祠联
释褐本先声,遐溯名元理学;
产芝垂世德,勿忘孝子忠臣。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易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南宋易祓事典。下联典指北宋易延庆事典。
【祠堂古迹】
信阳市光山易氏宗祠
易氏宗祠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马畈镇,为朝祖公祠堂。堂名:敦子堂。约距离河南省光山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明、清时期光山县马畈镇易氏曾建造了易氏宗祠,可惜它不幸毁于“文革”期间。2006年春光山县易氏家族理事会决定重建易氏宗祠并委托宣城的易氏族人做了古建方案设计,并由易氏族人集资捐建。2011年10月2日河南省光山县(马畈镇)举行易氏宗祠竣工仪式,2016年元旦于易氏宗祠举行了祭祖、发谱、选举大会。
东汉末年易雄公迁湖南长沙;唐末迁江西赣州并于江西境内南昌、九江等地开支散叶;明洪武2年(1396年)始迁祖德隆公带二子从南昌筷子巷迁湖北黄陂;明永乐年间三世祖祥辅迁河南光山城西易家山(今马畈镇);清同治年间马畈镇支系部分族人“下江南”迁安徽宣城、江苏溧阳、宜兴、句容……繁衍生息至今。
德隆公祖父邦彦公,字奇氏,官户部郎中,子讳宝汉公,号云村,天历辛未进仁四子:老大德元、老二德亨、老三德利(后更名德隆)、老四德贞。
始迁祖:易德隆,字寿彭,号秀三,恩进士,洪武二年由江西南昌府筷子巷瓦屑墩迁楚,诰封文林郎,配亢氏,诰封恭人,子二:金榜、金世。公、妣俱葬馒头石后山。
二世祖:金榜(德隆公长子),字明显,行一,增生,明宣德元年储元,历任来凤、巴东等县训导,大计常异,侯被丰顺县知县,诰封修职郎,配刘氏,诰封宜人,子二:祥文、祥辅。公、妣俱葬馒头石后山。
二世祖:金世(德隆公次子),字名扬,行二,太学生,由馒头石籍迁居德安府本宅后山有茔,青块墓头,阖族祭祀。
三世祖:祥文(金榜长子),字朝宗,行一,庠生,内部侍中,诰封朝议大夫,配汪氏,封恭人,子一,本乾。公、妣俱葬馒头石后山。
三世祖:祥辅(金榜次子),字朝祖,行二,郡庠生,由馒头石籍迁居河南光山县城西七十里易家山(今马畈镇)。
...
德隆公这支的长门、二门在湖北,三门在河南光山(人丁最多)。
马畈易氏支系为朝祖公支下世系,属敦子堂。
孟举、孟科、孟儒、孟林为第一世。
从第十世开始字辈如下:字辈如下:
敦敬立本,明善怀仁,慎修积德,永守章程,绍世咸起,宏绪谨遵,光宗良美,中正克珍。
马畈易氏支系自迁住光山县600多年间,20几代人,人丁2万余。枝繁叶茂,目前是当地最大的宗族。在全国范围内,马畈镇也是仅次于湖南、江西、四川3省外易氏聚族而居最大、最集中的一枝。
邵阳易氏宗祠
位于邵阳县河伯乡易仕村,东侧和南侧邻河伯乡中学,西侧和北侧毗邻当地民居,总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0平方米,是该县现存建筑规模最大、工艺水平最高、保护最完好的宗族祠堂。
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砖木结构。祠堂正面是一堵高6米,长41米,呈规则长方形的青砖墙,高大气派。正房共三进,前低后高,分戏台、中堂、后堂。戏台与中堂相距12米,形成一个内坪。中堂与后堂相距4米,两堂之间,设高9.5米阁式游亭将两堂连接。正房两侧各有侧身排序的横房三座,且左右对称。所有山墙为马头式封火墙,多为三屏式。正大门门楣上镂雕青石双狮抱宝,后堂、游亭、中堂、戏台正中穹隆藻井处分别镂雕木质"福”“禄”“寿”“喜”。檐角筑有狮子、麒麟等动物塑像。宗祠基本保持了清末时期建筑格局,中轴线院落关系明晰,主体建筑基本保留历史原构。此外,宗祠的建筑物在形制布局、工艺材料、历史风貌等方面均保持了当时的历史原貌。
易式宗祠留存了多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活动信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族人易导民在易氏宗祠创办杨青小学分校,聘请当地有声望、思想开放的教师任教,其中有吕楚成、李毅清、张必烈、彭义方等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教师在该校工作过,他们在学生中巧妙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影响很大。解放后,宗祠做为学校使用直至2006年。1949年初,莫新春在白仓起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湘中二支队;第五中队长易萍于1949年7月趁学校放假时率部队在易氏宗祠驻扎一段时间,将祠堂做为指挥所,部署在这一带与国民党军队做斗争。由此可见,易氏宗祠既是本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也是全国解放前夕湘中二支队五中队指挥作战的策划地,具有较高的红色文化教育价值。
【典故轶事】
纯孝先生
《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中记载,易延庆,字余庆,筠州上高(今属江西)人,唐末状元易重的孙子,宋太宗时,官至大理丞。
易延庆的父亲叫易赟,曾经担任过南唐的雄州刺史。易延庆自幼聪明智慧,涉猎经史,尤其擅长声律,因父亲的官爵而成为奉礼郎。奉礼郎是一种官职,掌管朝会、祭祀时君臣版位的次序和赞导跪拜礼仪。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组织各种礼仪活动有序进行的人。
后来,后周军队攻克淮南,易赟归顺后周,担任道州刺史易延庆也被授大名府兵曹参军,后为大理评事,又到临淮当知县。宋太祖乾德年末(大约是968年),易赟去世,安葬在临淮。
易延庆为父亲辞官居丧,因伤心过度,导致身体衰弱。他在父亲墓旁边修建草庐,亲手种植数百棵松柏。白天,他到草庐中去守墓,晚上回到家里照顾年老的母亲。
不久,易赟坟墓旁的西北方向,长出了紫芝,后来又长出18个玉芝。筠州的官员得知后,想向朝廷上表赞颂易延庆的事迹,但易延庆诚恳地推辞了。有人跑到易赟坟墓那里,把紫芝玉芝画下来,带到京师展示给众人看。顿时,朝廷上下,文人雅士纷纷作诗赋,夸赞易延庆的孝行感天动地。种两棵栗子树,枝干连生。
为父亲居丧期满后,按照规定,易延庆应该复出为官。但他拒绝为官,理由是母亲岁数大了,又有病在身,他得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藁殡(意思是,殓而未葬)数年后,他才复出当上大理寺丞。
他后来主管建安郡的市场税收。母亲下葬的日期确定下来,他偷偷回家,把母亲的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后回到任所。这是被知军扈继升知道了,就上书弹劾,说他擅离职守。于是,易延庆被免了所任官职,回到家里。
易延庆在母亲的墓旁修建草庐墓,为母亲守孝多年。因母亲生前非常喜欢吃栗子,易延庆就在母亲墓旁栽植了两棵栗子树。后来,这两棵栗子树枝干连生,交缠在了一起。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的状元、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广福镇)人苏易简,宋太宗淳化三年的进士、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朱台符,为此赞美易延庆的孝行。后来,易延庆出仕担任端州知州,死在任上。他的儿子易纶,在宋大中祥符元年,考中进士。孝行事迹写进宗祠通联。
易延庆的孝行,让很多人为之感动,称他为“纯孝先生”。易姓人更是引以为骄傲,其后裔的堂号称为“瑞芝堂”、“纯孝堂“或“植栗堂”。
【家训格言】
《易氏家训》
其一曰孝 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人而弗敬父母,其与飞走何殊?虽富贵贫贱处境不同,而膝下承欢当出一片至诚,乃以通神明而埀后范,其有谇语,合族共攻。
其二曰友 传曰谁无兄弟如手如足?凡人不念天显,每因枕侧之妬,故棠棣角弓谆谆致戒宜尽,友恭之道不容稍萌私意,由是上慰亲心而下训子姓,将见一室和顺,发祥可冀。
其三曰睦 书曰以亲九族,九族既睦,此固专言,一本推之,乡里皆宜尔也,是故雀角无争,鼠牙勿穿,乃征雍睦之风,倘或奸刁是逞,则讼狱无时休息矣,是当力为猛省。
其四曰姻 诗曰其钧维何,维丝伊缗盖,取其分之,称势之合,也是故朱陈翕好王谢联婣,百世猶为羡慕,倘惟货利是图,则致讥于夷虏矣,所宜慎择门阀。
其五曰任 语云仁以为己任,信则人任,任固取其信,于友亦以担当世道也,达而在上,则以民物为已责,穷而在下,亦宜维持乎风教,是在志趋之高,不蹈委靡之习。
其六曰恤 书云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是盖勉其周乎,物不徒利便一已也,御说之宜为君取其有恤民之心,忠宣之著於史,美其有麦舟之赠,是皆好行其仁,斯邀彼苍之眷。
释义:
一是孝敬:有诗说可怜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生下来,如果不尊敬父母,与飞禽走兽有什么分别?虽然贫富、贵贱、处境不同,但侍奉父母应当一片真心,这样才可以感动神明给后人树立榜样;如果有闲言碎语、大发牢骚,就会遭到整个家族的唾骂。
二是友善:有传说谁没有兄弟如手足?所有人不顾天理,每次因为枕边人勾心斗角,时时抱有防备之心的话很快就要到头了。朋友兄弟相处不可以有半点私心,这样才能安慰父母的心教育后代,一家和和气气、顺顺利利,发达才有希望。
三是和睦:书上说亲善九族,九族就和睦,这是至理名言,道理哪里都是适用的。所以,麻雀不争吵,老鼠不打架,这是和睦风气的征兆;如果有人奸诈刁蛮逞能,那样就官司牢狱就没得停了,应当努力让他醒悟过来。
四是婚姻:有诗说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这也是世世代代羡慕朱陈、王谢联姻的原因;如果只是唯利是图,则会被别人嘲笑看不起,所以应当慎重选择门第。
五是责任:俗话说仁义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有责任的人别人才会信任。有责任有担当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对朋友也要有担当,这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发达的时候在上层,就要以民众的利益为自己的责任;落魄的时候在底层,也要保持风度教养,保持远大的志向,不要染上萎靡不振的恶习。
六是怜悯:书上说美好无穷无尽,忧患也无穷无尽,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我们拿出自己的东西方便别人,保持一颗怜悯别人的心,助人为乐的事迹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就好比送别人一条船,大家喜欢他的仁慈,这样可以得到上苍的眷顾。
《易氏家训》
乙亥岁首 春和景朗
制此家训 诲众儿郎
吾门易氏 历史绵远
姓始商汤 源溯晋湘
华夏诸郡 延脉传宗
雩山贡水 育我馨香
有武秀才 有文名士
奇技异术 载以乡榜
理学名臣 厚实见传
诗书经文 君王赞赏
历至鸿烈 作大文章
点划江山 巨笔如椽
我之继序 逢好时光
农工士商 各有所长
祖宗懿德 子孙弘扬
是我后代 谨记勿忘
忠孝为本 勤俭增源
修身齐家 邦国有望
酒色勿沾 财气勿迷
为官清廉 居贫不贱
读书应精 求艺务专
蟾宫折桂 凭汝努力
敬老扶弱 下承上传
睦邻和里 少讼多让
文不饰非 武不逞强
小善勿忽 微瑕不放
修文习武 发奋图强
知命达时 顺理成章
做真君子 戒小人愿
光宗耀祖 史载今扬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