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氏渊源

name origin

  褚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本自殷(商)后人宋恭公子瑕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因而命氏。”褚姓还有另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为姓。据《姓氏寻源》载,古代有一个叫褚的地方,当地居民就以褚为姓。褚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十一,现今人口约四十七万,排在第二百三十一位,在台湾排名第一百二十六位。在江苏、浙江以及渤海湾沿岸比较集中。 

褚氏图腾

  【释义】褚同赫,本义是指颜色,红褐色。就字形而言,褚从衣、从者。专指古代的士兵,他们以穿红褐色的衣服行军打仗,被称为“褚”。


褚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子段:据史籍《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记载,褚氏出自子姓,本为殷商王族后裔。春秋时期,宋恭公(宋共公)子瑕有个儿子叫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因“其德可师”,故时人称之为褚师。在子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褚氏族人大多尊奉子段为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褚爽:先世褚爽因官占籍宜兴计山,传至褚休,复自计山迁阳湖县三涡霸头里,祖孙分为两地始迁祖。

  褚承恕:明末自河南迁余杭。为浙江余杭褚氏始祖。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褚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褚师,亦称市令,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掌管集市和贸易,兼有今商务部长和工商管理局局长的职能。后来宋国、卫国、郑国等诸侯国都设有褚师之官。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年》中就记载:“郑公孙黑请以印为褚师。”这里说的“印”,就是指郑国大夫印段,曾作著名的《蟋蟀》。褚师,就是市官,因此又称褚师印段、褚师印等。周景王姬贵五年(郑简公姬嘉二十六年,公元前540年),郑穆公姬子兰之孙公孙黑曾试图作乱,被子产(公孙侨)发觉,予以制止。公孙黑自知不免一死,遂请求让印段出任褚师之职。由于印段确然十分有才华,子产便批准了公孙黑的请求,然后令公孙黑自缢而死,免得由司徒来论罪,那样会株连许多别的人。

  在褚师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西周时期,有一个叫“褚”的地方(今河南洛阳),在史籍《左传》中更明确地提到洛阳县南部有一处褚氏亭,在史籍《后汉·郡国志》上也记载着洛阳有褚氏渠,两书同时认定都是“周有褚地,居之者以为氏”。

  在褚地居住之著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

  源流三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段之后的封地,属于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记载,褚氏出自子姓,本为殷商王族后裔。春秋时期,宋恭公(宋共公)子瑕有个儿子叫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因“其德可师”,故时人称之为褚师。

  在子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亦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也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师氏,还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石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褚氏被史称为褚氏正宗。褚氏族人大多尊奉子段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褚库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褚库尔氏,亦称楚库勒氏、车勒库勒氏、车克里氏等,满语为Cukule Hala,世居楚库勒(今黑龙江支流黑河以北俄罗斯境内褚库尔村),以地为氏。后有达斡尔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在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褚库尔氏多冠汉姓为褚氏、楚氏、金氏等。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副都统萨尔图·褚库,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萨尔图氏,源出元朝时期撒勒只兀惕氏(山只昆氏)后裔,通古斯语为“Sartu”,世居敖汉部(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扎鲁特(今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rtu Hala。在明朝时期,萨尔图氏族人中即冠汉姓为山氏、萨氏等。

  萨尔图·褚库逝世后,其子萨尔图·海存承袭其职爵,并以父名“褚库”为姓氏。在褚库氏族人中,还有后裔子入伊斯兰教者,以先祖之名汉化为单姓,成为今天的回族褚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褚姓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是出自河南。春秋时宋国恭公的儿子子石由于德行可嘉,被恭公任命为“褚师”,相当于今天的市长的职位,其子孙就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关于褚姓之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在《左传》中曾提到洛阳的南方有褚氏亭;《后汉书·郡国志》里又记载有褚氏渠,褚姓是因地名而得姓的。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褚姓的发源地在河南是可以肯定的。另外,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褚被赐姓、冒姓的文字记载,褚姓的中国人在血统上是很单纯的。褚姓的中国人,还有最值得自夸耀,就是血缘上的纯种。别的大姓,也许由于树高影长的缘故,发展到后来都无可避免地混入了他族的血统,或被赐姓、被冒姓,以致增加了子孙的混淆不清,甚至无法确实追溯到自己的真正来处。而褚姓的后代就不会有这种困扰,因为到时下为止,还没有发现过褚姓被冒用的记录。褚姓虽然人不多族不繁,显得有点单薄,但至少有这一点是足以自喜的——姓褚的人,都是纯粹的汉族。另外一个值得褚姓中国人自傲的,就是他们的族人虽然不多,在历史上有名气的人却着实不少,象鼎鼎大名的唐朝有镇四长史褚秀之,“十八学士”之一褚亮,唐朝名臣褚遂良,就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褚遂良是唐太宗的谏议大夫,博学多才,直言敢谏,非常受到朝廷的器重。太宗临死时,并与长孙无忌同受顾命。这位一代忠良名臣,同时也是一位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大书法家,他的隶书和楷书,1300多年来享誉不衰。褚姓的起源是在河南,因此,褚姓郡望河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分布

  宋朝时期,褚姓大约有2万8千人,主要分布于河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明朝时期,褚姓发展到3万2千人,当时浙江、江苏、山西、河北为褚姓比较集中的地区。

  当代褚姓的人口大约有36万,为第二百二十五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9%。目前褚姓的第一大省为浙江,大约占全国褚姓人口的18%,浙江、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是褚姓的主要分布区,五省褚姓大约占全国褚姓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河北、湖北、上海、山西等省市。全国基本形成了以江浙、渤海湾为重心的褚姓的重要聚集地。

  褚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苏沪皖、浙江大部、江西北端、鄂豫鲁大部、山西中部、河北南部和东北、辽吉、黑龙江西南、内蒙古东部、贵州东部、重庆东南、湖南西部、广西北端、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为0.06%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3%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6.7%,居住了大约69%的褚姓人群。在浙江南端、闽台北部、江西中部、湖南西部和北部、黔桂西部、云南东部、四川中部、渝陕大部、湖北西部、河南西端、山西南段和北部、内蒙古中部、宁夏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黑龙江北部,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4%—0.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4.8%,居住了大约22%的褚姓人群。

  【入闽迁徙】

  出自河南。春秋时宋国恭公的儿子子石由于德行可嘉,被恭公任命为“褚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的职位,其子孙就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

  隋唐以后,褚姓有人南迁于福建、广东、江西。

  据大浦茶阳汶上戴氏手抄谱记载,褚安桂公(第57世),授南唐银青大夫、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因宦入闽,居福建漳州,为入闽始祖。传十八世杏公,于宋末由漳州迁广东大浦。

  浙江与福建两省的部分族人正进行合谱;山东兰陵褚氏亦在七修族谱和重修家祠。各地如有从兰陵(峄县)迁出而又失续的族人可与其联系;其他族人对本倡议意见或建议,可通过电话、书信或中华褚氏家族网站反映,或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面谈,集思广益,合力把我族大事办好,为宏达繁荣我族共同努力。

  福建省褚姓人口以泉州市南安市最集中。明朝初期,朱元璋宣布福建泉州蒲姓为叛党,其后裔永远不得入朝为官,蒲氏家族逐步衰落,其子孙后裔不得不隐姓埋名逃亡,分别避居永春、德化、晋江、漳浦、福安等地。

  明清时期,福建褚姓开始入垦台湾,台湾光复后也有部分褚姓迁台。台湾褚姓人口排名第126位,主要集中台北县,占36.7%,台北市占15.1%;桃园占14.7%;其次是基隆8%;彰化占6.4%,高雄3%,其他各市县都有散居。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堂号

  河南堂:典出唐朝名臣褚遂良。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其书法卓绝,流芳千古。唐太宗时为起居郎,后升谏议大夫,受遗诏为宰相,并被封为河南郡公。

  此外,还有重熙堂、忠清堂、四伦堂等。

  字辈

  辽宁省

  辽宁辽阳褚氏字辈:“自应有承之 怀文明兆万会桂乃良国立永克绍树德震泰东 安乐正兴学玉秀殿廷宝 安俊士庆连生”

  山东省

  山东高密褚氏字辈:“文丕建金世凤桂际殿”。

  山东文登、青岛褚氏字辈:

  长门支派:“洪保昭宗图”;注:循环使用。同辈超过一人时,按“仁礼义智信”排序。

  二门支派:“从之伦序福”;注:循环使用。

  三门支派:“传家敦厚德”;注:循环使用。

  四门支派:“永现在东牟”;注:循环使用。

  山东临沂平邑县,褚义祖下二十字排辈:贵宏方经学,相继维孝友,逢开新基业,传统世永久。

  山东德州褚氏字辈:“永治兴玉健许俊明梅莲世为安居己同心照祥园”。

  山东历城褚氏字辈:“振兴光宗祖道德至首先三喜传好学福寿庆万年”。

  山东良庄褚氏字辈:“文秉成尚永得盛光明正玉庆恒昌敬慎纯修和为贵安居乐业荣万方”。

  山东新泰褚氏字辈:“才端文远启乐友万士风丁光明盾轮旭青宗仁永传立志长存尚爱庆昌”。

  山东莱西褚氏字辈:“寿同方廷为言广兴立”。

  山东兰陵褚氏字辈:“化德光懋廷文成明慎修敬思庆衍福宏昭为宪守继世敦行珍念正训传毓其荣立存忠孝大恩泽恒邦泰宗兴裕厚祥同”。

  山东章丘褚氏字辈:“百世兴农业荣华万国年”。

  山东海阳发城镇褚氏字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兼让”。

  山东蓬岛褚氏行辈:“甫班昭穆和敬宗惟兴孙子有候公忠孝克全遵祖德永修人纪万年同”。

  山东定陶县马集镇前(后)褚村禇氏行辈:善继,修春宗兴德,成田洪登付,崇本占先进,守得保先文,兰桂光裕显,永继万世春;其中善(十三世),本(廿六世),占(廿七世,现在最低的辈分)

  湖北省

  湖北宜昌土家族褚氏字辈:“阳启宗世国家光昌克继元良帝绥万邦希贤培祖德鸿绪衍书香登善徽美在渊亮嗣前芳崇儒遵礼义修士奉典章忠厚传代远作福自延长”。

  湖北云梦褚氏字辈:“在能修有范山模水观玉式金和平忠厚正大光明永承先泽克振家声宏道传继诗书联新敦品立行四维全遵堂名登瀛”。

  湖北孝感褚氏字辈:“范山模水观玉世金和平忠厚正大光明”。

  湖北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褚家嘴字辈: "穆后仁洪振家"

  河南省

  河南睢县褚氏字辈:“德祥英谦信诰文许泰声俟藻云梦君兴止心绍广立家洪范彰含芳本宗孝裕善庆世昌缵志承业永国华润泽长仁庭茂玉树显吉跃隆光”。

  河南濮阳褚氏字辈:“耀国德忠孝开基远诗书继世长君恩昌涌盛礼信承宏锦”。

  河南南阳褚氏字辈:“焕自世昌景生元光以克怀金松青桂芳万福同春莹华永明德高宽正新嗣朝海远行太平”。注:循环使用。

  江苏省

  江苏浦口褚氏字辈:“金长家庆福升友道”。注:循环使用。

  江苏连云港褚氏字辈:“廷永建国家克西尧顺世(士)”。

  江苏潍扬褚氏字辈:“何吉承天佑贤良起世昌盛开林风祥长发贵兰方朝庭明义德万福定邦家”。

  湖南省

  湖南常德褚氏字辈:“正大光明天开友道百世昌家道宏开百世昌金和平忠厚正(政)大(达)光(当)明(铭)”。

  湖南慈利、临澧、常德褚氏字辈:

  慈利支派:国朝相延万年盛家道宏开百世昌尊祖敬宗光大典敦仁本羲绍先芳希明泽远传心学登善德隆启忠良圣代佑贤广辅佐永膺福祚际嘉祥”

  常德支派:正大光明天开有道百世昌”;

  临澧支派:国朝相士万年盛家道宏开百世昌尊祖敬宗光大典居仁由羲绍先芳”。

  安徽省

  安徽柘皋褚氏字辈:“光昌玉润 恩泽如春 祖宗立业 万世长新。”

  安徽居巢褚氏字辈:“国正天运泰时和世道昌抡才取文士择贤安万邦”。

  安徽芜湖褚氏字辈:“植本先培德万世再交家”。

  河北省

  河北泊头褚氏字辈:“袁天廷怀维庆祥达发运”。

  河北文安褚氏字辈:“孝兆贵树增鑫俊源柏年炳德钧守家田”。

  广西省

  广西桂林褚氏字辈:“仪思本倾文宗广进龙明万朝鼎德为有凝新锦钟贤大可资祥光前纯普跃继启发英奇”。

  广西临桂褚氏字辈:“海日兴宗兆忠良必盛昌”。

  内蒙古

  内蒙古赤峰褚氏字辈:“印文昭国士广德继忠功万世成祥永九天英福东”。

  广东省

  广东汕尾褚氏字辈:“端赞维简德尚怀绍舜奕世可程祥”。

  贵州省

  贵州米润褚氏字辈:“正逢熙代永仁寿保长春吉照家辉庆舒闻一邵新”。

  贵州安顺褚氏字辈:“时朝耀天明 国逢熙会永 人寿保长春”,该系自明洪武六年由南京石灰巷迁至黔境,定居繁衍至今。

  贵州平塘褚氏字辈(早年入黔时恰逢战乱,突遇大火,家谱尽毁,后世族人重新对班辈进行修订):“鸿文相世礼连福……”,该系定居来黔已历九世,现族人过百户,家族繁荣昌盛。 

  青海省

  青海河湟褚氏字辈:“师段添寿舜天成栋武祖邦麟九坤裕恭新秀兆元生维文昌”。

  江西省

  江西高安褚氏字辈:“仁必日祥久希茂世兴邦嗣裔志远达以景文明昌维曰承祖佑光辉德业扬国朝开盛绪继述定绵长孝敬传家宝经书应运方学修才乃大善积庆斯彰仕进由诚正敷施本典常富宜行惠济贵在效忠良宽厚多荣福谦和自吉康绍先遵懿训百代永留芳”。

  浙江省

  浙江宁海褚氏字辈:“明天锦孔孟克贤”。

  浙江宁波余姚褚氏字辈

  褚氏一支字辈:“明文国家正礼义孝弟本先进诗书志诒谟大耳昌”。

  褚氏一支字辈:“本毓传继广正大庆繁祥”。

  福建省

  福建南安蓬华镇蓬岛村褚氏字辈:“甫班昭穆和敬宗惟兴孙子有候公忠孝克全遵祖德永修人纪万年同”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河南望族;

  江左名流。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褚裒。下联典指唐·褚亮。

  春云比润;

  秋月齐明。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褚渊,官吏部尚书,人称其“丰仪与秋月齐明,音徵与春云比润”。

  洛阳世泽;

  经学家声。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全联典指西汉·褚少孙,官至博士。创鲁诗褚氏之学。

  梦惊飞凤;

  性不畏龙。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褚遂良,以直笔著称。记起居注秉笔直书。

  散骑学士;

  海鹤风姿。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褚亮任散骑常侍兼弘文馆学士,为十八学士之一。下联典出清·褚篆,康熙帝赐书“海鹤风姿”。

  遂良文史;

  季野春秋。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褚遂良,书法家,博涉文史。下联典出晋·褚裒,字季野,有简易豪贵之风,时人誉为“皮里春秋”。

  五言通用联

  浮光随日度;

  漾影逐波深。

  ——褚亮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集用唐代诗人褚亮《临高台》诗句联。

  良朋比兰惠;

  雕藻迈琼琚。

  ——褚遂良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集用唐初大臣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诗句联。

  六言通用联

  筠心广志西域;

  彦回功封南康。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清代乾隆进士褚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人。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诗及书,通声音字母之学。谙悉回部山川风土。有《西域图志》、《西域同文志》等。下联典出南朝南齐尚书令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宋文帝之婿,为明帝信任,受遗命。南齐时,封为南康郡公,任尚书。武帝时,改授司空、骠骑将军,卒谥文简。

  七言通用联

  经学博士补史记;

  书法名家序雁塔。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西汉经学家、史学家褚少孙,沛人,官至博士,创鲁诗褚氏之学。他曾增补过司马迁的《史记》。

  洋洋百卷垂寰宇;

  寥寥数笔动人心。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隋太学博士褚晖,字高明,吴郡人。以三礼学称于江南。大业中征天下儒术之士,集内史省,相次讲论,晖博辩无所屈。有礼疏一百卷传世(按褚晖,随书作褚辉,此从北史)。下联典出清代书画家褚逢椿,长洲人。字仙根。善录书,工画。尝为朱酉生写何山归棹图,寥寥数笔,辄动人丘壑间想(见《墨林今话》)。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云月春秋,瑰琦之器;

  风霜铁石,社稷之臣。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褚遂良。下典指宋·褚渊。

  云月春秋,隽矣瑰琦之器;

  风霜铁石,伟哉社稷之臣。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褚遂良。下典指宋·褚渊。

  宝重东南,不让凤鸣龙跃;

  仪惟端丽,争夸目秀眉清。

  ——佚名撰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晋代中尉褚陶,十三岁作赋,见者奇之。有“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的评价。下联典出梁代长史褚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画,每公庭聚列,为众所瞻望。


  【祠堂古迹】

  山东省枣庄褚氏祠堂

  褚氏祠堂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南常街中部,为名门兰陵褚氏之家堂。褚氏祠堂位于舒城查湾乡禇河村,始建于康熙年间,前二次建成皆因故而毁。现存祠堂是第三次修建的,奠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落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距今二百多年。褚氏祠集清代中期徽派建筑艺术与江淮古民居特点为一身的古建筑。它是皖西地区现存完整的祠堂之一。

  祠堂座北朝南,依山临水,两进三开间及东西厢房。梁柱、屏门、隔扇、檐撑、穿斗均雕刻有卷草、曲云、挂狮、象鼻及人物故事,雕工精细,形象逼真、建筑高大宏伟,柱础形状各异,图案奔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004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191226145206.jpg

  安徽舒城县褚氏祠堂

  祠堂位于舒城县查湾乡褚河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前二次建成皆因故而毁。现存祠堂是第三次修建的,奠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落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距今二百多年。褚氏祠集清代中期徽派建筑艺术与江淮古民居特点为一身的古建筑。2004年10月28日褚氏祠堂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褚氏祠堂座北朝南,依山临水,两进三开间及东西厢房。梁柱、屏门、隔扇、檐撑、穿斗均雕刻有卷草、曲云、挂狮、象鼻及人物故事,雕工精细,形象逼真、建筑高大宏伟,柱础形状各异,图案奔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褚氏祠集清代中期徽派建筑艺术与江淮古民居特点为一身的古建筑,且是皖西地区现存最完整的祠堂之一。

未标题-1 拷贝.jpg

  【典故轶事】

  1:褚遂良问书

  遂良问虞监曰:“某书何如永师?”日:“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官岂得若此者?”日:“何如欧阳询。”虞日:“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褚日:“既然,某何更留意于此。”虞日:“若使手和笔调,遇合作者,亦深可贵尚。”褚喜而退。

  ——出自《国史异纂》

  释文

  褚遂良问虞世南:“我的书法跟智永禅师比较谁的更好些?”虞世南说:“我听说智永禅师的书法一字值五万钱,你的字能卖到这个价吗?”褚遂良又问:“跟欧阳询比较又怎么样呢?”虞世南说:“我听说欧阳询不挑选纸笔。不论用什么样的纸和笔,都能随心所欲地书写。你能做到这样吗?”褚遂良说:“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偏要讲求对笔、纸的选择呢。”虞世南说:“要使手、笔相协调,互相配合,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啊!”褚遂良高高兴兴地告辞了。

  2:褚遂良直书无隐

  原文:

  贞观中,太宗谓褚遂良曰。“抑知起居注,记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时日:“今之起居注,古之左、右史,书人君言亨,且记善恶,以为检戒,庶乎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联有不善,抑必记之那?”遂良曰:“宁道不如宁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刘泊进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译文:

  唐贞观(公元627-649)年间,褚遂良任谏议大夫,兼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唐大宗问他:“你幸管起居注,记载哪些辛?大概能给皇帝看看吧?”褚遂良答道:“现在的起居注,就是古代记言、记辛的左、右史,专记君主的言论行李,而且好的、坏的都要如实记载下来,作为对君主的检查和规戒,希望君主不要有非法的言行。起居注是不能随便给人看的,我还没有听说过帝王亲自查看史册的先例。”唐大宗说:“倘若我有不好的地方,你也一定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奉守忠君之道,不如格守职责。我的职务是记录事实,君主一言一行,都必须记载。”大臣刘泊也对唐太宗说:“就是褚遂良不记载,天下的人也都会记下来的。”


家风家训

【家训格言】

  姚江孝义褚氏宗范:褚氏宗规

  (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余姚岚峰褚氏宗谱》卷一)

  一:孝弟宜敦。父母鞠育之恩,不可不报;兄弟手足之情,不可不联。务宜为子尽孝,为弟尽悌,毋悖逆亲长,毋操戈同室。凡我族属各宜敬爱。

  二:宗族宜睦。支派虽分,祖宗究系一脉,其在五服内者无论矣,即远支疏脉,亦宜和谒相将,以睦为主,毋以长欺幼,毋以小加大。凡我族属各宜敦睦。

  三:长老当尊。六十仗乡,七十仗国,八十仗朝,敬老之典列古如此,今议族中耆老凡六十以上遇祭之,有胙者颁胙,无胙者饮福,各视其祭之厚薄,以定优待之礼。凡我族属各宜优敬。

  四:贤才宜崇。圣朝之典,三年大比,举有才者登之,贤书以备,他年桢榦养土,如此厚也。族内有青衿举监等,遇祭之有胙者颁胙,无胙者领饼,使之稍沾祖泽,以为后起者劝也。凡我族属各宜尊贤。

  五:嫡庶宜正。一夫一妇敌体也,正配殃而娶者,亦与敌体同,若侧室纳妾或为嗣续计,不得不然,今定于四十无子,方许纳妾,然亦不得跻妾为妻,有乖伦纪。凡我族属各宜辨正。

  六:童蒙宜教。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童稚之日,知识未开,为父兄者必择名师益友日相劝化,以使之不入于邪,且必使士农工商执其一业,庶不至游手好闲,惰其四肢。凡我族属毋任嬉游。

  七:婚娶宜慎。其嫁女先贵择婿,勿贪重聘,祗须门户相当,不必执定各门大族,若娶媳更宜慎择女之贤而淑者,勿贪厚奁,且媒妁亦毋以三姑六婆之类,听其欺罔。凡我族属各慎嫁娶。

  八:谱牒宜重。吾族本无印谱,自庚戌年初辑编为三十六册,簿面填写掌收房分永远珍藏,每岁赍谱照验,如有私相授受及盗鬻他人以乱支派,共黜其人,不许入祠且公同送官追究。凡我族属各宜什袭。

  九:祠墓宜展。祠依祖宗灵爽,墓藏祖宗形魄,其有祠者宜及时修葺,弗使颓圮,墓地前后左右荫木毋许盗砍,其有不肖子孙盗砍盗卖及异姓人私自盗砍者,合族公殛送官究治,毋许殉情。凡我族属各宜守规。

  十:礼貌当遵。我始祖千八公墓祭定清明前两日,二世万一公墓祭定清明前一日,子孙俱宜正衣整冠,恭敬拜谒,如其科头跣足到墓谒祖者,议罚纸钱一千以告罪于祖宗。凡我族属各宜整肃。

  十一:捐输宜劝。我始祖千八公本无墓祭,系国明房及五董事乐助而成,故值祭照五大房轮流而散,式必首尊宗长,次及五房支长,又必邀入国明公子孙一人,大同公支下一人,五董事子孙各一人,散祭饮福以为乐捐者劝,万一公祭亦系二十九脚公助,故轮值与散福,亦惟捐助子孙能轮能散。凡我族属视此定例。

  十二:祠规宜整。我始祖千八公现无总祠,惟孟常公支下有祠一所,每年演剧以妥先灵,冬至节又唱剧说祭;贤一公支下祠一所,冬至设席祭奠;瑞庆公支下一所,亦冬至及新正二日设席,皆不准堆积什物及开馆训蒙,致使先灵不安,如遇进主时其费之多寡,视其贫富然至少不过三百,交明祠下董事以备公用,其主之广狄尺寸,必须一例,不得过高。且祠内器物等件,毋许挪移通借,倘有擅自借用者,照物赔偿,再议罚锭,以儆不恪。凡我各房俱宜遵规。

  十三:勤劳宜报。祠堂三所虽系各房各业,而其量造修葺并捐钱成祠祭者,其本房值祭时,必邀其乐助子孙饮酒散福,永沐祖泽,使宗规一例无所参差。凡我各房宜遵一式。

  宗规宜遵。以上十三条,爱亲敬长,尊祖收族,乐事劝功,人道备于此,礼法尽于此,赏罚亦明于此,其听而从者,为德为贤;其轻而弃者,为忤为逆。圣狂相去,只在几希。凡我族属庶几戒勉。

  道光三十年岁庚戌十月之吉 宗长文惠立


  注释:

  鞠育:抚养;养育。

  五服: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

  仗乡:出自《周礼·礼记》记载:“六十仗于乡,七十仗于国”

  饮福:古礼,祭祀完毕饮食供神的酒肉,以求神赐福。

  大比:《周礼·地官·乡大夫》谓:乡大夫每“三年则大比”,即对属民考核道德、荐举贤能、呈报周王。后因称乡试为大比。

  桢榦:泛指支柱,此处喻能胜重任的人。

  青衿:指读书人。

  敌体:谓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什袭:喻珍重收藏

  科头跣足:光着头不戴帽子;赤着脚。



  中华兰陵褚氏家训

  爱国家,存忠诚,树仁德,立善行;

  墩孝悌,亲老敬,兄弟和,待人融;

  怀远志,读书成,积学进,知识增;

  尚勤量,备节俭,自奋强,无困境;

  多善施,济弱贫,睦百邻,惠众生;

  抑奢淫,勿赌毒,除妒欲,戒逆凶;

  倡谦谨,不骄傲,择端友,日三省;

  循法纪,息论争,严律己,正公清;

  妥管普,晓宗支,守信义,扬美名;

  珍护祠,祭祖宁,笃礼仪,继传统;

  长幼序,育精英,尊先贤,践文明;

  顺时事,共振兴,守族训,永昌荣。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致褚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