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渊源

name origin

苏姓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的中华姓氏。其起源主要是己姓和外族的改姓。因周时武王封颛顼高阳氏后裔忿生于苏国,后人追尊苏忿生为得姓始祖。望出武功郡,亦有河内郡、扶风郡等。苏姓最初发源于河南,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苏姓大举南迁;宋元明时期,苏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苏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四十二位。现今人口约陆佰壹拾万,排在第四十六位。

苏氏图腾

  【释义】苏的本义是一种草,即紫苏,也称桂花。紫苏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茎方形两面叶,夏季开红花,茎叶种子均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


苏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苏忿生:黄帝的六世孙共有六人,长孙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史称昆吾氏。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史称有苏氏,建苏国。商末苏国灭,族人以苏为姓,开始向四处迁徙。但留在苏岭的苏姓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忿生入朝做了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地,国都温(今河南温县)。苏忿生被后人尊为苏姓始祖。

  昆吾:昆吾公是苏姓的先祖,这是诸多苏谱所公认的。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颛顼之裔陆终长子。其父陆终娶鬼方氏之女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后均有封国,樊初封于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后又封于苏(一说其子封于苏),夏桀时被商汤所灭。周初,其裔忿生因功被封于苏国,后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初,苏国为狄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称为苏姓,并尊昆吾为其始祖。

  各支始祖

  苏固营:宋嘉泰二年壬戌六月初九日午时生,景定五年甲子九月初十日寅时没,葬汾湖洲神堂山翼向石志山豫章南昌丰城县迁居益邑二十一里汾湖洲子二超逊孔出。元配:刘氏,生没葬失考。继配:孔氏,宋嘉定十二年已卯二月十五日酉时生景炎二年丁丑八月十八日申时没,葬二十一里粟山汉巽向。

  苏洵:字明允,晚号老泉,四川眉州眉山人,由进士出身。

  元配:王氏,方之女,追封通义郡君,宋景祐五年茂寅二月初八日卯时生,治平二年乙巳五月二十八日巳时没於京师葬眉州彭山县安镇可龙里祔姑冢右。

  续配:王氏,元配王氏之妹同安郡生阙,宋元祐八年癸酉八月初一日没於京师葬阙。生迨字仲和,随兄迈赴饶州任。

  子四:簿;箭;节;答。过字叔党历官郾城合通判中山府皆有政绩,因葬父汝州郟城县不忍离墓遂家河南颖昌自号斜川居士,著有文集二十卷,时称小坡。

  子七:籥;籍;节;秀;箪;遂;箾。侧氏,王氏,名朝雪,钱塘人,宋嘉祐八年癸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时生,昭圣三年丙子七月壬辰没於惠州,葬丰湖之上棲禅山寺东边。生豚殁。

  苏辙:字子由,宋宝元二年已卯三月十六日子时生,年十九与兄同登埋进士第,累翰林学士,迁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郞崇宁中仕築室许州号颖滨遗老又号乐城居士。著书作傅隐居不出者十年政和二年壬辰九月初二日丑时没,寿七十有四,葬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追复端明殿学士湻熙中谥文定事行详宋史本傅著有诗傅春秋古史老子解乐城集八十四卷。

  元配:贾氏,宋景祐四年丁丑十月初六日午时生,元符二年已卯十二月二十九日辰时没,葬眉州彭山县祖坟山内。生迟,适字得贵,随伯父轼子迈赴饶州任子三:连;琬;玨;遜亦赴饶州任,女适王子立。

  苏植,字添培,原籍江西,元至正四年甲申二月十一日辰时生,明洪武三年庚戌恩科举人,十六年癸亥迁湖广长沙府教授遂家长沙府城内卽今苏家巷。永乐二十年壬寅八月二十日未时没,葬南门城外醴陵坡有傅。元配:王氏,元至正六年丙茂五月初二日寅时生,明永乐五年丁亥十月初五日午时没,葬合夫冢。生:金论(居醋陵);金諄(居湘潭七都);金诰(居湘潭八都)。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己姓,出自周武王时期司寇忿生受封地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史籍《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说文》及其相关著作也有“昆吾者,壶之别名。”“昆吾,圜器也。”昆吾氏也在中原地区活动。他们的踪迹与夏人相近,如在山西传说有夏都安邑的地方,有“昆吾亭”。河南濮阳为“颛顼之墟”,这里不仅有“昆吾台”,也有“昆吾之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苏。”“帝芬”,有的书中记载为“帝槐”,是夏朝第八个王,属于夏朝中期。

  据史籍《世本》中记载:“苏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史籍《元和姓篡》记载:“苏,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邺西苏城是也。”在史籍《新唐书》中也记载:“苏氏源于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生樊,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

  有苏氏,“有苏氏”在商朝仍有活动,其重要人物是苏妲己。史籍《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在典籍《国语》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史籍《史记》表述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有苏氏”是商朝的重要部族,但与商王室的关系并不融洽;商王室讨伐“有苏氏”,掳得了美丽的妲己,而且殷纣王十分喜爱妲己的美色。

  苏国的建立,是苏氏历史上的大事。西周政权建立后,周天子对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在史籍《左传·成公十一年》中记载:“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杜预注解为:“苏忿生,周武王司寇苏公也,与檀伯达俱封于河内。

  关于苏国的领地范围,据史籍《后汉书》中记载:“温,故国也,苏忿生封。”在史籍《括地志》中说:“故温城在怀州温县西三十里,汉、晋以为县,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温就是是苏国国都,位置在今河南温县以西安乐寨与招贤一带。

  据史籍《左传》记载,春秋前期,周桓王将苏国的田地给予了郑国,这些地方有“温、原、缔、樊、隰城、攒茅、向、盟、州、陉、隤、怀。”其中,温、州、陉(邢),均在今温县境内。原、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缔、向,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境内。隰城、怀,在今河南省武陟县境内。盟,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境内。隤,在今河南省焦作市郊。攒茅,有考证为攒城与茅城,均在今河南省辉县市境内。以上诸邑,很难说是苏国的全境,即便如此,也包括了今济源市与焦作市的全部、今新乡市的西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显然,苏国之境与姬康叔受封的卫国为邻。

  关于苏国的爵位,在历史文献中皆称苏国国君为“苏公”、“苏氏”、“苏子”、“温子”等多种称呼,尽管当时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说法,但实际上执行得并不严格,因此,苏国可能为伯爵,否则国境不可能有如此之大,因此,其国君能够出任周王朝的司寇,称作“苏公”。

  到了周襄王姬郑二年(公元前650年),北狄趁晋献公姬诡诸新丧而晋国国内大乱之时,攻占了晋国东边的骊戎地区,又顺带攻击苏侯所据的温邑,此时的周王室则按兵不动看热闹,北狄人遂放心攻打并灭亡了苏国,与周王隔河相峙。

  苏国灭亡后,苏侯逃亡到与他保持有姻亲关系的卫国,而国人们则分逃到各个诸侯国。

  从夏王朝中期始,自苏国灭亡,苏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苏氏。远徙他方的苏氏族人记住了“河内”和“司寇公”,并形成了最早的苏氏“河内派系”。其后裔也逐渐远迁到河南的杞县、原阳、沁阳、南阳、洛阳、嵩县,或迁移至陕西的武功、扶风等地。随着历史变迁,苏氏族人逐渐迁播到更远、更广大的地方。

  源流二

  源于大月氏族,出自西汉时期西域的康居国苏韰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早在西汉时期,在西域的康居国(今新疆及中亚一带)有小五王,其中苏韰王居苏疑城。

  康居国,与秦、汉时期的大月氏族属于同一民族,大月氏族在匈奴的威逼下远迁西方时,留下的一小部分族人组成了汉朝时期所称的康居国。

  据史书记载:“康居国去长安万二千里”,在汉朝初年国势颇盛,拥有今新疆北境以及苏俄的中亚之地。到了晋朝之时,他们对于中国仍然十分归顺,曾经数次遣使入朝。直到唐朝时期,这个国家仍然继续存在,但被称为康国,列入昭武九姓国之中。

  到东汉时期,康居国在今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分有一个小附庸国“于寅国”,其国相苏榆勒曾拥立广德为王,在于寅国与莎车王国的交战中起过重要作用。

  康居国苏韰王,就是以所居之城“苏疑城”为部族姓氏称谓的,后汉化为苏氏。

  源流三

  源于朝鲜族,出自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三韩麻斯部落,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在东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民族中(马韩、牟韩、辰韩),有马韩部落廉斯氏族首领苏马諟,在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被汉光武帝刘秀敕封为汉麻斯邑君使,并赐姓为苏,苏马諟所统辖的汉麻斯邑隶属乐浪郡。

  在苏马諟的后裔子孙中,多以苏为姓氏,称苏氏,今朝鲜、韩国、中国大陆朝鲜民族中的苏氏,其根源中的一部分即为苏马諟的后裔子孙。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汉时期辽东鲜卑乌桓部首领苏侯延,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东汉灵帝刘宏执政时期,在辽东郡有苏侯延,为鲜卑北支乌桓各部的两猛首领,拥众千余部落,自称峭王。

  苏侯延所在乌桓各部,在东汉王朝强大之时与汉王朝关系甚好,后由于东汉末年中原内乱,国势急剧削弱,因此长期为汉王朝戍边的乌桓族人,乘机分庭抗礼,苏侯延也就拥兵为王,并与汉军对抗。

  苏侯延后被东汉王朝所灭,部众为鲜卑慕容部吞并,其后裔子孙在隋、唐时期大多融合于汉族,汉化称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汉时期代北鲜卑慕容部首领苏拔庞,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北方的鲜卑族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就参加了东汉政权对辽东诸胡叛军的讨伐,其中鲜卑慕容部大都护苏拔庞在这次讨伐中立有显赫战功,被汉和帝刘肇封为率众王,并被赐金帛。随后,苏拔庞又在东汉王朝讨伐乌桓部的过程中再立功勋。

  慕容·苏拔庞的后裔子孙,到南北朝北魏时期分衍有跋略部,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实施中,汉化为单姓苏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突骑施部可汗苏禄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唐朝,属于突厥突骑施别种者,以苏禄氏为“可汗”,结众二十余万,雄居西域地区,后受西突厥阿史那可汗的辖制。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突骑施部的苏禄可汗与唐朝来往密切,突骑施·苏禄曾受唐玄宗封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进封为特勒遣侍御史,册立为“忠顺可汗”,赐汉姓苏氏,并与金河公主合婚。

  唐玄宗曾在在丹凤楼专设御宴款待苏禄可汗的使臣,二者之间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友好关系。

  突骑施·苏禄可汗的后裔子孙,在突厥民族被灭亡之后,多内迁中原,后逐渐汉化,融合于汉民族之中,称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首领苏支,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奚族,属于东胡支系,在唐朝时期居于北方地区,因受突厥民族的迫害,因此与唐朝关系一直较好,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与唐朝建立了朝贡关系,其“大酋”名叫苏支,为世袭称谓。后因配合唐朝征战高句丽有功,整个部族内附,唐高宗李治专置了饶乐都督府,由苏支任都督,受到唐朝很好的待遇。

  在奚族苏支氏族中,有以本族首领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苏氏,后融合于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龟兹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龟兹国君主苏伐勃殃,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西域的龟兹国主苏伐勃殃,于唐高祖时遣使来朝,勃殃逝世后,其子苏伐垒继位后又于唐太宗时遣使献马,被赐以玺书,抚慰甚厚,由此开创了数十年间的友好联系。

  在苏伐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汉化称苏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西南夷,出自唐朝时期西南清远国王苏唐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南方属于西南蛮的清远国王苏唐磨,在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与诸多小族纷纷内附,被唐朝中央政府例授为将军、中郎果毅等职官。

  源流十

  源于西羌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大勃律氏国君主苏弗舍利支离泥,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唐朝西域有大勃律氏国,唐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遣使来朝。唐朝正式册封其君“苏弗舍利支离泥”为王,又将其继任者“苏麟陀逸之”为王。后因吐蕃势力较大,而与中原疏远,唐朝大将高仙芝受命远征,平定后置归仁军,并授其新君苏失利之为右威卫将军,赐紫袍黄金带。

  在苏失利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汉化称苏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一

  源于西南夷,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宋朝,位于今湖南新化、安化的梅山蛮首领苏方、峒主苏甘所部与诸蛮互有争战。后在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被章悖率宋朝官兵以武力平定。留居新化一带者成为汉族,并成为当地大姓。南逃湘南者成为瑶族,有的并远徙两广,云南及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

  在云南黎县黎州诸蛮有雨林蛮,其头领苏吠在宋太祖时被授为怀化将军,说明苏氏蛮族虽与宋朝有矛盾,但仍保持有较为友好的关系。

  源流十二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苏氏,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大多取自经名首音。据文献《回教民族说》中记载:“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中国回回氏氏来源》中说:“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氏”。

  据文献《中国回族大辞典》中的记载:“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阿拉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氏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裔便均以苏为氏。

  苏氏中也有的是改氏。元朝时期,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穆斯林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裔便以苏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三

  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元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等的记载:

  ⑴.如今居住在山东省鄄城县的苏氏居民,一直认定自己是蒙古族后裔,而且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并以一本清朝咸丰年间所修《苏氏宗谱》为证。据该《苏氏宗谱》记载,元朝末期元顺帝执政时期民不聊生,全国范围内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当时成吉思汗的后代镇南王孛尔只斤氏·脱欢之子淮王孛尔只斤·帖木尔不花正在元大都(今北京)朝中任监国,并由侄儿义王孛尔只斤·和尚辅佐其执政。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明太诅开始大举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所率明军的强力攻击下,于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农历8月攻陷元大都,元朝政府自此灭亡,元顺帝逃往应昌(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北一带)。元大都被徐达、常遇春攻破之后,义王孛尔只斤·和尚乘乱出逃,按《元史》记载:“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将北奔,诏淮王帖木尔不花监国,和尚佐之。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因此,终有明一朝,人们都不知义王孛尔只斤·和尚的下落。其实,眼看元朝即将灭亡,孛尔只斤·和尚携带家人潜往山东鄄城,然后改汉姓为苏氏。由于该支《苏氏宗谱》中关于孛尔只斤氏·和尚等的事迹与历史记载相互吻合,山东省鄄城县的孛尔只斤·和尚苏氏之后代已被当地民政部门确认为成吉思汗的后代。

  按:

  孛尔只斤·脱欢,为著名的元朝初期将领,他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第九个儿子。

  孛尔只斤·脱欢在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农历6月被晋封为镇南王,之后领十五万元兵出征安南(今越南),结果败绩。元世祖以其“丧师辱国,断其朝请”为罪名,在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61年)澈其王号,改其徙驻江苏扬州,直到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孛尔只斤·脱欢病逝在扬州。

  孛尔只斤·脱欢有六个儿子,其第三子为孛尔只斤·宽彻不花,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晋封威顺王,镇守武昌。他也有六子,分别是:孛尔只斤·别帖木儿、孛尔只斤·答帖木儿、孛尔只斤·报恩奴、孛尔只斤·接待奴、孛尔只斤·佛家奴、孛尔只斤·和尚。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孛尔只斤·宽彻不花与其子孛尔只斤·别帖木儿、孛尔只斤·答帖木儿率军进攻红巾军徐寿辉,结果被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击败,俘孛尔只斤·别帖木儿。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孛尔只斤·宽彻不花与其弟孛尔只斤·帖木尔不花以兵镇怀庆,未几,复还武昌,再命其子孛尔只斤·报恩奴、孛尔只斤·接待奴、孛尔只斤·佛家奴以大船四十余只水陆并进,至沔阳攻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船至汉川县鸡鸣汊搁浅,遭到倪文俊的火攻,孛尔只斤·接待奴、孛尔只斤·佛家奴皆死,孛尔只斤·报恩奴自杀,妃妾皆陷。孛尔只斤·宽彻不花逃走陕西,后战死于成州。

  孛尔只斤·宽彻不花逝世后,其子孛尔只斤·和尚被元顺帝敕封为义王,侍从在元顺帝左右,后在元朝末期辅佐叔父孛尔只斤·帖木尔不花监国。

  据考证,今天生活在山东省鄄城县的孛尔只斤·和尚苏氏之后裔子孙多达四千余人,皆已经完全汉化。

  ⑵.蒙古族敖拉氏,亦称鄂拉氏、傲雷氏,汉义“山”,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黑龙江多金(今黑龙江上游与讷穆尔河会流的弯曲之处)、拉夫凯(今黑龙江讷穆尔河以西)、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布特哈(今黑龙江讷河)等地。后有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 Hala。请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单氏、敖氏、山氏、阎氏、鄂氏等。

  ⑶.蒙古族巴鲁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ru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苏氏、白氏等。

  ⑷.蒙古族舒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 Hala。蒙古族舒穆尔氏所冠汉姓为舒氏,而满族、锡伯族舒穆尔氏多冠汉姓为苏氏、舒氏、徐氏等。

  ⑸.蒙古族苏尼特氏,源出元朝时期雪尼特部,为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之第四子寻尼特所组建的氏族,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n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苏氏。

  ⑹.陈蒙古八旗的一支,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后裔子孙皆冠汉姓为苏氏,今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一带。

  源流十四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史稿》等的记载:

  ⑴.满族额苏哩氏,亦称鄂苏哩氏、亦称阿苏氏、阿苏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阿速部(安煦烈部),以姓为氏,满语为Esuri Hala,汉义“网”,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齐齐哈尔(今黑龙江齐齐哈尔)、额苏里(今俄罗斯海兰泡额苏里河流域)、黑龙江及松花江沿岸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⑵.满族舒禄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满语为Sulu Hala,汉义“白马”,源于辽代回鹘“述律氏,满语为”,世居长白山,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徐氏等。

  ⑶.满族舒穆哩氏,亦称苏某力氏,满语为Sumuri Hala,世居海兰木(今吉林和龙)、萨尔碧图(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诺敏河中游),后多冠汉姓为苏氏、莫氏、舒氏等。

  ⑷.满族嵩佳氏,亦称宋嘉氏、宋家氏、松佳氏,满语为Su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长白山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嵩氏、宋氏等。

  ⑸.满族苏佳氏,亦称苏家氏,满语为S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德里悟赫(待考)、讷殷(今吉林抚松县松花江上游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⑹.满族苏尔佳氏,满语为Surgiya Hala,世居松花堡(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⑺.满族苏克察氏,满语为Sukc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苏氏。

  ⑻.满族苏拉喇氏,亦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 Hala,世居黑龙江,后多冠汉姓为苏氏、松氏、谢氏等。

  ⑼.满族苏木克氏,亦称苏木克起氏、苏穆特氏,满语为Sumuk Hala,世居地待考,后多冠汉姓为苏。

  ⑽.满族倭彻埒氏,亦称乌哲勒氏,满语为Ucer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苏氏、倭氏、魏氏等。

  ⑾.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氏、乌孙氏),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乌氏、吴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⑿.满族伊苏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室部,以姓为氏,满语为Isu Hala,汉义“素面青缎”,世居苏瓦蜒沟(今吉林双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伊氏。

  ⒀.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源流十五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苏都哩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达斡尔族苏都哩氏,亦称苏都尔氏、索多哩氏、索多尔氏,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duri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索氏等。

  源流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今白族、侗族、苗族、黎族、彝族、土家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苏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居于姬水,又以姬为姓。黄帝生子二十五人,黄帝妃方雷氏生玄嚣,嫘祖生昌意。昌意娶蜀山氏族女昌仆,生颛顼于若水。颛顼称帝,初国高阳,故以国号为姓氏,名高阳氏。高阳氏六世孙樊之子封于苏(今河北临漳县),因以封地为姓,苏氏自此始。

  苏氏受姓后至周朝周武王时,出现苏忿生。他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得到周公旦的称赞,因此被封于黄河流域一带,家居其封地,从此黄河以南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有了苏氏。

  1.先秦时期:

  苏氏族人的迁移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记载:“襄国有苏人亭。”《汉书》也载:“曲逆有苏水,东人濡。”“河北苏”是苏氏历史上极有影响的苏氏大族,《史记》记载,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

  苏国居于中原地区。苏子或苏公的活动范围并不大,其主要居住在豫北焦作市的温县。东达卫国也就是今濮阳一带;南达王城,即今洛阳;东南达郑国,即河南新郑,西南可达虢国,即今三门峡一带。以上情况说明,苏国国王的活动范围在今河南省的黄河两岸,大致在今焦作、新乡、郑州、濮阳、洛阳、三门峡等地的范围之内。

  苏国灭亡后的战国时代,苏氏族人外迁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阳,并涌现出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一族。

  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与和,促使了“士”的大量出现,这一阶层也可以说是依靠知识,依靠谋略为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其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不停地游说,奔波于列国诸侯之间。苏秦以鬼谷子为师,在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学术多年。他西至秦国,又东去赵国(今河北邯郸),主要居住在燕都(今河北易县),以后又多次到赵国、齐国(今山东淄博)、魏国(今河南开封)等,其活动范围在今河南、河北、山东诸省。但苏秦也南到荆楚(今湖北江陵)地区游说楚威王。苏秦的兄弟苏厉、苏代也主要活动于燕国、齐国等地,足迹亦到中原的魏国,西可达秦。苏秦家族以“纵横术”而名闻天下,长期的游说活动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眼界,异地的居住,使他们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与阅历。

  在《竹书纪年》中,记载了战国时期秦国大将苏胡统领大军讨伐韩国,结果被韩国大将韩襄大败于酸水。这场战事虽不能阻挡秦军东进,但对秦军是一次重创。苏胡也成为入居关中,即“陕西苏”的最早的名人。苏秦到荆楚,并不是苏氏族人中最早涉足此地。《史记》记载: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庄王不理朝政,日夜寻欢作乐,并下令有敢于劝谏者,立即处死,绝不赦免。时任楚国大夫的苏从,从大局出发,冒死直谏。楚庄王问他道:“你没有听说我下的命令吗?”苏从说:“如果杀死我能使您清醒,就是我的愿望了。”楚庄王听后顿时醒悟,并立即停止了寻欢作乐,认真处理朝政,他还任命苏从辅佐朝政。

  2.秦、汉时期:

  史籍《史记》曾记载“项羽大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军队攻打的对像是秦军,统领秦军的将军苏角,被楚军攻杀。作为秦军将领,苏角应与苏胡一样,久居关中,他们均为苏氏族人西进的早期移民。此外,在与刘邦军队决战的秦将中有苏驵,他曾统军在泥阳(今甘肃宁县)与刘邦手下的大将郦商决战,而兵败。苏驵,以及苏角、苏胡等,见于史载,说明在秦国及至秦朝,有以武为职的苏氏族人为秦帝国而尽力。

  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正式任职内右史的苏纵便在长安生活。汉武帝晚年病重于甘泉宫,权臣江充以病在巫蛊为由,而到太子宫中追查,时任黄门的苏文即为江充的随从,在此后的一系列宫中争斗中,受冤杀者甚众。始作俑者江充不仅被杀,也被夷灭九族,苏文亦被焚于“横桥”上。到王莽当政时,方士苏乐受命在宫中筑“八风台”,“台成万金”,可见筑台耗费巨大,并在台上作乐。而同为苏氏族人的儒生苏章,则不仕王莽,隐逸而去。

  此外,在长安还有富豪苏回,被贼人绑票,时任京兆尹的赵广汉,以计擒住了贼人。

  在京城及附近居住苏建苏武家族。

  苏益在《吾族渊源》中,讲到了苏建苏武家族的来源:“汉兴,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实关中,苏氏亦由河南河内而迁秦,遂家于长安杜陵间。至汉武帝时,建公官校尉,从卫青大将军,西汉元朔二年,匈奴人寇击退之,收河以南之地。西汉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立大功,封平陵侯,居长安而葬武功,其后遂家其所封,是为武功人。”

  江浩在《苏氏族谱源流四修序》中提出:苏秦子“廷奇,居相位。奇五世孙胜,徙居杜陵。越十世,建为平陵侯,后为游击,复为右将军。”

  到了东汉时期,京师移都洛阳。苏竟,字伯况,西汉平帝时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之学,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时外放为代郡中尉,时值内乱国弱,匈奴扰边,仅代郡独能保全。东汉光武帝时,拜为代郡太守,并坚拒匈奴,后因病离开代郡,到京师拜为侍中。数月,因病免官。苏竟回家养病,潜心学问,作《记诲篇》等文章传于世,年过七十而逝世于家中。这种籍在外地,在京城任职并家居洛阳者,在史料中亦有记载,如曾在东汉宫中任中常侍的苏康,在东汉特有的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苏康深受汉桓帝的重用,左右朝政,与窦太后势力进行争斗。此外,光武帝时,还有在京城任司隶校尉的苏邺,系下狱而死,与他同案而死者有“用气自行”的王磐和丁鸿。在顺帝时,有在当时世家大族崔援手下任门生的苏祗。

  在陕西武功世居着苏建的后代。东汉时期,有苏章家族。苏章为扶风平陵人,他的祖父苏纯为中陵公侯,在“三辅”一带受人尊敬,被时人称为“大人”。苏章官至冀州刺史,他的哥哥的孙子叫苏谦,曾任金城太守。苏谦的儿子叫苏不韦,为报父亲被杀之仇,而卧薪尝胆,追杀仇人,很有阳刚之气,但也受到责难,并遭受满门被杀之灾。

  苏砒在《苏氏世谱原序》中记载:“汉兴,天下混一。苏氏封侯者四人:江阳侯息,海常侯弘,薄侯昌,而史失其传。”

  平陵侯苏建。其中,在汉武帝时,集中兵力,平定南粤王叛乱,南粤王赵建德便是由伏波将军的司马苏弘抓捕归案的。苏弘也因功受封为海常侯,其海常侯国在琅琊(今山东胶南)。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7月受封,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苏弘死,无后而国除,前后共七年。

  蒲侯,见于《史记》和《汉书》。其封地由《汉书》标定在琅琊,但从“蒲”义考察,应在今山西境内。苏昌在囝县(今河南杞县)以县尉的身份,参与平定淮阳王谋反而有功,于延和二年(公元前91年)11月受封为蒲侯,食封一千户。他的儿子苏夷吾后继封为侯,到西汉成帝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被削为民。其侯国历汉武、昭、宣、元、成帝等五帝共七十三年。江阳侯的封国在今四川泸州一带,《史记》记载其地在“东海”,即今苏东北、鲁东南一带。江阳侯,《史记》又作“江陵侯”。孝景六年(公元前151年),赵国相苏嘉因平定吴楚之乱,而受封,食邑二千五百户。

  《史记》年表所列江阳侯的诸侯分别为:第一代是江阳康侯苏嘉,《汉书》作“苏息”,其在位年代为前元六年~中元三年(公元前151~前147年)。第二代是江阳懿侯苏序,在位年代自中元三年~建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前138年)。第三代是苏明,《汉书》作“苏朋”,在位年代自汉武帝建元三年~元朔六年(公元前138~前123年)。第四代是苏雕,在位年代为元朔六年~元鼎五年(公元前123年~前112年)。

  东北地区有任西汉辽东太守的苏季,在《汉书》专列有他的“赋一篇”。在山西还有汉文帝时屯军句注(今山西代县)的将军苏意。在今山东金秀一带有汉朝的山阳郡,《汉书》记载:三年“十二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史,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汉书》、《天文志》、《五行志》、《杨胡朱梅云传》、《谷水杜邺传》、《何周武王嘉师丹传》等均有记载,有的并记这次起义历时年余,历郡国四十余,并将其与陈胜起义并列。苏令的故乡不得而知,但他主要活动在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交界及邻近地区是没有疑问的。在汉朝桂阳即今广东连县,有被称为仙公的苏耽,他因善于道行而盛名于世。

  另外,在东汉初年的战乱中,在今甘肃一带的以隗嚣为首的反对王莽的势力中,有志士苏衡为“祭酒”,参与了军国大计的谋划。在《后汉书》中记述了凉州刺史梁鹄治罪苏正和一案,参与此事的盖勳并没有因与苏正和有仇,而借机报复,他说:“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并秉公断案,使苏正和“喜于得免”,苏正和是武都即今甘肃西和县人。

  在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也还有非常活跃的苏氏族人,如虽为王莽的使臣,但被刘秀极为看好的苏伯阿,以为其为“王者受命”。

  陈留人(今河南开封)苏茂,他是汉更始帝手下的一员大将,为更始帝任命的“讨难将军”,他击破方望主刘婴的大军,又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与赤眉军大战,他还受命进攻温城,与寇恂大战而受挫,并受命守护洛阳。以后他又率军攻杀淮阳太守,以广乐(今河南虞城)为中心,并依附刘永,被刘永任命为大司马、淮阳王。刘永被光武帝俘获后,他又拥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后与庞萌等合兵三万,进国桃城(今山东任城),汉光武帝刘秀亲率大军,坐镇蒙城,指挥决战,苏茂兵败。苏茂在今苏鲁豫皖交界处,与刘秀军多次对阵,可以说是当时刘秀最为头痛的精锐之师。在当时的混战中,还有鄙(今河北高邑)大姓“苏公”,这位苏公虽然史不见名,但在今河北高邑一带苏氏族人已成为当地的大姓,当是没有疑问的。

  属于“河北苏”者,还有当时在律历方面很有造诣的苏统,他是钜鹿人(今河北平乡)。东汉永平年间,在奉车都尉窦固手下任司马的苏安,出战北匈奴车师王。东汉初在南方的交阯任太守的苏定,依法治郡。他们的里籍虽不得而知,但北到大漠,南到越南北部,都有苏氏族人活动的踪迹。此外,还有一些不知里籍的苏氏族人,如东汉初年进攻弘农郡,生获郡守的苏况;赤眉余部将领苏臣;以及东汉末任职汉中太守的苏固等。见于《后汉书》的还有一些苏氏族人,虽然无法肯定是“武功派”,但为今陕西人是无疑的,如扶风人有苏固,还有因伪言图谶事而下狱的苏郎等。京兆霸陵人(今陕西西安)有苏顺,字孝山,他以才学见称,好善学术,隐处求道,晚年被拜为郎中,所著赋论、杂文等十六篇。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分裂时代。在这个时代,充满了战事、饥荒,民族间的争斗,以及南北的对峙,充满了人生的痛苦,居住地的迁徙与漂泊不定,但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趋向于统一。

  陕西是苏氏族人的大本营。苏则家族,在武功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史中隋唐时期的苏氏名人都号称为苏则的后代,这类的文字也见于苏家的相关谱牒。苏则是扶风武功人(今陕西扶风),他生活在三国的曹魏时期,曾在西北边地酒泉郡、安定郡(今甘肃镇原)、以及金城郡(今甘肃榆中)作郡守,积极发展生产,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尽快恢复。苏则有儿子苏怡、苏愉及苏慎,苏愉在西晋时曾任太常、尚书。

  苏愉的儿子苏绍为诗人,在西晋时也有一定的名气。从《晋书》中可知,苏愉还任过凉州刺史,晋泰始年间(公元265~274年)曾与河西的鲜卑人大战,而退守内地。

  苏则的后代苏湛为北朝时人,西晋末年大乱时,举家避难河西,北魏时回归故里,苏湛的父亲苏拥曾任秦州抚军司马,苏湛在北魏孝庄帝时任尚书郎、散骑都尉和中书侍等职,主要生活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在《晋书》中,还记有源于“秦雍之世门”的苏霸,他在鲜卑秃发部的南凉政权中任昌松太守,昌松郡在今甘肃武威县一带,他为南凉守城,面对强敌,发出了“吾宁为凉鬼,何降之有”的誓言,城陷后而壮烈殉职。

  苏翘,与苏霸同乡同宗,在昌松郡的漠口屯兵五千,为南凉将军。由匈奴刘氏建都长安的前赵政权,有武功男子苏抚见于史籍。八王之乱时有任长安令的苏众等。还有出生在今陕西武功县苏坊村的苏惠,她因怀念丈夫而独创的《璇玑图》诗而著称。北周时期,属于武功派系苏则之后的最著名家族为苏绰家族,他在宇文氏掌权的西魏、北周政权中官拜大行台度支尚书,并兼司农卿,他提出的《六条诏书》是一个纲领性的治国施政方略,为北方实力增强,以及北南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弟弟,苏椿,曾在武都郡、西夏州、弘农郡任郡守,还担任武功郡守等要职,在乡里极有威信,后进爵为侯。苏绰的堂兄为苏亮,西魏时任职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车骑大将军等要职,苏绰工于经画大政,苏亮则以文字典章而著称,二人均为当时的贤才,世称“二苏”。

  河北作为苏氏族人的分布中心,也已经形成。苏双,与刘备同乡,为“中山大商”,他在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经商,与刘备相交甚密。在东汉末群雄并起的年代,苏伯、田银在河间(今河北献县)举起义旗,以致曹操欲意亲征,后在手下的劝说下改派曹仁行晓骑将军,都督七军讨伐,并平定了这股异己势力。在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政权中,属于王族宗室慕容皓的妻兄叫苏泥,他们家族世居中山(今河北定县),当时这里也是后燕的都城所在。在苏氏族谱中常常提到“平陵六派”,其中“武邑”、“武疆”两派都属于平陵即苏建的后代。《仙源苏氏源流考》也提到“赵郡之苏”,为苏章之后因官于邯郸,而留居于赵郡的史实。但从先秦以来苏氏族人的分布情况考察,“河北苏”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世居武邑郡(今河北武邑)的苏侃家族,其祖父苏护曾任武邑太守,在当时应该是地方的望族。苏侃曾长期在南朝的宋、齐两朝任职,他与萧道成关系交往甚密,萧氏建立南齐政权后,他亦任黄门郎、射声校尉等要职,直接参与了南齐政权的内部机要大事。

  属于武邑者还有苏淑,他在北魏政权中历任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殿中侍御史,除在京师洛阳外,他还在荥阳(今河南郑州)、乐陵(今山东乐陵)、中山(今河北定县)等郡任郡守一类的要职。属于武强(又作“武疆”,在今河北武强)者有苏琼,他在东魏政权中先后任南清河太守、乐陵太守等,有关他“公堂悬瓜”的故事,已成为廉正自律的千古美谈。

  河南是苏氏族人的最早聚居地。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城)也应有“苏氏世族”。三国时期,陈留外黄(即今河南民权西北部)苏林,是曹魏政权中不可多得的大儒,被奉为“儒宗”,他长期在京师担任散骑常侍、太中大夫等要职,退休后还收有许多学生,是当时儒生们向往和敬仰的儒学宗师。河南籍的的苏氏族人应有不少,但多已失传。由于河南位居中原,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因而有许多客居于中原的苏氏族人。如魏文皇曹丕的皇姬苏氏,她是邯郸怀王曹邕的母亲。曹操时有宫中的工匠苏越,曾在宫中移植“美梨”树。当时曹氏都邺(今河北临漳),但多次移住洛阳。邺都位于今河南河北交界处的漳河之畔,也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在曹氏建都前,为袁绍的势力范围,袁绍的儿子袁尚曾安排苏由、审配守邺,苏由后投奔曹操,并协助攻取了邺。在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时任黄门监的苏铄与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等共谋大事,与当时的权贵司马家族作对,事情败露后被捕身亡。这件事不仅见于《三国志》,也见于《晋书》,这件事的失败也标志着曹氏政权已成为司马氏手中的玩偶。西晋孝愍帝时,也有在宫中担任殿中都尉的苏马,受命执行帝王间的机要联系。

  此外,在北方地区还有一些十分活跃的苏氏族人,如曾在曹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并州刺史遣部属追击北鲜卑比能所部,追击者将军苏尚,便生活在今山西及北方大漠一带。在今甘肃一带,酒泉苏衡与羌人及“丁令胡”万余骑攻掠边县,张既与夏侯儒受魏帝之命迎击,苏衡后归顺曹魏,受命守护西部边陲。十六国时冉魏政权定都邺,而在常山郡(河北元氏西北部)任太守的苏亥,实际上守护的是冉魏政权的。北大门,后在慕容氏打击下弃常山而奔于新兴(今山西忻县)。以后他又与慕容恪大军作战,又奔于并州,苏亥是冉魏政权中十分活跃的军事人物,正是军力不济而最终导致了冉魏政权的覆灭。在西晋时,还有常山太守苏韶,他与李含有一定的往来。在前燕时期,原属于张平所部“镇北”苏象等,率垒壁一百三十八个,归顺前燕慕容儁,被复官封爵。在刘聪的前赵政权中,有部将苏铁,在攻取三辅中,立有战功。在与后燕政权抗击的势力中,兰汗的左将军苏超迎击慕容宝。北方的苏氏族人也有随元帝南下者,如周访的部将苏温受命痛击以竟陵(今湖北钟祥)自立的杜曾。

  在今山东的苏峻家族,也是南下东晋而于史有载的。苏峻是长广挺县人(今山东莱阳),东晋建立后,他南下广陵(今江苏扬州)而被封为膺扬将军。苏峻主要活动在鲁、苏、皖一带,对当时的朝政有较大影响。

  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民南迁是中原地区最有影响的移民活动。苏氏族人在南方的活动见诸于文献,曹魏大将乐进领兵击走刘备的部将关羽与苏非等。当时在孙吴的势力范围内黄祖居于夏口(今湖北武汉),他手下有都督苏飞,数次向他推荐甘宁,以至孙权平定黄祖时欲加害苏飞,在甘宁的力保下,苏飞得以赦免。此外,还有在孙吴政权中任长沙太守的苏代,以长沙、零、桂等三郡割据的苏马等,在孙坚大将朱治的打击下,才得以平定。

  4.隋、唐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交融,但在唐末五代又出现了短暂的分裂时期。

  隋、唐时期“新士族”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众多的“望族”。

  苏威家族自三国时苏则,尤其是自北朝到隋唐,以苏绰、苏威父子和苏瑰、苏颠父子为主,在武功派系中,具有较大影响。

  唐末昭宗时的苏检,他的祖父为苏迢,父亲为苏蒙,苏检在唐末的动乱中,出任宰相,以后家族又遭血洗。他也是武功派系,但来源还不太清楚。

  属今陕西省,还有唐扶风人(今陕西扶风)苏孝慈,他的父亲苏武周,为北周兖州刺史。孝慈在隋时任大司农、兵部尚书等。他的长兄苏顺,为北周眉州刺史。苏顺的儿子苏沙罗,任隋资州刺史,检校利管总管事。雍州蓝田(今陕西西安蓝田)有苏垧,在武后时期官拜右台监察御史,以后又为户部尚书;他的儿子苏晋,玄宗时为吏部侍郎,他与当时的名相宋璟有过很好的合作。京兆武功(今西安武功)有苏源明,玄宗时为国子司业,肃宗时为考功郎中知制诰,以及秘书少监等,与元结关系密切。五代时的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西安)有苏逢吉,他的父亲苏悦曾在前蜀政权任职。他后来在后汉政权中任中书侍郎,拜同平章事,成为后汉的宰相。原居武功,后徙高密(今山东高密)的苏禹硅也在中书省任职,与逢吉同为相职,并兼刑部尚书、左仆射。后周政权建立后,苏逢吉被杀,苏禹硅也还官任原职,不久被免官,但人却善终。

  唐朝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还有苏氏族人在那里任职与生活,并被记录在史籍中。如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在宫中“作乱”的卜者苏玄明,唐德宗时上奏皇帝褒奖裴冕的苏正元,唐宪宗时参与平定吴少诚之乱的神策军都将苏元策,曾为唐玄宗驸马、以寿安公主为妻的苏发,唐文宗时殿中侍御史苏特为潘州司户,苏特还著有《唐朝衣冠盛事录》一卷,在京城任御史等职,在京城任四门博士的苏德融参与了《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春秋正义》等书的复审,后一本书源于著名学者孔颖达之手,可见苏德融在当时的权威性。在当时的宫廷禁军中有军将苏佐明,他参与了宫中政变,而在文宗初立时被诛。武则天时,有内附的契丹酋帅孙万荣叛乱,左羽林将军苏宏晖受命领兵拒敌,虽有“弃甲而循”之嫌,但因立功赎罪,免遭杀身之祸。此前,他作为将军参与了平定“默啜复犯塞”的军事行动。神策军是当时中央政权重要的军事力量,德宗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吐蕃犯边,在屯驻咸阳保卫长安的将官中,有神策将苏清沔。安史之乱时,在潼关抵御乱军的将军中有苏法鼎。在高宗时有太常博士苏知机上奏,专议公卿衣冠事宜,并得来纳。以上这些苏氏族人,籍贯不详,但他们多在长安附近活动。另外,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墓志拓片,在今陕西发现的隋唐苏氏墓主号“武功”者,有陕西蒲城发现的苏慈墓志,墓主为隋洪州总管;有洛阳发现的曾任唐密云郡录事参军的武功苏氏墓志。在西安市东郊韩森寨的基建工地的唐苏三墓中,出土墓志为“唐沙河县尉刘府君故夫人苏氏墓志铭并序”,从志文可知,刘夫人叫苏璋三,京兆武功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苏氏武功派的影响。

  河北苏氏族人也有较多的分布,在苏谱中提到的平陵六派,属武邑(今河北武邑)、武疆(强)(今河北武强)、赵郡(今河北邯郸),可见平陵侯的后代在河北占有较大的份量。在《新唐书》中,唐朝宰相中有苏味道,他属于赵郡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他的先祖为汉并州刺史苏章,以后有人因官居于赵郡,因此而留居下采。苏味道的父亲苏荣,也没有多大官位,味道自小聪颖,并以文才出名,因此他及第后官位虽不算十分畅通,但在武则天当政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跻身相位。在当时强权当政时,他为避免得罪各方,而处事模棱两可,故又有“苏模棱”之称。味道弟味玄,也居官膳部员外郎。味道子辈有苏伯,膳部员外郎;苏份;苏倜,兖州刺史;苏惋,职方员外郎。味玄子辈有苏偃。味玄孙辈有,苏油、苏准、以及任郴州刺史的苏汤。

  武邑的苏家,有隋右卫将军苏克忠,谏议直陈的苏安恒,尤以唐初的南征北战的骁骑卫大将军苏定方最为知名。苏定方,名烈,字定方,为冀州武邑人,后徙居始平(今陕西兴平)。定方,带领大军先后征讨突厥、高丽、贺鲁、百济、西域等,迁升为左骁下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等。他的儿子苏庆节,随父转战四方,也被封官授爵,可以说苏定方父子的武功伟业,是与唐朝强盛密切相关的。

  河南为苏氏族人的起源地,也居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尤其是唐武则天时,将洛阳作为东都,因此,也留居了许多名人。如在洛阳出土的唐朝苏氏墓志,有英武军石厢马使苏日荣夫妻、司功台内给事苏永、东都留守苏咸、左金吾大将军苏威妻,以及隋朝的光禄大夫苏威妻和北朝的密县令苏屯等。此外,唐末苏特为陈州刺史,后落籍于此。他的儿子苏循,在唐昭宗时为礼部尚书,后迎合朱温建立了后梁,并在朱温登基中担任典礼仪式上的册礼副使,苏循的儿子苏楷仅任起居郎。后他们二人投靠晋王李存勖,苏循任节度副使,苏楷为尚书员外郎。

  其他地区的苏氏族人,如四川唐朝时有苏涣,他与杜甫有较多的交往,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为进士,官至待御史,以刚毅正直,为政清明而留名于世。广东唐朝有南海人(今广东广州)苏妙,年少聪慧,官至泉州刺史,以德政著称。

  在新、旧《唐书》中,还有一些活跃在方方面面的苏氏族人,尽管记载简略,对其分布也可有一般的了解。比部郎中苏端,性格疏狂,他对司徒杨绾的谥号有异议,而被唐朝宗贬为广州(有称“巴州”)员外司马。在南蛮有曩贡节度苏论,他应该是居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唐朝苏氏族人。在德宗时藩镇朱讹手下任幕僚的苏玉,在朱讹自号“大秦皇帝”,并四处联系时被杀。西川节度副使刘辟,以梓州(今四川三台)拥兵而立,刘辟女婿苏强受命守成都,而被俘。苏强的兄长苏弘远在晋州(今山西临汾)为官,也受到牵连。贞元年间随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长期驻守今四川的苏峗,作为别将受命平定东蛮,苏峗还任巂州总管(今四川西昌),在多次平叛中立功。

  在唐朝后期的朋党之争中,牛派首领李宗闵的女婿苏巢,进士及第,后经李党究赅,苏巢以“贡举不公”而成为牺牲品。在唐朝的孝子中,有乐陵(今山东乐陵)的苏伏念、南陵(今安徽繁昌)的苏仲方。在唐宪宗时,在淮西留守吴少阳属下任判官的苏兆,经常劝他与中央合作,少阳逝世后子吴元济接任,他密谋起兵,而将有碍于他的逆行的苏兆缢死,唐宪宗追赠苏兆为尚书右仆射。唐敬宗时荆州(今湖北荆州)刺史苏遇以“决阴事”著称,为牛党宰相李逢吉赏识,而以苏遇为左常侍。唐末蔚州(今河北蔚州)刺史苏祐,为北部边族沙陀所败,后在今河北灵寿,被人所杀。在唐后期拥兵自立的吴元济手下有节度判官苏肇,在他的周旋下,常常向少阳晓以大义的杨元卿免遭陷害。

  另外,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有术士苏嘉庆上言在京东朝日坛东置九宫贵神坛,被唐玄宗采纳并亲祀。在唐玄宗时还有为范阳蓟(今天津蓟县)令的苏孝愠。在吴元济淮西之乱时,有苏表向当时的宰相武元衡献上“破淮西策”,但未被采用。在隋唐的军队中,也有苏氏将兵。如在隋末揭竿为王的萧铣,他曾遣将军苏胡儿夺取林士弘的豫章,并由苏胡儿领兵据守。在唐初的对外征战中,总管苏海政参与对突厥的战事;以后他以飚海道行军总管的身份,主持了对龟兹的战事,杀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他还以沙州刺史的身份参与了对西戎的战事,在唐朝初期已较有名气。在对西南吐蕃的战事中,神策副将苏太平戍守陇州(今陕西陇县),并受命出救华亭。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后,右监门卫将军苏孝祥作为平叛大军的后军总管,与徐军战于阿溪。德宗时,淮西吴少诚,又以兵反,诸镇将兵奉旨讨伐,神策将苏光荣受命守小激水(今河南临颖),因各镇兵马步调不一,军阵溃决,仅苏光荣部有出色表现,宪宗时,苏光荣还以神策普润镇使出任泾州刺史、泾原节度使。此外,唐朝时新罗“王之弟”为苏金添明;西羌的东女国清远王弟为苏历颠,他还受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试卫尉卿。

  5.宋、辽、金、元时期:

  苏氏铜山派重要人物,在宋初任参知政事的苏易简,从“居翰林”时便来到当时的北宋都城汴京生活,苏易简数代均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生活,不仅有自己的宅院,还有自家的坟茔,易简的儿子苏耆,逝世后即归葬于“开封县宰辅乡中书村先茔”。易简的另一个儿子苏叟,逝世后也归葬于“开封县宰辅乡风池原先祖墓穴之下”。

  到了易简的孙子苏舜元,在江吴一带任职后,逝世后即埋葬在润州丹涂县(今江苏丹涂)五老山下。他们对家乡,也就是祖籍的印象已极为粗浅,其故乡情结,与隋唐时期重出身、重家世,自然是无法相比的。我们再以苏轼为例,自从苏家父子三人走出四川后,除了苏洵死而回故乡眉山送葬外,其余的时间很少能回去,似乎已把常州作为养老送终之地,在那儿购置了房产,而且在那个并非故乡,也非任职之地居住了较长的时间,即使在逝世后,也没有“落叶归根”,而是选择了既非故乡,生前也很少生活过的“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即今河南郏县作为终老之地。

  苏氏族人在南方形成了福建、浙江、江苏,即南方苏氏族人分布格局的三大中心。每个省都有十余个地方,与苏氏族人有关,这在以前是极为少见的。这是因为在五代时期中原战乱时,有相当一部分中原士民南迁福建、浙江,如苏颁的先祖苏益便是这次南下移民的苏氏族裔之一,他们随王潮、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他们带去的中原先进文化,加速了当地的开发与发展。另一方面,南宋政权建都在杭州,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也使大批的高层士民集聚在当时的京城附近。

  在金、元时期,由于辖区的原因,《金史》中的南方籍苏氏族人极少;而元朝的苏氏族人,记载上以河北为代表的北方苏氏族人为主。

  苏绎《浙东四明苏氏族谱源流》,写于元成宗大德丁酉(公元1297年)。主要记述浙江四明(今浙江宁波)一带的苏氏族人迁移情况。其主支谱系为苏忿生、苏建、苏嘉、苏纯、苏章。迁移路线也是河南、陕西、河北。苏章是个关键人物,其后裔有苏味道,尔后居眉为眉山之苏。另一支为苏则、苏绰、苏瑰、苏益等,苏益随王潮入闽为隰州刺史,居于温陵(今福建泉州),为闽派之苏。有关主支谱系,多以正史史传人物进行组合排列,尤其是将蜀派苏易简与闽派支系混淆,绝对是不可取的。但在苏洵以下的谱系,如苏轼四世孙为苏甲原,国学博士,余姚县尉,南宋灭亡后,隐居于四明之月湖。生子六人:苏江为直学,居董溪;苏河为学正,居余姚;苏淮为提举,居董溪;苏海为学正,居奉化;苏溪为乐正,居于鄞县。

  苏基《重修同安苏氏族谱序》中,谈及在闽、粤地区苏氏族人的徙迁。其最早在仙游,以后又分居到同安田头,以及青礁。宋时分居虎溪,到明洪武时分迁太江、合浦。从太江分迁到碧浦、广林、松浦、洪福等地。以后又散居车田、黄山之麓、漳浦、南靖,以及广东海丰、东计、兴化等处,还有居住在上平、龙溪、海澄等地。

  6.移居台、港: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公元1624~1662年)。荷兰殖民者鼓励东南沿海的大陆民众到台湾移民。祖籍福建同安的苏鸣岗(即苏明光)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与入结伴到东南亚谋生,后定居巴达维亚,从事制糖业与商业,被当地华入公推为华入领袖,

  清政府实施对台湾的管辖权,不仅大陆居民激增,台、陆间的贸易活动也日趋繁荣。

  台湾商号林立,为协调行动,减少内耗,而形成了对某行业、某地区市场的垄断,建立了以大商入为中心的商业集团“郊”,又称为“郊行”、“行郊”、“郊商”。在“台南三郊”中的“北郊”,拥有商号二十余家,郊行内部组织系统完善,有董事、秘书长、总干事等,立纲陈纪,章法森严,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北郊”的核心是“苏万利商号”。

  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实行了鼓励大陆移民开垦台湾的政策,

  从现存台湾的苏氏家谱中可以看到苏氏族人的入台始祖,大部分生活在清朝。

  来自福建汀州府永定县苏颂子苏诒后裔者,清乾隆年间,有苏昌龙入垦台后里;苏禄进、苏乾秀、苏乾德入垦今新竹香山;苏章焕、苏周琮入垦今苗栗头份。嘉庆年间,有苏新长入垦今苗栗铜锣(铜锣湾);苏进魁入垦今新竹芎林(九芎林);苏湖宗入垦今桃园芦竹(桃仔园芦竹厝)。道光年间,有苏拔益入垦今苗栗公馆;苏成昭入垦今新竹关西;苏开全入垦今新竹东。

  自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入台者,清康熙年间,有苏嘉祉入垦今高雄湖内。清乾隆年间,有苏武入垦今台北市土林区。嘉庆年间,有苏全、苏燕、苏道、苏由、苏忒、苏老、苏足七兄弟入垦今台中大肚。道光年间,有苏进入垦今桃园市;苏宗信入垦今台北淡水;苏圆入垦今台北三芝;同治年间,有苏振信入垦今嘉义朴子(朴仔脚)。

  自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入台者,明永历时有苏泽恩入垦今台南安定(台南直加弄)。清雍正年间,有苏国浩入垦今台北汐止(水返脚)。嘉庆年间,有苏嘉骞入垦今台北市南港区。

  自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入台者,清康熙年间,有苏懋德入垦嘉义六脚(六脚佃)。清乾隆年间,有苏彭进入垦今嘉义布袋,苏文清、苏文万兄弟入垦今台中清水(牛骂头);苏克国入垦今台北淡水;苏昌启入垦今台北林口(台北树林口)。清同治年间,有苏式月入垦今台南市。

  自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入台者,主要是苏结(苏颂从叔)派下。清乾隆年间,有苏懋禄入垦今彰化市(米线);苏明岩入垦今台北古亭区;苏光和入垦今台北汐止;苏其缘入垦台北泰山,苏兴存入垦今台北景美区。嘉庆年间,有苏清癸入垦今台北汐止。

  自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入台者,清乾隆年间,有苏共入垦今嘉义市。清道光年间,有苏瑞祥入垦今台北士林区。龙溪苏氏族人,早在明万历初年,便有苏正顺携长子苏振文入垦今台南安定。

  自广东揭阳县入台者,清乾隆年间有苏笑入垦今嘉义市。自广东大埔县入台者,清乾隆时有苏扬武入垦今嘉义民雄;苏挺秀入垦今苗栗公馆。

  自惠州府陆丰县入台者,有苏朝尚入垦今苗栗三湾。嘉庆年间,有苏嘉七、苏嘉清兄弟入垦今新竹香山。

  苏氏族人入住台湾,在他们的聚居地,有一些相关的地名,如云林县有“苏秦眉”、“苏秦村”;嘉义县有“苏厝村”,旧称“苏厝”、“苏厝寮”;台南县安定乡有“苏林村”、“苏厝村”,这些地名,有的还是现代行政村的名称,是苏氏族人早期活动轨迹的反映。

  香港新界的原居民中,有苏氏族人分布。香港移民中以广东人居多,苏氏也不例外,其祖籍有番禺、高要、顺德、南海、东莞等地,还有一些在侨居,后返港创业。

  7.移居海外:

  《岩山衍派苏氏族谱》记载:从十四世至二十一世中,每代都有苏氏族人向海外发展的记载。如十四世苏光成,生于清康熙己巳年(公元1689年),逝世于清乾隆丙寅年(公元1746年),“往夷邦柬埔寨无回”。与苏光成同辈的苏光生,“往夷邦卒”;苏光辉,“殁于夷咖哕吧”;苏光端,“往外夷,不归”。十五世中的苏祖庆,“往夷邦柬埔寨”;苏祖果,“殁于外夷”;苏祖春,“往暹罗”(今泰国);其他如苏祖密、苏祖转、苏祖能、苏祖荔、苏祖迎等,“往外夷”,“殁于夷邦”,或“往外夷不回”,可见许多连具体的居住地,都不太清楚。十六世中的苏德提,“因往暹罗邦”,即到今泰国。十八世中的苏功龀(公元1867~1894年)“殁于岷邦”即菲律宾。十九世中的苏敷诲,“逝世于岷邦”;苏敷鞣的续妻为“小吕宋”的罗丝;其他同宗兄弟,有“殁于双安南之埠”,或“殁于杏眼”,或“居夷邦”,总的来说都在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其二十世、二十一世的苏氏族人,亦有十余人,远渡重洋,在东南亚谋生。从该族谱看,自清朝清康熙时期,直到清朝末期明初,均有苏氏族人到海外发展。

  《龙井苏氏族谱》记载:十九世中的苏金讲、苏金认、苏金鹏等“葬南洋”。二十世中的苏玉榜、苏玉相、苏冬水等“往南洋”。这两世的年代在公元1841~1915年之间,其中苏玉富,“南洋槟榔屿中华中学肄业”。

  ⑴.缅甸:

  苏氏族人在缅甸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仰光市的庆福宫建成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4年),石碑上所刻董事人有苏品堂、苏大江、苏永昌等。也就是在清朝的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旅缅的苏氏宗亲还在仰光建筑了“芦山堂”,又称“正简公宗祠”。在缅南重镇毛谈棉也设有“芦山堂”,堂联为:“芦山南渡衍派分支溯源祖国”,“山川北向钟灵蕴结发展他邦”。在勃生、毛礼两地有苏氏宗亲居住,并成立了苏许连联宗会以及“三季堂”。

  ⑵.菲律宾:

  除在首都马尼拉外,在南吕宋区、中吕宋区、北吕宋区、美骨区、三描礼智区、宿务区、怡郎区、加帛示区、岷籣佬区,不仅居住有苏氏宗亲,而且还有相应的地区组织,这些组织总汇成“菲律宾武功苏氏宗亲会”。该会创立于1937年,二战时暂停会务,二战后恢复会务活动,并租赁民房为临时会所,1962年在岷市那位亍,专置两层木质楼房,作为新会所,直到1994年建成了砖石结构的永久会所、至今,宗亲组织也已有四十余届。其苏氏族人组织机构庞大,并承办了世界苏氏宗亲组织的筹备与成立大会。菲律宾的苏氏宗亲多次组团到大陆寻根。苏世庆作为菲律宾武功苏氏宗亲会理事长,以及世界苏氏宗亲总会的首届理事长,在各国苏氏宗亲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⑶.新加坡:

  早在1929年便专门成立了“芦山公所”,二战后又正式成立了“新加坡苏氏公会”,他们在每年的农历11月23日苏颂安葬日,都要举行聚餐联欢会。新加坡的苏氏族人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活跃在当地的许多领域,在房地产、金融、餐饮业,服务业等均有苏氏族人的身影,其中的苏晋兴还获得了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星章”,苏全兴也获得了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奖章”。

  ⑷.泰国:

  苏氏族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主,广东籍主要分布在潮安、潮阳、东莞等,福建籍分布在同安、晋江、龙岩等地。泰国苏氏族人主要居住在首都曼谷,在北榄府、吞府、京都府等均有分布。泰国苏氏族人主要活跃了经济领域,

  ⑸.马来西亚:

  在一些地区也设立了宗亲组织,这些地区以及全国性的宗亲组织,均为苏、许联宗。

  ⑹.非州:

  苏氏宗亲有的是以东南亚移民非州,有的则是从祖国大陆远渡重洋的淘金者。

  ⑺.朝鲜、韩国:

  苏氏族人总数大约有三万余人,朝鲜、韩国苏氏族人的鼻祖为朝鲜半岛古老的马韩部落廉斯氏族首领苏马諟,始祖为高丽国吏部尚书苏继芩。

  ⑻.其它:

  在加拿大也有苏氏宗亲的身影。越南、柬埔寨、印尼均有苏氏分布,有的也成立了苏氏宗亲组织。

  分布

  先秦时期,苏姓主要活动地区在河南和河北,战国时其中一支南迁湖北、湖南,一支西奔陕西。秦汉朝时苏姓已经向东播迁到山东,西部陕西的苏姓已发展成为望族。晋朝时在东南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南部的广东,已有了苏姓的足迹。唐朝时苏姓移民四川,两次从中原南下移民福建,移民中的苏姓在福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北宋时苏姓进一步大批西进川滇,南下两广,并越过边疆进入越南、老挝、泰国。明清两朝苏姓多次移民台湾,如今苏姓已成为台湾的大姓。

  宋朝时期,苏姓大约有4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三位。苏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苏姓总人口的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福建,这两省的苏姓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四川、东南福建、北陕豫鲁为中心的三块苏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苏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六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苏姓人口增长为负值,比宋朝净减少了9万。广西为苏姓的第一大省,约占苏姓总人口的1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福建、山东、广东,这四省苏姓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河北、江苏、山西,这六省的苏姓又集中了35%。南方苏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宋朝的苏姓大省四川在明朝时人丁锐减。宋元明600余年,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南部桂粤闽和北方山东两大块苏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苏姓的人口约610多万,排在全国第46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苏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河南三省,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38%。其次在广西、山东、河北、四川、台湾,这五省的苏姓又占了25%。广东居住了苏姓总人口的15%,为苏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两广闽台、北方豫鲁冀、西部四川三块苏姓集中分布区。

苏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粤琼桂闽台、云南大部、湘赣浙南端、四川南端、陕宁、甘肃大部、内蒙古中部、黑龙江北部,苏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4%以上,其中中心地区可达1.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3%,居住了大约44%的苏姓人群。在云南东北和西北两端、川渝贵湘赣大部、浙江南部、青海东部、豫鄂、山东大部、晋冀京津、安徽北部、江苏北端、辽宁、内蒙古东部、黑吉大部、新疆西北,苏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36%—0.5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2.4%,居住了大约45%的苏姓人群。

  具体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姓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姓分布。

  上海

  嘉定的苏姓有1612人,在全县的姓氏中排名第44位,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数最多。嘉定还有满族苏姓,但其来自辽宁。金山县、崇明县也有苏姓。宝山县苏姓有100。余户,在吴淞、大场、盛桥等乡镇均有分布。南汇县主要分布在彭镇、大田、老港等乡镇。川沙县,共有苏姓宗亲1140余人。

  浙江

  温州、海宁、杭州、宁波、瑞安、玉环、苍南、平阳、泰顺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福建

  同安、晋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厦门、永春、南平、闽清、泉州、福州, 安溪湖头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广东

  潮汕地区分布有苏姓宗亲20余万,在顺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许多已迁居海外。在普宁、海丰、潮州、怀集、罗定、顺德、南雄、东莞等地均有苏氏宗亲联谊组织。广州、南海、佛山、阳江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海南

  苏氏宗亲,分布在儋州,文昌等地。

  广西

  藤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源流扁的苏氏宗亲多是明、清时从闽、粤两省迁来。贺县、灵川、乾江、南宁、宁明、桂平、陆川等地也有苏氏。

  云南

  昆明、苍山、石屏、嵩明也有苏氏分布。

  四川和重庆

  苏姓分布较为广泛,如双流、苍溪、巴县、内江、江津、永川、三台、自贡、成都、江油、蓬溪、合江、泸州、乐山、长寿、宗庆、广安、南川、丰都、南充、铜梁、犍为、黔江、隆昌、璧山、双流、奉节等等。仁寿的洪峰、彰加、青岗、分水等乡镇都有苏姓分布。

  湖南

  津市、攸县、平江、长沙、湘阴、宁乡、桃江、浏阳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湖北

  红安、京山有苏氏分布。

  江西

  德安、崇义、永新有苏姓分布。

  安徽

  萧县周围的苏、鲁、豫、皖地区,也有苏姓分布,他们多是唐末苏检的后代。在安徽的皖南地区,也有苏姓分布,其与浙江、江苏的苏氏分布较为接近,分属眉山派和铜山派。

  河南

  苏姓的起源地和聚集地,至少有三十余个县、市都有与苏相关的地名,如苏村、苏庄、苏营、苏阁、苏桥、岗苏、苏王、苏楼、苏木、苏所、苏堤、苏班枣、苏秦村等,它们是古今苏氏族人生活轨迹的反映。太康的苏姓分布在城郊、九岗庙等乡镇。

  商丘全县有328个姓氏中有苏姓。

  鹿邑的苏姓分布在苏湾、苏庄、葡萄架等村。

  林县的城关镇等也有苏姓分布,全县的苏姓人口为 3367人。

  长葛全县206个姓中有苏姓,主要分布在苏楼、苏庄、苏菜园、东魏庄村等地。

  洛宁、新安均有苏姓。孟津的苏姓分布在老城村等地。

  汤阴全县231个姓氏中,苏姓共777人,其中北 大街的苏姓出有不少人才。

  夏邑的477个姓氏中有苏姓,也有苏庄。扶沟的279个姓氏中有苏姓,汴寨村等有苏姓分布。

  光山槐店乡苏上湾村、朱湾村也有苏姓分布。陕县的前史村、苏村等有苏姓。淅川的180余个姓氏中有苏姓。

  鄢陵的231个姓氏中有苏姓。

  虞城的328个姓氏中有苏姓,并有回族苏姓。商水 281个姓氏中有苏姓,分布在邓城乡白蛇岗等村。

  西华249个姓氏中有苏姓。

  新县的272个姓氏中有苏姓。浚县的337个姓氏中有苏姓,人口在一千至一万人之间。禹州的白沙南街等村有苏姓分布。

  沈丘的槐店镇苏堕等村也有苏姓。西平的302个姓氏中有苏姓。安阳县的辛店乡东招贤村也有苏姓居住。延津的 265个姓氏中有苏姓。长垣的东赵堤、邱村等也有苏姓分布。巩义、新乡、辉县、郾城、镇平、南召、信阳、孟州、荥阳、民权、睢县、潢川、获嘉等地,也有苏姓分布。

  陕西

  扶风是苏孝慈、苏蕙的故乡,在该县苏坊村、西苏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高陵、延安、武功、华县、吴旗等也有苏姓分布。

  宁夏

  在吴忠县、西吉县有回族苏姓。隆德县有汉族苏姓分布。

  甘肃

  在靖远县,正宁县宫河镇,庄浪县阳川乡、卧龙乡苏家山村,静宁县古城乡、曹务乡等地有大量苏姓分布。

  山西

  陵川、洪洞、襄汾、原平、安邑以及沁水的苏山村、南郭村、杏林、苏庄等均有苏姓分布。

  山东

  淄博、莱阳、济阳、烟台、宁津、寿光、蓬莱、济宁、章丘等地有苏姓分布。

  河北

  青龙的小马七彩乡青河沿等地有苏姓分布。宣化的新堡、青羊岭、郭隆庄等都有苏姓分布。清河县共有苏姓3178人,分布于全县的19个乡镇,涉及的村庄有申花庄、西垒桥、后苏、白沟驿、侯召村、大琉璃村、何庄等。宁晋有苏家庄,文安的苑口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正定苏姓历史悠久,现存苏姓人口至少有1971人,分布在南关村、固营村、店上村等地。藁城、保定、高阳、晋县、满城、唐山、故城也有苏姓分布。

  北京、天津有苏姓。

  内蒙的托克托有苏姓。

  辽宁锦州、新民、海城、锦县、沈阳、辽阳、兴城、金县、朝阳有苏姓。

  吉林伊通的新家村,有苏姓居住。

  苏氏在台湾的分布 据1978年台湾官方统计资料,其各县市共有1694个姓,苏姓列第23位,人口总计达19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县、台北

  县、台北市、台南县、高雄市。在乡镇、区级,依数量分别为高雄路竹、台南善化、云林北港、台北市松山区等。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武功郡:战国时期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蓝田县。秦置县,再今陕西省蓝田县。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阳。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河内郡:年龄时期初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

  蓝田郡:秦(公元前379年)始置蓝田县,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盛产美玉而得名。治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

  武邑郡:西晋始置,历经两晋、南北朝时期,至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前后共约两百余年。城为武强县治所。

  洛阳郡:东魏天平初改河南尹置,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堂号

  芦山堂:北宋的时候,宰相苏颂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气象台,集观测天体、演示图象与自动报时于体,比欧洲人发明的时钟表早了600年,被誉为中国时钟的祖师。苏姓以“芦山”为堂号。芦山”是最早到福建的苏姓的一个灯号,现在凡是闽南、台湾,包括海外,只要看见“芦山”这个灯号的一定是从同安“芦山堂”这儿开出去的。“芦山堂”既是名人故居,又是海内外“芦山”苏氏(含由苏氏析出的许、连、周)大宗祠堂,因而于199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厦门涉台文物古迹。

  嵋山堂:典出宋朝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苏东坡是四川嵋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同为唐宋时代古文八大家之一。人称东坡父子为“三苏”,有“三苏文集”传世。

  武功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蓝田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铜山堂”, “忠孝堂”,“冰玉堂”, “白玉堂”,“路阳堂”,“著存堂”等堂号。

  字辈

  四川广安:德广公添伯盛贤宗政纲自仲子启云金文洪长永大廷万理明怀忠声荣至仁厚世代兴慈良存善道正直树仪型敬祖承庐眉雄才毅华卿凯湖甲故賨砺志展鹏程

  四川南充:应笔丹成安怀大中文子世代兴云华克光绍万己

  四川广元:承启永自奉 君玉正宏仁 清朝必世代 荣光万绍兴

  四川资阳:永远於宗世大荣龙登金光玉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湖南靖州:应再正昌才茂光元万仁君同秀世明宗大义乾坤武功为藩祖泽余庆笃生哲贤广昭帝德永锡周官汉封节显唐选尤宣麟阁焕美凤昭增欢侯伯爵列少保禄颁平林重任南阳久安笔珍许国文着眉山清高志远刚直履端善行积福奇术登纯孝可表道学相传谟谋克绍统绪长延天佑启后炳耀千年

  湖南益阳:固能福文盛志彦祖崇永安成国正天心顺光昌启后英圣道昭隆运贤良显大名其祥开世业有子绍宗勋选士惟升秀傅家益尚清万邦同照曜端拱庆承平

  湖南醴陵:金克渊志祖廷国可眉正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湘潭:珔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靖州:云益应再政昌才茂光元万仁均同秀

  湖南武冈:光景良开养贤书是本文

  福建漳州:文佛郎言五十干启国崇潜惟恒允用奕世振家风孝友承宗志诗书迪俊英伯仲和叔季科甲永联登”

  福建同安:平存世子德君国有道庆象贤允克盛守法宜永宁文章灿奕冀勋猷振盈廷嘉谋昭伦绪踵懿耀景声

  陕西西乡:天克世美丙德林赔建桂香枝永盛世久发祥成任新兴科家才华树芝明

  河南镇平:士丈占修志安有清克芳常泰全哲崇宏显襄林扬英惠恒裕立元新明玉良道德宣延熙秉肇锡敬光

  河南商水:文国加有宗大万自兆建光前业宏开裕后图

  贵州兴义:龙子学朝庭,万国九洲,定家邦,“富”字辈为继十一世“家”字辈后的十二世)、贵、荣、华、启、文、兴,必、登、皇、榜,礼、志,君、仁、义、道、德、永、昌、盛、忠、孝、崇、伦、政、乾、坤

  天津苏氏一支字辈:忠启孟明德齐文宝连成庆有余

  苏氏一支字辈:文鹤永廷桂良

  苏氏一支字辈:昌弈世安康美利庆汉朝

  青海:祥辉生明邦延奎培文

湖南娄底梅山苏氏一支字辈:德顶传先业继嗣

  安徽巣湖苏家湾姓苏氏字辈:世叶俞昌大,崇支自远长,家声永克振,承自万年芳

  重庆江北区苏氏字辈:记朝尚为永;长明宪国仁;珍丰相贤天;言庆嘉文金

  重庆渝北区苏氏字辈:宗世诗万民志上朝头云玉传继宪庆凡维运星辰林阁勋业在客昌置天参培养功成后英贤一聚存

  重庆沙坪坝区苏氏字辈:元春长承德克家和为贵

  重庆九龙坡区苏氏字辈:吉人为善 亦孔之将 咸有一德 福禄尔康

  重庆万州区苏氏字辈:有德朝学以 治宏元云山 在裕永世日 广大振兴长 高逹芳可秀 志正远为良文光瑞承茂 林才廷家昌

  重庆南岸区苏氏字辈:昭明启庆作则宜良永衍令绪宗德克光承先继进修正有方和平乃昌保家卫国

  重庆酉阳县苏氏字辈:彦山堂邦天崇应联大秀登怀洪朝先德传远载世永庆

  重庆北碚区苏氏字辈:昭.文).(明.庭).(启.振).(庆.士).(穆.作.长

  重庆涪陵区苏氏字辈:生育存福海

  重庆秀山县苏氏字辈:德添贤忠政自仲子启云金文洪长永大庭万理明怀中生荣志任厚世代兴慈良存善道正直树依型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三苏望族;

  五凤功臣。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散文家苏洵(1006-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文章名于世。其散文语方流畅,笔力雄健,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下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公元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利诱,欲命名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释放。他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节不屈。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至始元六年(前81),方获释回朝,官至典属国。死后,宣帝(年号五凤)命画其像于麒麟阁,以彰其节操。

  五教传诵;

  片言息争。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隋代武功人苏威,字无畏,由高熲(jiǒng 音炯)推荐,历官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宰相),与高熲共掌朝政。他以廉洁谨慎著称,又多次就轻赋、节俭等事进谏,都被文帝采纳。炀帝时继任宰相,后因高熲被杀及直言进谏而免官。曾著《五教》,全民传颂。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道德。下联典出北齐武强人苏琼,字珍之,历官刑狱参军、南清河太守,境内清明。有忆普明因兄弟争田而久决不下,他对兄弟二人说:“难得者是兄弟,易得者是田地。有什么可争的呢?”乙普兄弟深受感动,便不再争了。

  引锥剌股;

  仗节全忠。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东周洛阳人苏秦,字季子,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出游数年,裘敝金尽,憔悴归家,父母不认他,嫂子不为他做饭,妻子连织布机都不下。于是发奋读书,瞌睡时便拿锥子刺大腿,终于学成。后入齐国从事反间活动,又联络六国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下联典指西汉杜陵人苏武,字子卿,天汉初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利诱,又把他迁往北海边牧羊,坚持十九年而不屈服。始元年间,汉与匈奴和好,才被遣送回朝,官典属国。节,谓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

  若兰织锦;

  小妹工诗。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字若兰,丈夫窦滔任秦州刺史,因罪迁徙流沙,苏蕙织锦成《回文璇玑图诗》寄去,表达思念之情。唐代武则天曾作《璇玑图序》,说它“显现五彩,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字,纵横反复,都成诗句”。下联典指文学故事人物苏小妹,相传是苏洵的女儿、苏轼的妹妹。与秦少游新婚之夜,故意用诗词、对联考试秦少游,后在苏轼暗中帮助下,秦少游才得完成。

  眉山三杰;

  沧浪一亭。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眉山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苏洵字明允,嘉祐年间得欧阳修推荐,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义安县主簿。文章语言晓畅,笔力雄健,有《嘉祐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时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又因作诗“诽谤朝廷”贬至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文章汪洋瓷肆,明白畅达;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又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迭宕;能画竹,还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嘉祐年间进士,历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宰相)。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联典指北宋诗人苏舜钦,字子美,绵州盐泉人,迁居开封。景祐年间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年间由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当时,他岳父杜衍为宰相,对政事有所整饬,反对派便通过诬陷苏舜钦而打击杜衍,于是,苏舜钦因小事被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诗风豪健,为欧阳修所重;又工书法、擅长散文,有《苏学士文集》。

  五言通用联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苏曼殊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近代学者苏曼殊(1884-1918)自题联,现悬于浙江舟山普陀寺。苏曼殊,字子谷,广东中山人,生于日本,父中国人,母日本人。有《苏曼殊全集》。

  汉室忠臣第;

  宋朝学士家。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苏氏宗祠联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七言通用联

  武著迁秋源苦竹;

  功传万代念芦山。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新竹县东镇苏氏公祠“武功堂”联。联首嵌“武功”堂名。联语典指西汉时,杜陵人苏建以校尉跟从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为望族,故称武功堂。苏建后人苏益随王朝、王审知于唐末入闽,为福建“芦山堂”苏氏始祖。清乾隆、嘉庆年间,从汀州府永定县苦竹入台湾的苏氏,多定居于新竹,建武功堂。对联写出了苏氏先祖自陕西武功迁福建的足迹,表达了台湾新竹寻根问祖的思想感情。

  襟怀谈定天无二;

  气象光昌月是元。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典指东汉平陵人苏章,字孺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官冀州刺史,当时有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贪山赃枉法,苏章到清河去查处他,他没宴招待,热情叙旧,并高兴地说:“人人都有一个天,只有我有两个天。”苏章说:“今日我和老朋友饮酒,是私谊;明日冀刺史办案,是公法。”果然依法处理了他,一州肃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

  指挥六国一身荣。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苏氏占了三人。下联典出战国虹纵横家苏秦(?-公元前284),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人。字季子。他曾与赵奉阳君(李兑)共谋,发动韩、赵、魏、齐、燕五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退还部分侵地。赵封他为武安君。

  北海牧羊不屈志;

  南天放鹤超然情。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北宋文学家苏轼典故。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下联典出北宋六个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鹰并称为苏门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黄庭坚传》中谓“天下称为四学士”。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北宋文学家苏轼(1036-1101)自题联。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欧阳修一起参加诗文革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青山有约常当户;

  秋水为神不染尘。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自苏轼诗句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自苏轼诗句联。

  无数云山供点笔;

  且将墨竹换新诗。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自苏轼诗句联。

  北客几人谪南粤;

  东坡到处有西湖。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惠州市西湖苏(轼)公祠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

  倚靠君山,双龙应侍;

  聚回沙水,百凤和鸣。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苏氏宗祠联

  瑞雪飞花,映中郎之节;

  金莲绚彩,辉学士之文。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宋代进士苏舜钦,字子美,范仲淹荐其才,召试集贤校理。好为古文诗歌,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善草书,酒酣落笔,争为人所传。有《苏学士集》。

  才名列大家,父子媲美;

  文章雄百代,乔子流芳。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全联典指北宋眉山“三苏”。


    【祠堂古迹】

  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10余人的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祠内珍藏和陈列有三苏父子的大量手迹、各种印版和拓版的诗文字画等文物和文献。启贤堂陈列着三苏手迹、拓片和遗物。两侧厢房中展示有三苏生平及宦游各地的遗迹图片与文字。祠内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最为大雅。匾联、书画、盈室满堂,明清以来一些书画名家文徵明、邹一桂、查士称、何绍基、张大千等的作品,也在此陈列供游人观赏。

6609c93d70cf3bc78918529dd100baa1cd112aa2.jpg未标题-1 拷贝.jpg

  东莞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蚝岗大围。该祠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苏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清光绪三年(1877)分别进行过重修,现基本保存有明代的建筑形制、梁架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法。苏氏宗祠坐西向东,是东莞市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古色古香,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该祠为中轴线对称的三路建筑布局,重要建筑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中路的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三进建筑。后面附置读书室。一进前瞻廊梁架和挖墩上周往刻有精美的人物故事和端兽图案;次间设有四塾台, 再现了古老形制遗风;正脊饰博古花鸟陶饰工艺精细。二进的红砂岩石铺砌的月台、檐栏杆、高大的金柱,前后檐栏双步梁和抬梁与穿斗混合七架梁式结构,都显现出该祠的不凡;二进明问上悬挂苏若潮书写的“德本堂”木匾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左通廊墙上镶砌有一方石碑,上面记载着清光绪三年重修祠堂的内容。三进明间上挂着清代探花陈伯陶书题的“尊祖敬宗木匾”:大厅设三个神龛 9 龛前的6件木隔扇刻有座右铭。三进之间高度逐步升高,最高的达11.5米,体现了岭南约祠堂特色。左、右次路建筑对称分置于两旁:前为二厢房一天井,后置一小院二楼阁,其一为“典籍楼”,厢房山墙修饰锅耳风火墙。

  从整个祠堂看,除清末重修时有小部分更换外,大体保存明代始建时的历史面貌,祠内的梁架、灰塑、陶塑、木雕、工艺精湛, 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建筑研究价值。为进一步保护好苏氏宗祠,在省、市、区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经过苏氏村民的自发捐资,在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期间对苏氏宗祠进行了全面的维修, 使得这座古老的祠堂再次焕发出生机,成为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文物载体。并于2004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东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有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前进门厅为五凤楼式,檐下木构件雕有人物山水、楼台亭阁等图案,雕饰精美;第二进两边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朱熹书写的“忠、孝、节、义”四个黑漆大字;第三进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相接,有青石浮雕栏板七块及八根石狮子望柱,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现祠堂基本保存完好。

  “海宁学舍”与苏氏宗祠同在一自然村,相距约200米,为清代晚期建筑,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式楼房。房内有雕花格子扇,大门上方有青石刻“海宁学舍”4字,现保存完好。“苏氏宗祠”是皖籍著名女作家苏雪林的家族宗祠,“海宁学舍”是她少年读书的地方。

  苏雪林,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人,集作家、学者、教授于一身。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她和冰心、凌叔华、沅君、丁玲被并称为最有成就的五大女作家。1999年4月,苏雪林病逝于台南成功大学,后骨灰安葬于与苏氏宗祠隔河相望的凤形山。

  2004年10月28日,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山堂

  芦山堂位于厦门同安区大同镇城区西北隅葫芦山南麓。是苏颂五世祖左屯卫将军苏光诲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年间(944—946)的府第,子孙世居。宋天禧四年(1020)苏颂诞生于此,10岁随父入都,其子苏携于宋靖康年间(1126—1127)归居于此。南宋至元期间府第改建成苏氏祠堂,其后多有废兴。清末重建。解放后作为小学校舍。1988年同安政府重修苏氏祠堂,并于后进原址重建苏颂祠堂。

  现存芦山堂系清代重建,以花岗岩和红砖砌墙,红瓦布屋顶,赋有闽南地方特色。堂为硬山顶,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约990平方米。前为苏氏大宗祠堂,有前厅和正厅两部分,祠堂后隔一天井是于原基址重建的苏颂祠堂,内有现代所立之苏颂塑像。两侧为卷棚顶护厝。

  芦山堂是苏氏芦山派入闽发源地,因此衍居海内外的后裔纷纷到此寻根谒祖,该堂已成为联络海外乡情的纽带。

  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厦门市政府公布为涉台文物古迹。

 

c8ea15ce36d3d539b25574233287e950342ab0e1.jpg

  山塘苏氏宗祠

  明清时代清西平原最具特色、保存得最完整的广府祠堂。该祠堂最后一次大修是清代光绪年间,整座祠堂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工艺精堪,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祠堂由三进两井组成,镬耳山墙,祠堂两边建有偏厅,中间以青云巷相隔,由于祠堂的瓦面全部使用佛山石湾青色彩釉瓦,被尊称为“青瓦台”。因为“台”与“背”的粤语读音相近,人们习惯叫成“青瓦背”。几百年来,“青瓦背”的叫法约定俗成,成为整个山塘镇北部的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金亭、西沙、西尾、胜利等乡村。

山塘苏氏宗祠.jpg

  【典故轶事】

  1:东坡和佛印的幽默机智

  佛印自做了和尚以后仍经常和东坡一道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而且均不乏幽默机智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一日他们到一座寺院游览。走进前殿看见两尊神态威猛的金刚神像东坡问道:”这两尊金刚哪一尊重要 ”佛印随口答道:”自然是拳头较大的那一尊啊 ”走进后殿看到观音手持念珠东坡又问:”观音既是菩萨为什么还要数手里的那串念珠呢 ””噢”佛印说”她也像凡人一样祷告呀 ””她向谁祷告呢 ””咦她向观音菩萨祷告呀 ””她自己便是观音菩萨为什么要向自己祷告呢 ”佛印忍俊不禁笑笑说:”这是求人不如求己嘛 ”于是两人同声大笑起来。

  2:三迷猜一字

  一天,苏东坡到妹夫家走亲戚。妹夫秦少游举办酒席,宴会上举杯祝酒,顺口吟出一首绝句诗,一则字谜:“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席间,苏东坡一听就附和,微笑着说:“我有一物两边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这时,苏小妹文思敏捷,脱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他们三人说的都是同一字,你猜到了吗?(答案:鲜)

  3: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有段时间苏东坡与佛印隔江而居。他经常坐船渡过长江去拜访佛印,他们在一起谈禅论道。

  一日,苏东坡觉得自己有所觉悟,于是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完成后,他自我陶醉了半天,又派遣书童乘船过江,将诗送给佛印欣赏。佛印拿到诗稿,看了看,遂即拿起笔来,写了“放屁”两个字,让书童带回。苏东坡接到回函,本以为会得到一番称赞的,却是这样的评价,不禁大怒。苏东坡怒气冲冲地坐船过江,找到佛印,当面质问他为何如此出言不逊。佛印呵呵一笑,反问他:“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我写个‘屁’字,就让你过江来了?”苏东坡听后惭愧不已。

  点评: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人若是为“称誉”陶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所迷,人的尊严就会利乐葬送,人若是为“衰苦”所折,人就会为衰苦打倒。

  若能做到“八风不动”,那肯定是一个顶天立地而又自由自在的人。

  4:聚宴争菜

  苏东坡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商议好备下酒菜,请苏东坡赴宴,打算戏弄他。苏东坡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个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连声叫好。

  “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去。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盘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东坡时,苏东坡却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并吞六国!”

  说完把那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享用,那六个举人只能干瞪眼。

  5:苏武啮雪

  典故出自于《汉书·苏武传》。苏武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使者。西汉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侵扰边关,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苏武一行人抵达匈奴后,被匈奴单于扣留下来,单于让汉朝叛臣卫律前来劝降,苏武至死不从。单于见劝降不成,就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给苏武吃喝,借此消磨苏武的意志。当时大雪封山,苏武饥渴难耐,只好口吃雪块,吞咽毡毛,即使这样苏武也不向单于屈服,最后被流放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长达十九年之后,才获释回汉。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坚贞不屈,元朝丁鹤年的《自咏》里就有这个典故:“啮雪心危天日远,看云泪尽岁时深。”



家风家训

【家训格言】

  苏瓌是唐朝中宗时名相,他经常以自己为人处世的经验告诫其子,他认为世上的人不可能都尽贤尽愚,唯有靠自己的才华方能立于人世,主张量才施训。他认为儿子苏颋有宰相之才,所以以宰相的标准加以训诫。他要求其子临大事断大义,平心以应物;崇儒笃敬,谨守制度;“毋以太刚临人”;“勤思虑,不以小事而忽机管”,“财无多蓄”,“多蓄则害义”;“远妻族,谨检子弟”;居处“在乎洁不在华”等。事无巨细,均加训诲。其子苏颋后来登相位,与宋璟合理政事,父秉承业,且以工文传名,朝廷文书多出其手。

  《苏氏家训》

  凡我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

  内外有别,老小友序,礼义廉耻,为人豪杰。

  士农工商,各守一业,和善心正,处事必公。

  费用必俭,举动必端,语言必谨,事君必忠。

  为官必廉,乡里必和,睦人必善,非善不交。

  非义不取,不近声色,不溺贷利,尊老敬贤。

  救死扶伤,讦诈勿为,盗偷必忌,不善者劝。

  不改之斥,凡我子孙,必尊家规,违者责之。

 

  《家规家训》

  溺爱妻子,不孝之根。枕边偏听,不友之根。恃势专利,不睦之根。

  嫌贫媚富,不义之根。任意轻认,不信之根。不达人情。不恕之根。

  得位即贪,不忠之根。溺爱不明,不和之根。混合无别,不顺之根。

  骨肉离心,不祥之根。手足生隙,外侮之根。小大不容,败家之根。

  选财选色,反目之根。小人恃宠,内乱之根。心邪身逸,淫佚之根。

  闺门不肃,败伦之根。少不节欲,病夭之根。老不节欲,速死之根。

  狂乐不戒,祸疾之根。奢靡不禁,贫困之根。倚势强占,悖出之根。

  巧夺田园,倾覆之根。小忿不忍,激变之根。始念不慎,后悔之根。

  不学吃亏,互争之根。不留余地,反噬之根。不存远虑,近蹙之根。

  行险侥幸,亡命之根。暗使阴毒,减算之根。口蜜腹剑,众怒之根。

  遮眼捕雀,自害之根。言行不谨,贾祸之根。交游不择,连累之根。

  幼时骄纵,凶暴之根。少年安享,浪荡之根。因循度日,不立之根。

  惯学无益,自弃之根。富而刻薄,众怨之根。贵而气盛,斥辱之根。

  有财不敛,嫉忌之根。受恩不报,交替之根。受托不忠,疏远之根。

  满不修德,必败之根。逆不顺受,磨折之根。不安本份,取戾之根。

  不惜廉耻,招辱之根。有田不种,盗贼之根。有书不读,不肖之根。

  务农

  服田力穑,衣食之源也。弃本业而事末作,则饥寒至矣。凡我子姓,或守先人遗产,或出自己创业,惟愿耕三余一,耕九余三,凶年无忧,乐岁可保。仰事俯畜,含哺鼓腹,斯岂非盛世之风欤!

  力学

  读书非专以求功名也。但得明义礼,尚廉耻,淑身善世。而宗族乡党称之,则可谓行已之有本者矣。其于子弟也,亦然,必择严师以教之,去其少年剽悍之习,而养之以温文尔雅之风,所谓乐有贤父兄也。若夫佳子弟之不教而善者,肆力于诗古文词,以蜚声艺苑,显亲扬名,是亦我三苏所乐得之为后者。愿勉旃!

  孝悌

  孝于亲,友于兄弟,伦常至性,可以感格天地。孝悌之行,即仁义士所从出也。今有人入为孝子,出为悌弟,而有不寝炽者乎。愿我子姓,亲亲长长,修身于家。而闺帷之间言,不接于耳,以能保我手足骨肉之谊,此张陈郑王屡世不分居之道也。富贵福泽之报,岂不自天申之也哉。勉之!

  勤俭

  勤耕而得食,勤织而得衣,勤读而得名,所谓仓廪实而知礼义矣。然苟玩好是耽,美衣甘食,恒舞酣歌,是勤而犹弗勤也。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方中矩,而圆中规,不以过奢过吝,滋人口实,则勤俭得中矣。愿我子姓,无置身于呼卢剧饮之场,必晨昏于沐雨栉风之务。一掷百万者,殊无取焉,戒之戒之!

  【劝耕说】

  ——清 苏舆

  汉书艺文志曰: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此学不废耕之证也。虞舜侧陋田于历山,沮、溺高蹈,耦耕自娱。冀阙行耨,见夫妇宾敬之贤;陶令归来,有种耕读书之乐。近如傅氏之父子偕隐,万家之兄弟山栖,莫不假彼耒锄,资之赡给。当时照其道义,后人仰其风流,当仁不让思岂远。而余家先世,并业农田,粗致饶裕,职是之由。自后渐染恶习,弃农即闲。四纪之间,辄复贫匮。身无一艺,齿又日增,饥寒迫身,将遂堕行,可不惧哉!今大人年老,正资丰养,而婚嫁联绵,积债累万。吾与尔等,共斯荷担,苟非食力,未由振奋。吾于书义,粗有知识,尔等农隙,若欣然问难,当竭所知,以助尔学。如或怠农自安,等侪闲民,则非余之所望矣。癸丑十月十三日偶与弟及褆儿论及专业,三弟以农自任,余为之欣然,褆儿吾命之农,总颇犹豫,因作劝耕说一篇以示鼓励。余病手颤,字不成形,乃属二弟代为书之。更生自注。

  临大事,断大义之时,正道以当之。

  ——苏瑰《中枢龟镜》

释义:在面临决策重大事件或者决断重大的道德行为时,要用正道来对付。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苏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