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为朱姓始祖。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十七位。现今中国大陆朱姓人口约一千八百一十多万,排在第十四位。
【释义】朱的原义是树,因树心呈红色,称为“赤心木”,属松柏一类。甲骨文、金文中在木的中心加一圆点,表明此事。
【得姓始祖】
朱襄氏:原为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奉朱襄氏为得姓始祖。
朱虎:亦称朱彪,又名伯虎,是远古舜帝时代的大臣,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朱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据文献记载,朱虎是帝喾高辛氏统治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属于当时的“八元”之一。朱虎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今日朱氏中最古老的一支,皆尊朱虎为得姓始祖。
朱挟(曹挟):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五儿子名安,曹姓。周武王灭商后封曹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国(今山东曲阜附近)。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子孙去邑以朱为氏。朱挟就是朱姓的受姓始祖。
丹朱: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以朱为氏,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不但把始祖丹朱的陵墓带到了苍梧,而且也将朱氏族的图腾神木即朱木带到了这里。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各支始祖
朱兴镜:兴镜祖派下任房系表第一派,字远铿,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九月初四申时,寿八十一岁,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闰三月初七酉时没,葬衡阳祖地狮子山巽山乾向。元配:蔡氏,明崇祯皇帝元年戊辰九月十三午时生,年三十三岁清顺治十七年庚子七月二十五酉时没,葬衡阳住居屋下首山内卯酉向。
朱振:祖派源流第一派,宋国天圣年间人,为人淳厚质朴而善化,人遇人相非未当置辩彼或惭谢卒,葬江西婺源县官坑岭五里归垣穴壬山丙向。元配:汪氏,葬与夫合冢同向。生子一:朱绚。
朱德闻:迁湘始祖德闻位下齿録,明朝时期封中宪大夫,字名扬,元至正十二年壬辰三月初七寅时生,明洪武十二年来湘宣德十年乙卯十一月十八辰时卒,寿八十四岁,葬湘乡县悦来二坊长硚牌形山戌山辰向。元配:蒋氏,诰封恭人,元至正十九年己亥四月初七未时生,明宣德九年甲寅九月二十三戌时卒,寿七十六岁,葬与夫合冢同向。生子一:朱瓒。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源流二
源于曹姓,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源流三
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国君主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微子的后裔公子朱死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
源流四
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源流五
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源流六
源于改姓而来:
①鲜卑族改朱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②蒙古族改朱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蒙古族珠尔奇氏,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③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
④源于改姓,属帝王赐姓为氏。当明朝建立后,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迁徙分布】
迁徙
1.邾国遗民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曹侠于邾。从此,曹姓的主支就从山东定陶古曹国一带迁徙至山东邹县,在这里开疆拓土,建立了历史上的邾国及其分支小邾国。这支曹国遗民继承了东夷邾氏族的蜘蛛图腾,以国号为姓,自称为邾氏。
早期的邾国,因国小势微,对当时历史的影响无足轻重,故而先秦经典对其记载语焉不详。好在在现已散佚的先秦典籍《世本》中,曾详细记载过早期邾国的世系。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人颜新吾在其《陋巷志》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根据这些有关邾国的一些断简残篇、野史家谱,我们还可较清楚地勾勒出早期邾国的传袭世系。
鲁哀公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471年)邾隐公被越人俘虏,邾隐公之子、邾桓公革之弟邾何被越国立为邾国君主之时,历史已进入战国时代。邾君何继位后,同样昏庸无道,邾国迅速没落。邾国较清晰可考的连续世系,至此终结,战国时的邾国,已经是名存实亡,甚至连国名也有变化,而改称邹国了。这个时期,邾国在各诸侯国的关系中,已远没了春秋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极少有机会参与当时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也正因为如此,邾与邻国的国界已不甚分明,人们的国境观念已被淡化。许多别国的文化贵族们纷纷迁徙到礼乐之邦鲁国较近的邾国居住。与此同时,鲁国的先进礼乐文化也扩展、传播至邾,使邾国地区的文化有较大的发展,甚至能与鲁国相提并论,形成了“邹鲁文化”或“邹鲁遗风”。
国破家亡之后,邾人被迫离开世世代代生逝世于斯的故国家园,开始从邾国向四方逃散。楚灭邾后,将亡国邾君及部分被俘王室成员强迫迁离邾国,迁徙到楚国内地的邾城(今湖北黄冈黄州乡禹王城)居住。邾城即因邾国遗民于此而得名,汉朝还于此设置了邾县。邾亡后,大批邾国王族成员和普通邾人,则主要向北或西北逃亡,因为北面的齐、鲁和西北中原诸国,在当时都是楚国的公开或潜在的敌人。其中,特别是邾国北邻鲁及齐国,更成为邾国遗民的主要避逃、分布之地。
邾国遗民的四处逃散,同时便把曹姓邾人的血缘种子撒向四方大地。亡国的阵痛孕育出许多新的生命。这些新生后的邾人子孙,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他们迅速地在四方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繁衍、裂变进而茂盛兴昌。他们中的一部分仍然以国名“邾”为氏,另一部分则以另一国名“邹”为氏,还有一部分以国名邾娄中的后一字“娄”为氏。而其中有一支以邾字去掉邑旁以“朱”为氏的邾国后裔,最为兴旺发达。
2.春秋时期
春秋以前,作为后世朱氏主体部分的曹姓朱氏尚未形成,早期的朱氏历史舞台自然都由发源于古老朱氏族的非曹姓朱氏占领。这个时期有史可查的朱氏人物,除了上章提到的非曹姓朱氏开基始祖如朱襄氏、丹朱、朱虎外,还有朱汗漫和朱张。朱汗漫曾耗尽千金家财去学习屠龙技术,三年之后学有所成,但却无用武之地。朱张则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隐士,属于朱虎的后裔,孔子在《论语》中曾把他列入古代“七大逸民”。
春秋战国之世,诸侯混战,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作为朱氏主体,刚从亡国阵痛中新生出来的朱氏族姓,因力量太过弱小,族姓太过稚嫩,根本无力在当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称雄天下,甚至也没有能够独当一面,雄霸一方。相反,这一阶段的朱氏,大都湮没于当时的历史洪流之中,以至在经典文献中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而其他来源的几支非曹姓朱氏,在战国时期也衰微不振,默默无闻。
当然,朱氏整体的衰微,并不妨碍朱氏族姓中个别优秀人物的产生出现。正是根据文献中的零星记录和这少数人物留下的蛛丝马迹,我们才可以尝试粗略地勾勒这个时期朱氏发展的大体脉络和轮廓。据史籍记载,整个战国时期的朱氏,见于典籍记载仅有四人,他们是:魏人朱亥和朱仓、楚人朱英和莒人朱厉附。
朱仓是战国魏惠王时代(公元前369~前319年)的一个谋士,曾为魏王献上一计,使齐国将魏国留在齐国作人质的太子放回魏国,事见《战国策》。朱厉附是战国莒穆公之臣,虽然不为莒穆公重用,但却以德报怨,为君殉死,事见《万姓统谱》。朱英则是战国末年楚国观津人(今山东观城),楚相春申君的门客和知己朋友。曾以“无妄”之论劝春申君杀李园以绝后患。春申君不听,朱英恐祸及其身,遂逃隐山林不知所在。事见《战国策》与《史记》。
在战国朱氏中,最著名的人物当推魏国人朱亥。朱亥本是开封市的一个屠夫,但很有勇力,被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聘闲为勇士。魏安釐王二十年甲辰(公元前257年)他与信陵君策划窃符救赵。在与魏将军晋鄙合符时,朱亥用袖中所藏二十公斤重的大铁锥将晋鄙打死,夺权代将,遂解邯郸之围。
此外,还有一些见载于朱氏族谱上的战国朱氏人物,如敦睦堂谱中的楚上官大夫朱胜、丞相府参军朱章,念兹堂《黄金园朱氏六修支谱》中韩魏上将军朱隆,吴郡朱氏始祖朱洪基等等。
战国之世,(曹姓)朱氏主要有四大支:一支留居沛国相县,并出仕附近的鲁、莒、齐国,如沛国始祖朱柁、莒穆公臣朱厉附等即是;一支居吴国也即今江苏苏州一带,形成吴郡朱氏的前身;另一支则是居于魏国的那一支,以朱仓、朱亥为代表;再有一支则是楚国的那支朱氏,以朱英为代表。朱氏最初发源于今河南东部淮阳古朱襄氏故地和山东西南部邹县一带,此后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在全国各地转辗迁徙,到隋唐时期形成所谓朱氏十一大派,即山东、吴郡、庐陵、鄱阳、建阳、曲江、南阳、冀州、汴梁、扬州、濮阳等朱氏十三望。
时至今日,随着族姓的日益壮大,朱氏族人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发展更加迅速。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朱氏现已成为一个拥有人口数千万,在全国一百大姓中排名第十四位的大姓;朱氏族人已广泛分布于全国每省市,其中最集中的为江苏、云南等省。此外,随着国门的打开,朱氏还走向海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南亚,其次是美洲和欧洲。
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姓氏之一,朱氏族群在历史上的迁徙,基本上与整个中华民族的迁徙、移民历史同步。可以说,朱氏的迁徙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移民轨迹。
中华历史上的移民,总体上呈由北向南迁徙的态势,朱氏在历史上的迁徙轨迹,总体上也是由北向南迁徙。朱氏最原始的发源地有两个:一是在今河南淮阳,这是远古时候的朱氏族在所地;一是在今山东邹县一带,这是曹姓朱氏的前身,古老的邾氏族的所在地。
朱氏的迁徙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一支崇拜赤心木的朱氏族由中原迁徙到江南甚至远至西南地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支南迁的朱氏族人,把他们在北方居住地的地名朱,也带到了南方。于是古人把中国南方称为“朱方”,把西南的天空叫做“朱天”,还把南方生长的一种赤色树木叫做“朱木”。这些都是朱氏氏族南迁的历史痕迹。
当年朱氏的一位肇姓始祖尧帝的儿子丹朱被舜帝打败,他的一部分子孙为了逃避舜帝的迫害打击,就曾向南方迁徙,一直到达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的“苍梧之野”。这支南迁的朱氏把他们始祖丹朱的陵墓也带到了苍梧,因此《山海经》有丹朱葬于苍梧的记载。今天,中国西南地区多朱氏,很可能就与此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是朱氏第一次大迁徙的时期。
据史籍记载,曹姓朱氏在邾子国灭亡之后,开始大规模向外迁移:邾国君主和一部分被俘的邾国王室成员被强迫离开世代居住的邾国故地,迁徙到当时的楚国内地邾城,也就是今湖北省黄冈县一带。邾城即因邾国遗民而得名,汉朝还于此设置了邾县。大批邾国王族成员和普通邾人,则在国破家亡之后主要向北或西北逃亡,因为北面的齐、鲁和西北中原诸国,在当时都是楚国的公开或潜在的敌人。其中,特别是邾国北邻鲁及齐国,更成为邾国遗民的主要避逃、分布之地。据史籍记载,小邾国的后裔朱氏则有一部分南逃到阊门,成为后世吴郡朱氏的祖先。邾国遗民的四处逃散,便把曹姓朱氏的血缘种子,撒向四方大地。他们迅速地在四方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繁衍、裂变进而茂盛兴昌。
与此同时,许多非曹姓朱氏也因为避难、征战和其他原因在中原各国间迁徙。如丹朱后裔朱氏有一支迁到沛国相县,构成沛国朱氏的一个组成部分;宋国后裔子姓朱氏的一支,自宋国迁江苏砀山,然后再迁河南宛县。
3.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朱氏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山东、江苏、洞南、安徽、湖北一带。其中,安徽江苏交界的沛国朱氏和吴郡朱氏,都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
4.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朱氏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迁徙。这个时期朱氏的迁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平时期因做官、经商、求学、避难、婚姻等原因而产生的各种正常的小规模移民;一种是由国家政策实行的强制性小规模移民,但都不是大规模的。
小规模的正常移民,使得朱氏在汉朝的分布更加广泛。据记载,当时在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湖北、江西、浙江、四川等中国主要省份,就都有朱氏族人分布。但这个时期朱氏相对集中并形成地方望族的有沛国朱氏、吴郡朱氏、平陵朱氏、南阳朱氏、都昌朱氏等数支。
汉朝朱氏移民中值得一提的是因国家政策性移民而形成的山东朱氏向陕西地区的迁徙。当年西汉历代皇帝为了护卫五陵地区的汉朝皇帝陵园,实行从全国各地向陕西皇陵地区的强制性移民。被移民的多是全国各地的大族豪强。当时参加这一移民的朱氏,最著名的有两支:一支徙居杜陵(今陕西西安),形成杜陵朱氏,后裔有汉哀帝(公元前6~前1年)时丞相朱博;另一支则居守平陵(今陕西咸阳),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平陵朱氏,出了一位优秀人物朱云。
5.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朱氏有一部分向东南吴国地区迁徙,另有一部分则向西南蜀国地区迁徙。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大动乱和大迁徙的时期,也是朱氏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迁徙的时期。这个时期,朱氏的迁徙仍呈自华北向东南迁徙的态势。因五胡乱华,中原战乱不停,一方面是中原地区的汉族朱氏在“永嘉之乱”后大规模向东南地区移民;而原来居住于江南的朱氏,则由江苏原居地继续向周围地区发展。另一方面是原居在中国北方地区的胡人少数民族渴浊浑氏开始进入中原地区,改姓朱氏,加入中华朱氏的队伍。
这个时期,汉族朱氏在全国的分布比两汉时期更加厂泛,但又相对集中于东南部的江浙地区,形成了朱氏居江南大姓之首的局面;其次是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而少数民族朱氏,则相对集中在河南的南阳、洛阳等地。
6.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的太平盛世,这个时期朱氏的迁徙有新的变化,即由原来的自华北向东南迁徙转变成多方位的移民。这个时期,朱氏的移民也大都是正常的小规模移民。这使得朱氏在全国的分布更加广泛。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朱氏自华北向东南的迁徙速度在放慢,因而在北方中原地区,出现了几支较大的朱氏族群:一支是割据北京数十年之久的昌平朱氏,一支是永城谯郡朱氏,一支是后梁皇族朱温家族。
7.五代、宋元时期
五代宋元时期是朱氏历史上又一个迁徙较频繁的时期。这个时期朱氏的迁徙又恢复了华北向东南的纵向迁徙态势。由于五代中原战乱和宋朝金兵入侵,使得中原地区的朱氏再一次大规模地向南方移民,仍主要集中在东南江浙地区,其次是广大江南地区。而原居江浙一带的朱氏,又向闽粤、岭南一带迁徙。这个时期较重要的朱氏移民有朱熹家族由安徽歙县黄墩、经江西婺源向福建建阳一带的移民。
8.明清时期
明清时代是朱氏移民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这个时期朱氏的迁徙更加频繁,更加复杂,迁徙的方向也由原来的自北向南纵向迁移,改为自中国内地向四周辐射和各地交叉式的迁移。这个时期,一个最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明朝凤阳朱氏由凤阳经南京、北京向全国各地的大迁徙。明朝建立以后,大封皇族凤阳朱氏子弟到全国各地为王,这支享有各种特权的朱氏皇族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到明末已发展到数十万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明朝政府实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大批朱氏成员也参加了这一移民运动,因而形成了朱氏历史上的一次自东向西的横向移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批江浙地区和江西地区的朱氏迁到湖南、湖北、广东地区,而许多原居湖南、湖北、广东地区的朱氏又向四川地区迁移。这一移民运动一直持续到清朝。与此同时,朱氏的迁徙还有这样几种大的趋势:一是一部分山西朱氏在明朝初年(公元1368年)奉政府之命从山西大槐树下出发,移民到山东地区;一是一部分江苏、江西和内地朱氏奉命自内地随军人居西南的云贵地区。
明朝灭亡后,作为国姓的朱氏为了逃避迫害,再一次大规模地迁徙。这一次的迁徙也是向四方辐射,但与明初向各大小城市的迁移不同,朱氏这次的迁徙是由城市向偏僻山区、由内地到边远地区、由大陆向海外地区迁徙。
自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开始,整个朱氏族姓都随着凤阳朱氏的衰落而进入了一个萧条和滞缓的时代。可以说,有清一代,是朱氏历史发展中的低潮阶段。当此之时,朱氏过去的辉煌一去不复再现,既没形成汉晋军武巨族,也没有出现过朱熹式的伟大文化名人更没有产生像明朝帝王那样的至尊家族。这时的朱氏,基本上处于一种压抑的衰微不振状态。然而,就是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仍有许多优秀的朱氏子孙,他们不求在政治、军事上发展,却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投身于学问和文化的研究与创作之中,并作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年满(清)王朝在对汉族实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又掀起一股埋头故纸考证的朴学之风,以转移士人们的视线,消磨人们的斗志。而这一政策的始作俑者,恰恰就是一位朱氏家族成员顺天大兴人(今北京大兴)朱筠。据姚名达《朱筠年谱》记载,顺天大兴朱氏迁自浙江萧山,而萧山朱氏兴起于南宋初期。他们的开基祖原是中州人(今河南),宋朝南渡时因战乱从中州南迁至浙江萧山,定居于萧山七都朱村桥。而大兴朱氏这一支有名字可稽的最早始祖名叫朱福三,约为南宋后期人,他又从萧山七都朱村桥迁徙至萧山越寨。
朱福三生子朱进八,朱进八传朱宁二,朱宁二传子朱德三。朱,德三约当明朝洪武至永乐时候,又自萧山越寨定居于萧山黄阁河,形成萧山黄阁河朱氏。朱福三之后,萧山朱氏朱筠这一支的直系传递世系依次是:朱公六、朱常二、朱登大、朱丙十一。
据家谱称,萧山朱氏自始祖朱福三到第八代朱丙十一,世代都是:耕地种田的普通农民,他们因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后人仅记得他{们的排行,而不记得名字。直到第九代以后,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朱丙十一生子朱长十六,名应龙,字近山,生于明嘉靖年间,、逝世于万历年间。朱应龙生子朱曾七,名道聪,字怀山。朱道聪的小子排行叫朱英三十二,名尚纯,字日章,明朝末年当过漕河游击的小官职。朱尚纲生子朱雄二十四,名必名,字显之,即是著名学者朱筠的曾祖父、大兴朱氏的始迁祖。
朱必名大概像其名字一样是一个颇有抱负大志的人。他在清朝初年远离萧山家乡,北游京师,谋求新的发展。据称他到北京后“结交贤豪”,“数次拥有千金,后来又散之”,到自己逝世时,竟无钱棺敛,就葬在北京。这样,他的这一支萧山朱氏便从此在顺天大兴定居下来。朱必名娶妻白氏,生子登俊。朱登俊年轻丧父,却颇能发奋图强,终于在清朝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公元1697年)当上了湖北长阳知县,从此开大兴朱氏筮仕官宦的先河。萧山迁大兴的这支朱氏,从此兴盛起来。
朱登俊后来又做过四川珙县知县,最后官至中书舍人,直至去世。他元配何氏,生子文炯;继配冯氏,生子文炳。朱文炳(公元1696~1764年),字豹采,即朱筠的生父。朱文炳因父亲的关系,自小便走读书做官的路,是顺天府学生、国子监贡生。然而这位年轻人满怀一身才学和大志,到三十多岁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上。后来试八旗教习期满,才做了个陕西咸宁知县,不久又改为(幸攵皿)知县,但数年后又因为公正刚直丢了官,回到了顺天大兴家里。朱文炳娶举人徐某之女,共生四子六女,四子是:朱堂、朱垣、朱筠、朱碴。朱文炳先生因为自己在科举和仕途上都不得志,罢职回家后,便将全部希望都投到了儿子们身上,亲自对他们进行教导和培养。功夫不负苦心人,朱文炳的四个儿子,后来终于个个都中了举人,步人了仕途。其中,长子朱堂,字冠山,官任陕西大荔县县丞;次子朱垣,字维丰,又字仲君,号冬泉居士,清朝乾隆十六年辛未(公元1751年)进士,官至山东济阳长清知县;四子朱(王奎),字石君,号南崖,清朝乾隆十三年戊辰(公元1748年)进士,官任山西巡抚、抚仁阁大学士,逝世后谥号“文正”。而四人当中,最著名的又首推朱筠。
朱筠(公元1729~1781年),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学者称为笥河先生。他是进士出身,历任侍读学士、顺天乡试同考官、安徽学政。是他,首先上书向大清朝廷建议,从《永乐大典》中搜辑古佚之书、纂修《四库全书》。后来,他的建议被采纳,他也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与修《日下旧闻考》。他还鼓励、培养一大批当时的士大夫进行辑佚和考据工作。在他的首倡和率领下,随著有《四库全书》编纂工作的开展,便形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乾嘉朴学考据之风。而乾、嘉以来著名的朴学家洪亮吉、孙星衍、江藩等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尽管朱筠本人著述不多,但却被史学家们公推为“乾嘉朴学的开国元勋”、“乾嘉朴学家的领袖”。
朱筠生二子:长子朱锡卣,官任福建盐场大使;次子朱锡庚,官任山西候补直隶州知州。
朱筠、朱蝰兄弟的杰出成就,使萧山朱氏顺天大兴分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宗族一跃而为举世闻名的望族。
据朱骏声《朱氏支谱序》记载,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朱氏望出吴郡,源于昆山,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该族可知的最早祖先为唐末人朱兹。朱兹生四子,其中次子叫朱琼,三子叫朱承厚。朱承厚的曾孙叫朱昱,朱昱的后裔迁居睢阳(今河南商丘),到宋朝产生了朱贯。朱贯,字贯道,官至兵部郎中,与当时丞相杜祁等相交,号称“睢阳五老”,为当时的大名士。朱贯的第五代孙朱子荣,南宋初年官直秘阁。史称当朱子荣年轻时,正值金兵入侵,宋室南渡,中原离乱。他为避兵乱,遂南逃东吴,居常熟。朱子荣生子朱大有,又从常熟迁居吴城(今江苏苏州)。朱大有传到第三世,便是元朝大学者朱德润,又从苏州迁到昆山(今江苏昆山)。朱德润(公元1294~1365年),字泽民,善书札和山水画。元英宗至治元年辛酉(公元1321年)出任征东儒学提举,倍受皇帝宠信。后又曾任浙江省照磨,参议国事。他是当时有名的学者、画家。所著有《存复斋文集》、《古玉图》等传世,传见《新元史》卷二百三十七。
昆山朱氏自朱德润之后,一直长盛不衰。朱德润之子朱吉(公元1342~1422年),字季宁,明洪武初官任户科给事中,后升中书舍人、湖广佥事,为一时著名书法家和学者。朱吉生三子:定安、章安、永安,都“善笔札,皆清修笃学,不坠其家声”。其中,朱定安,字士隆,工古篆。朱永安,字士常,博学工诗,善于真草书法,著有《尚志斋稿》。兄弟三人均在《昆山人物志》上有传。朱永安生子朱夏,字南,号勉斋,隐居乡里,教授为业。朱夏娶郑氏,生四子:器、文、质、彬。其中,以次子朱文一支最盛。朱文(公元1444~1511年),字天昭,一字天章,明朝成化二十年甲辰(公元1484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湖广按察副使。朱文娶工部侍郎王永和,孙女为妻,生有六子:希周、希召、希韩、希富、希吕、希冯。
昆山朱氏传到朱希周时,又自昆山回迁至苏州吴趋里,是为回迁苏外朱氏始祖。朱希周(公元1463~1546年),字懋忠,号玉峰,明朝弘治九年丙辰(公元1496年)进士第一名,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去世后赠太子少保,谥号“恭靖”。朱希周的高中状元和杰出成就,为苏州朱氏开了一个极好的先兆。
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明清时期以凤阳朱氏为代表的朱氏族人,已经开始由中国大陆向台湾省及海外第一次大规模地迁徙。如明初建文帝向海外的逃亡,明末朱氏族人向台湾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朝鲜、南洋地区的大规模移民。
近代以来,朱氏的迁徙更加频繁复杂,迁徙的路线、方向更加繁多,其中最值得重视的迁徙,一是全国各地广大朱氏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集中;二是随着国民党政权的退守台湾省而产生的大陆朱氏再一次大规模迁入台湾省;三是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而出现的大批中国朱氏向欧美及世界各国的开拓性迁移。
9.徒居台湾省
朱氏是历史上中国大陆通台湾省的先行者。早在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隋羽骑尉朱宽便奉隋炀帝之命与何蛮一同来到台湾省了解情况,第二年又奉命再往台湾省。这是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大陆官员涉足台湾省。
朱氏大量入台,是在明朝末年,当年朱氏大明王朝灭亡,以宁靖王朱术桂为首的大批朱氏皇族成员随郑成功父子渡海来到台湾省。这批明室皇族后裔在台湾省生活、居住了几十年,虽然到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公元1682年)康熙攻陷台湾省时,他们中部分被强迫迁回内地,但理应有一部分仍留在那里。
另据《中华文化百科全书》记载,清朝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公元1683年)有诏安人朱某入垦台湾省大目抬堡麻产庄;清朝乾隆五年庚申(公元1740年)大陆人朱某与温姓助垦首郑大谋,垦竹北二堡宵里祖;清朝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公元1787年),有泉州人朱馄侯与人合作开垦台北海山堡、北抽坑子庄等处;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人台拓荒的还有福建人朱英水等垦竹南一堡公馆庄;又有朱、温二姓组织开拓机构名叫“诸协和”,在桃园地区从事垦拓;清朝嘉庆十二年丁卯(公元1807年)有朱芦观与庄民重修台湾省凤山寺;清朝咸丰三年癸丑(公元1853年)泉州人朱某移居台湾省,初居今基隆市,后徙居彭佳屿。福建长泰人朱一贵移居台湾省后,托称为明室后裔,于清朝康熙六十年辛丑(公元1721年)率众起义抗清,轰动一时。
民国晚期,随着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省,又有大批朱氏族人随之迁台,形成朱氏人台的第二个高潮。到今天,朱氏已发展为台湾省的第三十二位大姓。朱氏在今日台湾省只是中等大姓,而且族姓的发达也远比陈、李、吴、黄等姓要差,这应是清朝朝廷长期压制台湾省朱氏所遗留下的不良后果。
台湾省朱氏现在也建有自己的宗族组织即台北市朱氏宗亲会,由楚系后裔朱士刚先生任理事长,会址设在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269巷72号。
在中国台湾省地区,朱氏族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台湾省的新竹、台南、基隆等地。
10.移居海外
⑴.南洋与东南亚朱氏:
朱氏也是中国通南洋的先行者。据《梁书》记载,早在三国时,吴国孙权便曾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与中郎将康泰通南海诸国,这是见于记载最早涉足南洋的朱氏,也是见于记载最早通南洋的中国官员。
明朝初期,燕王政变,推翻建文帝后,据说明建文帝朱允炆就逃到了南洋。为了侦查建文帝的情况,明成祖还派太监郑和多次率领海军前往南洋巡查。
明末清初,为逃避大清朝廷迫害,大批明室后裔逃往南洋,如鲁王朱以海、著名思想家朱舜水都曾到南洋一带抗清。近代以来,以闽粤沿海地区为主的朱氏族人又纷纷到南洋一带去拓殖和谋生,时至今日,朱氏已成为南洋华侨、华人中的重要一支,在印尼、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华人社会中都有一定势力,并产生了印尼报人朱茂山、新加坡著名音乐家朱晖、马来亚华人公会秘书长民主联合党领导人朱运兴等一批杰出的华人领袖。
南洋朱氏大都在当地建立了各种朱氏的宗亲联谊组织,如新加坡朱氏公会、菲律宾朱倪宗亲会、新加坡琼崖朱氏社等。
菲律宾朱倪宗亲会是菲律宾华人朱氏和倪姓联合组成的血缘社团,1980年庚申2月3日创立于马尼拉。宗旨是:坚持中庸之道,联络宗谊,使散居各地宗亲时常聚会,守望相助,缓急共济;使年轻一代宗人,有宗族观念,不忘祖先和中华文化发源地,发扬中华文化传统。首届理事长朱其喇。
新加坡琼崖朱氏社是新加坡华人血缘社团,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成立,是新加坡琼崖各宗亲组织中历史悠久的团体之一。宗旨:联络感情,促进团结,举办公益,共谋福利。规定:凡属琼崖朱氏血统的华人,不论是居住在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均可加入该会为社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会员二百多人。
新加坡朱氏公会是新加坡华人血缘社团,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成立。宗旨为奉祀祖先,联络感情,促进团结,共谋福利,1968年戊申在武林山之麓重新建立先祖纪念碑。每年清明节举行春祭,1969年己酉设立互助部,以照顾会员福利。第三十二届(公元1983年)主席为朱儒荣。
朱氏越出国境南迁到东南亚的历史已很长远,因为像越南等国在独立前原本就是中国封建帝国的统属地。大量朱氏族人进入东南亚,则也是在明末清初。当年南明政权反清失败,永田皇帝率一批朱氏皇室成员逃亡缅甸,后来大部分或被缅甸人杀害、或遣送回国,但仍有遗漏逃匿后而流落在缅甸的。在今日缅甸、泰国、越南等国,都有朱氏华人,但人数不算很多。而在越南本族中,由古老越族中的朱氏形成的今日越南朱氏,则非常昌盛。朱氏是今天越南常见大姓之一,并产生了越南人民军创始人、国防部长朱文亚上将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朱辉珉大将等一批杰出的人物。
⑵.朝鲜和日本:
朝鲜与中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朱氏因做官、征讨、谋生等原因大批迁至朝鲜。这些早期朱氏移民,构成今日朝鲜民族中的朱氏。特别是明清时期,朱氏迁朝者形成高潮,在今日朝鲜华人中,朱氏是人口较多的大姓。据统计,朱氏为今朝鲜一百四十三姓氏之一。据朱子后裔联谊会的资料统计,现在朝鲜的朱氏属紫阳一派的,南韩有十五万余、北朝鲜有六万余,共达二十余万人,可见在朝朱氏华人之盛。
朱氏移民日本主要也是明末清初。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浙江余姚人朱舜水。朱舜水是明末清初一位极有民族气节的思想家。关于他的家族,一说是紫阳朱熹的后裔,但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明朝皇族的同宗旁支。他的远祖是朱元璋的族兄,因不想做官,便隐姓埋名,改姓诸氏,后子孙才恢复本姓朱氏。朱氏自朱舜水曾祖朱诏以来,历代显宦,为世家大族。朱舜水生当明末乱世,明亡后,以一介书生奔走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安南、南洋等地乞师筹饷,策划国内反清复明运动。事败后,于清朝顺治十六年己亥(公元1659年)逃亡日本,先居长崎,后移居江户,至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公元1682年)寿终于江户,并葬在那里。朱舜水移居日本二十二年,长期从事讲学,传播经世致用的思想,对当时的日本有巨大的影响。日本许多著名学者、思想家,都是他的门人。后来他的门人弟子形成日本文化史上的水户学派。他的思想和事迹在日本广为人知,至今受到日寇民的敬仰。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日本还隆重地举行了“朱舜水来日二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并邀朱舜水在中国的第十一世孙朱辅基到东京致祭。
⑶.美国:
朱氏移居美洲时间虽然较晚,约从近代开始,但人数比较多,而且分布极广。据统计,在美国华人中,朱氏排在第三位。据朱子后裔联谊会的统计,在今日美国的三十多个州都居住、分布有朱氏华人。美洲的朱氏又建立有本族的宗族社团组织。如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美国朱氏华人成立朱思德堂,购置楼宇,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朱氏华人又成立朱沛国堂,在二藩市设置总堂。此外又在屋仑、洛杉矶、新奥尔良、休斯顿、新墨西哥、纽约、波士顿、吐简等地设立分堂,定期组织美国朱氏祭祖,1992年壬申美国朱氏宗亲会还组织回大陆寻根、祭祀朱子等活动。美国的朱氏华侨、华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是海外朱氏中最优秀最兴盛的部分。这里产生了美国应用数学委员会主席朱家琨、被评为1990年庚午美国最杰出人士的物理学家朱经武、加利福尼亚华商总会会长兼中国联谊会会长朱艺峰、《北美日报》社社长朱光复、北加州工程师朱再兮等大批杰出的人物。
⑷.非洲:
在毛里求斯的六十多个华人姓氏中,朱氏虽只算是中等姓,但却是较杰出的。这支朱氏曾孕育出著名华侨领袖、华人议员、地区管理部长朱梅麟。
在尼日利亚有第一位华人酋长、企业家朱南扬。
⑸.其他:
在国外,朱氏较集中的国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如在朝鲜,朱氏是主要姓氏之一,在朝鲜有六万人,在韩国有十四万人,共计达二十万人之多。在越南,朱氏也是常见姓氏。在美国,据当地朱氏联谊会的资料统计,朱氏是美国华人中的第三大姓,而且已广泛分布到美国的三十多个州。
分布
秦汉时,朱姓已普遍分布于中原和华东地区,尤其在江苏南部兴起,形成江南朱姓大族。同时由中原向西北的陕西挺进,至东汉末,朱姓的足迹已西达四川、南抵福建。唐朝时朱姓已出现在广东。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元璋大封同姓王,大赐国姓朱,这样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特别是明初向云南的进军和屯垦,西南地区的朱姓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朝末朱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1O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5.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江苏、浙江,这四省朱姓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湖北等。当时的赣苏浙皖豫、川鄂为朱姓的两大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朱姓大约有18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列为第十一位。浙江为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9.4%。在全国分布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甘肃、山东、福建三省。宋元明600余年,朱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同时也向西北和西南运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苏浙赣鲁、福建、甘肃三块朱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朱姓的人口约1810多万,为全国第14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810万,大约增长了9倍多。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纷纷改回原姓有关。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五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西、云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大约又占34%。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朱姓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
朱姓在人群中分布在苏皖浙赣、山东南端、鄂湘东部、福建北部、广东中北部、云南大部、四川南端、贵州西南部、内蒙古北端,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32%以上,有的地区最高可达2.4%,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居住了大约45.5%的朱姓人群。在山东大部、河南、鄂陕甘大部、宁夏、川贵大部、重庆、广西、湖南西部、广东西部和东端、海南、福建南部、台湾、青海东部、新疆东北、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河北东部、京津、黑吉辽,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1.3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十面积的46%,居住了大约52%的朱姓人群。
【郡望堂号】
郡望
吴 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隋朝灭陈国后,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沛 郡:也称沛国郡、沛县,始建于汉朝初期。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泅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王莽改为吾符郡,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南朝宋移治萧县(今安徽萧县)。北齐时废。早期沛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省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时改为国,后又改回沛郡,所辖地域大为缩小,而且郡治屡有迁移。此支朱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司马朱诩。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朱氏通称沛国,以远祖兴起发源斯地,故名。
凤阳郡:隋时置郡。治所在钟离(今安徽凤阳)。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此支朱氏,主要为北魏时期浊浑氏、朱可浑氏所改的朱氏后代。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陈后废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朝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一带,唐朝时期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位于江苏溧阳旁边,紧靠长江。
太康县:秦朝时期置阳夏县。隋朝时期改为太康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一带地区。
钱塘县: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永城县:东汉朝时期的临睢县,晋朝时期废除。隋朝时期又改置为永城县,其时辖地在今天河南省东部,邻接安徽省。
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国置郡,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东南。西晋时期改置为义阳国,其时辖地在今天河南省新野县南部一带地区。
梁郡,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始置梁郡;晋朝升梁郡为梁国;后秦时,改梁郡为徐州;北周初年(557年),改梁郡置梁州;隋开皇元年(581年),改梁州为梁郡。郡治睢阳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
柘城县:六千多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安葬于柘城;夏朝时,柘城称“株野”;商朝时名“秋地”;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战国时大部分属楚国。秦朝时开始置县。
堂号
金陵堂:以望立堂。
沛国堂:以望立堂。
吴郡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义阳堂:以望立堂。
太康堂:以望立堂。
永城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凤阳堂:以望立堂。
白鹿堂: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上朝奏本,请杀奸臣张禹,触怒了皇帝,令刽子手拉去执刑。朱云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刽子手用力拉朱云,结果把殿槛扮断了。
一本堂:朱氏的一支,迁至余姚,以望立堂。
紫阳堂:朱熹,别号紫阳,绍兴进士,宋国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大文堂:湖北麻城朱氏一支,远祖是曹侠-朱介-朱敬则-朱师古-朱古祐,始祖为万四公三子胜祖,原名升远,于元末随父兄由乐平迁麻城县南,见麻溪河山环水绕,遂卜居于此,明初编户,更名为胜祖。是本族始祖,妣刘氏孺人,合葬麻溪北岸,亥山巳向,距祠西百步外乃合族祖山吉地。康熙丁亥年勒碑,乾隆癸丑年于碑外重立石壁,以垂久远。生子六:元亮,元善,元海,元忠,元贞,元明,义子一,伪谦。后人创谱牒时定为“大文堂”。
字辈
朱姓明代皇族字辈
长子懿文太子朱标家族: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3子晋王朱棡家族: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4子燕王朱棣家族:“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该支皇族在明亡后改姓邹
5子周王朱橚家族: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恪广登庸
6子楚王朱桢家族: 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土立全功
7子齐王朱榑家族: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10子鲁王朱檀家族: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兼达,康庄遇本宁
11子蜀王朱椿家族: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13子代王朱桂家族: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
14子肃王朱楧家族: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15子辽王朱植家族: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而龙舆
16子庆王朱(木+旃)家族: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昆
18子岷王朱楩家族:徽音膺彦誉,定干个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19子谷王朱橞家族: 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怪豫,扩霁昱祯祥
20韩王朱松家族: 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21子沈王朱模家族: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皙暐 ,圭璧澈澄昂
23子唐王朱柽家族: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25子伊王朱劮(木+彝)家族: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26子蓼王朱楠家族:天运开中远,危国挺起元,思文光仕泽,福寿永廷年。该支皇族在明亡后改姓廖。(改姓的此支皇族把“泽”字改为“敬”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分支)朱氏字辈:学景洪继广,成宪庆繁祥。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光裕堂朱氏字辈:明登承国选,才高应世传,文邦贤学士,圣殿荣封联。
朱氏字辈排行新编朱氏统一字辈:紫阁书弘文博学富经纶阳光照寰宇云高锦长春世家建奇秀国泰运昌隆泽惠禄荣祚广益启明侯万载庆丰硕克成功永存古训勤守继雄豪振乾坤流晖焕玉彩新景展鸿图芳名标青史德业传千秋”。
《中华朱氏通志》订《中华朱氏新行辈》:
沛国人兴旺,中华民富强,九州丹凤展,环宇大鹏翔。
紫阳东升起,云集圣贤良,英杰勋名远,雄才超群芳。
先君传哲理,清廉尚典章,仁义礼智信,伦常显金光。
勤学治家本,高科建福康,平日恒积善,延年益寿长。
忠孝承祖德,厚道继新安,文明宗裕盛,和顺永世昌。
朱熹一系字辈:“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朱茶元一系字辈:“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孟洪泰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国彦达述弘徽”。
紫阳朱氏一支字辈:“殿衍宗德允锡为光汝其茂觉怡顺斯仰敬承立达育化元英安怀致信世保治平”。
紫阳朱氏一支字辈:“芳绍先儒道延来世永振人文为家之式诗书泽远礼乐源长祖功宗德孙子其昌”。
沛国郡朱氏字辈:“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崇富贵朝钦仰贤良国旌隆考亭垂统绪,道学衍宗风世第培原厚各门紫气先”。
四川沛国郡朱氏字辈:“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崇富贵朝钦仰贤良堂例班蔚起人才盛联登科甲攀庆余图比门寿乐祝南山抚宜”。
仙乡沛国郡朱氏字辈:“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灿茂林生桂馥秀苑发奇兰祮祥呈蔼瑞美彻自昌蕃豪杰扬梓里作述着邦乡”。
四川简阳朱家沟字辈:朝庭世新登,锦国正乾坤。茂盛才子贵,永保仕康林。继福天元志,光荣显华中。维有文明德,…
四川朱氏字辈:“发福成海从仕克友尚成文化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始蒙纪述耀金章”。
四川苍溪朱氏字辈:仕代永昌六朝克仁义礼”。
四川达县朱氏字辈:文志仕良德学尚贵元有光明方正思应礼义仁兴天开庭惠”。
四川自贡荣县朱氏字辈:光宗永正国安世秀元文廷仕朝天子荣兴登有明”。
四川自贡荣县朱氏字辈:照世英明敬良有金朝廷上宾福昭光烈地泽长珍西和永得锦章孔兴”。
四川朱秀一支字辈:彦文世中国三一登(成)正永天元开启大占宏兴佑尔仕子昌显光明孝友昭人瑞诗书隐道根诚心遵古训克念振家声广泽符河海高应秉日星修身能造福皓月满乾坤”。
四川资中朱氏字辈:登台兴朋世琪宗曾文正光远开志万派原能和联为付寿康”。
四川通江朱氏字辈:文曰如有仕兆以学继习廉等希云景孟秀绍光贤”。
四川朱氏一支字辈:化尤圣朝龙先祖增光德贤大太子新曹元家有庆万代永发兴”。
四川朱氏一支字辈:必惟天仲志汉以胜朝隆先祖增光德贤达代嗣兴家邦扬显烈”。
四川朱氏一支字辈: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崇富贵朝钦仰贤良堂例班蔚起人才盛联登科甲攀庆余图比门寿乐祝南山抚宜”。
四川、江、浙朱氏通谱字辈:“发福成海从仕克友尚成文化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始蒙纪述耀金章”。
四川、福建汀州朱氏字辈:玉秉正中世代兴隆辉星化雨永绍华宗极培根本修竹茂松鸿大光耀家国登崇”。
重庆江北朱氏字辈:“学永登国政长佐显德昌洪文开景运音才启辉光”。
重庆朱氏一支字辈:“传家有定矩继续永山河”。
重庆铜梁安居朱氏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溪贤生瑞草子孝父心宽”。
重庆垫江朱氏字辈:“碧世宗应文(文)昌汝大显朝庭宗维隆孝友传家远”。
福建福州朱氏字辈:忠成立本在于民”
始(君)能(仁)彦(子)善(德)必(孔)有(孟)亨(仲)宗(季)元(克)明(世)居(永)士(昌)方(天)星(道)利(则)用(尔)振(忠)基(良)成(孝)立(友)本(宜)在(生)于(贤)民(孙)先(哲)前(人)积(兴)累(创)历(伊)代(叙)神(周)通(祥)纪(分)怀(支)以(蕃)颂(衍)吉(传)旦(继)是(丞)逢(尝)尊(题)贤(名)尚(联)理(迭)受(钦)训(赐)宜(弥)聪(彰)”。
福建福州永泰朱氏字辈:长房派:文世仰朝瑞尔汝起公卿(侯)伯(曰)圣(长)贤(木)传(金)道(春)发(炳)家礼岳振”;
二房派:文玉天一贞世景子宗德绍时自(顺)茂(忠)天(良)必寿其昌盛”;
三房派:安应孔尚公实汝子公日永在上招玉瑞庆利兴旺”;
二、三房新合派:勤学俊耀祖财贵建荣华诗书存万卷功大福生怀智慧能致富善勇义兴来”。
福建晋江朱氏字辈:联步趋朝端簪缨奕世新祖宗传太白”。
台湾高雄朱氏字辈:“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灿茂林生桂馥秀苑发奇兰祮祥呈蔼瑞美彻自昌蕃豪杰扬梓里作述着邦乡”。
台湾宜南二邑朱氏字辈:“彦吾日尚清礼义长家声彦成彰祖德江右显奇英诗书贻后习衣冠耀千秋近臣功业建高士性情真中孝傅前烈竹帛继簪缨至斯宏福大利真旋元享”。
安徽凤阳一支字辈:先道肖业崇(宗)德乃昌家和国泰春满华堂元良广建福祉昭彰慎修维礼吉瑞宁康克勤守俭思泽绵长安徽六安朱氏字辈:元木振成大永西久盛昌”。
安徽无为朱氏字辈:永世吉昌天能在晓道雨为良”。
安徽太湖柘林朱氏字辈:“千寿伯守仲仕文延万绍正启贵思东光华庆有耀诗书承先德忠信定兴祥家盛多贤达声名傅世芳”。
安徽萧县朱氏字辈:光裕兆经济绍述延存良慎修德业茂礼怀益思长”。
安徽庐江朱氏字辈:家帮世芳业守元良成来其绍”。
安徽长丰朱氏字辈:在廷世永茂文克纪道广为民学化良金书佩邦本”。
安徽寿县朱氏字辈:锦忠良玉德宝士树熏宏安乐拜家顺显印道影龙”。
安徽濉溪朱氏字辈:兆茂金士传明印清”。
安徽当涂朱氏字辈:天开万大昌承宗应世美”。安徽淮南朱氏字辈:茂廷庆永守玉兆良才”。
安徽巢湖朱氏字辈: 良日元成绍,本贞奎全永,贵灿堆银汉,桃红印玖江
安徽肥东朱氏字辈:平德宗正家邦远应传道文明开科繁荣”。
安徽泾川朱氏字辈:“云华辉玉镜琴瑟蕴和声涧采频繁秀庭钟兰蕙荣天子本贤明文武庆安平一宗成大谱永世仕光荣人才应会昌有德发其祥保定徵元吉傅家益引长”。
安徽宿州朱氏字辈:廷丛有克学怀敬广道清永安乐吉庆家邦保太平书经开昌运长春天地同传之百世远万古一朝星”。
朱氏柘林堂世系字辈:(柘林堂之前世系 )朱敬则祖(大唐名相) 光迪祖(即介祖,生子四:守滔、守温、守同、守和)禹一祖(讳滔,即守滔) 师古祖(讳涔,生四子:玉,即古训;瑰,即古僚,字舜臣,讳环,称茶院府君——环公;璋,即古祝,讳章,称桐川府君——璋公;革,即古佑——瑾公我千一公之嫡祖) 古佑祖(讳瑾,字鼎臣,号黄墩主人,生子五:春、满、园、林、秀) 满祖(讳远,生子二:文豪、祖庆。文豪出继秀祖为嗣。)——秀祖(讳迁,又讳清,字显达。以胞兄满之长子文豪入继为嗣;后生子二:文强、文甫。) 文豪祖(字克正,生子三:新、荣、符) 荣祖(金 氏,生子一:承裕) 承裕祖(金氏,生子四:弼、恩、郡、膺) 郡祖(余氏,生子四:政、简、海、允) 才政祖(吕氏,生子三:元长、元勤、元经) 元长祖(刘氏,生子二:绛、绘) 绛祖( 字麟祥,王氏孺人,生子三:比、府、蒙) 比祖(字元泽,又字争先,韦氏,生子一:亨) 亨祖(字叔通,余氏,生子二:安显、文显)安显祖(字文谟,余氏,生子二:大亮、大名) 大名祖(字晋章,彭氏生子二:阈、武) 阈祖(字时用,号砚溪,蔡氏,生子二:一甫、一荐) 一甫祖(字伯弼,蔡氏,生子三:梦魁、梦元、梦熊) 梦魁祖(字奇五,胡氏,生子三:益名、季仲、季曾) 季仲祖(字传良,张氏,生子四:九绶、九万、九谔、九论)九论祖(字佩儒,项氏,生子一:宗濮) 宗濮祖(洪氏,生子一:小章)小章祖(字闻斯,金氏,生子二:文观、武观) 武观祖(字允中,胡氏,生子一:苍龙) 苍龙祖(字翔云,配林氏,生子二:忠、孝;继配昌氏,生子二:平、浩。考附籍彭泽今清山庄、田里庄、山茶庄、月山庄、横山庄、感子桥、神童岭皆其后裔。考葬仙人掌丁癸向。二妣合葬浩山,领有碑志。刻录坟境。) 平祖(高氏,生子一:千一。考妣始迁饶州汪谢坝,又名瓦屑坝。后复归彭泽。合葬枫树洼巳亥向,有碑志) 千一祖(字振基,饶州郡学生。廖氏,生子三:建二、寿二、良二。考,因元季兵扰,率三子渡江而南。命我祖寿二迁太湖西北乡柘林山河边老屋而居焉——故我寿二祖一脉称柘林堂。
太湖柘林朱氏字辈:旧序:“千寿伯守仲仕文延万绍正启贵思东光华庆有耀”;增序:“诗书承先德忠信定兴祥家盛多贤达声名傅世芳”。
安徽安庆宿松朱氏派系字辈:(注:宿松朱氏一世祖即太湖朱氏一世祖又是安徽舒城朱氏一世祖):本建任仲友,仕聊驾滋可,应国宗孔孟,诗书礼仪风,仁才咸正启,精学愈洪通,忠厚绵先绪,舜民永久隆
祖籍明初应天凤阳府临濠(今安徽凤阳)一支字辈:仲应文秀远用守廷得孟宗元志大道荣光世盛昌
四川简阳朱家沟字辈:朝庭世新登,锦国正乾坤。茂盛才子贵,永保仕康林。继福天元志,光荣显华中。维有文明德,家声君可隆。
江西朱氏一支字辈:“盱南廿十一都里”。
江西盱南朱氏字辈:“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崇富贵朝钦仰贤良国旌隆考亭垂统绪道学衍宗风世第培原厚各门紫气先”。
江西赣州朱氏字辈:“英贤日挺生钦战青和处”。
江西穆湖朱氏字辈:“叔德思仲服孟若玉以时应正日振 猷”。
江西南昌朱氏字辈:“穆肇兴邦泰际珍家光茂承先启后昌明永敦孝友志传忠良诗书立身华国文章”。
江西九江朱氏字辈:“景庆星慧……”
江西高安朱氏字辈:“世德永维新承宣思继起”。
江西抚宜仙乡朱氏字辈:“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灿茂林生桂馥秀苑发奇兰祮祥呈蔼瑞美彻自昌蕃豪杰扬梓里作述著邦乡”。
江西九江朱氏一支字辈: 点顺同遵守,修齐大学篇,思泉方饮水,浴后潜光年,XXXXX,XXXXX,隔言明左右,祖泽万千年。
湖南汉寿朱氏字辈:“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孟宏大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光彦达述前徽”。
湖南湘乡朱氏字辈:“孔孟重尧舜永广万年兴国祯祥瑞朝廷定太平忠孝郭先训诗书启后昆继承纲纪立远大振乾坤”。
湖南湘中大石朱氏字辈:原派:“大诚宗有庆万子得奇方福寿广文庭元昌正与继太原圭彦士梦应世希公必惟天仲志汉以胜朝隆”;道文派:“先祖增光德贤达代嗣兴家邦扬显烈宇宙乐升平”;琇裴派:“所性炳前徽相期务归极人道允钦崇鉴观昭上际”;增派:“凌云展伟业华夏溢馨香忠义贯日月砥柱溯赣江”。
湖南桃川朱氏字辈:“翠处天光加国继楚良达世启文明学笃维邦开景运绍宗孔圣直真传”。
湖南保靖清水朱氏字辈:“国正天兴顺嘉风德泽长益统山河秀万世保安康”。
湖南衡阳朱氏字辈:“玉鼎定成仁厚祖宗守徳永远世代兴隆时盛日光明鸿章华国庭英才启泰运绩学振先声礼义传家本忠良锡祚荣丰盈登大有黼钹佐升平前烈继述善阜基程式增”。
湖南怀化朱氏字辈:“宗道世代永”。湖南澧县朱氏字辈:“道德传万代”。
湖南湘乡朱氏字辈:“定显耀庭志承先启后芳”。
湖南望城朱氏字辈:“簪缨世系先祖是皇蒸党勿替百代荣光诗书垂训俎豆馨香箕裘永振华国文章成伯文章永远启良经纶邦国正直平康绍谟法典仁积德阳克复敬恕明健行芳”。
湖南衡阳朱氏字辈:“慎均义礼良显表文万国应廷一世永昌兴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昆祖宗恩惠长盛德振朝纲肃雍昭信达道学远垂芳”。
湖南邵阳新邵朱氏字辈:“俊南源世应添志景文廷学孟大吉昌永正乾坤久芳训开先德”。
湖南湘乡朱氏字辈:“大衡庆忠明良忠孝思杨永世贤德昌盛势佐名光定显耀庭志承先启后芳”
湖南省蓝山县朱容公派下朱氏字辈:“文孔思廷绍 明德邦尚元 泰和天运启 富贵顺时宣 绩崇芳永茂 继述显宗光 世守承先志 智仁信义廉” 第二十届修谱1998年续增: “遵祖帅神洲 炳轩昱炯衍 勃威俊彦奎 中华红家冠”
湖南湘乡朱氏字辈:旧序:“孔孟重尧舜永广万年兴国□祯祥瑞朝廷定太平”;新序:“忠孝郭先训诗书启后昆继承纲纪立远大振乾坤”。
湖北随州朱氏字辈:“绣一言鼎师朝□之俊祖德本绵长家声思丕振久大规模定流传万世盛华国有文章经济从先圣”。
湖北咸宁朱氏字辈:“辛贵孜友伯仲朝兴天文显相民良喜启宗传万代福定隆昌久恩荣广大长”。
湖北仙桃朱氏字辈:“天一世孔眉门光地传道受学忠厚常成”。
湖北阳新朱氏字辈:“会克美必中纯槐耀丰锡”。
湖北丹江口朱氏字辈:“国正天义太永远传忠谱”。
湖北朱熹后裔朱氏字辈:“时逢家本立良德继荣长”。
湖北宜昌朱氏字辈:“天兴积善必昌”。
湖北朱氏一支字辈:“长盛毓贤英宽厚怡安善廉能仲品行”。
湖北恩施朱氏字辈:“正光一国天地人和安邦林太永定康寅吉庆严佳松柏长青”。
湖北郧西朱氏字辈:“官斈光明兰文”。
湖北武汉朱氏字辈:“正诚培大德福康寿保安康”。
湖北咸宁朱氏字辈:“朱子传方考亭(廷)”。
湖北大冶金牛朱氏字辈:“信昌文邦习朱学仕成名正大光先德诗书作世珍”。
湖北鹤峰朱氏字辈:“真昌定兴国朝圣景宗台”。
湖北恩施朱氏字辈:“祖德元远继义永昌仕传仁厚明政家邦”。
湖北天门朱氏字辈:“资廷惟人宗之一本时有万邦建大树骏显忠遂良品登金玉材毓栋梁家咸积善代必余庆朴守田宅秀升朝堂缘崇孝义永世其昌胤睿赓发励志图强科教兴国报答炎黄”。
湖北武汉朱氏字辈:“世子传家功名贤达梦林瑞兆永享侠昌”。
湖北丹江口朱氏字辈:“国正天义太永远传忠谱”。
湖北襄樊朱氏字辈:“荣华富贵久万”。
湖北仙桃朱氏字辈:“万士承先志永克福寿康”。
湖北黄陂朱氏字辈:“学希贤哲德”。
湖北襄樊朱氏字辈:“楚守正自安”。
湖北麻城朱氏胜祖一支字辈:“文德克全,富盛自长,经书继美,忠义维良,和平正直,修省谦光,安仁乐道,集善崇芳,志存君国,业在家邦,绍先守训,学仕敦常,宗荣祖耀,声显名扬,建功立效,顺理成章,恒锡之福,允发其祥,一本友爱,万世同堂。
湖北麻城朱氏胜泗一支字辈:胜友()大,学廷宗一,()长逢思,之子生有,文章光世,德湖北麻城朱氏胜祖六门元明一支字辈:胜友()仕,()大凤之,()()嘉应,舜之()道,()耀启德,修名自立, 守湖北麻城朱氏胜祖长门后裔文奎一支字辈:文章仕尚,清朋世英,才自定多湖北麻城朱氏胜祖长门后裔从碧一支字辈:从()月朝,()启允大,士忠义子,道天开远,承先孝湖北麻城朱氏胜祖二门后裔珞一支字辈:珞大思玉,尚守楚()学时必大,启文光祖,沛()()湖北麻城朱氏胜祖二门后裔光远一支字辈:光文正映,福绍新传,自湖北麻城朱氏胜祖二门后裔大喜一支字辈:大()()(),文昌科远,()湖北麻城朱氏胜祖二门后裔全懿一支字辈:来全星盛,官清朋自,安湖北麻城朱氏胜祖二门后裔应义一支字辈:应嘉之(),宗()启之,元正美忠,义维良和湖北麻城朱氏胜祖二门后裔宗宝、宗意一支字辈:宗文瑞启,明德宏开,世功湖北麻城朱氏祥二后裔琼一一支字辈:琼祖原(或必)大,()宗()王,永()维(),廷启正道,光明齐守,()()湖北麻城朱氏万四义子为(加提手旁)谦后裔永富一支字辈:永()锦仲,()子世维,仕()之希,()学大先,声远才()
河南濮阳一系字辈:“芳徳开先世良言记行远 端敬宜和睦”(缺后五字)
河南鲁山一系字辈:“进瑞武凤清,怀绍自永贞。忠诚守公义,福法从天生”
河南新乡封丘朱氏字辈:“东歧建振宏”。
河南洛阳孟津朱氏字辈:“宝善少先志”。
河南信阳朱氏字辈:“德庆继恩运”。河南朱氏一支字辈:“世德光明永远”。
河南淮阳朱氏字辈:“修庆芳岭增荣前耀锦英”。
河南洛阳朱氏字辈:“宗正学尊书喜”。
河南开封朱氏字辈:“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恪广登庸家传洪德远国庆风鸣春纪事常行孝”。
河南邓州朱氏字辈:“正大光明立学皆周传承先志以德启来”。
河南潢川朱氏字辈:“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河南商丘朱氏一支字辈:玉 林 臣 凤 景 钦 汉 思 元 龙
河北孟村朱氏字辈:“学国民燕青春”。
河北正定朱氏字辈:“光增永兴恒河义胜文武传家焕发正定”。
河北乐亭朱氏字辈:“有文万洪天传世广兴佳庆乃昌玉民延国福维兆震云祥”。
广东朱氏一支字辈:“道冲国应大显君文光荣万世有家庭永兆元作福本全茂敬德可承天曰汝秉忠振”。
广东朱氏一支字辈:“道冲国应大上振朝儒德正家永承明绍祖泽洪福本全茂敬德可承天曰汝秉忠振”。
广东云浮朱氏字辈:“琼应讳国文淳维家朝秀联光拔达庆初忠树伟永启建”。
广东遂溪朱氏字辈:“颜胜天元昌名德维振国家贤”。
广西桂平朱氏字辈:“元(健春)永保太和江祖业克明俊德振家声(升)”。
广东揭阳朱氏字辈:“乾坤初奠日物类所由兴好生不遗小百千万念仁国家仕子道文章必可期英主若遇此古今自终伊万载庆丰硕克成功永存古训勤守继雄豪振乾坤流晖焕玉彩新景展鸿图芳名标青史德业传千秋”。
广东饶平朱氏一支字辈:“贤才开利锦学而永加传”。
广东饶平朱氏一支字辈:“利发武威邦内靖英才宰辅秉忠贞”。
广东广州朱氏字辈:“明儒业以训世传家诚正修斋徽国清芬贻泽远仰祖谟之承先启后名贤忠义岳山光大肇基弘”。
广东饶海山朱氏字辈:“家邦必全永奕世禄进加智慧文英伟泰达发万春绍宗开明德仁义振乾坤宽宏福瑞集和睦启国闻”。
广西柳州朱氏字辈:“万秀开仕文永安子德光远志发祥兴巨业维其兰桂振家声”。
广西桂林朱氏字辈:“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继志宜从本敦修贵尚贤振家招广盛宝善乃长延”。
广西凌云朱氏字辈:“奇子芝洪秀文章元”。
广西梧州藤县濛江朱氏字辈各房辈次安名诗(从第六代计起)长房: 时效中庸政权,思世建载分游二房: 启祚宏先绪,诒肇胚基,诗书承厚泽,永世庆光熙三房: 大德联科甲,鸿才任相臣,家修存孝敬,廷献笃忠勤四房: 家建芝光秀,新柱达显贵,永球恩惠远,世载集贤良:“启泽宏先绪贻谋肇毗基诗书承后值永世兴光熙”。
江苏金陵朱氏字辈:“耀云廷日国慎家肇启朝岳方庆德”。
江苏建阳朱氏字辈:“世应国云德明律敬滋松浩棠潮朴勋绍仁贻荣圣”。
江苏沛县朱氏字辈:“尊祖敬宗敦本广信守正学文”。
江苏沛县朱氏字辈:“敦本广信守正学文”。
江苏淮泗朱氏字辈:“维德克修芳庆同养世昌群俭守业一志遵先光前启厚永乐荣宗”。
江苏泰州兴化朱氏字辈:“方瑞元宝红光满天”。
江苏靖江朱氏字辈:“常春金秀华国文章”。
江苏太湖朱氏字辈:“必克起家声诗书从先进”。
江苏沛县朱氏字辈:“卿臣世秉克元才有德自广香道修绪成”。
江苏镇江朱氏字辈:“维鸣高广荣华登爵立本发达百禄世统万福由同”。
江苏无锡太湖朱氏字辈:“士可希嘉善承宗必克昌有人宏世德永以应邦祥明达成才大和平履福长传家惟道学华国乃文章”。
江苏武进靈臺朱氏一支字輩.支派原從舊.源流復见新.诗書宜致志.孝悌足修身.勲業承前烈.箕裘啓後人.传家惟積善.报国在精城.理学名賢著.崇词廟食贞.子孙能顯達.思所以揚親.
江苏沛县朱氏字辈:“英恒广思耿洋茂”。
江苏苏州邗江朱氏字辈:“尚世长应祥成家庆祝”。
江苏洲上朱氏字辈:“万天大志受广文廷伯秀再生之惠永承宗继世昌必希贤俊德用绍祖先傅玉海崇儒重金上待诏宣”。
江苏响水朱氏字辈:“美长守冬”。
江苏淮安朱氏字辈:“宗士崇延赵明启友”。
江苏连云港朱氏字辈:“幸福传家道德”。
江苏宿迁朱氏字辈:“保(宝)士宏正学德笔名”。
江苏徐州丰县朱氏字辈:“敦本广信守正学文”。
江苏泰州兴化朱氏字辈:“林荣方元远流长久”。
江苏南京朱氏字辈:“序长应金福”。
江苏南京朱氏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江苏东台朱氏字辈:“尧天舜日家庆国恩芬芳其泽殆而子孙”。
江苏江都朱氏字辈:“如克为加发保尔锡九长”。
江苏江都朱氏字辈:“顺国恩家子”。
江苏徐州铜山朱氏字辈:“从考友忠信承修大光明秀雅仁廉敬志尚功道恒德才贤立业家富万春荣奉献继世长华帮永昌盛”。
江苏宜南二邑朱氏字辈:“彦吾日尚清礼义长家声彦成彰祖德江右显奇英诗书贻后习衣冠耀千秋近臣功业建高士性情真中孝傅前烈竹帛继簪缨至斯宏福大利真旋元享”。
山东邹县朱氏字辈:“建大学以明得圣道有传”。
山东莱芜朱氏字辈:“觉本玉茂尔司应丛下”。
山东高密朱氏字辈:“思学锡中宝锦海震乾坤孔孟颜回道瑞雪兆丰年”。
山东泰安宁阳朱氏字辈:“元兆建方中开明祥广兴”。
山东邹城朱氏字辈:“宁明丽福长德”。
山东泰安岱岳区、新泰朱氏字辈:“廷养在记传业立德绍元衍庆曾昌敬诚庚本心正”。
山东青岛平度朱氏字辈:“成英化有(守)连从伦思文宗明洪永元天长国兴祯祥”。
山东新泰天宝朱氏字辈:“希汝相会增钦法树耀培”。
山东东阿朱氏字辈:“明成士传忠厚良发英(永)行”。
山东邹城朱氏字辈:“胜德传世长康庄玉本宁”。
山东临沂朱氏字辈:“立仁义礼智信富贵盛吉祥”。
山东潍坊临朐朱氏字辈:“大光西(锡)树元”。
山东菏泽朱氏字辈:“兴昌以道仰华唐”。
山东单县朱氏字辈:“庚阳逢盛世洪德启瑞坤忠福仁志勇”。
山东昌乐朱氏字辈:“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山东济宁嘉祥朱氏字辈:“振兴自大清”。
山东平阴朱氏字辈:“学正名成世传忠厚良法永行”。
山东临沂莒南朱氏字辈:“时世崇孔孟文家昌光国意”。
山东临沂河东朱氏字辈:“应苛从之继克希尧舜世时(登)崇孔孟文家昌光国义联秉学怀步开启庆恩宏贵培德乃大宝锡凤自鸣”。
山东高密朱氏字辈:“思学锡中宝锦海震乾坤孔孟颜回道瑞雪兆丰年”。
山东即墨朱氏字辈:“辛敬念敦本肇”。
山东济宁微山朱氏字辈:“敬蹲本广信守正学文传”。
山东莘县西社庄朱氏一支字辈 :“ 武交焕化镇(推测)存先兴魁式忠厚传家远廉政继国长”
云南宣威朱氏字辈:“均铨法桢煜坤钟洛树烈增铭唐淳柄先诚华相福学昌信守肖配策俊恵万有祥”。
云南朱氏一支字辈:“南先东正少文秉开朝兴金玉恩哲玄安帮万世春”。
陕西汉阴朱氏字辈:“尚荣明朝开国大典”。
青海海东朱氏字辈:“永集锦广统中文”。
山西枣强朱氏字辈:“世震在本元玉庆光照传”。
甘肃合水朱氏字辈:“福子学应建成”。
甘肃泾川朱氏字辈:原序:“云华辉玉镜琴瑟蕴和声涧采频繁秀庭钟兰蕙荣”,旧序:“天子本贤明文武庆安平一宗成大谱永世仕光荣”,新序:“人才应会昌有德发其祥保定征元吉傅家益引长”。
辽宁朱氏一支字辈:“廷永德万连洪希广福昌”。
上海朱氏一支字辈:“铉国岳承德铭之朝文增锡澄树耀培”。
朱氏一支字辈:“沛国家声远考廷世泽长文章传彦义孝友焕龙光安徽合肥长丰”。
朱氏一支字辈:“敦本广信守正学文”。
朱氏一支字辈:“应可荛舜世时崇孔孟文家昌广国义连岳学怀步贵裴德乃大”。
朱氏一支字辈:“仕茂廷庆永守玉兆良才”。
朱氏一支字辈:“希汝相会增钦法树耀培”。
朱氏一支字辈:“天廷启友万学加传正如帮建”。
朱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亮日月照乾坤”。
朱氏一支字辈:“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孟宏大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光彦达述前徽”。
朱氏一支字辈:“希汝相会增钦法树耀培”。
朱氏一支字辈:“大衡庆忠明良忠孝思杨永世贤德昌盛势佐名光”。
朱氏一支字辈:“传家有定矩继续永克昌”。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负荆勤读;折槛旌忠。
——上联典出西汉吴县人朱买臣,字翁子,汉武帝时任会稽太守,后官主爵都尉、丞相长史。下联典出西汉平陵人朱云,字游,是一个正直而忠心的臣子。
紫阳世泽;白鹿家声。
——全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朱熹,别号紫阳。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
鸾台表直;鹿洞垂规。
——上联典出唐朝时期的朱敬则力谏,免魏之忠、张说等人逝世。下联典出南宋时期的朱熹,讲学白鹿洞书院,并手订学规。
治推北海;歌遍南阳。
——上联典出汉朝舒地人朱邑,廉明公正而不苛刻,受吏民敬爱,后入朝任大司农。下联说东汉南阳宛人朱晖,字文季,后官临淮太守,抑恶扬善,吏民畏爱。
婺源著氏;徽国流芳。
——全联典出南宋朝时期的朱熹,婺源人,理学大家。逝世后谥昊“文”,追封信国公,后改徽国公。
鹅湖世泽;鹿洞家声。
——全联典出南宋朝时期的朱熹,曾讲学于江西鹅湖、白鹿洞两书院。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此联采用南宋朝朱熹,题的白鹿洞书联。
两朝天子;一代圣人。
——此联为朱氏宗祠联。
五言通用联
鸾台夸气节;道院画禽鱼。
——上联典出唐朝永城人朱敬则,字少连,官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下联典出清初画家朱耷,擅画水墨花卉禽鱼,工书法,纯朴圆润,自成一格。
鹿洞春风暖;鹅湖化日长。
——全联典自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侨居建州,曾任秘书阁修撰等职。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此联采用清初画家朱耷撰书联。
沛国源流远;紫阳世泽长。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国代古巷道,也是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
昔贤教学地;古洞闷淳风。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朱子祠联。
七言通用联
一统江山明社稷;四书精典宋圣贤。
——上联典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朱熹,曾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集注》。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
——此联采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撰书联。
汉室忠臣旌折槛;理学心源忆考亭。
——上联典指西汉名臣朱云,他当年进谏,攀断殿槛,犹力奏不止。后,皇上下诏不修治断槛“以旌直臣”。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朱熹,考亭,朱熹侨居之地也。
夫人城原堪御寇;才女词几致贻讥。
——上联典出东晋义阳平氏人朱序,字次伦,太元年间任梁州剌史,镇守襄阳。前秦军攻城,他率众固守,母亲韩氏率妇女补筑新城,号称“夫人城”。下联典出宋朝女作家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人。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又善画,兼通音律。
似见尼山传道日;犹闻鹿洞听经时。
——台湾省金门县朱子祠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爱士礼贤,名戴太守;淑人君子,帝表司农。
——上联典指明朝名人朱大志事。下联典指汉朝名人朱邑事。
玉海金山,表彦和器宇;琼林黄榜,大会状文章。
——上联典指梁代朱异,字彦和,遍览五经,尤明礼易。下联典指明朝朱缙、朱希周、朱国祚,先后皆中状元。
四十六日功名,可知气运;一千余年著述,未坠斯文。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朱子祠联。此联大略概述了朱熹一生政治生涯的轮廓。
迁居曾忆旧池台,趁风月一场,苏城梦到;盐业更兼诸种作,看烟波半岸,海国生涯。
——此联为浙江省余姚市四明朱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朱氏来源于苏州;下联典出余姚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
迁移自吴歙婺而来,氏族清嘉,斯地奠安称梓里;裔嗣逾宋国元明以后,诗书启佑,几人腾翥咏梧冈。
——此联为安徽省泾县墉头街朱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朱氏迁移经历。下联典出宋国代以来,朱氏人才辈出。
九江水抱一洞院,半由天,半不由天,二代十全成造化;三贤祠对五老峰,谁是石,谁是匪石,八心万古绝磨磷。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朱子祠联。
【门楣题辞】
紫阳世泽
考亭家声
——两门楣题辞均源自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紫阳堂号。
【祠堂古迹】
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1961年3月,明孝陵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明孝陵及其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又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白鹿洞书院(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后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朱氏宗祠(浙江省景宁县渤海镇门潭村)
朱氏宗祠,朱熹后人550年守望的家园 烟雨迷蒙。缓步来到半仙山朱氏宗祠。
宁谧的祠堂前面,是一口水面微波无澜的池塘;陈旧的祠堂门前,一村妇和小孩在怡然自得地玩耍。大门掩饰不住岁月的洗礼,土黄破败的颜面,仿佛老人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一阵微风吹过,飘飘的,竟吹起了宗祠的些许神秘。
沛国堂宣威朱氏宗祠
沛国堂朱氏宗祠,位于宣威市城郊东北两公里的环城路边,系落籍于宣威杨家屯的朱姓始祖,钦封怀远将军的轰祖第九世孙象贤祖个人投资百金兴建而成,其建设规模于其时堪称一流,系土木结构的三间两耳上乘优质木材建盖的四合大院,室内木板吊顶,雕龙画凤,屋脊扣檐起翘,气势恢宏,祠堂内的器皿设置完整配套、香炉、供桌、牌位、牌匾一应俱全。
朱氏宗祠建设的时间有据可考,时为乾隆十六年建盖,祠堂碑刻四至界定清楚,尊礼仪、重文治的入祠家规醒目严谨,氏族兴旺发达。在伴随时间快速流逝的同时,转瞬之间的朱氏宗祠历经了275年的风雨沧桑。象贤祖也远离我们而去,但建祠之功后辈永世不忘,每逢上坟必先至其墓,族人都尊称其为祠堂老祖。
沧桑百年的宗祠,而今已失去了初建时的光彩,变得破烂不堪,面目全非,五十年代成了公共食堂,六十年代祠内设置变成了四旧,破而不立,荡然无存。七十年代成了栓牛,摆寿木的场所,至八十年代东、西两厢房坍塌,一片狼藉。至后来,一为祠堂有人管护,二为解决村间低龄儿童就近入学方便,草草拼凑了点资金,在倒塌的东西厢房位,修补建盖成了不太像样的教室与宿舍,供小孩读过几年书。至九十年代,一因教学点分散,不便于管理,二因房屋建盖简陋,既不利教学,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闲置,成了被抛弃的危房。近年来更成了种菌和堆放垃圾的场所,族人见之寒酸透顶,黯然失色。
跨世纪的年代,亦是盛世之年,轰祖后人,人才辈出,十万、百万资产者众多,厅、处、科级者辈出,有感于当年祠堂祖一人可建祠,何况盛世,俊杰辈出。时值公元二OO九年的五月吉日,在轰祖十八世孙碧桢的倡导下,成立了修建沛国堂朱氏宗祠筹委会,拟在宗祠原址,号召族人,捐资百万,再次修(扩)建朱氏宗祠,恢复宗祠昔日光彩,供族人祭祀、议事、办事。以增强族人凝聚力,弘扬光大宗族精神,为振兴家族事业作奉献。
为此,宗祠沧桑史实的简要文字记载,旨在说明朱氏宗祠的原址所建地,权属朱氏宗祠,既不是堆垃圾种菌的场所,也非其它,产权及使用权隶属于沛国堂朱氏宗祠家族所有,特作文字记载并阐述其历史形成的因果原因,并请原址所在当地执事者及相关主管单位给予签印,证明所载所写,情况属实,特作此据,留档祠内资料收藏。
注:文字简载主旨在于宗祠前侧,曾有建校办学的瞬间,权属并非学校所有。简载宗祠历史的历程,有过建祠的辉煌,也有辛酸与不快,现旧祠已拆,新祠再现。对旧祠的历史,权属的界定。曾经当地行政主管核证批复“情况属实”且加签名公印为据。
广东省东莞市朱氏宗祠
建于明朝距今550余年
朱氏宗祠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土灰色的石门墩,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褪了色的遒劲有力的“朱氏宗祠”四个大字,这就是附近有名的颇有神秘色彩的南粤古建筑群了。
走进祠堂的大门,光阴瞬间轮回,门外是人间朗朗乾坤,门内却是悠悠千年历史。抚摸着祠堂的一根根楹柱,凝视高高在上的斗拱、雕栋、檐柱、屋脊,观赏雕刻在房顶木梁、窗棂和门楣之上的细腻纤巧、精美绝伦的鸟兽花草和古代戏文图案,一股怀古之情就滋生在心头了。
据同行的半仙山村退休老书记朱启明介绍,朱氏宗祠是半仙山开村始祖朱敬斋主持筹建,距今已550余年了。朱敬斋是朱熹的第13代后人,大约于明朝嘉靖至隆庆年间,由东莞螯峙塘转辗迁到横沥半仙山,世居此地繁愆生息
朱敬斋秉承先人遗风,为示光前裕后,让后代缅怀祖德宗功,勉励子孙节礼传家,于是始建朱氏宗祠。现朱氏宗祠建造为五开间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面宽13米,进深36、4米,面积计500余平方,硬石顶、红石为柱、青红石作柱基,第二进金柱为格木柱,木梁架驼峰,雕刻精美;祖宗牌位上供奉着落足扎根半仙山的朱敬斋、朱如斋两兄弟先祖孝名;祠堂内的红砖碧瓦、雕梁画栋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记载着一个个古时的故事;石雕、木雕,彩绘着各种艺术图案,昭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南粤民居的古老和岭南建筑文化的深远。
岁月如流,沧海桑田。550年过去了,这座建造宏伟的宗祠也遭到了较大的损坏。据记载,朱氏宗祠曾经遭到两次大劫难,第一次是土改时期,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红卫兵小将们将祠中文物、祖宗灵牌、朝廷恩赐金牌等,一概压烂付之一炬;祠内的石刻、木刻、浮雕也被大铲除,村民们不甘心这些祖宗遗产被摧毁,在夜里偷偷地用黄泥巴把之糊起来,这真是土办法。然而,今天谁能体味到个中的滋味?只能由衷地赞叹村民们的机智、勇敢、诙谐了。现在我们只能从剩下的浮雕、图案中窥视到当年岁月遗留下来的痕迹。改革开放后,朱氏族人慷慨捐助村委会主持出钱出力,于1984年和1989年重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它的原貌。
宗祠是一种文化传承
宗祠于我们,感观上一直是壁垒森严的。走在朱氏宗祠里,时时惊讶于高台的威严,高台上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飞龙、舞凤,呈现出不可侵犯的王者气派;神龛和牌位、烛台和高堂无时地释放着余威,这一切摆放和一切布置都渲染和映衬着无形的威严和神秘的气氛。我们禁不住想知道——宗祠到底是什么?
翻开记载,宗祠,习惯上称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后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祠堂中的主祭——宗子,相当于天子;管理全族事务的宗长,相当于丞相;宗正、宗直,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宗祠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宗祠是一种不同于民居的建筑,它是反映一个地方伦理意识和宗族思想以及历史文化的突出载体。先辈在缔造这样的载体时,融入了他们人生追求、风俗崇尚和精神理念,这可从祠堂的高台上的楹联中窥之:“接考亭正学绍箕裘说诗书奕奕家声丕振,溯婺邑昌宗怀水木兴孝弟绵绵世泽长存”这幅对联意在告诫后人在修身、立业、做事、治家等方面,要遵循的道德伦理。这让走在清幽寂静的祠堂里的我们,禁不住震撼了:庭院深深深几许?
宗祠也许更多的象征着一种专制的权威,这就是我们往往会感到其建筑森严的原因。可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个宗祠,在封建的宗法社会里,凭着它在世俗社会的力量,它多少还是起到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作用,它把某些传统或地方文化的精髓都溶汇在一个官府衙门之外更让人敬服的权威所在,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形式传递给宗族里的每一个人。因此,它更属于一种文化。有宗祠的地方,都会有宗谱,它记录了几百年的家族史,而且是那么的源远流长。
据半仙山朱氏宗谱记载,朱熹第三代嫡孙朱钜,是南移入粤始祖,朱钜长子朱满是移居东莞始祖,朱敬斋是朱满第五代玄孙,明朝嘉靖年间,朱敬斋携带家族由东莞螯峙塘正式入居横沥半仙山,至今已发展成5个族房。现定居半仙山的朱氏直系有1500多人,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朱熹第13代后人的子子孙孙。定居半仙山朱氏后人繁衍发展至今,已出过不少俊杰,其中朱珩公儿子朱兆莘,先后任总统府秘书、国民政府外交次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兼西南五省外交特派员等职。现在生活在半仙山的朱氏后人,秉承祖先经商传统,兴办实业,成就斐然。
朱氏宗祠一直是族人的象征,朱氏后人引之为荣,从不让外人闯入。清末民初开始办为学堂,作为村民启蒙教育之地。族中议事处事、村民集会也都选之为场所,每年春秋二祭祭祀祖先族中耆老,每年老祖宗(朱熹)诞辰等节庆日都集中祠堂大排宴席纪念一番。朱氏宗祠不仅是朱熹后人拜祖的地方,也是朱熹后人记录功名的“圣地”。祠堂门前的旗杆石刻有“光绪十一年乙酉科朱珩立乡试中武第二十四名举人”等记录朱氏后人功名的字句。
久经风雨的朱氏宗祠,现已残垣断壁,摇摇欲坠,但其结构完整、风采犹存,实为少见。当地人认为,只要进行一定的修复和保护,就可以开发成一处独特的古民居景点。
湖南省江华县贝芝头朱氏宗祠
江华县朱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贝芝头村,供奉唐末剿灭贺州黄巢起义大将朱政,唐中和元年(881)时任都知兵马使的朱政,率三万大军攻打黄巢,从山东济南南下,过荆州、衡阳,直逼广西贺县;得胜后班师,途经今江永县“日月相会”,政公因身患重病,自知难以北归开封见道县新车村山青水秀,土地肥沃,遂上表朝廷,解甲归田;朱泽是朱政之后,明洪武年间,朱泽遵高祖朱仲雷之命,隐居不仕,率本支后裔散居于潇水上游河畔贝芝头村,居于4 乡17村,人口过万。贝芝头的祠堂;本村人俗称“大堂屋,”陈旧的祠堂门前,一村妇和小孩在怡然自得地玩耍。大门掩饰不住岁月的洗礼,土黄破败的颜面,仿佛老人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一阵微风吹过,飘飘的,竟吹起了宗祠的些许神秘。
建于明朝距今四百余年
朱氏宗祠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土灰色的石门墩,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这就是附近有名的颇有神秘色彩的湘南古建筑群了。
走进祠堂的大门,光阴瞬间轮回,门外是人间朗朗乾坤,门内却是悠悠千年历史。抚摸着祠堂的一根根楹柱,凝视高高在上的斗拱、雕栋、檐柱、屋脊,观赏雕刻在房顶木梁、窗棂和门楣之上的细腻纤巧、精美绝伦的鸟兽花草和古代戏文图案,一股怀古之情就滋生在心头了。
朱政秉承先人遗风,为示光前裕后,让后代缅怀祖德宗功,勉励子孙节礼传家,于是始建朱氏宗祠。现朱氏宗祠建造为三开间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面宽13米,进深36、4米,面积计500余平方,硬石顶、红石为柱、青红石作柱基,第二进金柱为格木柱,木梁架驼峰,雕刻精美;祖宗牌位上供奉着落足扎根新车的朱政先祖孝名;祠堂内雕梁画栋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记载着一个个古时的故事;石雕、木雕,彩绘着各种艺术图案,昭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湘南民居的古老和湖南建筑文化的深远。
朱政.字颐德,公元823年8月15日出生,山东莒(j u)州箕屋山人,(现山东莒县,滨海城市日照市辖区)。鼻祖乾健公的第45代孙。公元879年8月25日酉时病逝,终年56岁,总管行军刺史(前线总指挥)。朱夫人,姓孙,名全节,山东孝源泉人(现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当天大户人家才女,政公夫妇二人共生育三个儿子:长子朱南强,次子朱南武,三儿朱南仲。忠良世家,政公父亲,朱鼎臣,唐朝督知兵马使(相当现在战区司令员)
朱政,自幼聪颖好学,嗜好舞枪弄棒,受家庭影响甚深,武功基础扎实,饱读诗书,《五经》,研习大量古代兵法书籍,立志有朝之日同烈祖烈宗们一样,报效国家,是位文武全才,有抱负和责任担的青年。
公元840年6月,颐德随父戎,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军事素质过硬,足智多谋,受战友们青睐,深得父亲及父亲身边将领们的赏识和器重。
乾符五年,即公元878年,黄巢发动暴乱,势如破竹,惊动唐政府高层及皇上一一唐僖宗(李儇),遂即,皇上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下发平息叛军黄巢的公文,昭示天下,政公接到任命前线总指挥命令之际,目光如炬,魁伟丶钢铁般身躯如柱立群首,坚定般地接受皇上指令。
政公回家安抚夫人及家人后,阔别家乡,随行三个儿子,领三万大军分左丶中丶右三路从山东出发,挥师南下,渡长江,跨黄河,所向披糜,发扬了"一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果敢,坚决的作风,演绎了当代真实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风格,战争间息期,政公号召部队帮助当地百姓兴修水利,颇为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公元878年12月,经过历时6个半月,艰苦卓绝地奋战,端掉了黄巢盘踞在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几个省的据点,之后插向福建,直逼广东湖南,广西。
次年7月16日,政公总部机关在广西贺州,遭叛军重重包围,经过一整天鏖战搏杀,突出重围,击溃叛军,政公部队损失惨重,自己身负重伤。南仲闻讯,极度悲伤,心急如焚从湖南战场,日夜兼程赶赴父亲身边,又急告大哥,二哥速达贺州。
经随行军医诊断,政公不但伤势过重,但最要命的是患有癌症和恶性疟疾病(冒瘴,碑文记载)时日不多了,兄弟三人和将领们商议后即刻启程护送将军回首都洛阳,途经道县,天公不作美狂风暴雨,泥宁坎坷,行程异常艰难,担架断绳子,又断杆子,兄弟三人决定休整,好不容易在新车集圩,找到几间破旧民房,安顿下来。
三天后睛,政公拖着疲惫之躯在儿子们搀扶下,观望新车周围环境,发觉此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卧龙藏虎之地,自知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有生之日甚至在用时辰计算了。向北望,长长叹息,回归无望,决意死后葬于这个地方,后辈人亦完全可以在此立足生活。
公元879年8月25日,一代英雄郧落!如肝肠寸寸断。南强主导安排善后工作,葬新车顾山,坐东南朝西北。皇上同意兄弟三人,尽孝守墓解甲归田,躬耕新车,安家落业。随后,南强,南武北上回山东接母,不料,待强丶武兄弟到家时,慈母已辞世,享年59岁,葬莒州箕屋人,料理母亲丧事后,兄弟俩返回道县新车了。后来,山东老家的家业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下落如何,一直杳无音讯,又无文字记载,直至今天都在猜测中。
根深叶茂,树大分枝。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政公后人,潇水河畔,繁衍生息,遂行散居大小村落:新车.八家,土墙,麦山洞,宝塔脚,老屋,新屋,新茶,江华贝芝头,万室(石),白泉,木浪,东冲等。不仅如此,《朱家祖训》《村规》透视朱氏家族遵纪守法,爱家人,爱祖国;为人处世高风亮节,为官清濂,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如此的家族才能傲立社会,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文武精英豪杰:
政公第20代官副使朱应雷,元朝指挥将军朱必达,
贡生(相当现中央党校进修学员):朱思敬,朱道生,朱世香多人;
进士(研究生):朱琯,朱十朋等
清朝:
建威将军(相当现在上将军衔)朱希广等.
行营东安把总(相当现在市公安局长)朱显烈,
正六品(地级市长)朱显辉,
太学生(一本生即重点本科生)朱安明,朱乐俊。
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变革中,军阀混战,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都不泛政公后人,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抛头颅,撒热血。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天经济社会改革时期各行各业都有政公后代精英为之献出新贡献:上世纪60年代,在全国上下"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时期,荣获省劳模,省政协委员朱洪修(宝塔脚人),现省农业厅,道县农委都保存他的档案。后因遭到迫害于1961年5月自尽,享年60岁,原道县建设银行行长朱万先(1965~2005)因病英年早逝(宝塔脚人),官方是这样评价的"曾荣获中央共青团荣誉称号,为道县工业园趋形融资改革及未来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功不可磨!"
滚滚潇水东逝去,浪涛竟显英雄本色。政公家族像潇水源远流长,川流不息,顺势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新生机,我们更加地凝心聚力,众志诚城为家族事业发展,书写历史新篇章!
" 俱往矣,数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福建省福州琅山朱氏宗祠
福州琅山朱氏宗祠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琅岐岛牛屿山西麓,背山临街,祠面宽11.5米,纵深69米,建筑面积865.5平方米,祠构堂皇,四周烽火高墙,飞檐包脊,青瓦盖顶。大门两旁镌文《朱子家训》,《朱伯庐格言》,显示琅山朱氏崇尚理学;门口左右石鼓,祠前一对石狮对峙。双斗旗杆高竖,显耀琅山朱氏历代辉煌。
祠为三进,步步登高,层层仰止。殿堂均为穿斗抬梁木构,保持明朝建筑风格。大厅悬挂“敦厚堂”匾额,显示琅山朱氏倡导忠良孝友,敦亲睦邻。大厅正上有精美牌位阁楼,放琅山朱氏历代先祖于族人牌位,于祖先画像。祠内楹联均为琅山朱氏后裔所撰,书法名家书写;大厅与回廊悬挂朱熹手迹木刻和诸多书华,文化氛围浓厚。祠前建有照墙;祠后辟有紫阳公园,颇有特色。
琅山朱氏是唐宰相朱敬则后裔,朱敬则被尊为琅山朱氏始祖。唐宋史料`福建官方档案`琅山朱氏古族谱均记载琅山朱氏源于河南永城,乃朱操次子朱敬则后裔。入闽有一千一百余载,入闽始祖乃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迁琅八百余载。始祖乃朱光启十二世裔孙南宋宰相朱倬;迁琅山始祖乃朱倬曾孙朱君美。迁琅山以来已传二十五世,后裔一万有余。碑刻记载,琅山朱氏宗祠始建于大明宣德十年(1435年)由琅山朱氏二十五世祖朱奎发动族人修建;大明崇祯八年(1635)由琅山朱氏三十世祖朱明庭出资重修;沦陷九十一年(1736年)再一次重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再次重修;共和国十八年(1966年)红卫兵摧毁祠堂朱氏历代祖先总谱,牌位,画像等。祠堂被充为公家仓库,琅岐供销社堆放农资化肥,加上年久失修,墙恒秃坏,木构腐烂,面临倒塌,因祠堂被公家占用,族人无能为力。八十年代朱氏族人向政府讨回琅山朱氏宗祠,后加以小规模固定修复。共和国四十九年(1997年)旅居台湾的朱敬则四十世裔孙朱立容(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还乡探亲祭祖,撰诗“恋家乡”,盼“统一”向福建省人民政府捐献几百万人民币于教育方面,被育为“乐育英才”。号召族人重建祠堂,并捐资80万,在他带头下,琅山朱氏后裔纷纷捐款二百余万,共三百余万。共和国四十九年(1997年)农历八月动工,于共和国五十一年(1999年)五月竣工。经精心设计施工,宗祠更焕异彩。共和国五十八年(2006年)琅山朱氏族谱续谱结束,每户发放一本新族谱,古支谱与君美公墓出土的南宋世系谱牒安留在祠堂。
福鼎市管阳朱氏宗祠
福鼎朱氏宗祠
位于福鼎市管阳镇金溪村,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4平方米,砖木结构。天井石条有明万历丁巳年铭文,整座祠由118支木柱和雕刻精美的大梁组成,祠内尚保存明清时期匾额等文物。1997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双峰县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江口,曾国藩所书大门上方“朱氏宗祠” 四个大字,笔力遒劲,严谨端庄,道出了宗祠往昔的辉煌。此祠乃朱氏族中名人朱尧阶倡建,他与曾国藩于道光十四年(1834)同榜中秀才。走进大门,穿过戏台下面的门廊,越过内院地坪,来到中厅,厅上的三块黑地金字大匾,那是民国孙科、湖南省长程潜、桂系白崇禧手迹。孙科题的是“奕叶长荣”,程潜题的是“敬宗收族”,白崇禧题的是“源远流长”。
厅中柱上朱尧阶所书对联。联曰:
登堂有公是公非,怀一点偏心,即对祖宗不住;
屋室要能容能让,留半分情面,勿忧家族难和。
安徽岳西县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 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城北60公里的沈桥乡梯岭村。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光绪年间复修,砖木结构。共有3进,每进5间,面积2000平方米。前厅及左右厢房为相互通连的二层楼房,中为大院,楼上楼下面临庭院均系阁门花窗。大厅二楼中有一雕刻精致的“万年台”。中厅和后进神堂为抬梁式建筑。梁中雀替、平篮斗、内额枋均饰有各种花纹图案。屏风、槅扇精雕各种人物掌故。大门前竖有30米高木旗杆一对。整个祠宇规模宏大,威严庄重,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现为梯岭粮站和梯岭小学所用。
【典故轶事】
1:朱项斗联
传说有个小镇住着姓朱和姓项两个家族。两姓之间时常发生摩擦。姓朱德家族盖了一个大祠堂,想显示一下本族的威风。姓项的家族,岂甘落后,也兴师动众,盖了一个。姓朱的族祠先盖好了,又想在祠堂的大门上挂一幅有气派的对联,以压倒姓项。他们左思右想,终于想到:后梁的朱温、明朝的朱元璋,都是坐过龙庭、当过皇帝的朱家人;理学家朱熹,在大宋国时代,也曾以“亚圣”名震天下,是朱氏门中杰出的一个风云人物。他们根据这些历史典故,在祠堂门左右各书四个字,构成楹联一副:两朝天子;一代圣人。
项姓祠堂也建成了。项家看到朱氏祠堂楹联的狂妄口气,大为愤慨。因此,他们召集了全家族的大会,又把秀才们找到一起,考察项氏家谱,专门研究如何写一幅对联,才能压倒朱氏的凌人傲气。
很多人都说:“人家又是天子,又是圣人,天地间,哪有比这些更神气的呢?”谈过来,谈过去,商量了几天,总讨论不出个头绪来。最后只好决定:出重赏,向外界征求楹联。
朱氏那边,见到这种情形,得意非常。哪知,山高也有人行路,水深还漂打鱼船。有个外乡人应征来了。项家把他尊为上宾。在项姓召集的全族首脑人物会上,外乡人给大家讲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春秋时代的故事。孔子曾经拜在项橐(读驼)的门下,向他学习礼仪。另一个是秦汉时代的故事。项羽抓到刘邦的父亲后,用大鼎将他煮逝世。这个外乡人讲完故事后,大声向众人说:“朱氏门中有人当过天子,项门中人,曾把天子的父亲煮逝世;朱氏门中有人称为圣人,项门中人,曾经是圣人的老师。我要代你们项姓用以上的历史故事,作一副对联,压得朱家透不过气来!”外乡人的话音一落,项姓族人立刻欢呼雀跃,杀牛宰羊,盛情款待了这位外乡人,并给以重赏。
第二天,项姓宗祠的大门上,也是左右各书四个字:烹天子父;为圣人师。这副对联与朱氏宗祠门上的那幅,针锋相对,凌顶压头,占了上风。朱族的人见了,目瞪口呆,一语不发。朱氏人看到秀才抖出这副对联,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加之确感如此斗下去,实是于家于国无益,遂同意和解。自此,朱项两村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相安无事。但是斗联的惯例仍然保留下来,只不过不再是“抬高自己,贬损他人”了,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一块阵地。
2:成语故事——覆水难收
朱买臣娶妻崔氏,起初夫妻倒还恩爱。崔氏跟着丈夫过着清苦的生活,渐渐地她有些不耐烦了,脾气越来越坏,她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说话尖酸刻薄。朱买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买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让媒婆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实的张木匠。朱买臣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下休书。朱买臣痛苦地请求妻子再忍耐一时,等他时来运转,日子就会好起来。崔氏却坚定地表示,即使朱买臣将来做了高官,自己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他。朱买臣见她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写下了休书。
不久,朱买臣因才能惊动了汉武帝。在汉武帝得知朱买臣闲赋在家之后,封朱买臣为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乱,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荣华富贵呀!她决定去找朱买臣,不要现任的丈夫了。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买臣若有所思,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份已尽。她羞愧难当,自尽而死。
3:鹅湖论学
在南宋的理学家之中,陆九渊也是名气很大的人物。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小于朱熹9岁。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
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朱陆二人的辩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往来进行交锋,然而鹅湖之会却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
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4:菩萨让路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活命,他曾出家当过和尚,他出家的那个寺庙,叫做“皇觉寺”。
穷屌丝在哪里都让人瞧不起,到哪里都受人欺负,寺庙里的和尚,同样有嫌贫爱富的毛病,朱元璋在皇觉寺里受欺负,便成了家常便饭。
尽管心里憋屈,但也只能忍气吞声,屈辱度日。
有一天,老和尚又来捏这个软柿子了。
这一回是老鼠咬坏了大殿上的蜡烛,逮不着老鼠,就拿朱元璋出气,骂他只晓得吃干饭。
朱元璋心想,蜡烛又不是我咬坏的,与我何干?
但他又不敢与老和尚顶嘴。
老和尚一走,他也找了个出气筒——当他看到威风凛凛的伽蓝神仿佛正用嘲笑的目光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才是个白吃干饭的东西,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管什么寺庙,害得老子白挨一顿骂。
他越想越气,忍不住在迦蓝神背后,偷偷写下“发配三千里”五个字。
后来的故事,就是神话了—— 干了这种事,自然耽误了时间,朱元璋有点急,边扫边念叨:“大菩萨、小菩萨,快快站到一边去,别妨碍我扫地。”
话音刚落,大大小小的菩萨,都自觉地站到扫过的那一边。
扫完地,朱元璋又说:“大菩萨、小菩萨,地已打扫完毕,就各就位吧。”
大小菩萨们,又听话地回到原来的位置。
后来,这些事被人告到方丈那里,方丈来果然看到伽蓝神身上有那五个字,又看到朱元璋扫地时“命令”菩萨让路,本想惩罚他,又觉得这人连菩萨都怕他,还是别惹的好,便借口寺里粮食不够吃,打发他走了。
5:栽种的由来
朱元璋小时候贪玩,帮舅舅家放牛时,经常和小伙伴们不是玩打仗,就是捉迷藏,“聪明”的牛便趁机干坏事,把主人家田里的秧苗吃了差不多半亩。
出了这种事,回去肯定会挨打,朱元璋便把别人家田里的秧苗,拔了几十把,补载在被牛吃了的田里,老远一看,还真看不出来,他舅舅也没发现。
没想到收割时,补载的那半亩稻谷,看起来明显好于其他田里的稻谷,产量竟然高了一倍不止。
朱元璋虽然不明白是何道理,但把这事记在了心上。
后来,朱元璋在江南称王,把这事说给刘伯温听。
刘伯温便用一百亩水田做实验,一半撒种一半栽种,栽种的那一半,产量果然大大高于撒种。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就下旨全国不准继续撒种,统统改为栽种,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很多人知道栽秧这种种植方法产生于明朝,却很少有人知道与朱元璋有关。
【家训格言】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其理学思想和教育原则同样反映在其家训思想上,《朱子训子帖》是由几封教育长子的家书合编而成,朱熹训子之道多合情理,为后世百家所效仿。在求学上主张多思、多记、多问。特别强调多记,“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见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而咨问之",并且强调“不拘长少,惟善是取”。朱熹要求儿子做人首先要谦虚,交友要慎重。他把朋友分作两类:益友和损友。应交朴实厚重、忠诚信用、能够指出自己过错的益友,疏远那类谄谀轻薄、傲慢放荡、诱人作恶的损友。如果自己志向卑下,情趣庸俗,又不能严格约束自己,就必然会疏远益友而亲近损友,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小人的圈子里。
《朱氏家训》——宋代朱熹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
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治家格言》[清]朱柏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xiū)。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chuǎn),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lián)。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xiá)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g sū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tuó)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氏祖训》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孝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勿营华屋;勿某良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务;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事行难,故要敏;言易出,故要慎。汝辈既已贫窘,能闭门读书为上。农圃、渔、樵、孝养二亲,亦上也。百工技艺,自食其力者次之,万不得已,佣工度日又次之,惟有虏官不可为耳。古人版筑、鱼盐,不亏志节,况彼在安平无事之时耶。发黄齿豁手足胼胝,来亦无妨。汉王章为京兆尹,见其子面貌蠢恶,毛发焦枯,对属僚便黯然消声。我则不然也,为贫而仕,报关击柝,亦不足羞。惟有治民管兵之官,必不可为,即为虏官者必不可来。即为虏官,虽眉宇英发,气度娴雅,我亦不以为孙。
《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
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初名《祖训录》。始纂于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朱元璋为之作序。命礼部刊印成书。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并将首章的《箴戒》改称《祖训首章》。
全书目有十三:①首章。前有四款,分述禁用酷刑、禁立丞相、对犯法皇亲国戚的处置及对四方各国的方针,其后是关于敬天法祖等问题的言论。②持守。自述持身之道,强调节俭。③严祭祀。认为祭祀贵在精诚,并叙述祭祀的准备程序。④谨出入。告诫后代帝王不要轻易动止。⑤慎国政。主要讲帝王须广有耳目,同时规定官员、士、庶人等不得枉议大臣。⑥礼仪。分述祭祀、奉使王府、进贺表笺、亲王朝觐、亲王在国等礼仪。并为东宫及亲王府各拟名二十字,令其子孙顺序使用。⑦法律。包括对皇太子和亲王的处分办法。⑧内令。规定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⑨内官。分述内官职掌、品秩和内官机构的设置。⑩职制。先叙述封爵的程序和规格,规定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者,可考验授官;次述宗人府及王府官的设置。(11)兵卫。分王国军队为守镇兵和防卫兵,遇警并从王调遣;同时规定亲王仪仗。(12)营缮。规定诸王宫室格式,不得超越。(13)供用。包括朝觐时沿途人役物料的支给和每岁常用两部分。
皇明祖训序
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旣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及僻处山林之士,自矜己长者,甚相远矣。朕幼而孤贫,长值兵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翦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故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且群雄之强盛诡诈,至难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经世乱,欲度兵荒,务习奸猾,至难齐也,而朕已齐之。盖自平武昌以来,即议定著律令,损益更改,不计遍数。经今十年,始得成就。颁而行之,民渐知禁。至於开导後人,复为《祖训》一编,立为家法。大书揭於西庑,朝夕观览,以求至当,首尾六年,凡七誊藁,至今方定,岂非难哉?盖俗儒多是古非今,奸吏常舞文弄法,自非博采众长,即与果断,则被其眩惑,莫能有所成也。今令翰林编辑成书,礼部刊印以传永久。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负朕垂法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将孚佑於无穷矣!呜呼,其敬戒之哉!
祖训首章
一、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馀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然此特权时处置,顿挫奸顽,非守成之君所用常法。以後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云何?盖嗣君宫内生长,人情善恶,未能周知;恐一时所施不当,误伤善良。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後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一、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馀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拿问。
今将亲戚之家指定名目,开列於後:
皇后家 皇妃家
东宫妃家 王妃家
郡王妃家 驸马家
仪宾家 魏国公家
曹国公家 信国公家
西平侯家 武定侯家
一、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今将不征诸夷国名,开列於後:
东北:
朝鲜国(即高丽。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
正东偏北:
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
正南偏东:
大琉球国(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
小琉球国(不通往来,不曾朝贡)
西南:
安南国(三年一贡)
真腊国(朝贡如常,其国滨海)
暹罗国(朝贡如常,其国滨海)
占城国(自占城以下诸国来朝贡时,内带行商,多行谲诈,故沮之。自洪武八年沮至洪武十二年,方乃得止。其国滨海)
苏门答剌(其国滨海)
西洋国(其国滨海)
爪洼国(其国居海中)
湓亨国(其国居海中)
白花国(其国居海中)
三弗齐国(其国居海中)
渤泥国(其国居海中)
凡古帝王以天下为忧者,唯创业之君、中兴之主,及守成贤君能之。其寻常之君,将以天下为乐,则国亡自此始。何也?帝王得国之初,天必授於有德者。若守成之君常存敬畏,以祖宗忧天下为心,则能永受天之眷顾;若生怠慢,祸必加焉。可不畏哉!
凡每岁自春至秋,此数月尤当深忧,忧常在心,则民安国固。盖所忧者,惟望风雨以时,田禾丰稔,使民得遂其生。如风雨不时,则民不聊生,盗贼窃发,豪杰或乘隙而起,国势危矣。
凡天下承平,四方有水旱等灾,当验国之所积,於被灾去处,优免税粮。若丰稔之岁,虽无灾伤,又当验国所积,稍有附馀,择地瘦民贫处,亦优免之。不为常例,然优免在心,临期便决,勿使小人先知,要名於外。
凡帝王居安,常怀警备。日夜时刻不敢怠慢,则身不被所窥,国必不失;若恃安忘备,则奸人得计,身国不可保矣。其日夜警备常如对阵,号令精明;日则观人语动,夜则巡禁严密,奸人不得而入。虽亲信如骨肉,朝夕相见,犹当警备於心,宁有备而无用。如欲回避左右,与亲信人密谋国事,其常随内官及带刀人员止可离十丈地,不可太远。如元朝英宗遇夜被害,只为左右内使回避太远,後妃亦不在寝处,故有此祸。可不深为戒备。
凡警备常用器械、衣甲,不离左右;更选良马数疋,调教能行速走者,常於宫门餵养。及四城门,令内使带鞍辔各置一疋,在其所在,一体上古帝王诸侯防御也。
凡夜当警省,常听城中动静。或出殿庭,仰观风云星象何如;不出则候市声何如。
凡帝王居宫,要早起睡迟,酒要少饮,饭要依时进,午後不许太饱。在外行路则不拘。
凡人之奸良,固为难识。惟授之以职,使临事试之,勤比较而谨察之,奸良见矣。若知其良而不能用,知其奸而不能去,则误国自此始。历代多因姑息,以致奸人惑侮。当未知之初,一槩委用;既识其奸,退亦何难。慎勿姑息。
凡听讼要明。不明则刑罚不中,罪加良善,久则天必怒焉。或有大狱,必当面讯庶,免构陷鍜錬之弊。
凡赏功要当,不当则人心不服,久则祸必生焉。
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於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於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若能谨守藩辅之礼,不作非为,乐莫大焉。至如天子总揽万机,晚眠早起,劳心焦思,唯忧天下之难治。此亲王所以乐於天子也。
凡古王侯,妄窥大位者,无不自取灭亡,或连及朝廷俱废。盖王与天子,本是至亲;或因自不守分,或因奸人异谋,自家不和,外人窥觑,英雄乘此得志,所以倾朝廷而累身己也。若朝廷之失,固有此祸;若王之失,亦有此祸。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义。
凡王所守者祖法。如朝廷之命合於道理,则惟命是听;不合道理,见法律篇第十二条。
持守
凡吾平日持身之道,无优伶进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欢;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恣之专幸。朕以乾清宫为正寝,后妃宫院各有其所,每夕进御有序。或有浮词之妇,察其言非,即加诘责,故宫无妬忌之女。至若朝堂决政,众论称善,即与施行;一官之语,未可以为必然。或燕闲之际,一人之言,尤加审察,故朝无偏听之弊。权谋与决,专出於己,察情观变,虑患防微,如履薄冰,心胆为之不宁。晚朝毕而入,清晨星存而出,除有疾外,平康之时,不敢怠惰。此所以畏天人而国家所由兴也。
严祭祀
凡祀天地,祭社稷,享宗庙,精诚则感格,怠慢则祸生。故祭祀之时,皆当极其精诚,不可少有怠慢。其风、云、雨师、山川等神,亦必敬慎自祭,勿遣官代祀。
凡祀天地,正祭前五日,午後沐浴更衣,处於斋宫;次日早传制,戒谕百官;又次日告仁祖庙,致斋三日行事。
凡享宗庙、祭社稷,正祭前四日,午後沐浴更衣,处於斋宫;次日为始,致斋三日行事。
凡祭太岁、风、云、雷、雨师、岳镇、海渎、山川、城隍等神,正祭前三日,午後沐浴更衣,处於斋宫;次日为始,致斋二日行事。(春於大祀坛内从祭;秋怿日於本坛致祭。)
凡传制遣官代祀历代帝王,并旗纛、孔子等庙,前一日沐浴更衣,处於斋宫;次日遣官。
帝王(春於大祀坛内从祭;秋於祭山川前一日,遣官本坛致祭)
旗纛(秋於祭山川日,遣官本坛致祭)
孔子(春秋仲月上丁日,遣官致祭)
凡祭五祀、户、灶门、井,於四孟月遣内官致祭;中霤,於季夏土旺戊日,亦内官致祭。
谨出入
凡动止有占,乃临时之变,必在己精审,术士不预焉。且如将出何方,所被马忽有疾,或当时饮食、衣服、旗帜、甲仗有变,或匙筯失、杯盤倾、所用违意,或烈风、迅雷逆前而来,或飞鸟、走兽异态而至,此神之报也,国之福也。若已出在外,则详查左右,慎防而回;未出即止。然,天象人不能为,馀皆人可致之物,恐奸者乘此伪为,以无为有,以有为无,窒碍出入,宜加详审。设若不信而往,是违天取祸也。朕尝临危,几凶者数矣。前之警报皆验,是以动止。必详人事,审服用,仰观天道,俯察地理,皆无变异而後运用,所以获安。
慎国政
凡广耳目,不偏听,所以防壅蔽而通下情也。今後大小官员,并百工伎艺之人,应有可言之事,许直至御前闻奏。其言当理,即付所司施行;诸衙门毋得阻滞,违者即同奸论。
(如元朝命相诏有云:诸衙门敢有隔越中书奏请者,以违制论。故内外百司,有所奏请,进由中书省,遂至迁延沉溺,不能上达;而国至於亡也。)
凡官员士庶人等,敢有上书陈言大臣才德政事者,务要鞫问情由明白,处斩。如果大臣知情者同罪,不知者不坐。
(如汉王莽为相,操弄威福,平帝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倾益封莽,莽佯不受,吏民上书颂莽功德者,前後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遂致威权归莽,倾移汉祚。可不戒哉。)
礼仪
凡王国宫城外,立宗庙、社稷等坛。
宗庙(立於王宫门左,与朝廷太庙位置同)
社稷(立於王宫门右,与朝廷太社位置同)
风、云、雷、雨、山川神坛(立於社稷坛西)
旗纛庙(立於风云雷雨山川坛西,司旗者致祭)
凡祭五祀(用豕一,祝帛、香、烛、酒、果):
司户之神(於宫门左设香案,正月初四日,门官致祭)
司灶之神(於厨舍设香案,四月初一日,典膳官致祭)
中霤之神(於宫前丹墀内近东设香案,六月土旺戊日,承奉司官致祭)
司门之神(於承运门稍东设香案,七月初一日,门官致祭)
司井之神(於井边设香案,十月初一日,典膳官致祭)
凡正旦遣使进贺表笺,王具冕服,文武官具朝服。涤宝用宝讫,置表於龙亭,王率文武官就位。王於殿前台上,文武官於台下,行十二拜礼。王送表出宫城门,止离五丈地;文官送出国门,武官从王还宫。
凡遇天子寿日,王於殿前台上设香案,具冕服,率文武官具朝服,行祝天地礼。若遇正旦,拜天地後,即诣祖庙行礼毕,升正殿,出使官,便服行四拜礼。文武官具服行八拜礼。
凡帝王生日,先於宗庙具礼致祭,然後叙家人礼,百官庆贺。礼毕筵宴。
凡遇诏敕至王国,武官随王侍卫,不出郊外;文官具朝服出郊奉迎,安奉诏敕於龙亭,乘马前导。王具冕服於王城门外五丈馀地,奉迎至王宫,置龙亭於正殿中。王於殿前台上先行五拜礼毕,升殿侍立於龙亭东侧,武官护卫、文官於台下自行十二拜礼,跪听开读。
凡朝臣奉旨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斩。
凡王府文武官,并以清晨至王府门候见。其王所居城内布政司、都指挥司,并卫、府、州、县杂职官,皆於朔望日至王府门候见。若有事召见者,不在此限。
凡进贺表笺,皇太子、亲王於天子前自称曰长子某,第几子某,王某;称天子曰父皇陛下,称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孙则自称曰长孙某,封某,第几孙某,封某;称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称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若天子之弟,则自称曰第几弟某,封某;称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称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若天子之侄,则自称曰第几侄某,封某;称天子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称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若封王者,其分居伯叔,及伯叔祖之尊,则自称曰某,封臣某;称天子曰皇帝陛下,称皇后曰皇后殿下。若从孙、再从孙、三从孙,自称曰从孙某,封某,再从孙某,封某,三从孙某,封某;称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祖皇帝陛下,称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后殿下。
凡亲王每岁朝觐,不许一时同至,务要一王来朝,还国无虞,信报别王,方许来朝。诸王不拘岁月,自长至幼,以嫡先至;嫡者朝毕,方及庶者,亦分长幼而至,周而复始,毋得失序。
凡诸王居边者,无警则依期来朝;有警则从便,不拘朝期。
凡天子与亲王,虽有长幼之分,在朝廷必讲君臣之礼。盖天子之位,即祖宗之位;宜以祖宗所执大圭,於上镂字,题曰:奉天法祖,世世相传。凡遇亲王来朝,虽长於天子者,天子执相传之圭以受礼,盖见此圭,如见祖考也。
凡诸王来朝,祭祀办与未办,先常服见天子,三叩头不拜。奉先殿见毕,不拘何殿、楼、阁、门下,天子执大圭,王具冕服,叙君臣礼,行五拜三叩头。见毕,诸王系尊长,天子系侄孙,引王至何便殿。王坐东面西,天子衣常服,叙家人礼,行四拜不叩头;王坐受。然虽行家人礼,君臣之分,不可不谨。天子居正中南面坐,以待尊长。次见东宫,行四拜礼。如王系尊长,东宫答拜。
凡亲王系天子伯叔之类,年逾五十则不朝,世子代之;系侄之辈,年逾六十则不朝,世子代之。
凡亲王来朝,若遇大宴会,诸王不入筵宴中。若欲筵宴,於便殿去处,精洁茶饭,叙家人礼以待之。羣臣大会宴中,王并不入席。所以慎防也。
凡东宫、亲王位下、各拟名二十字。日後生子及孙,即以上闻,付宗人府。所立双名,每一世取一字以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意选择,以为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後,照例续添,永为定式。
东宫位下
允文遵祖训 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 师良善用晟
秦王位下
尚志公诚秉 惟怀敬谊存 辅嗣资廉直 匡时永信惇
晋王位下
济美钟奇表 知新慎敏求 审心咸景慕 述学继前修
燕王位下
高瞻祁见祐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靖迪先猷
周王位下
有子同安睦 勤朝在肃恭 绍伦敷惠润 昭恪广登庸
楚王位下
孟季均荣显 英华蕴盛容 宏才升博衍 茂士立全功
齐王位下
贤能长可庆 睿智实堪宗 养性期渊雅 寅思复会通
鲁王位下
肇泰阳当健 观颐寿以弘 振举希兼达 康庄遇本宁
蜀王位下
悦友申宾让 承宣奉至平 懋进深滋益 端居务穆清
湘王位下
久镇开方岳 扬威谨礼仪 刚毅循超卓 权衡素自持
代王位下
逊仕成聪俊 充廷鼐鼎彝 传贻连秀郁 炳燿壮洪基
肃王位下
赡禄贡真弼 缙绅识烈忠 曦晖跻富运 凯谏处恒隆
辽王位下
贵豪恩宠致 宪术俨尊儒 云仍祺保合 操翰丽龙舆
庆王位下
秩邃寘台鼒 倪伸帅倬奇 适完因巨衎 骘眷发需毗
宁王位下
磐奠觐宸拱 多谋统议中 总添支庶阔 作哲向亲衷
岷王位下
徽音膺彦誉 定干企禋雍 崇理原谘访 宽鎔喜贲从
谷王位下
赋质僖雄敞 丛兴阐福昌 笃谐恂怿豫 扩霁昱祯祥
韩王位下
冲范徵偕旭 融谟朗璟逵 亶韶愉颢慥 令绪价蕃维
渖王位下
佶幼诠勋胤 恬埕效迥瑝 湜源諲皙暐 圭璧澈澄昂
安王位下
斐序斌廷赏 凝覃濬祉襄 恢严颛辑矩 缜密廓程纲
唐王位下
琼芝弥宇宙 硕噐聿琳琚 启龄蒙颂体 嘉历协铭图
郢王位下
伟闻参望奭 箴诲洎皋夔 麒麟馀积兆 奎颖晔璿玑
伊王位下
顒勉諟訏典 褒珂采凤琛 应畴颁胄选 昆玉冠泉金
毖初斯建节 勗好必贞铨 执准符钧正 询旼汝励虔
荐諝演还畅 先施遂省稽 诹懽爰造就 适艺冀埙箎
慧坚忻愿确 鉴洁绰侁孜 习献增盈谧 临饶轶绩撝
靖江王位下
赞佐相规约 经邦任履亨 若依纯一行 远得袭芳名
法律
凡皇太子,或出远方,或离京城近处,若有小大过失,并不差人传旨问罪,止是唤回面听君父省谕。若有口传言语,或是賫持符命、或朝廷公文前来问罪者,须要将来人拿下,磨问情由,预先备御,火速差亲信人直至御前,面听君上宣谕。是非明白,使还回报,依听发放。其诸王及王之子孙并同。
凡亲王及嗣子,或出远方,或守其国,或在京城,朝廷凡有宣召,或差仪宾、或驸马、或内官賫持御宝文书并金符前去,方许启程诣阙。
凡王国文官,朝廷精选赴王国任用;武官已有世袭定制。如或文武官员犯法,王能依律剖判者,听;法司毋得吹毛求疵,改王决治。其文武官,有能守正规谏,助王保全其国者,毋得轻易凌辱。朝廷闻之,亦以礼待。
凡王所居国城,及境内市井乡村军民人等,敢有侮慢王者,王即拿赴京来,审问情由明白,然後治罪。若军民人等本不曾侮慢,其王左右人虚张声势,於王处诬陷善良者,罪坐本人。
凡亲王有过重者,遣皇亲、或内官宣召。如三次不至,再遣流官同内官召之至京,天子亲谕以所作之非。果有实迹,以在京诸皇亲及内官,陪留十日。其十日之间,五见天子,然後发放。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到此之时,天子必是昏君。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都督府捕奸臣,奏斩之,族灭其家。
凡风宪官,以王小过奏闻,离间亲亲者斩。风闻王有大故,而无实迹可验,辄以上闻者,其罪亦同。
凡诸王京师房舍,或颇华丽,或地居好处,奸臣恃权,欲巧侵善夺者,天子斩之,徙其家属於边。
凡臣民有罪,必明正其罪,并不许以药鸩之。
凡王遣使至朝廷,不须经由各衙门,直诣御前。敢有阻当者,即是奸臣。其王使至午门,直门军官、火者,火速奏闻。若不奏闻,即系奸臣同党。
凡王国内,除额设诸职事外,并不许延揽交结奔竞佞巧、知谋之士,亦不许接受上书陈言者。如有此等之人,王虽容之,朝廷必正之以法。然不可使王惊疑。或有知谋之士,献於朝廷勿留。
凡庶民敢有讦王之细务,以逞奸顽者,斩。徙其家属於边。
凡朝廷使者至王国,或在王前,或在王左右部属处言语非理,故触王怒者,决非天子之意,必是朝中奸臣使之离间亲亲。王当十分含怒,不可辄杀;当拘禁在国,鞫问真情,遣人密报天子。天子当询其实,奸臣及使俱斩之。
凡朝廷新天子正位,诸王遣使奉表称贺,谨守边藩,三年不朝。许令王府官、掌兵官各一员入朝。如朝廷循守祖宗成规,委任正臣,内无奸恶,三年之後,亲王仍依次来朝。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後,收兵於营,王朝天子而还。如王不至,而遣将讨平,其将亦收兵於营。将带数人入朝天子,在京不过五日而还,其功赏续後颁降。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凡王国内,时常点检军中,不许隐匿逃亡。如或有之,止坐两邻、窝主及有司官并该管头目,毋得问王。王亦毋得隐匿遮护。或奸臣故纵逃亡於部内,欲诬王者,将奸臣斩之,徙其家属於边。
内令
自后妃以下,一应大小妇女及各位下使数人等,凡衣食、金银、钱帛并诸项物件,尚宫先行奏知,然後发遣内官监官。监官覆奏,方许赴库关支。尚宫若不奏知,朦胧发遣,内官亦不覆奏,辄擅关支,皆处以死。
凡私写文帖於外,写者接者皆斩。知情者同罪,不知者不坐。
凡庵、观、寺、院,烧香降香,禳告星斗,已有禁律。违者及领香送物者,皆处以死。
凡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女人,宫门外一应事务,毋得干预。
凡宫中遇有疾病,不许唤医人入内,止是说证取药。
凡宫闱当谨内外,後妃不许群臣谒见。命妇於中宫千秋节并冬至、正旦、每月朔望来朝;其隆寒、盛暑、雨、雪,免朝。
凡天子及亲王、後、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但是娼妓不许狎近。
内官
凡内府饮食常用之物,官府上下行移,不免取办於民,多致文繁生弊;故设酒、醋、面、织染等局於内。既设之後,忽观周礼酒人、浆人、醯人、染人之职,亦用奄人:乃知自古设此等官,其来已久,取其不劳民而便於用也。其他如各监、司、局及各库,皆设内官执掌,其事甚易办集。上项职名,设置既定,要在遵守,不可轻改。
各监官职名
左少监(从四品) 左监丞(正五品)
太监(正四品)
右少监(从四品) 右监丞(正五品)
典簿(正六品)
神宫监(掌洒扫)
尚宝监(掌玉宝、敕符、将军印信)
孝陵神宫监(掌洒扫,并栽种一应果木蔬菜等事)
尚膳监(掌供养及御膳,并宫内食用之物;及催督光禄寺造办宫内一应筵宴茶饭)
尚衣监(掌御用冠冕、袍服、履舄、靴袜等事)
司设监(掌御用车辇、床被褥、帐幔等事)
内官监(掌成造婚礼妆奁、冠舄、伞扇、被褥、帐幔、仪仗等项,并内官内使帖黄一应造作,并宫内器用、首饰、食米、土库、架阁、文书、盐仓、冰窖)
司礼监(掌冠婚丧祭一应礼仪制帛及御前勘合赏赐笔墨裱褙书画,管长随、当差、内使人等出门马牌等事,并催督光禄司造办一应筵宴)
御马监(掌御马并各处进贡及典牧所关牧马骡等项)
印绶监(掌诰券、贴黄、印信、选簿、图画、勘合、符验、文册、题本、诰勅、号簿、信符、图本等项)
直殿监(掌洒扫殿庭楼阁廊庑)
奉天等门官职名
(掌晨昏启闭关防出入)
门正(正四品) 门副(从四品)
各司官职名
左司副(从五品)
司正(正五品)
右司副(从五品)
钟鼓司(掌奉先殿祭乐御乐并宫内筵宴乐及更漏早朝钟鼓)
惜薪司(掌宫内等处所用柴炭等事)
各局库官职名
左副使(从五品)
大使(正五品)
右副使(从五品)
兵仗局(掌御用兵器并促督人匠打造刀甲等项,及宫内所用梳箆剔牙针翦等物)
内织染局(掌染造上用并宫内一应段疋)
针工局(掌成造一应婚礼衣服完备付内官监交收应用,并造内官人等衣服铺盖等项)
巾帽局(掌造内官人等纱帽靴袜及预备赏赐巾帽等项)
司苑局(掌宫内等处菜蔬并种田)
酒醋面局(掌内官人等食用酒醋面糖等物)
内承运库(掌一应段疋、金银缨玉、象牙等物,并同司钥库管钞)
司钥库(掌各门锁钥,并收支钱钞等物)
内府供应库(掌上用香米,并内用香烛油米及内官人等饭食果木等物)
东宫官
典玺局(掌玺宝翰墨之事)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纪事奉御(正六品)
典药局(掌监同御医修合药饵,如法煎调供进)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典膳局(掌监造膳食供进)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典服局(掌冕弁冠帽、衮袍常服、佩带靴履等)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典兵局(掌甲胄戈矛、弓矢刀剑等)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典乘局(掌车马)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王府官
承奉司(掌管王府一应杂事,有事呈长史司并护卫指挥司发落,与内官衙门无相统摄)
承奉正(正六品) 承奉副(从六品)
典宝所
典宝正(正六品) 典宝副(从六品)
典膳所
典膳正(正六品) 典膳副(从六品)
典服所
典服正(正六品) 典服副(从六品)
内使六名(司冠一名、司衣三名、司佩一名、司履一名)
各门官
门正(正六品) 门副(从六品)
内使
司药二名 司弓矢二名
公主府
中使司
司正(杂职) 司副(杂职)
职制
凡封爵
皇太子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
亲王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
公主授以金册,婿皆称驸马都尉,赐诰命。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
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亲王次嫡子及庶子,年及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子孙未封者皆称王子、王孙,言语皆称裔旨)
皇姑曰大长公主。
皇姊妹曰长公主。
皇女曰公主。(自公主以上俱授金册)
亲王女曰郡主。(自郡主以下俱授诰命)
郡王女曰县主。
郡王孙女曰郡君。
郡王曾孙女曰县君。
郡王玄孙女曰乡君。
靖江王府合比正支郡王,递减一等称呼;女封县君。
凡王世子承袭王封,朝廷遣人行册命之礼,授以金册,传用金宝。
凡王世子并郡王娶妃,及郡王受封并郡王嫡长袭封者,当先上闻朝廷遣人止行册命之礼。
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能堪任用者,宗人府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法。如或有犯,宗人府取问明白,据实闻奏。轻则量罪降等,重则黜为庶人,但明赏罚,不加刑责。
凡郡王子孙,授以官职。
子授镇国将军。
孙授辅国将军。
曾孙授奉国将军。
玄孙授镇国中尉。
五世孙授辅国中尉。
六世孙以下,世授奉国中尉。
凡立宗人府,以亲王长者主领府事;以次官员,皆用勋旧大臣,专领玉牒谱系,辨其亲疏,敦睦皇族。凡宗室有所陈请,即为上闻,听天子命。
凡亲王文武官,除长史及守镇指挥并护卫指挥,初俱系朝廷所遣,至护卫指挥及千百户子孙世袭。王先与令旨准袭,然後差人賫诰赴京,续诰续黄,毋得阻当留难。其府县官,皆系朝廷除授,不在王府选用。
凡王府武官、千户、百户等,从王於所部军职内选用,开具各人姓名实绩,王亲署奏本,不由各衙门,差人直诣御前闻奏,颁降诰勅,仍照京官例给俸。
凡王左右及境内所用官属,朝廷或欲起取,不问有无罪责,王即发遣,毋得阻当。
凡王府官
长史司
左长史一员(正五品)
右长史一员(正五品)
典簿一员(正九品)
审理所
审理正一员(正六品)
审理副一员(正七品)
典膳所
典膳正一员(正八品)
典膳副一员(从八品)
奉祠所
奉祠正一员(正八品)
奉祠副一员(从八品)
典乐一员(正九品)
纪善所
纪善二员(正八品)
良医所
良医正一员(正八品)
良医副一员(从八品)
典仪所
典仪正一员(正九品)
典仪副一员(从九品)
引礼舍人三员(未入流)
工正所
工正一员(正八品)
工副一员(从八品)
伴读四员(从九品)
教授(从九品)
库
大使一员(未入流)
副使一员(未入流)
凡指挥使司
(本司官并属官,随军多少设置,不拘数目。品秩、俸禄并同在京卫分)
指挥使
同知
佥事
经历司
经历
知事
卫镇抚司
镇抚
千户所
正千户
副千户
所镇抚
镇抚
百户所
百户
仪卫司
仪卫正(正五品)
仪卫副(从五品)
典仗六员(正六品)
兵卫
凡王府侍卫,指挥三员,千户六员,百户六员;正旗军六百七十二名,守御王城四门,每三日一次轮直宿卫。其指挥、千百户、旗军,务要三护卫均拨。
凡亲王入朝,以王子监国。
凡亲王入朝,其随侍文武官员,马步旗军,不拘数目。若王恐供给繁重,斟酌从行者,听。其军士仪卫、旗帜、甲仗,务要鲜明整肃,以壮臣民之观。
凡朝廷调兵,须有御宝文书与王,并有御宝文书与守镇官。守镇官既得御宝文书,又得王令旨,方许发兵;无王令旨,不得发兵。如朝廷止有御宝文书与守镇官,而无御宝文书与王者,守镇官急启王知,王遣使驰赴京师,直至御前闻奏。如有巧言阻当者,即是奸人,斩之毋惑。
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险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
凡守镇兵,不许王擅施私恩;其护卫兵或有赏劳,听从王便。
凡王出猎演武,只在十月为始,至三月终止。
凡亲王府各给船马符验六道,以供王遣使奏报所用。
凡王教练军士,一月十次,或七八次、五六次。若临事有警或王有闲暇,则遍数不拘。
亲王仪仗
令旗一对 清道二对
幰弩一张 白泽旗一对
戟一十对 矟一十对
弓箭二十副 刀盾一十对
绛引幡一对 掆鼓二面
金钲二面 金皷旗二面
花匡皷二十四面 画角一十二枝
板一串 笛二管
锣二面 节一把
夹矟一对 告止幡一对
传教幡一对 信幡一对
戏竹一对 笛四管
头管四管 杖皷一十二面
板一串 大鼓一面
响节四对 红销金伞一把
红绣伞一把 曲盖二把
方伞四把 戟氅一对
戈氅一对 仪鍠一对
殳义一对 仪刀四对
班劔一对 吾杖一对
立瓜一对 卧瓜一对(两个「瓜」字无丶)
骨朵一对 镫杖一对
斧一对 幢一把
麾一把 诞马八疋
马杌一箇 鞍笼一箇
交椅一把 脚踏一箇
水罐一箇 水盆一箇
香炉一箇 香盒一箇
拂子二把 扇六对
唾壶一 唾盂一
营缮
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盖,不许犯分;燕因元之旧有。若王子、王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盖。
秦王府(西安)
晋王府(太原)
燕王府(北平)
周王府(开封)
楚王府(武昌)
齐王府(青州)
鲁王府(兖州)
蜀王府(成都)
湘王府(荆州)
代王府(大同)
肃王府(甘肃)
辽王府(广宁)
庆王府(宁夏)
宁王府(大宁)
岷王府(云南)
谷王府(宣府)
韩王府(开原)
渖王府(潞州)
安王府(平凉)
唐王府(南阳)
郢王府(安陆)
伊王府(洛阳)
凡诸王宫室,并不许有离宫、别殿及台榭游翫去处。虽是朝廷嗣君掌管天下事务者,其离宫、别殿、台榭游翫去处,更不许造。
供用
凡亲王每岁来朝,自备饮膳。其随从官员军士盤费,马疋草料,俱各自备,毋得干预有司,恐惹事端。
凡亲王每岁合得粮储,皆在十月终一次尽数支拨。其本府文武官吏俸禄及军士粮储,皆系按月支给,每月不过初五。其甲仗接缺拨付,所在有司,照依原定数目,不须每次奏闻。敢有破调稽迟者,斩。
凡亲王钱粮,就於王所封国内府分,照依所定则例、期限放支,毋得移文当该衙门,亦不得频奏。若朝廷别有赏赐,不在已定则例之限。
凡亲王、郡王、王子、王孙及公主、郡主等,每岁支拨:
亲王(唐制:岁该谷四千八百石,绢四千八百匹,绵四百五十斤;宋制:领节度使,岁该谷二千四百石,钱四千八百贯,绢二百疋,绫一百疋,罗十疋,绵五百两。)
今定米壹万石
郡王(唐制:岁该米七百石,田六十顷;宋制:领观察使,岁该粟一千二百石,钱二千四百贯,绢二十疋,绵五十两。)
今定米贰千石
镇国将军(唐制:岁该米六百石,田五十顷;宋制:郡王子以下,量才授官,照其官品高下给禄。)
今定米壹千石
辅国将军(唐制:岁该米五百石,田四十顷。)
今定米捌百石
奉国将军(唐制:岁该米四百石,田二十五顷。)
今定米陆百石
镇国中尉(唐制:岁该米三百石,田十四顷。)
今定米肆百石
辅国中尉(唐制:岁该米二百石,田八顷。)
今定米叄百石
奉国中尉(唐制:岁该米一百石。)
今定米贰百石
公主及驸马食禄米贰千石。
郡主及仪宾食禄米捌百石。
县主及仪宾食禄米陆百石。
郡君及仪宾食禄米肆百石。
县君及仪宾食禄米叄百石。
乡君及仪宾食禄米贰百石。
凡皇太子次嫡子并庶子,既封郡王之後,必俟出阁,每岁拨赐,与亲王子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每岁拨赐,与亲王女已嫁者同。
凡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其岁赐比初封郡王减半支给。
附录
《四库全书总目·明祖训一卷》提要
明祖训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洪武二年,命中书编次,其目十有三。一《祖训首章》,一《持守》,一《严祭祀》,一《谨出入》,一《慎国政》,一《礼仪》,一《法律》,一《内令》,一《内官》,一《职制》,一《兵卫》,一《营缮》,一《供用》。至六年五月书成,太祖自为序,复命宋濂序之。此本佚濂序,惟太祖之序载篇首。序称「开导後人,立为家法。大书揭於西庑,朝夕亲览,以求至当。首尾六年,凡七誊录稿,至今方定。命翰林编辑成书,礼部刊印」云云。然则诸词臣仅缮录排纂而已,其文词悉太祖御撰也。其中多言亲藩体制,大抵惩前代之失,欲兼用封建郡县以相牵制。故亲王与方镇各掌兵,王不得与民事,官吏亦不得预王府事;尤谆谆以奸臣壅蔽离间为虑,所以防之者甚至。如云:「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族灭其家。」又云:「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然则靖难之事,肇衅於此;高煦、宸濠遂接踵效尤。是亦矫枉过直,作法於凉之弊矣。皇甫录《明记略》云:「《祖训》所以教戒後世者甚备,独无委任阉人之禁,世以为怪。或云本有此条,因版在司礼监削去耳。然《永乐大典》所载,亦与此本相同,则似非後来削去。录所云云,盖以意揣之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