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渊源

name origin

  鲍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最早源于风姓,出自远古第一帝伏羲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鲍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十二位。现今鲍姓人口约八十七万,排在第一百八十三位。鲍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这两省约占全国鲍姓人口的66%。明朝时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地,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鲍氏图腾

  【释义】鲍,本义是用盐浸渍的鱼,便于保存,长年食用。鲍通鞄,由“鱼”旁改为“革”旁,指的是加工皮革。


鲍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鲍叔牙: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叔牙开始以封邑为氏,称鲍叔牙。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常给以资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拟任他为上卿。他力劝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鲍之交,世传美谈。鲍姓子孙也就尊这位德行高尚的鲍姓先人为其得姓始祖。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之后,以邑(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夏禹的裔孙姒敬叔(杞公子)仕于齐国,被赐封食采于鲍邑(今山东济南历城),其儿子姒叔牙以邑名为自己的姓氏,称鲍叔牙,尊称鲍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称千古。

  鲍叔牙,公元前?~前644年。自青年时期起,鲍叔牙即与管仲相交为友,深知管仲之贤。起先鲍叔牙于事公子小白,管仲则事于公子纠。后在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为争夺齐国君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中钩,及至公子小白于抢先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

  鲍叔牙被后来被齐桓公任为国相,拟任鲍叔牙为上卿。他力劝齐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流传千古的成语“鲍子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之间的友谊故事。二人相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故而,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世传美谈。

  在齐桓公执政时期,齐国空前强大,而鲍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管仲曾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在鲍叔牙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其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相传为鲍氏,史称鲍氏正宗。

  源流二

  源于风姓,出自远古第一帝伏羲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唐朝学者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

  北魏时期的著名学者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也记载:“故瀆东逕成纪县,故帝太皡庖牺所生之处也。”

  清朝学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季子》中也记载:“伏牺字,《汉书》皆作宓。庖字古读若浮……浮、宓声相近,故宓牺或作庖牺。”

  庖牺氏,就是远古第一帝伏羲氏,是为其别称之一,他教会人类烹食而餐,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蛮荒状态,因此被称为庖牺氏。

  “庖”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鞄”、“鲍”有通假之义,因此在庖牺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谐音字“鲍”为姓氏者,称鲍氏,是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申鲍胥,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国爱国英雄,为伍子胥的好朋友。周景王姬贵二十三年(楚平王熊弃疾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了大夫费无忌的谗言,将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害,其幼子伍员(伍子胥)被迫逃奔吴国。临行前,伍员忿忿地对申鲍胥说:“我必覆楚国!”而申鲍胥则回答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到了周敬王姬丐十五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年末,吴王阖闾率领吴国大军及孙武、伍员、伯嚭等人,并联合了唐、蔡两国共伐楚国,楚军大败,郢都沦陷,楚昭王弃国出奔。伍员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以泄其灭家之忿。正在楚国处于几乎被吴国灭亡的危机关头时,申鲍胥却独自一人跑到秦国请救兵去了。申鲍胥到了秦国后,向秦哀公说明来意并请求秦国赶紧出兵援救楚多,秦哀公不愿意惹事,因而再三推辞,不肯出兵。申鲍胥看到这种情况后,内心焦急万分,于是他连续七天“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秦哀公被其爱国精神所感动,终于作出了出兵救楚的决定,并派子蒲、子虎二将率领五百乘战车前去救楚国。周敬王姬丐十六年(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年初,秦国救兵及时杀到楚国并向吴军发起猛攻,吴师败绩。当时,越国乘吴国以倾国之师大举伐楚时,趁吴国国内空虚的机会举兵伐吴国。迫于这种不利形势,吴王阖闾只得撤军。吴军败走后,楚昭王才得以返国。事后,当楚昭王对申鲍胥进行嘉奖时,申鲍胥却反而逃走了。后来在周元王姬仁二年(楚惠王熊章十五年,公元前474年),楚惠王派遣申鲍胥出使越国,越王勾践还曾向其请教如何灭吴国的策略。

  在申包胥(注:申包胥或称申鲍胥,或“包”通“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鲍氏,后有简笔为包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区的鲜卑族俟力伐氏(俟力发氏)、鲍俎氏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南下,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改汉姓为鲍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为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即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四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孛儿只斤氏,亦称孛儿吉德氏、孛儿吉根氏,博儿济吉特氏、孛儿吉济锦氏、博罗特氏、布儿赤金氏、保佳氏、孛尔吉氏等,是蒙古尼鲁温诸部之一,源楚古老的乞颜部。孛儿只斤氏远流为乞颜氏。自从成吉思汗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合黑单建氏族后,始称孛儿只斤氏,这个姓氏是由“孛端察儿”这个尊号演化而来,在史籍《蒙古秘史》中有一段专门的记载:“孛端察儿为孛儿只斤氏矣。”在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汗时期,乞颜被置于孛儿只斤之前,表述为乞颜·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单用孛儿只斤为姓氏。在孛儿只斤·铁木真颠沛流离时期,许多孛儿只斤氏族人纷纷投奔到其他分支群体,只剩孛儿只斤·铁木真一门仍为孛儿只斤氏。因此在孛儿只斤·铁木真成为大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后,鄙视那些“善择而尔”的族人,严厉规定只准由孛儿只斤·铁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后裔使用孛儿只斤这一姓氏,被誉为“黄金家族”。自孛儿只斤·铁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孛儿只斤·额尔克洪果尔(林丹汗之子)降后金政权的四百三十余年间,蒙古族中除了绰罗斯·也先曾出任大汗一年这种极个别情况,蒙古国大汗、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历代皆出自孛儿只斤氏。实际上,孛儿只斤氏蒙古族人分布很广,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高原平湖均可见到。

  在元末明初,孛儿只斤氏族人纷纷开始改冠汉姓,多为鲍氏、包氏、宝氏、博氏、金氏、奇氏、罗氏、波氏、陆氏、王氏、梁氏、彭氏等,其中的鲍氏为主流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保佳氏,亦称鲍佳氏,源出蒙古孛儿只斤氏,为女真引借姓氏,满语为Boogiya Hala,世居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鲍氏。

  ⑵.满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蒙古孛儿只斤氏,为女真引借姓氏,满语为Borjigit Hala,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巴岳特(今辽宁阜新)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包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⑶.满族布吉尔根氏,亦称博勒济尔格氏、鲍尔吉根氏,满语为Bugirgen Hala,世居额尔敏(今吉林浑江)、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上游。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

  ⑷.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源流七

  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景颇族金别氏,在明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汉姓为鲍氏,亦有汉族鲍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景颇民族联姻后融入景颇族,形成汉姓鲍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

  源流八

  源于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佤族羊布拉氏,亦称尤斯拜氏,世居云南西盟、沧源、孟连地区,在清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汉姓为鲍氏。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鲍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

  宋皇祐四年(1052年)龙图阁学士包拯,时任河北都转运使,在邱县境捕得因灾铤而走险之“强盗”,在今鲍庄设衙问案,挽活多人。人感其德,纷改包姓,后因犯忌,加鱼旁为鲍,沿用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见于史册的有玄孙鲍牵(鲍庄子),还有鲍文子、鲍苏,并有裔孙鲍焦隐居于周的国都(今河南省洛阳)。

  战国初,田氏代齐后,子孙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间地者。

  两汉时,鲍姓名人渐多,西汉末的鲍宣,乃渤海高城(今河北省盐山)人,后被王莽所杀,他极有预见的在生前将长子鲍永、次子鲍升避居于上党屯留(今属山西省),鲍永子鲍昱、孙鲍德、玄孙鲍昂俱有名于当世,尤以鲍昱最为著名,他贵至宰相,为后世鲍姓上党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汉时还有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人鲍鸿、鲍恢,京兆新丰(今陕西省临潼)人鲍邮,东汉初的九江(今安徽省凤阳)人鲍骏……。表明在秦汉之际,鲍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有一支进入安徽。

  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山东、江苏间地,古属东海郡之地的鲍姓人丁兴旺,名家辈出,著名南朝乐府诗人鲍照即为此郡鲍姓之杰出代表。此郡鲍姓由于离东晋、南朝之国都南京较近,其由于仕宦、逃难进入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此际,繁衍于上党、泰山、河南郡的鲍姓亦呈族大人众、名家辈出之态,昌盛为鲍姓上党、泰山、河南郡望。

  唐末至五代的动乱导致鲍姓在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定居下来。

  两宋时,鲍姓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其除昌盛于山东外,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鲍姓十分抢眼,名人辈出。

  元初、元末的动乱导致鲍姓向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徙居。

  明初,山西鲍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江苏、河北、河南等地。

  明中叶以后,鲍姓进入台湾省,有清一代,鲍姓分布愈广。

  分布

  先秦时期,鲍姓很少为人所知,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

  宋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江苏等。

  明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4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这二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66%。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当代鲍姓的人口大约有8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为全国第183位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鲍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青海、江苏,这四省大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这四省的鲍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苏、西部青海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鲍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和东部,鲍姓占当地人口比例一般达到0.2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4.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26%的鲍姓人群。在浙沪苏、山东南端、安徽大部、赣闽北部、吉林中部和东段、黑龙江中部、宁夏大部、甘肃东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3%—0.2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6%,居住了大约30%的鲍姓人群。

  【入闽迁徙】

  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见于史册的有玄孙鲍牵(鲍庄子),还有鲍文子、鲍苏,并有裔孙鲍焦隐居于周的国都(今河南省洛阳)。 战国初,田氏代齐后,子孙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间地者。两汉时,鲍姓名人渐多,西汉末的鲍宣,乃渤海高城(今河北省盐山)人,后被王莽所杀,他极有预见的在生前将长子鲍永、次子鲍升避居于上党屯留(今属山西省),鲍永子鲍昱、孙鲍德、玄孙鲍昂俱有名于当世,尤以鲍昱最为著名,他贵至宰相,为后世鲍姓上党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秦汉之际,鲍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有一支进入安徽。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山东、江苏间地,古属东海郡之地的鲍姓人丁兴旺,名家辈出,

  资料载:鲍氏,南宋时即已入迁宁化,子孙播蕃闽西、闽北地区。宁化鲍氏至明末清初的战争使四川人口锐减,来自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的移民风拥而至,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

  沙县鮑氏族谱记载:始祖鲍敬叔渤海人士,夏禹之后。生叔牙秉性温和知管仲之贤,二人分金固交尽信无分,故今人称朋为“管鲍之交”。裔孙鲍牵、鲍国,均为齐大夫;汉有鲍宣字子都,娶妻桓氏生长子鲍永字君长、次子鲍升字君登,均官至太守;有鲍恢任都官从事;有鲍昱字文泉,官至太尉;有鲍德官至大司农;有鲍成仁,性好寻求风水能请阴阳,于南宋嘉定二年己巳岁迁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其地风光美景坦然四百余里,在城安居焉。娶妻固氏生男鲍证。于大宋淳祐四年甲辰科登进士第,娶妻罗氏生下二男,长曰朝仪,次曰朝奉,兄弟二人和气。朝奉公性好外省经商。兄弟相别之际作五言诗曰:同胞根本意,其如离别何。痛思难会面,相扯泪悲号。那时分别如鸽失其类。先年念五公到本村定居,祖厝建在中洋村后,厝立名为“福兴堂”。自鲍氏祖祠建立后,鲍姓人家日益繁荣昌盛,其地各姓逐渐消亡,只剩下现在的熊、温二姓。从念五公至现在的振字辈,共为26代。

  福建永泰三洋 鲍氏始迁祖鮑淑明。浙江宁海胡陈响岩的鲍淑牙,乳名仁语,弟鲍淑明,乳名仁柱,号一山,于明朝洪武年间入镇福建,永乐二年解甲归田,迁居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三洋村,屯田垦荒,广种粮食,艰苦奋斗,建基立业,成为福建鲍氏之始祖,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现有鲍族子孙二千五百余户,万余人口,发展成为该县望族。三洋村鲍族分别建立了东祠、西祠,族人们为了寻宗找源,曾于20世纪90年代多次派出鲍立萃、鲍才苗等人到浙江各鲍氏宗族观谱觅宗、探索史源。家属随军,其亲兄儿女子侄均在一起。到清朝中叶,有迁居莆田市涵江国欢镇邠村的鲍氏,现已有六百余人。长乐氏潭头镇鲍朱村鲍氏应是永泰三洋 “俊逸鲍参军”照公的后裔,大多数人已经外迁前往海外地区。

  广东《大埔县姓氏录》载:鲍氏,由宁化石壁迁入大埔县。

  当今福建鲍姓人口主要分布在闽西客家地区、南平的邵武、浦城、福州的永泰,散居各地。

  明清以后,鲍姓入垦台湾。高山族鲍姓和闽籍鲍姓人口各占台湾鲍姓人口的一定比例;台湾光复后又有各地鲍姓迁徙台湾;主要台北、高雄、基隆,其他各市县也有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区),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清懿堂: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鲍氏“清懿堂”为颂扬鲍氏历代烈女贞妇而建的纪念馆,是中国少有的“女祠”。古代祠堂的修建,注入了浓厚的封建思想。在封建社会里,男为天,女为地,妇女的地位是绝对低下的。为了做到克勤克俭,恪守孝道,完成大礼的孝道,许多妇女“功名成就”面成了烈女和贞妇。其实这都是对妇女精神的一种压迫和对幸福生活的剥夺。因此,男祠要大于女祠。修建女祠的原因,道来更是令人淆然泪下。

  进贤堂:典出自春秋鲍叔牙。鲍叔牙事齐桓公,与公子纠作战时,俘虏了谋士管仲,桓公因管仲在两军对垒时射中过他,想杀管仲。鲍叔牙对桓公说:“你想报私仇呢,还是想当天下的霸主?管仲在射你时是各为其主,说明他的忠。他的治国能力比我强百倍,是宰相的材料。”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拜管仲为相。其后,管仲果然帮助桓公一匡天下,圆了诸侯霸主的梦。

  字辈

  浙江

  浙江定海宁波鲍氏字辈:“龙凤卿相 荣华富贵 国朝资治维忠孝 盛世宏谟悌圣贤”。

  浙江绍兴鲍氏字辈:“天心一目善 立志诚存德 亦世其荣昌”

  浙江岭前鲍氏字辈:“必大日上山川秀,云开万象新;丹心荣国册,鸿业振声名”

  浙江临海鲍氏字辈:“老思先人作合”。

  浙江宁波鲍氏字辈:“式序于斯英明作则”。

  浙江玉环鲍氏字辈:“昌孔孟金……”

  浙江嵊州鲍氏字辈:“祥家道广明”。

  浙江兰溪石渠鲍姓字辈:“万闻富聪俊、怀晟淮贵干、鸣茂鼎吴升、昂旦昱方裕、红绍经综绪、维絙缙绣纹”。

  浙江常山黄岗鲍姓字辈:“天道应懋德、其嘉必有兴、善承忠与厚、诗礼振家声”

  江苏

  江苏睢宁鲍氏字辈:“宗如德庆昌盛治亚洲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江苏东海鲍氏字辈:“宗恩广贞,成尤俊业,宜吉兆昌,永寿长延,光华万年,高尚奇杰,兴科登宇”

  江苏沭阳鲍氏字辈:“洪恩俊叶光华万年”。

  江苏宿迁鲍氏字辈:“井长守安乐”。

  江苏扬州鲍氏字辈:“春圣正志……”

  山东

  山东烟台鲍氏字辈:“吉忠欲之隆国恩家庆”。

  山东冠县鲍氏字辈:“廷观春庆(景)培(学)茂树(国)修”。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端学汉朱得”。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顺天衍宗茂德守信”。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直衍登斌升,瞻道和一统,肇民流赞寿,皆仁就犀顺”。

  山东德州临邑德平鲍氏辈分排列:“(其前不详)先新怀玉明广万世继修传本盛昭悠久家居庆繁祥(其后不详)”

  山东临沂平邑鲍家坡鲍氏字辈:“万一化,衍光克守信,明德兴瑞祥,继世荣运起,传家贵永昌”。

  湖北

  湖北洪湖鲍氏字辈:“君臣英词启流恩百世芳文昌开泰景新贵述呈祥道义钦宏范才华济社邦永怀诚信德真善美名扬”。

  湖北麻城鲍氏字辈:“正大光克明裕厚在先德”。

  湖北十堰鲍氏字辈:儒吉承隆 升喜哲鸿。

  湖北钟祥鲍氏字辈:“维祖有则其世必光家之以兆易学可上兴崇道义贵重典章本荣枝茂源远流长”。

  四川

  四川广安鲍氏字辈:“可从文登仕大芝天心顺国正民自安”。

  四川成都鲍氏字辈:“厚德一方心”。

  辽宁

  辽宁葫芦岛鲍氏字辈:“年天春凤(如)洪永守德万纯国恩家大庆”。

  辽宁抚顺鲍氏字辈:“学长文明昌”。

  重庆

  重庆万州鲍氏字辈:“希于明良玉一朝泰运开石锲仁安家国书贤才”。

  重庆潼南鲍氏字辈:“国应天兴顺,上清民治安,继圣诚大定,万世永昌兴”

  重庆璧山县鲍氏字辈:绍美楚山川、士师居璧繁、崇儒重道德、世代永流传。

  云南

  云南宣威鲍氏字辈:“连怀褔学祖绍忠光德”。

  福建

  福建长乐潭头镇霞江村文江自然村(鲍朱村),文江鲍氏(敦本堂)字辈:“宗惠达夫天子克已复礼存心以仁淑甫开玉仕用可公仲世朝弘德从惟有大德孔圣道敦敬贤孝顺邦国才献廷中鼎建上祖华荣修文存永立志高明”。

  福建安海鲍氏字辈:“心志存忠信高明振加声祖宗贻则德子孙尚书经”。

  江西

  江西万载鲍氏原有字辈:钟济模勋在,钧洪桂焕培 锦源植恢坦,锡泽树炳基。后添加字辈:钦江林炜圣,钊沂本烂壁,铭津松煜垒,锁洁杰灵城,铣涛栎炫至,镇浩集炎增。

  安徽

  安徽徽州鲍氏字辈:恭宽信敏惠

  安徽贵池香山鲍氏字辈:经元乾师覆,谦豫临观复,颐咸恒晋益,翠(萃)昇(生)梦节济。

  安徽枞阳,高甸鲍 婺源迁桐城高甸华一公(敦敍堂):应世启纯士,登朝正大时,观光其汝志,允以孔为师,秉德绳前哲,怀仁奕叶垂,图南博万九,高举奋冥池。

  安徽青阳鲍氏字辈:“光基中年本佳申”。

  安徽九华山鲍氏字辈:“中共启象贤”。

  安徽合肥鲍氏字辈:“精中报国必有余庆忠孝维”。

  安徽寿县鲍氏字辈:“汝继广世献宜方”。

  安徽安庆鲍氏字辈:“家维孝克成”。

  安徽池州鲍氏字辈:“登朝正大时官光其余志”。来源于枞阳(老桐城)高甸鲍。

  安徽六安鲍氏字辈:“鸿俊家传远,秉忠克少良,守先寻礼法,修善庆恩”。

  安徽阜南鲍氏字辈:“广朝德恩 四大同凤 其祥文明 仲魁元芝 金永乾安 国正成镇”。

  其它

  鲍氏一支字辈:“心志存忠信高明振加声祖宗贻则德子孙尚书经”。

  鲍氏一支字辈:“忠孝绵恩锡家道永昌龙传先接启后留长本自生立功开”。

  鲍氏一支字辈:“自占洪维正家传万世长”。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湖湘良吏;

  东海阀阅。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景泰举人鲍德,舒城人。知华容县,兴学业劝农,惩奸理冤,治称“湘湖第一”。下联典指鲍姓望族出自东海等郡。

  东海世泽;

  太守家声。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晋·鲍靓,为官东海太守。

  才名孤雁;

  节举孝廉。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河南法掾鲍当,向郡守薛映献《孤雁》诗云:“天寒稻梁少,万里孤雁进;不惜充军庖,为带边城信。”映大赞赏。时人目之为“鲍孤雁”。下联典指东汉孝子鲍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连征不至,举孝廉。卒于家。

  参军俊逸;

  司隶端方。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出身贫寒,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刘子顼起兵失败,他也被乱兵杀死。其诗表现了对当时土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长于乐府,尤其擅长七言行歌,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岑参等多有影响;也擅长赋及骈文。有《鲍参军集》。

  令晖赋茗;

  少君挽车。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鲍照之妹,字令晖,有文才,著有《香茗集》。下联典指西汉·鲍宣,甘守清贫,与妻桓少君,共挽鹿车归乡里。

  五言通用联

  丰岁歌神父;

  厚谊重叔牙。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人鲍德,西汉鲍宣的曾孙,任南阳太守时,很多地方都受了灾,只有南阳大丰收,吏民称他为“神父”。因当地郡学荒废,他又建起校舍,行礼奏乐,宴请读书人,很受百姓欢迎。后官大司农。下联典指春秋时齐国大夫鲍叔牙,与管仲相知最深。因齐国内乱,随公子小白出奔吕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在争夺君位中,小白得胜即位,是为桓公。桓公任命他为宰时,他推荐了管仲,后来齐国经管仲改革,日渐富强,使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曾说:“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是鲍子。”

  神明平冤狱;

  校尉惩权豪。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监察御史鲍忠,字克礼,鄞人。巡按广东,平反连州冤狱七十二人,人称“神明”。下联典指东汉司隶校尉鲍永,字君长,累以功封关内侯,为司隶校尉,以事劾赵王良、朝廷肃然。后为东海相。

  诗韵如松竹;

  画法传白阳。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宋诗人鲍照,擅长言诗,如七绝、七律等。他的诗作气韵如松竹。下联典指清代女画家鲍诗。字令晖,平湖人。适秀水张氏,能诗善画,说者谓其姊妹四人皆知书善画。专学花卉,传白阳法。

  六言通用联

  少君挽车垂誉;

  令晖赋茗见才。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鲍宣之妻桓少君。下联典指南朝宋·鲍照之妹。

  七言通用联

  法正风规汉太尉;

  诗才俊逸鲍参军。

  ——佚名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太尉鲍煜。下联典指南朝宋诗人鲍煦有《鲍参军集》。

  远瞻城池山色里;

  俯聆弦管水声中。

  ——鲍君徽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女诗人鲍君徽《东亭茶宴》诗句联。鲍君徽,字文姬。《全唐诗》中录其诗四首。

  十一言通用联

  春礿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鲍君徽撰鲍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庐江县鲍家大院鲍氏宗祠联。


  【祠堂古迹】

       爱荆庄古寨堡

  爱荆庄古寨堡,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洋尾村,从鲍氏宗谱记载美祚公夫妇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内有土木结构房屋360间,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外防体系设计巧妙、构筑奇特,坚牢无比、易守难攻成为一座堡垒式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爱荆庄寨墙四周建有走马道,寨堡下面建有地窖,寨内辟有菜地。寨墙西南角和东北角各建有一个下石上土的碉楼。整座寨堡依山而建,拾级抬起,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东西跑马道上部,是呈人字形的重重叠叠的歇山屋顶,这一独特造型,与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十四景的“梨花伴月”一组不断跌落式的厢房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永泰县同安镇洋中片鲍氏闹元宵活动,每年都这样隆重举行。

1.jpg2.jpg3.jpg

       永泰三洋鲍氏古厝

  永泰三洋鲍氏古厝,为西祠第七世祖文澄公始建的,全木结构,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建筑有半月埕、迎客门、尾埕、中埕、下埕、大厅。族谱记载文澄公原住在三洋樟下垅,为了子孙后代的发展把房子建到了直墘厝(现叫竹乾头),文澄公到直墘厝后曾两次赈粮,被封为“进主义士”、“太学生”。民间传说文澄公少年贫困,二十多岁才结婚,后发迹,夜见“开天门”,跪求“钱粮减一半,败(家)子添一合”,生下两个儿子,长子元相公,次子元楚公,元相公英年早逝。后元楚公与侄儿思茂公另盖新房,取名“新直墘”(现叫新竹乾),旧房“直墘厝”改叫“直墘头”,并在这两座房子之间建一条长达五百多米的长廊,把两座“直墘”连成一体,往来不受日晒雨淋。可以想象,当年这两家人是怎样的家大业大。文澄公、元楚公、思茂公祖孙三代个个好善乐施,义薄云天,名震遐迩,流传至今。


  【典故轶事】

  二鲍纠慝

  汉光武帝的叔父,也就是被封为赵王的刘良,替中郎将束歙送丧归来,在进入城门时,他的车与右郎将张邯的车相遇。因门道狭窄,两辆车不能相错而过。刘良见张邯的车挡了自己的去路,就喝斥张邯倒车,并把门侯岑尊召来,对他大声责骂,并要他跪在他的马头前面叩头认罪。司隶校尉鲍水得知此事,十分气愤,就上章弹劾刘良,说:“赵王刘良是诸侯藩臣,蒙皇帝鸿恩,入都待候,自应晓得门侯岑尊是国家的官员,不能随意侮辱。然而他竟无视国法,肆意侵辱岑尊,犯了‘大不敬’罪,应严厉惩处。”鲍永此举,使朝臣莫不戒慎。后来,鲍永又把性格耿直、不避强暴的鲍恢提为都管从事。光武帝向身边的人说:“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鲍永、鲍恢刚直不阿,执法严明,即使贵戚也敢于触犯,所以贵戚们应当赶紧收敛自己的违法乱纪活动,避免碰上这两个人而吃苦头。后来人们将这句话概括为“二鲍纠慝”,用来咏颂执法者不畏权势不畏权势,敢于执法。

  鲍家无懒橙

    “鲍家无懒橙”道出了鲍家勤奋治家的风尚。相传乾隆时代,扬州分旧城与新城。鲍志道昌腾于盐业,富甲江南,便于扬州新城盖了一处府弟。落成那天,管家引鲍志道巡视了院庭,刚进大门,鲍志道指着大门两旁各置的木橙问:“放置两橙何意?”管家答道:“此橙曰懒橙。凡扬州大家馆府均设此橙,是怕下人劳作过勤而便于休息,以此来显示主人仁爱宽儒之风度。”鲍志道沉思片刻,吩咐管家:“撤除此橙。自今以后,凡鲍家,不许有懒橙!”后来清代文人林苏门作诗称颂:“胡然无懒橙,只此一商家——守者勤劳惯,当门侍立斜”。于是“鲍家无懒橙”便成了扬州城达官贵府的一名言。


家风家训

【家训格言】

  治家严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性尤好贤,和宗族睦乡邻,乐于施济。

  【鲍氏家规】

  家规与宗谱相表里,无宗谱则世系不明,无家规则遵循无自。故昔人於宗谱后随附家规,汉唐而下,若颜氏,若欧朱,皆各有严例揭诸中堂,以示子孙,盖欲为之,裔者争自濯磨,率履不怠,以效法於古,其贻谋诚深远也。今圣天子在上,四海同风,其颁之月吉者,不啻五令三申矣。然族众难以户晓,谨择昔人之懿训,汇而成帙。其间孝友姻恤之义、婚姻丧祭之礼、以及尊卑贵贱之别,分门立论,严而不刻,恕而可行。凡族之人务宜恪守,毋干宪典,以堕家声。可也。

  大纲十则细目二十有九列后:

  家本第一

  家本者何?存心是也。人生世间,凡百之物受用有尽,惟此善根受用无尽。故曰:耕尧田者有水虑;耕汤田者有旱忧;耕心田者日日丰隆。家之长久皆系于此,故存心先焉。

  积阴德

  忠孝节义之事,能实体於躬,则谓之德。至若济人之困,扶人之危;不欺孤,不凌寡;全人之婚,活人之命;广行方便,恩泽及人;或说一句好话,或存一点善心;人虽不及知觉,天地神明必共鑑之。只便谓之阴德,将来福泽近及於身,远及於子孙。譬之树木,根既培,则枝叶自然畅茂。昔司马公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若积阴德於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又曰:“积善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先正格言,各宜猛省。

  家范第二

  家范者何?修身是也。家之淑慝,皆系于身;身若不正,孰克有正?故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妻子不能行,而其余可知矣。”故修身继焉。

  谨言语

  家长之言语,家人所承听也。古之君子,居丧不言乐;祭祀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对父兄则言慈爱;接卑幼则言孝敬。苟启口有失,则家之中从而效尤者多矣。故齐家者,谨言语之为贵。

  慎举动

  家长之举动,家人之模范也。古之君子,上堂则声必扬,入户则视必下,手容恭,足容重。推而饮食起居,莫不以礼。非徒寡身过,亦以示家则也。苟出入进退,少有失度。则已先轻率,何以责人之持重?故齐家者,慎举动之为贵。

  家政第三

  身范端矣,身之所属,不外“五伦”。《书》曰:“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故必父子亲、兄弟睦、夫妇和,元气周流,蔼然尔室,方可为一家之政,故明伦次於修身。

  励臣节

  君臣之义,通於天地。凡族有登科第、膺憔膴仕者,必夙夜在公,无忝厥职。如汉关西杨氏称清白吏,而后可若。夫居草莽者,身履王土,悉为王臣,其钱粮必依限完纳。青矜不得出入衙门以及包揽隐漏、犯法乱纪等事连累本族。三尺凛凛,各宜儆惕。

  尽子道

  父母生身,怀胎十月,乳哺三年;即是竭力承欢,不能报其万一。凡为子者也,不在朝山拜顶也,不在持蔬三年;只要朝夕承欢,左右奉养。如父母有命即从,有言即听,有怒则顺,有忧则解,有过则怡顔婉谏,有疾则左右调持。愚者耕田,供职秀者,扬名显亲。临终衣衾棺木,勿苟且惜钱。既殡,卜地安葬,勿久露骸骨。岁时祭扫,蜡社毋忘。如此奉行,便是大孝。倘有忤逆逞凶,不顾父母养者,当指名诣祠,以不孝律罪。但属家庭之变,又当原情宽宥,罪减一等。

  敦友于

  兄弟手足,同气连枝,迨其长也。或因枕边之言,或因财物之末,往往骨肉相残,小则阋墙,大则讼狱。殊不知钱财如粪土、妻妾是外人。贵贱穷通,那得都如一样;妯娌、子姪,岂全无半言。昔张公九世同居,惟在一忍。大被同眠,灸艾分痛,岂非以今之人莫如兄弟乎?即父母分授田地或有不均,亦当自安义命,不必妄生嫉怨。他如异母之弟,遗腹之儿,必体亲志,照业均分。倘或听信刁唆,争田争地,亲在则心下不安,亲没则阴灵不悦。不悌即是不孝。有此,族长平治。不服者,赴公。

  正嫡庶

  妻妾之分不可不谨。妻之为言齐也,於夫有嫡体之义;妾之为言接也,於夫有服事之义。故妻虽陋,不可过轻;妾虽美,不可过宠。家道之兴废,实肇于此。倘有宠妾凌妻者,投鸣族长,当共斥之。至有一种妬妇,夫无子,而不容娶妾,自甘败绝,深属痛恨。大抵妇人之见,不广其言;至偏男子,非刚肠,人鲜不为所惑,以至偾事。所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也。故义门郑氏家规,切切以毋听妇人之言为戒。

  家礼第四

  冠婚丧祭为家礼之大要。冠礼虽云久缺,而元首之尊,固不可忽。至若婚姻丧祭,各有典制,毋容陨越,以乱懿章。

  重婚姻

  婚姻者,人道之始,择德为上,论年次之。故凡议婚者,嫁女必胜吾家,娶媳视吾敌体。倘有不肖子弟,贪财灭义,不别清污。如娼优隶卒等类,妄为结纳。玷辱宗枋者,宗众当令其改适。迩来一等陋俗,或兄接弟妇,弟接兄妻,皆败常坏俗,族长当严戒之。又有於襁褓时轻许为婚,亦有指腹为婚者,及其既长,或因家贫,或因恶疾,以致退合悔连狱者,多矣。今后男女为婚,必俟其长。虽曰天合,庶无后悔。

  慎丧葬

  父母病革正人子永诀之时,凡一应衣衾棺木,必须亲手检点,竭力尽情,豪不可苟。昔曾氏曰:慎终子舆氏曰“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正此意也。古者三月而葬,今人每每高攢以待卜地,乃竟有延之十年而不葬者。露骨抛骸,诚为不美。嗣后凡有亲没者,即当安葬,如必欲卜地,亦须着意寻求,以安魂魄。毋得悠忽以干不孝之罪。

  严祭祀

  父母既葬,罔極深恩,何忍遽释?故凡岁时伏腊,春露秋霜,正动人子以风木之惑。至於列祖列宗,虽远毋忘。凡子姓十五以上者,俱限巳尽时齐集,起伏兴拜,尽其如之诚。有嘻笑失仪者罚,无故不到者罚。如此日子弟或当应试、或出外经商者,不在此例。祭毕,依齿序坐。酒三巡,饭一箸,对尊长作揖辞归。贪饮乱事者责。

  家庙第五

  古者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凡遇吉凶等礼,必往告之,以永孝思。事死如生之道也,故祠堂建则神有所楼,宗子由此而立,家规由此而遵。宗庙之设,乌容已乎?

  置祭田

  宗祠之置祭田,原以备修葺,供祭扫而设,其田务写于外人耕之租,稻管事人踹看汇齐入仓。本年祭品、酒席、完纳、钱粮等项,公同立帐簿一本,凡一应出纳面为登记清算,各签花押於其上,以免改涂之弊。其稻存贮本仓,贵则作银,贱则加稻,为祠兴利,不得借公肥私。倘各分有掯借不还者,责在本分户长催促,勿纵刁顽。倘果系鳏寡孤独、贫不自保或亲老不能举丧者,谅为捐助。如或经手之人借端射利,查出见一罚十。修理祠庑,另择贤能者以代之。

  立宗法

  家礼以宗法为重。不立宗法,则事无所统。故昔人之於家也,有宗子,有族长,有典事,有家相。宗子者何?大宗之嫡子也。族长者何?年高有德足为一族之望也。典事者何?强明端重可以任族务也。家相者何?凡纲常伦教冠婚丧祭之仪,必得一人以讲明其理也。宗子立,则一族之事皆任其剖决,主祭祀。故昔人所云:宗子者有君道焉。然必才德兼备,始克胜任,又不得专以大宗限之。倘长而未必贤,则更立其次,其次不贤,则更立族中之有德望者以主之。凡是非曲直,平心剖决,以敦族好。不可自作好恶,以失其平。至禀事之人亦当静听裁处,不得恃虽执拗。违者惩责,以肃家规。

  修宗谱

  谱牒之作,所以原世系、致孝思也,其义有二:谱者,普也。普载名讳、字号、生卒、葬地。以示人之不忘也。谱者,布也。敷布流泽,明继立,别真伪,序昭穆,稽实行,以示后人之不繆也。世之人苟无宗谱,则不知身所自出。即有谱者,越三十年而不修,势必至遗忘多矣。故重修之为贵,若逾久逾湮,后来不得其实。凡子孙有贤逹者,宜勤修辑,近则三十年,远则四五十年。慎勿视为故牒而不加意、以干不孝之罪。

  谨名讳

  齿繁居涣,取名多有雷同,或同辈而派异,或同派而同名,或孙同祖讳,姪同叔名,以致尊卑不明,称谓不便,甚非谱同姓之道也。自后生子者,必於本祠祭祀之日,当者持银八分,次者五分,贫者三分,交于祠内执事者,登记於簿。经营生放,以为续谱之需,然后告於祖先谓:“某於某年月日,托赖祖庇,得生一子,今投祠取名。”命名之时,必须查谱,免致雷同。其银各分执事之人轮流值年,递年交盘之日,俱要本息完社。借银之人,定要田地抵靠,庶无逋欠,免致贻累值年之人。倘有祠内执事不肖,觊觎顿生而侵渔公银者,许合族之人一齐攻罚,除追偿正项之外仍以家法责戒。如势豪不服,即以灭祖灭宗鸣官律问,有徇情私庇者,合族齐攻。

  明宗祀

  凡祖考神灵入祀者,必从昭穆之列,毋得僭越,所以叙尊卑也。凡母出庙绝者,不得入;生非祖脉者,不得入;奸生、妓生及干名犯义者,不得入;丧德者,虽老死弗入;立德者,虽蚤亡亦附。此固於报本追远之典,而寓劝善恶惩之意者也。今日之子孙,即后日之祖宗,可不修德立行以为百世享祀之基哉?

  敬茔墓

  茔墓为祖宗魂魄所藏,子孙命脉所系。其四围余地并坟山树木,皆所以覆庇先灵,不得偷卖盗砍,有伤祖脉。至坟塚左右禁地,必须严禁,不得挟有分之山,倚强傍祖开穴。斩龙绝脉,为祸甚大,各宜惕省。犯此者,鸣官重究,必令迁移可也。

  家族第六

  本支既繁,无以联之,则愈涣矣。亲族人者,正以安先灵也。故必视为一体,不以吴越视之,则尊尊亲亲两得之矣。

  别尊卑

  尊卑者,分之所定。凡分属父、兄、伯、叔,皆谓之尊;分属子、弟、姪、孙,皆谓之卑。卑以承尊,礼在则然也。为子弟者,凡遇尊长,言必逊、貌必恭、命必从、行必让、坐必起,乘马必避。不可傲慢倨侮自越於礼。倘有以卑犯尊者,视分之亲疏,为罪之大小。轻者罚,重者责。但有一等匪类,每自倚长欺压子姪,借端骗害者,又当反坐,以儆刁顽。至各分仆人,良贱各异,尤宜儆戒。勿令强悍无知,干犯族众。倘有此等恶仆,重责家长罚银请罪。

  和族党

  族党虽众,自祖宗视之,皆吾一体也。苟睽戾乖离,则敦睦之谓何?凡族内有不平事,须同心帮助,休戚相关,勿置之度外。倘有颠沛流离者,当谅为周给;贫而无棺木者,议帮殡殓;至若衣食措不得已而粥於人,合族当敛赎金回,以承宗派;倘贪恋妇女或生事取祸自陷者,削去谱名,不在归赎之列。

  家训第七

  家之兴衰系於子孙,而起化则在闺闱,是以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女正乎内,男正乎外,天地之大义矣,是非有以训之,则不可。

  教子弟

  父母之於子也,当教以义方。有聪明者,教之诗书;质椎鲁者,董之耕凿,以及工商技艺之类,各听其所长而教之。必须择师友,稽出入,不可听其游手好闲之致懒惰;又不可任性使气,养成骄傲。举凡酣歌、博弈、酗酒、嫖赌等弊严为禁止,毋许姑息;不然日后长大,父母难以管,他则放僻邪侈,无所不为,灾及其身,并累其亲,悔之何及?故教子弟者,以严为贵。

  肃闺门

  闺门为万化之原,人道之始也。故凡妇女初来,为夫者当教他勤俭孝顺,稍有不听,即为戒饬;若溺爱枕席,养成悍妒之性,不孝公姑、不顺夫子、不和妯娌、不安奴婢、淫佚刚愎、秽行彰闻、良由妇教之不蚤也。更有一等悍妇,妻夺夫权、干舆外事、强辨潵泼,夫且幸为内助,深为可耻!故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齐家者,以正身为先。

  崇俭约

  俭美德也,礼舆其奢也。宁俭圣训,昭然迩来。侈靡相尚甚者,一日而费,万钱不思,以有尽之财而供不经之费,其何以善后乎?但凡饮食衣物、宫室嫁娶以及丧祭之礼,俱以简约为要,但无失之太啬耳。故治家者,当留有余,以为可继。

  家业第八

  士农工商,各有其业。苟本业不务,必至流荡而为匪。比者有之,惟各安生理,则家道自尔兴隆。

  勤耕织

  语曰:“一夫不耕,饥之本也;一女不织,寒之本也。”故凡有田地者,宜及时耕种,积水以防旱;积谷以防饥。慎毋懒惰,自取空乏。为妇人者,又当织麻枲、治丝茧、主中馈、早起夜眠,以为内助。倘好吃懒做、搬是播非、辱及其夫,惟家之索。故必男女勤谨,而家道始成。

  习文艺

  欲振家声,必先读书。是文艺者,士人进身之阶也。凡教子者,先之《四书》《五经》以植其基,次之《纲鉴》《子史》《百家》以广其识。须刻意苦攻,不可慕读书虚名,至家贫无力延师,应试艰於资斧者,或亲分或公祠谅议帮费,以成其志。倘得一衿并联登科第者,於拜祖之日,具花红旌奖,令群子弟观感,自然奋志读书。不可倚势横行,违者惩以家法,所谓贵不敵亲也。

  家劝第九

  民之乘彝,好是懿德。但中人之性,无以观感之则不兴;故家有劝善之典,以助朝廷旌奖之所不及。

  旌奖孝友节烈

  孝为百行之原,而能承顺者几人?兄弟为同气之好,而能友爱者几人?妇人之义,从一而终,能守节者几人?祸起不测,能奋身与难者几人?本族凡有为孝子、为悌弟、为节妇、为烈妇、孝女概为立匾,稽其生平,直书其事,以为懿范。仍呈当道官长,以凭旌奖。

  旌尚义德行

  恩泽及於一方,而尚义者;重五伦实体於躬,而德行者;尊此天地正气所钟,而道家由此以昌大者也。本族後有孝弟忠信、公平正直、惠及乡族而为人望者,此等善人,岂能多得?合宗当立匾,直书令人景仰,仍闻於公,以旌良善。

  家禁第十

  人恒过,而后能改过。而不改斯为恶矣,惩之者,所以爱之也。罚期於无罚,其以是夫?

  禁家讼

  争讼者,破家之由。况本族构难,尤属同类相煎乎!以一朝之忿,悍不顾身,兵连祸结,屡岁不已。迨身受庭杖,亏体辱亲,家业飘零,其事仍成画饼。追忆前非,悔之何及?此皆因本族无刚正直言人,故至此。嗣后有不平事,当投鸣族长,公同处分,不许哭赴官司。倘不由众处竟行赴公,并已经处论刁悍难平者,许户长连名作证,公祠帮费以儆刁顽。其主事刁唆者,亦同重惩。但户长必秉公剖决,令人心服。若作好作恶,颠倒是非,令抱恨者有屈无伸,则又非锄强扶弱之理,当择贤能者以易之。

  禁刁恶

  忠厚为传家之本,各安本分,则一族自然雍和。近有一等刁恶,终日游手好闲、打虎掷骰、酗酒撒泼、夜宿烟花、挥金如土;又或拐带妇女、兴贩人口、穿墙鐕璧如此等恶,以致天理不容。家业萧条,全不自己回心改过,见本族梢富厚者,即若是他仇人百计谋害,或借远年田土,或借分家不均,或勾逃人,或勾贼盗,或暗害或明伤,致令无罪之人反受其苦,谓之族蠧。自后倘有此等不肖子孙,捉获送官,依律处死,谱削其名。

  禁奸淫嫖赌

  礼始於谨夫妇、别男女。若有不肖子孙,不尊礼制、烝淫慌乱、败坏人伦,此系十恶首禁,犯者依律致死。至于嫖荡者挥金如粪;赌博者立见倾家;迨至床头金尽。甘为下流,有玷家声,並宜重惩不恕。

  禁杂贱

  士农工商皆为本业,有一等不安分之人,鑚入衙门为隶卒、为书吏,舞文弄法,侵用钱粮,连累本宗,为祸不小。至于为优戏、为人奴、为僧道、皆系下贱,不入宗谱,以安善良。

  以上款目,平庸无奇,但能恪守奉行,便是圣贤的学问。凡我同支,各宜修省,毋忽荛言。

  鲍文顺谨录于嘉庆十三年戊辰仲夏续修的浮山鲍氏宗谱

  2014年3月6日试断句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鲍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