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起源可追溯到上古远祖炎帝神农氏,肇氏祖为春秋时代齐太公姜尚(字子牙)受封建立齐国后,其第11世孙高傒。因傒公拥立齐桓公之殊勋,受封赏而得卢邑,食采于卢,其裔孙取邑为氏。因此出自姜姓。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六十七位。现今卢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有六百八十万,排第五十位,在台湾地区为第四十二位。
【释义】卢,本义是炉。在甲骨文中卢字像炉身整体的火炉之形状。
【得姓始祖】
高傒(傒公):傒公是吕尚的十一世裔孙,任齐国正卿,因屡建丰功,故受封于卢(卢以故城卢邑为中心。卢邑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偏西南),其子孙遂以卢为姓。齐桓公在登位(公元前685年)之初,为了表彰傒公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贡献,把卢邑(卢邑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偏西南)封给傒公,其子孙以邑为姓。傒公便成为卢姓的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文公子名高,食采于卢邑(今山东长清县) ,其后人以卢为氏。
源流二
源于姬姓,以封邑名称为氏。东周时期,舅犯助晋文公姬重耳战胜楚国,因功封邑于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岗),舅犯之子贾季封邑于五鹿(今河南清丰),舅犯后人以卢为氏。
源流三
以国为氏。春秋时期,有庐子国(今安徽省合肥市),卢氏为庐子国戢黎之后。
源流四
以官职为氏:
①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若卢令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若卢令丞,为弓箭手统领,主弩射;后逐渐转为主管监狱的官吏,就是典狱官;秦汉时期隶属于少府管辖)。若卢令丞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若卢氏,后简化为单姓卢氏者;
②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当卢令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当卢令丞,为专职掌管酿酒、煮酒的官吏,隶属于少府管辖)。当卢令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当卢氏,后简化为单姓卢氏者。
源流五
以兵器名为氏。欧冶子所锻越剑,名湛卢。
源流六
源于改姓而来:
①复姓改单姓卢氏。齐桓公后裔有以封地为卢蒲氏、葛卢氏,后改成单字的卢氏。北魏时期,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②帝王赐姓为氏。隋炀帝杨广赐予河间人章仇太翼为单字卢氏;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南光山)雷氏家族人氏,被北周皇帝宇文觉改为卢氏;祖籍三原(今陕西三原)闾氏族人闾云保,被唐高宗李治赐准改姓为卢氏。
③少数民族改姓卢姓。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鲜卑族有姓“莫芦”的,改为姓“芦”,后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源于西南夷,出自明朝时期西南从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从族,为古百越民族一支,在明朝时期有取汉姓为卢氏者。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居住于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卢如火氏,改汉姓为卢。
源于满族,属汉化改姓为氏。满族泰楚噜氏和喜瞻氏,在明清时期,有改为卢姓的。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代匈奴人、金时女真人、蒙古、朝鲜、土家、土著、布依、黎、苗、壮等少数民族皆有卢姓。
【迁徙分布】
迁徙
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战国时期田氏篡齐
春秋时陈国的大夫陈完,系厉公之子,因陈国内乱,惧祸而出走,逃至齐国,为齐桓公收留,欲聘以卿位。陈完开始时谦让,坚辞不受,改任工正之职,并改陈姓为田姓,此后逐步在齐国收揽人心,培植党翼。田氏集团一代一代积蓄力量,至第七世田常(时任齐国正卿),于公元前481年杀掉齐简公。再传三世至田和,于公元前386年正式篡夺齐国王位。当时卢姓因与齐国旧贵族关系密切,为避免祸害而成群从卢邑迁徙至燕秦各地。
唐代“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当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等人,在范阳带兵叛唐,并攻人洛阳。次年安禄山称帝,自立燕国,改元圣武。又遣军人潼关,攻下长安。所过之处烧杀淫掠,人民流离失所。部将史思明攻占了黄河以北十三郡地。由于范阳乃“安史之乱”策源地,卢姓裔孙遭遇浩劫,四处逃散, 主要分赴今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
唐末黄巢起义
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原起义军首领王仙芝战死,黄巢被推尊为王,号冲天大将军,立年号为王霸。不久,黄巢率领起义大军渡江南下,经今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而转战各地。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七月,又渡江北上,不久即攻克洛阳、长安,推翻唐朝廷,自立“大齐”国,改年号为“金统”。黄巢即帝王位。但由于黄巢在政策与策略上屡犯错误,加上大将朱温等人叛变,起义终归失败,数十万农民起义大军溃散。黄巢也于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在敌军追至的情急之下自杀身亡。在历经10年的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过程中,“世家大族”被作为打击对象。卢姓也不例外。所以,卢姓裔孙纷纷避乱,向四邻迁徙。其中向赣、闽、粤等南方地区疏散者为数不少。例如,一部分卢姓子弟跟随王潮、王审知人闽(二王自立“闽王国”),定居今福建各地,事隔已久即成为“闽籍之人”。这批卢姓人的后裔如今又扩散到海内外各地区。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和江南地区
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金朝完颜晟天会四年(公元 1126年),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俘获宋徽宗及宋钦宗二帝,北宋灭亡。不久,金兵又转战今河南、陕西、山东等地。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上帝位(名为宋高宗),南宋建立。不久,在金兵步步进逼之下,宋高宗仓皇渡江,逃窜到镇江、杭州、越州(分浙江省绍兴市)、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定海、温州等地。金兵在灭亡北宋王朝和追捕南宋皇帝宋高宗的过程中,对中原和江南大片地区实施掳掠。在动乱之中,卢姓族人纷纷四处逃难,其中以逃至今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为多。
明代与清代内乱外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明代中叶即遭倭寇侵扰,致使人民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破坏。江、浙、闽、粤四省的卢姓子孙为逃避战乱而四处奔走。清以后,因人口大量增殖、海外贸易发展,卢氏族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纷纷到海外谋生,因而出现海外移民浪潮。
卢氏迁入台湾
始于明代,至今居在台姓氏的第42位。卢人岛内各地都有,尤以台南为最多,俗称“南河卢”。卢经编修的《青阳范阳卢氏族谱》记载,福建长泰青阳卢氏三世祖卢志盛操行高洁,为人厚道,因得风水先生指点,本支须离祖家才得昌盛,300年后再回乡祭祖。他因此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渡海人台,垦荒创业。迁居台南的卢志盛派下裔孙,经300多年传衍,已成望族。到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他们后裔遵从祖上训示,派人回青阳寻祖。青阳9世孙卢锡堂和10世孙卢挺等,先后到台南定居传衍。卢若腾于南明隆武朝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明亡后,与部将回祖籍长泰县青阳村,伺机举兵抗清,卢氏宗人不少投其幕下;后来,他们加入郑成功军,郑待卢若腾为上宾,拜作军师。卢氏亦有随郑氏入台。
清康熙年间,卢云广人垦于台北县淡水镇蕃薯里,此地今名云广坑。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有广东籍义民卢俊德,移居彰化,因大甲西社番人(土著)变乱,他与彰化县阿束社乡民18人,驰救淡水同知而被害。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有卢某为大肚上堡牛骂社番人佃耕。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有卢永清为感恩社番人佃耕。乾隆末年,同安人卢某,人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店子村店仔,并开垦小坑村。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卢让老迁居今台南市经商,店号“义和”。这时,台南卢姓人渐多,终致称盛于台南。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卢瑗,捐资助修嘉义县城。当代著名科学家卢嘉锡,祖居永定县坎市镇浮山村,其高祖卢洁斋于18世纪乘船沿汀江从永定出海,到台湾谋生。日人占领台湾后,其祖父又从台南携家眷迁回厦门。
福建龙海县海澄镇(旧属海澄县)西头山麓的“三社卢” (三个村社卢姓200多户、近千口人),据载是初唐开漳将领卢如金的后裔,其肇基始祖卢震素于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人垦定居于西门坑。至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族人开始陆续向台湾迁徙。其中长房第十四世孙、十五世孙移居台湾水窟头;次房第十四世孙移居台北;三房第十六世孙、第十七世孙移居基隆。三社卢氏移台后,农耕经商,发展顺利,与祖家交往特别密切。他们在台北、基隆的亲族称“龙门堂”卢氏,以示不忘祖地;老人去世有归葬祖地的,回乡建宅有称“台湾厝”的;每年清明节,必派一批人回乡祭祖,返台时往往又带一批乡亲族人随往定居谋生。
据统计,明清时期,漳州府7县98姓5 000多人迁居台湾开基,其中卢姓的有海澄县6人、漳浦县1人、南靖县6人、诏安县1人、平和县7人、长泰县2人、漳州府2人。当然,实际人数可能远不止这25人之数。
现今台湾卢姓在台湾地区总人口中排名居第39位。在台南府,卢氏原为府辖四大姓之一。台岛各地卢姓人中,绝大部分为闽籍人,粤籍人次之。外省籍卢姓,以台北市为最多。
台湾卢氏,也有山胞(高山族同胞)改为卢姓的,但为数不多。据统计屏东县560人、花莲县265人、台东县165人、苗栗县约25人、宜兰县约10余人。
移居澳门
卢姓裔孙还有移居到澳门的。清代咸丰年间,公元1852年前后,卢九住居澳门。卢九擅长于经商,很快就发财了,成为澳门的富商。卢九在澳门购得一大片地,拟建成卢家私人花园。这个计划由卢九的长子卢廉若完成了。卢家私人花园模仿苏州园林的体例,小桥流水、回廊曲径、台榭楼阁、荷池柳岸等江南花园的特点一应俱全。1927年6月卢廉若逝世。此后卢家花园几经沧桑,现已修缮扩建,成为澳门八景之一,名为“卢园揽胜”。卢廉若生前富甲一方,而且乐善好施,曾经筹措巨款创办学校、医院、保婴所等,平时也经常接济穷困的人,深受当地群众的尊敬。
移居海外
朝鲜 唐吏部侍郎卢从愿之后卢鸿表任徐州刺史,其子卢震顺任兖州刺史,震顺子卢穗(原名惠)翰林学士、官上护军(比正三品),卢穗子卢垓为翰林学士。唐末,“国无善政,祸机潜发,禁卢氏不得与人婚嫁”。于是,卢穗率其九子及家眷,偕7名大学士,“翻然航海而东”。初栖于朝鲜南部平安北道定州菱里,后迁平安南道龙冈双梯村,“终老于鸡林郡”。当时,正值新罗国第五十二代王孝恭王即位。国王在东京(今庆州)以国宾礼遇卢穗。卢穗及其九子“尽忠王室,自有攘斥之功”,为击退百济与渤海国的进攻做出贡献,“分封九邑”,卢氏遂分布于朝鲜光州、交河、安康、平壤等地。据统计,卢氏在朝鲜半岛繁衍发展总人数已达30万人(其中在韩国约有20万人,在各姓氏排名中居第46位)。
泰国 据记载约在清末民初,广东梅县西阳、大坪卢氏,远度重洋,进人马来西亚吉打州林麻玩坑,从事采矿及种植橡胶园。后来,泰国南部边陲勿洞、昔罗大森林地区奖励人们开垦,种植橡胶。这些卢人遂北移,迁入泰国南部。其时,由泰国人乃南为向导,选择四条碑地段,划出1.2万莱山地给卢人种植(泰政府规定,一人可请100莱森林荒地)。经过10年胼手胝足的劳动,终于开发成功。勿洞卢氏开基祖和开拓者是广东梅县西阳新田乡人卢宏康,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林麻坑开拓出东成橡胶园。其子卢焕枢进入泰国勿洞,开拓出橡胶园,称“枕亚园”。梅县西阳清简人卢木月,在勿洞种植橡胶园,取名“协成园”;梅县新田人卢文海在勿洞建“东升园”橡胶园;梅县大密村人卢福兴,在勿洞办“振标园”橡胶园;梅县大坪人卢坤兴办“添兴园”。卢卓梅还参加华人在勿洞办的“橡林学校”,教育华人后代。
分布
宋朝时期,卢姓约有26万人,约占宋朝人口的0.34%,排在第六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浙江,三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河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苏,五省卢姓也约占总人口的44%。山东为卢姓人口第一大省,居住了总人口的22%。卢姓形成鲁豫冀、浙闽两大块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卢姓约有51万人,约占明朝人口的0.55%,排在第四十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三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福建、广东、山东、湖北、山西,五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37%。浙江卢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9%,为卢姓第一大省。卢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形成了浙赣苏、闽粤两大块人口聚集中心,卢姓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
当代,卢姓人口约有680万,排在第五十位。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二省区,两省区约占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肃,六省卢姓约占总人口29%。
卢姓人口分布表明:在桂粤海、贵湘大部、赣闽台南部、云南东部、浙江东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48%以上,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56%的卢姓人群;在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其他地区,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24%一0.56%之间,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40%的卢姓人群。中国大陆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卢姓聚集地区。
【迁徙入闽】
先秦时期,卢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发展很快,南北朝时河北定帅的范阳卢氏成为四海大姓。唐朝时中原的卢姓也随两次南下移民进人福建地区。西晋“永嘉之乱”后,卢姓大举南迁至江西、江苏、四川、福建、广东一带。
唐初高宗朝,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率府兵58家(姓)军校入闽平定“蛮獠啸乱”,其中有府兵校尉卢铁,字如金一家(族),在战事平息,漳州创置之后定居于漳州,其后世子孙皆以为望出范阳,而故居在河南光州固始。因此,闽南多推卢如金为卢氏入闽始祖。
较早入闽卢姓还有河南固始县人卢邹,于唐僖宗年间(862-888),游宦于闽。后合族卜居同安,其裔孙于明代迁往金门。厦门市同安古庄村卢氏开基始祖卢邹,,在僖宗朝任御史中丞,后合族卜居同安。其裔孙一支由卢宗发带领于明代迁往浯州岛(今金门)定居。
卢如金曾孙卢武辉开基漳州墨溪(今天宝镇卢桥头村),如今,卢氏人口分布闽南的平和、漳浦、长泰、南靖、龙海、漳州市芗城区、石狮市永宁镇、漳平、云霄等地。
唐僖宗乾符七年(880年),卢王光将军随王绪率光州、寿州部队自河南入闽,居于闽侯(今福州市)。王光后迁尤溪县,其后代迁延平(今南平市)西郊,约在宋代其裔孙迁宝珠山。元代分别迁尤溪、沙县,后徙顺昌、建阳等地,至今已历30余代。卢氏因此蔚为闽北一大宗族。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茶圣卢仝曾孙、十三郎侍御史邹暨弟十六郎、谏议大夫都(讳简能、字从易)、楚州剌史鄯、闽王千总兵珖及高士皓等,从王绪入闽,分别居泉南大同嘉禾里三埔坂(今厦门市湖里区),泉南西埔下构庐,后徙安溪上第侯邦(今安溪县祥华乡祥山村)和泉南大同嘉禾里(今厦门市湖里区)某地。据明洪武丙寅年(1386年)撰写的泉港区蜂尾卢厝《德音族谱》载:卢仝传有丁、添丁,添丁传处权、徽、苍,处权传都、郁、邦,徽传鄯、郢、邢,鄯传琛、瑶,等。这些带右耳朵辈及其家眷多数被王绪驱赶入闽。
漳州市卢姓繁衍代数,最有说服力的是龙海三社卢,将之刻在石刻上,若卢如金为一世,至今,最低者为33世,即,卢如金约出生于距今960年的年代(卢氏平均30年繁衍一代)。唐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无“蛮獠啸乱”,卢如金也非669年入闽。笔者认为,如金公是唐末从王绪入闽的,或五代随仲谘入闽的某卢姓祖先的后裔,其后裔没有金瓯标志,说明是仝公幼子添丁公的后裔。
唐末入闽的卢姓祖先,第一代,单个字的均带右耳,第二代,单个字的均带左王旁。根据现存的史料记载,只有邹、邹胞弟、都、鄯、珖和皓6家被王绪驱赶入闽,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6家。
据《尤溪县志》记载,五代时,南唐国尤溪守将卢珖,随王审知入闽,他因力战护城,卒于寇难,故受邑人崇祀。其后裔分别徙尤溪、沙县、顺昌、南平等地。卢珖后迁尤溪县,其后代迁延平(今南平市)西郊,传四世至卢甲元(约当宋代)迁宝珠山。元代延佑二年(1315年),建房分派,再传六世,分别迁尤溪、沙县东门;后徙顺昌榜山与建阳麻沙等地;卢姓因此蔚为闽北一大宗族。珖作为闽王千总兵,893年5月攻破福州后,遂居福州,其后裔主要衍闽中、闽北。
唐代中叶,卢傒传61世孙卢宗泰任江西虔州刺史,后代留居江西。《唐山过台湾故事》:宁化卢姓,传自开封刺史卢孟坚的第四子卢馆延。馆延七世孙三六郎,名处信,自虔化迁居宁化石壁乡,生子文宝。后裔衍同安、安溪、永定及广东、江西、台湾等地。其曾孙衍宗为台湾卢氏奉为“唐山”一世祖。
中唐时,有卢惎任福建观察使,后任福州刺史,以疾卒于任所,其子孙落籍闽地。《旧唐书》卷12载:“唐贞元元年(785年)1月丁未,以饶州剌史卢愖为福州剌史、福建观察使”。卷18载:“唐开成四年(839年)1月丙午,以大理卿卢贞为福建观察使。”唐大中八年(854年)晋江某寺尊胜陀罗尼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记载“入缘人”有卢澣、卢一娘、卢二娘、卢相,“镌字人”卢准、卢囗囗等6人,人数仅次于陈、杨,与吴姓并列第三。
《江西赣州乡情报告》:唐末,率众起义,受梁太祖封为舟汝王、主政虔州三十三年的卢光稠,据赣南麻田卢氏始祖墓志铭及谱载:其先祖,卢宗泰于唐开元从幽州经湖南桃源抵虔化洛口,其后裔自虔化迁宁化石壁及梅县田背,远播海内外,乃至成为韩国、泰国望族。
《兴宁县志》:唐玄宗时,卢宗泰任江西虔州(一说吉州)刺史,随任居家。南宋初,卢宜冈由虔州迁居宁化。南宋末,卢天保由宁化石壁迁广东大埔。其子卢隐乾徙梅县开基。传五世,崇辅、崇福移兴宁南厢开基。《永定县志》:本县卢姓,于南宋时期自宁化迁入坎市及抚市之龙潭村定居。今分布岐岭、抚市、坎市、苦竹、凤城、峰市、高陂等乡镇。
据广西卢氏族谱记载,卢孝裔孙:42世,文楚为蒲田知县,携子清海居蒲田在溪山;44世,福铁第5子法潢传2子,官至漳州府云集都尉,居漳州府城30里桂山村龙乡南埠头;45世,法浚传5子,官至泉州府都阃(大总兵),居泉州城南门外25里龙井村;法浚弟法洞,官至福建州同,其裔同法浚后裔一处居住;法洞弟法洲传3子,其裔亦同法洞裔一处居住;法洲弟,法河传六子,居兴化府蒲田县南厢廿里龙井村;45世,法念七郎传4子,官至汀州府宁化县知县,落籍汀州。
唐末入闽的、带右耳旁的为卢从愿的后裔,根据安溪南宋及惠安明初谱书分析,唐末入闽的带右耳旁的是茶圣卢仝的后裔;且都是光州固始人。根据江西卢氏谱,卢从愿长子缵为王屋县令,王屋县(今为济源市)有王屋山,玉川子、茶圣卢仝为济源人,居王屋山。从史书可知卢仝长子有丁,幼子添丁,且有丁和添丁在年龄上最少相差30岁;有丁的后裔有金瓯标志,添丁的后裔均标明是仝的后裔。卢邹一家四代人入闽,之包弟十六郎最少三代人入闽,都、鄯各携次子三代人入闽,珖、皓各二代入闽;侍御史卢邹虽和朝议大夫卢都、楚州刺史卢鄯为同辈兄弟,但邹的年龄最少长都、鄯30年,卢邹在金瓯相裔的兄弟排行中排第十三,可推,若分布在朝、韩几十个村庄的30万卢氏也是卢从愿的后裔,那么,韩国卢惠所携九子,都是邹从兄,当时徙高丽时,应该是从王屋(济源)出发。
漳浦盘陀乡通坑村(维祯撰写同邑族谱三年后去逝,葬于故里通坑村),元祐下传九世有世忆(成金将军之父),于清咸丰年间徙金门后埔(这是金门从宋初至清末,先后六支卢氏迁入的第四支,成金将军,清二品官衔,仕于温州,现住清廷建造的金门后埔将军第),元祐下传十一世、进士芳年之祖,于清咸丰年间徙福州,后裔分散在福州市区。卢珖繁衍。
建瓯县南雅镇大康村卢姓基祖珖,随王破福州后,分驻福清县(系军籍),宋季徙延平西郊外。其后裔还有徙顺昌县榜山镇、南平宝珠山、尤溪县等处。
6、高士卢皓繁衍。据《平潭县志》(民国)载:高士卢皓、林甲自光州从王氏(审知)入闽,居福唐小练山。后世以文显,号小瀛州。后二姓繁衍盛,遂为福州巨族。卢皓有后裔在平潭,余者失考。
卢宗泰后裔在福建繁衍。天佑,南宋度宗七年(1271年),由宁化县徙永定县陈东乡;天惠留守宁化石壁;天爵后裔开基南靖县金山水头、平和县小坪乡、惠安县洛阳桥(失考);天禄开基永定县太平里,其四子:长子锡徙永定西坪、次子万孙徙江西赣州安远县、三子万春徙广东饶平县、四子胜保在永定吉竹乡;天保派衍广东大埔县三河坝、嘉应州饶唐乡、潮州等地;天佐开基坎市,子孙繁盛。
卢如金繁衍。如金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待考,其后裔主要分布在漳州。滨洲、青洲两兄弟由漳浦避地而至福州西郊闽江两岸沙洲边,落脚定居,繁衍发展,形成今日分别以二人名字命名的村庄。这支卢姓先定居于闽侯县上街乡青洲村,后徙闽江对岸之卢滨洲村。福州市西南郊闽江边坡尾村卢姓,系由卢滨洲村迁往,始祖为世澄。
宁德卢姓繁衍。宁德卢姓基祖,多数从闽南(下南)迁入,其中有一支金瓯相裔,先从漳州南部徙浙江温州苍南县龙港镇卢处村,后由卢处村分一支徙宁德,也有从石狮沙美村迁入,另有一支,从南京迁入。
福建其他卢姓繁衍。据永泰县卢氏家谱载,永泰卢姓基祖振元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从福州卢塘入赘于永泰县廿八都石龙溪陈崇芳之女。他在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的谱序志中,记述其前四世祖,均在河南开封县。
据记载,永泰县秋垄卢姓,系卢招于明代洪武年间(1382年)因功授指挥使之职,永乐二年(1404年)奉诏分屯,自江西广昌县迁入永泰廿三都秋垄村,已传22世,传至第四代添治,转徙仙游县之社硎、书峰、枫亭等乡镇。永泰伏口乡卢姓,系卢馥九于明正德年间,自德化县迁往。据记载,漳平卢姓有一房徙德化县西溪村;西溪卢氏有一房迁大田县早兴乡;有一房馥九迁永泰伏口后亭;馥十迁福州;馥九第三代孙贤聪、贤明兄弟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迁福州侯官县(今福州)。仙游县有些卢姓,系由永泰县秋垄乡法贤徙仙游社硎上垾村;上垾卢姓又徙连江县筱埕镇凤贵(髻)村。
【迁徙海内外】
从宋代起,这些祖先的后裔又陆续迁徙广东、广西、江西、浙江和台湾。卢宣武,福建晋江人,武进士出身,宋仁宗时由闽迁琼,任雷州总镇。据汤内卢氏族谱载,贵仁复迁泉州(即:晋江三十九都,土名陈三坝);仕万次子定分往同安(失考);仕万三子定琏往福州漯元;十四世成景父子移居新安;贵和玄孙、君善之次子五五移居浙江温州,至清康熙三年被迁,尚有音信,以后立无消息矣。永泰卢姓基祖振元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从福州卢塘入赘于永泰县廿八都石龙溪陈崇芳之女。其中第十三代孙卢镇及其子卢垕皆中进士,因卢镇在江西赣州为官,故举家迁往。卢锡(字绪宁)世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宋进士,先后任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令,后改任安溪县令,子孙后裔有的迁徙广东翁源、英得、河源、和平等县,有的迁徙江西铜鼓、修水、湖口、萍乡、新余、吉安、赣县、安远、定南各县。
福建及广东、浙江卢姓迁徙台湾,始于明末清初。岛内各地都有,尤以台南为最多,俗称“南河卢”。大批量迁徙者则在清代康熙、乾隆及嘉庆年间。
明末永历十八年(1664年),当延平郡王郑成功去世,台湾的明郑政权发生嗣位之争时,就有一位官拜兵部尚书的卢若腾,随着世子郑经自厦门来台,成为最早出现于台湾有关文献的卢姓人物。据台北兴化店和北新庄卢氏族谱载(卢中立约1732年撰写的),同安县绥德乡仁德里兑山堡山美社卢真锡传孝隆、孝先、孝忠,孝忠之子琏迁徙同安西庄,琏孙乾胜于嘉靖年间迁徙同安下亭,乾胜曾孙亨国迁徙苧溪上卢,亨国子辈迁徙苧溪苏营。亨国曾孙廷甫、神机分别于乾隆年间从苏营社迁徙台北县三芝乡店子村北新庄和淡水镇兴仁里兴化店。兴化店有一半是亨国这支系的后裔,另一半是亨国的堂兄们,也就是孝忠的长孙那房的后裔,北新庄全是神机的后裔。他们多为廷泰兴全字辈迁台。台北县和台北市的闽南籍卢姓占有一半是亨国的后裔。永定《卢氏族谱》载,卢处信后裔从14世周弦、华茂,15世秉三、子保,16世佛保、玉兴开始,到20世宗秀、仰光等数十人迁徙台湾。上杭有卢荣德等人迁台。
近代以来,卢姓有些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分布于新加坡、杲马来西亚等国家,有的还当了该国的大官和总统,如泰国曼谷市长卢金河、韩国的卢泰愚、卢武炫。
【郡望堂号】
郡望
范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阳郡,其治所在蓟(今河北蓟县),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房山区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唐朝时期的幽州范阳郡,本是幽州涿郡,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又名为方镇。唐朝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并兼卢龙。唐朝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西汉时期置郡,辖地在今河北河间一带。
淮阳郡:西汉时期置淮阳国,汉成帝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市、鹿邑县、太康县、柘城县、扶沟县一带。
弋阳郡:汉朝初期为弋阳国,三国曹魏改为郡,治所在弋阳县(今河南潢川西部)。
三原郡: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战国时期,朔州归入赵国版图。秦朝时期置雁门郡,治所在善无(今右玉县)。
顿兵郡:亦称彭城、北徐州(今江苏省的徐州市)。
堂号
范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淮阳堂:以望立堂。
弋阳堂:以望立堂。
三原堂:以望立堂。
顿兵堂:以望立堂。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起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专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卢氏后人即以“专经堂”为堂号。
讲述堂:明代大理学家卢一诚,他著有《四书讲述》,此书行世以来,影响很大。卢姓子弟以讲述堂为堂号以纪念卢一诚。
考礼堂:北魏时代范阳人卢辩,年少时聪颖勤学,知识广博,精通经书古籍,官至太学博士,著有注解大戴礼记等书。卢姓后人为纪念卢辩“考礼”的功绩,以考礼堂为堂号。
得闲堂:缘起于卢孝标的《得闲堂集》。南宋,卢孝标为父守墓三年,事毕在山林中筑室居住,一边讲学一边著书立说。著有《玉溪文集》、《得闲堂集》等。
抱经堂:清代学者卢文弓召 ,取号抱经,把自己的书斋称抱经堂,学术界称他抱经先生。
显承堂:福建省漳州市天宝镇卢桥头村的卢姓宗祠的堂号就是“显承堂”。其意在于彰显先祖卢如金将军的功绩,激励后人继承与发扬先祖的拼搏精神。
此外还有敦本堂、敬承堂、君德堂、培元堂、忠义堂等。
字辈
湖北广水汉川:宗祖承先业,继起著大名,鸿儒天朝贵,孝友振家声。秉良方任重,华州育贤能,品高才学广,志远辉金廷
广东潮州:惠泽益千万尚学士应光淑德在儒修诗书敏以求邦家瞻硕范平治裕鸿猷
福建福州:生财有道卿相贤良才能俊秀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学宗孔孟邦国时光,天蔚日宏世代兴隆诗书济美忠孝连芳文章启运礼乐传家积德为宝作述辉明
江西铜鼓:日新全美德礼义振人纲道通和顺性雍睦裕嘉祥忠贤方晋拔泽远庆源长
湖南益阳:元基开德浩天允廷时中光明惟正达万世定荣封孝友本立启秀承宗克家傅业远芧芳声礼乐昭先铎诗书裕后昆文章华上国经济赞升平
江苏丹徒:家世兆兴克昌厚德树光培金润东其长中正广大启秀发祥
浙江灵山:礼义廉能惠爱慈谨雅淑淳清尊荣显耀谟烈鼎新肃雍敦睦伦叙修明渊源昭穆
河南信阳:景长有明广德泽耀祖昌
安徽庐江:根喜茂源士明大学道德日生克正邦国其家必兴(柯坦镇)云振之世德文佳美成业荣昌光宗思永传绍怀长(矾山镇)
山东省济阳:连新济世钦成宪宝贾宏惠泽宗汉佐名良
四川成都卢氏字辈:时朝忠开大地;永竹万年兴(青)。
四川成都另一卢氏字辈:乔廷惪运承;学道定昌荣;文章光世泽;礼仪范羣英。
四川成都卢氏字辈:福寿崇中孝;诗书立代恩。
四川华蓥卢氏字辈:有人生春秋;良臣邦国顺。
四川大竹卢氏字辈:大成兴翰建,文明绍元隆,孝友传家政,诗书慰宜盟。
四川南部县卢氏字辈:年文忠(宗)国正大。
四川遂宁卢氏字辈:天发仲文章;一本全家戏;堂高再首呈。
四川遂宁卢氏字辈:江西维正昌;三元光忠得;仁宏信隆章。
四川泸州、富顺地区卢氏字辈:思献儒云天;春世德长兴;立建均福禄;永远正乾坤;祖宗显富贵;京华百代恩。
四川富顺烟墩坝卢氏字辈:惟君东昌志;怀心啓鸿文;宗光天自庆;贤作德先明;居家思学士;相国振朝廷;世基同汝守;应照万年青。
四川泸州卢氏字辈:明俸德天玉;仕应文林忠;继世洪儒子;永远万朝宗;建设元耕启;泰宝吉安康;福禄定祯祥;为有读书高。
四川泸州卢氏字辈:思献儒雲(鐘)天;春世德長兴;历监多福祿;永遠正乾坤;祖宗显富貴;京華百代恩。
四川泸州卢氏字辈:文远永正祥;全家福寿长;龙虎登金榜;世代坐朝堂。
四川宜宾泸洲卢氏字辈:泽光鸣洪学;良才登圣世。
四川宜宾商州镇/四川乐山沐川底保镇卢氏字辈:明乾绍世;文運天开;光宗必永;大啟能仁;俊秀贤德;荣茂吉昌;義禮順正;家国自成;
四川泸州纳溪打古镇卢氏一支字辈:金应正鼎;世登玉国;光履锡仕永以维新;朝文昌泰;景运长春;
四川攀枝花盐边县卢氏字辈:焕永正德位高升;
四川自贡卢氏字辈:和顺仁文玉(尉);修其德泽民。
四川自贡另一卢氏字辈:忠孝贤良;合天卷佑。
四川(祖籍湖南)卢氏字辈:盛祖兴朝庭;仁义礼智信;吉德永光明;绩祥中秀正......;
四川开江县卢氏字辈:上国山有方;文道应鸿开;学生登相位;一本成中来。
四川又一卢氏字辈:山国朝学士;如林本德仁;承先光昭远;恭敬谢天伦。
四川彭州卢氏字辈:成万大金怀;盛德文明兴;
四川高县四烈卢氏字辈:登廷文大正;仲应定国朝;孝德承宗泽;英明尚秉贤;渭河传先绪;封齐乃启源;相唐家声远;安帮永长绵。
四川高县卢氏字辈:登庭文大正;仲应定国朝;孝德成宗泽;英明尚炳贤。
四川宜宾高县胜天镇红岩的卢氏家族字辈(因家谱失传,现在长辈只记得家谱字辈的一部分,剩余部分不知道是什么了。高县的卢氏有几支,但是字辈都合不起来,我们高县胜天镇红岩山的卢氏字辈只记得一下部分):天生世因元;福禄永朝庭;时应兴宗祖;荣华德文章;先贤有碘训;........(后面差15字。希望当初从高县胜天红岩山搬走的先辈的后人们,还帮我们记得遗失的字辈。感激!)
四川广元卢氏字辈:兆自周师望;东邦德泽长;俊贤光大国;思永必隆昌。
四川巴中卢氏字辈:以南廷暮贵;应莫通兴仁;汉楚崇昌盛;国泰守乾坤。新续字辈:先贤有训;惟善飞扬;至圣世性;教以伦常;用能杰服;顺道成章;尊荣安富;历代永昌。
四川巴中另一支卢氏字辈:文章方俊;儒仕为良…;
四川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红花村卢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君贤臣自安;乾坤徵久远;作述永崇宽;
四川岳池卢氏字辈:仕茂春宣……;
四川武胜(广安)卢氏字辈:化洪懋国中;现学进朝廷;心思忠正大;世泽树光明;功高声震远;德厚福崇兴;万代长荣显;家邦永泰清。
四川武胜乐善卢氏字辈:应国传世昌;宗开万祚延;长生金木水;火土配贞全。大学士格;智诚正修;忠孝传家;万秋繁衍;诗书启厚;百世荣昌。
四川广安悦来镇(祖籍湖南永州零陵县,大清康熙四十四年入川)卢氏字辈:三元朝锡惠;超达肇嘉祥;秉义登廉洁;存贞美吉康;大才资廷用;先人启嗣光;........。
四川广安邻水,华蓥卢氏(祖籍江西安远县杨梅塘,于1721年外迁四川邻水一共俩支脉,一支始祖卢有发,江西外迁四川广安邻水;一支始祖卢有益,在邻水居住约70年,又迁广安瓦店,后裔多数现居华蓥。)字辈表:千万富中本,佑传统顺临,大昌明仁租,隆盛响南华。1886年又续字辈表:清廉裕厚恩,选举尊高位,近代尚纯修,恒思培养至。2004年再续40辈:学博才丰冠,良品丕振全,晋攀仕鼎降,官浩民安乐,蔚现诗雅颂,哲卓伟英彦,功勋锦标雄,懿行祥云现。
四川德昌卢氏字辈:成大志尚升;仲国政朝宗;祖籍芳流远;世代永昌隆。
四川旺苍县猫儿湾卢氏字辈:金大永万正;国学在朝廷;孝忠光先代;义仕至昌荣。
四川绵阳卢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家修定自安。联系方式:—
四川宜宾卢氏字辈:山礼大廷林火可文王;宏维明福天家运学纯先 德兴振长远 ......。
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卢氏字辈:道文有应;永万长明;仕开登朝;
四川米易普威镇卢氏字辈:朝应光;国永泰;民安富;子万孙;
四川内江隆昌卢氏字辈:世上永成万;品立佐朝廷;大德惟邦宪;一代续天恩;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盧氏字辈:“君再通光昌俊秀、唯定乾坤福祯祥、忠孝传家发久远,尚成天理子孙荣。”
重庆
重庆永川、壁山卢氏字辈:显应通达理;永远在朝廷;祖德开世代;龙凤振家声。
重庆元阳卢氏字辈:赐儒仲道崇先进;胜德源由振仕林;甲第开家传绪远;文章裕后纪恩深。
重庆市云阳堰坪卢氏字辈:金士应文武;崇本正天常;承三延祖泽;启万要增光。
重庆垫江、贵州湄潭县卢氏字辈:德大传家远;文盛道必兴;荣华思世有;福泽永多生。
重庆垫江卢氏字辈德荫承宗祖;传家道自光;诗书鸿远绍;永代庆荣昌。
重庆垫江沙坪镇一带,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续谱,清光绪辛丑年续谱。订字辈为:德荫承宗祖;传家道自光;诗书鸿远绍;永代庆荣昌。1995年季夏,新编字辈由入蜀三十六代起:谓滨启宏猷;华夏留芳长;杰士延楚郡;雅儒溥桂江;
重庆忠县卢氏字辈:金世应文武;崇本正天常;承山延祖泽;启万耀宗光;一德敬心永;九如颂福长;学贤怀粹美;希圣体元良。
重庆忠县石宝寨卢家弯(原名四川忠县双河乡三步梯)的后裔,先祖卢万田到这里已繁衍了20代,族谱在同治年间失去,现在的家谱是民国元年修的,不知道先祖前面的情况,相传是来自麻城孝感,但多次联系均无结果。家谱定的字辈是:万邦启元明先;天佑人洪大;朝廷世德光;继承昭显烈;原本重伦常;模楷前修懋;箐華永发祥;象贤惟孝友;仁厚嗣蕃昌;
重庆秀山卢氏字辈:胜祖兴朝启;仁义礼智信;积正聪明利;强顺万代昌;
重庆巫山卢氏字辈:善得光先泽;
重庆巫溪羊桥里的谱序行辈是:国年映金远;立言光祖崇;贤良方正在;应辅本朝隆;
重庆市彭水县岩东乡下坝村卢氏字辈:国大兆士永;天长世泽兴;朝重鸿光远;地久发科隆;喜进增顺禄;寿宗福满堂;
重庆市涪陵区铜乐镇南川区水江镇武隆县白马镇子岗公后裔字辈:应乾钟世必;正元仕芳登;文宗光天德;國大永昌隆;。增派字辈:纯守诗书义;常经啟后贤;勳名贻泽遠;福庆美家邦;武隆县平桥镇支系:应乾钟世必;正元仕芳登;文宗光天德;國大永昌隆;增派字辈:天光照明遠;文武朝廷良;心忠在自定;仁义礼智荣;道德万代兴;世泽仲达祥;如有子岗公后裔的请与我联,
重庆巴南綦江从先公后裔唐宋明十五字辈:从良正龙登;圣子仕文相;朝天文尚良;清朝二十字辈:文尚良启应;世仕朝子维;乾坤星斗现;孔圣俊杰贤;增派字辈:忠臣安帮定;富贵永代旺;学章立大名;治国光美傅;
重庆忠县涂井乡万顺村卢家弯卢氏字辈:“寅正启帮兴、朝廷元安国”
贵州
贵州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卢氏字辈:永登思正大;光明兴国俊;朝廷;
贵州贵阳卢氏字辈:正从朝洪世;德坤习再彬;贤青军友尽;德化永光明。
贵州卢氏字辈:素千万金天国;先永进发启;荣华森林茂;富贵吉高祥;朝中有自显;科甲好荫凉;常维思祖德;守举建家帮。
贵州毕节赫章卢氏字辈:建宗之发德;才维正家帮。
贵州毕节海子街镇卢氏字辈:应正启能文兴国;光明世德永传厚……;
贵阳新天寨卢氏字辈:天启文培以;锡尔嗣克家……
贵州大方卢氏字辈:启闻兆绪光;道德仲仁伦。
贵州安顺卢氏字辈:伦应方国维先;子起木世际兴;尚政永齐庆;贤哲选要昌;之兰顶茂盛;楚道向海洋;清和家声远;玉后福高祥;华廷昭李姓;富贵万年长。
贵州安顺卢氏字辈:通成本文登国正;朝盛恩大照玉章;道德光辉重天建;仁义荣发万世昌。
贵州安顺另支卢氏字辈:建德永安康;国政加兴旺。
贵州瓮安卢氏字辈:从江西带入字辈:文学应一;选空中然。后接更新字辈为:文培鉴治(至);华光增锡;清树焕基;镇海本烈。
贵州瓮安卢氏字辈:学文俸相登;丘山映启明;开天正万代;转景世继昌。
贵州瓮安县卢氏一支系字辈:由江西谱带入:文学应一;选空中然。后接续新16字辈为:文培鉴治;华光增锡;清树焕基;镇海本烈。再接续新20字辈为:坤乾浩春景;垣金洋梓星;堂钊洪柱炳;均铭泽桓荣。
解说:[(后接续新16字于:大清同治三年甲子岁,嗣孙“卢应垣先生 ”避乱定邑于旅馆中,偶记并非书记,如世序以周仍照五行相生,字义再为义续,庶得优久,无疆之义也。)(再接续新20字辈于公元一九八零春,卢光室先生仍依五行相生字义续,洋梓 先祖卢学龚 公之墓地名洋梓桐,桓荣 最先之祖齐桓公泽及生民九合诸候息兵罢战荣耀 一世号称五霸之首,十三代子孙卢光室沐手恭录 ) ]
贵州独山卢氏字辈:再应自永方;学有利相帮;佳道贵其昌;光宗荣祖德;启俊仲贤良。
贵州独山卢氏字辈:元明昌启凤;忠永德芳成。
贵州铜陵卢氏字辈:曰文忠士添;世尚万胜全;继述彰宗德;縸烈永隆传。幼秀昌家裔;英贤佐国绵。勋名昭玉册;荣显迈唐年。联系方式:—
贵州水城卢氏字辈:发升朝元开;吉庆迎(银)华富;天兴(星)国正安;
贵州织金卢氏字辈:四万金银国士首;会进廷云启凤麟;思德品质朝君上;封口如耳见大丞。
贵州织金卢氏字辈:福梦登逝万;金应国事守;会进庭云起凤林。
贵州织金卢姓字辈:洪德孝文连;光永佳道贤;
贵州纳雍卢氏字辈:四万金银国士首;会进廷云启凤麟;思德品质朝君上;封口如耳见大丞。
贵州遵义卢氏字辈:龙梦金丹芝;国天应正永;长安明会里;培元得志文。
贵州遵义(四川内江县梧桐里老鹳窝)乌江官子门卢氏字辈:单应国元永世明弘文正大光先志;
贵州遵义另支卢氏字辈:一文学应启;志政登高祥;先国希入胜;继世典模新;
贵州遵义南白老木顶和苟坝卢氏字辈:正国天源显;永远在朝纲{廷}。世得金玉本;高泽树明堂。
贵州遵义南白街上卢氏字辈:应乾忠志碧;正远世方登。诗书启后贤;福庆美家邦。
贵州遵义马家湾和金鸡卢氏字辈:有更之任希占金;单应国元永世明。弘文正大光先治;尚在华廷作良臣。
贵州遵义县土坝卢氏字辈:一首传文仕;月书光先德;礼仪天仁兴;世学原根大;思远立几国。
贵州遵义南白马家湾土坝等统一新字辈:春光常盛茂;荣华辉杰鑫。龙腾达虎耀;万代举贤臻。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杨绿村群力组卢家学堂字辈:元国登单世应天;绍文宗成德必卓;
贵州仁怀卢氏字辈:廷学志尚文;仲国正朝忠;祖德芳明远;世代永兴隆;显达立大本;天道啟光宗;纲纪守先绪;公卿万年洪。
贵州印江卢氏字辈;银廷定达道;朝忠秉祝芳。
贵州福泉卢氏字辈:百相登章绍仕;光(朝)廷有道;万家安亨;龙腾凤起;金杰玉邦。
贵州兴义卢氏字辈:明以文玉金;德传树家声;兴成子必达;庚儒世朝洪。
贵州息烽卢氏字辈:可仲学应……天之庆。联系方式:—
贵州六盘水六枝卢氏字辈:向文成炳进;少德昱安邦;
贵州六盘水卢氏字辈:千万金国正;士洪兴占庭;富贵崇先德...。
贵州六盘水(江西吉安支)卢氏字辈:发升朝元开;吉庆迎(银)华富;天兴(星)国正安;仕大维明远(四大文明愿);
贵州茅台卢氏字辈:万林文启政;世映德仕云;玉廷开永茂;国锡广元真;民清华自在;详发喜从兴。
贵州卢氏一支字辈:文学应字华;光增习(锡)清素。
贵州卢氏另一支字辈:金汉梅侠方…才华政大刚…
贵州营山迁上海卢氏字辈:元大成天;登高相位;福禄永远;富贵兴隆;世谱朝岗;明阳万代;
贵州营山另支卢氏字辈:鸿永绍嘉祥;昌兴克家友;联系方式:—
贵州铜仁卢氏字辈:觉德毓英成,瑞芝朝廷忠,道为仁义本,昌达颂功隆。
贵州黔西县卢氏字辈:应思士志;永世其昌;久远安定;立正朝纲;尚奉青田;道义文光;规矩方圆;万代同邦;
贵州镇宁八河卢氏一支字辈:诗应朝世政纪;国文金帮家声;大振永嗣荣昌;
贵州惠水卢氏字辈:由江西谱带入:文学应一;选空中然;后接更新字辈为:文培(学)应(鉴)治(至);华光增锡;清树焕基;镇海本烈;乾坤浩春景;垣金洋梓星;堂钊洪柱炳;均铭泽桓荣;(共36字)。
贵州榕江卢氏字辈:道成公一脉《祖籍广西》:文元明忠仕;长德佐家邦;治安权广大;立志图自强。第一代文达公、文明公《未详》;第二代元麟公、元凤公《未详》,元玉公《未详》;第三代明茶公、明芬公《未详》;第四代忠华公;第五代仕瑞公、仕芝公《未详》;第六代长乙公《未详》、长年公、长善公、长乾公《未详》、长坤公《未详》、老六公《未详》......目前道成公一脉到了十二代安字辈。
贵州省织金县织金卢氏字辈:“君政开天朝,荣华富贵春,乾坤加庆喜,文明大吉昌”
贵州省德江县合兴乡船山沟村 卢氏家族字辈:朝天应之仕 仁启万文兴
云南
云南曲靖卢氏字辈:文正兴太和;盛得景辉光。
云南曲靖卢氏字辈:曲靖南门外卢家台子迁到曲靖沾益县成方桥,居住三代人,后有一支迁到会泽县鲁纳乡哈克村委会卢家大梁子村,此后辈分为:有国自凤起、文开仕本绍、嘉修庭笔宪、永世受皇恩、栋梁权仙位,朝中登科名。从卢家大梁子又先后外迁到四川省凉山州、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和禄丰县、曲靖宣威市等地。
云南永善县卢氏字辈:少学士坤延;正仁文元发;啟志祥昌;朝廷安邦;星云永定光辉;
云南昭通市彝良县(江西省大桥头迁居(范阳郡))卢氏字辈:永国贤宗明肇正;成恩应业百世荣;联系方式:
港澳台
香港潮連北廂盧氏字辈:燕翼思先德;賢能佐聖朝;憲國經綸裕;教家禮讓昭。
广西玉林市樟木镇塘基村卢氏字辈:老字辈:殿世钜能智焕著;远宗盛德庆辉光。新字辈:立显荣朝贵;忠良为国兴。起元敦圣学;诗礼列明章。考友传家本;如意报吉祥。
广西贵港卢氏字辈:永世其昌家业远;顺时庆启吉宏猷。
广西另支卢氏字辈:光明正大;显荣章德。
广西贵港另一卢氏字辈:德国家兴隆;
广西另支卢氏字辈:光长德业联宗本;玖远分明达胜朝。
广西玉林卢氏字辈:光显祖宗兴大业;荣昌世代绍隆基。`
广西岑溪卢氏字辈:拔荣国祥耀;
广西岑溪另支卢氏字辈:志照振运昌;长庆显裕良。
广西昭平卢氏字辈:一发从周始;南雄世泽光;玉成声远达;瑞本国民良;礼仪扬先训;仁廉启吉祥;培基宜积德;兰桂永传芳。
广西桂林卢氏字辈:启清秀常万;尚世元九昌;大恩心本善;学业振家邦;祖德芳流去;永远继书香;
广西玉林卢氏字辈:成奇品道德飞扬。
广西都安卢氏字辈:仕永金治森炳。
广西南宁卢氏字辈:宗以佳群孔茂志富有绵泽。
广西宜州卢氏字辈:朝廷祖克;永保安康;荣华富贵;
广西藤县、岑溪卢氏字辈:盛世有贤良;生才应运倡;能为成大业;直达进朝堂。
广西南丹卢氏字辈:子金玉荣发富贵;永志再兴朝仲吉。
广西南丹(湖南常德)卢氏字辈:维学元林广泽;
广西桂林市资源瓜里、梅溪卢氏字辈:思文智胜宁时吉;怀应兴庭仲大贤;德见我仁朝正国;传家忠孝本原全。
广西贺县(今贺州市)盘龙村卢氏字辈:观兆端忠发;喜荣学仕通达;
广西贺县(贺州市)沙田镇马峰村卢氏字辈:满怀国维永;粤达宗世兴;有能做正士;德志遇时清。
广西贺州市沙田镇田厂村卢氏字辈:东皇雄豪鲁;南和承梓芳;春作君德肇;兴松宗显荣;祯富传空宝。
广西贺州市公会镇社山村卢氏字辈:邦国荣盛;勋绍崇德;会吉恒康。
广西济源卢氏字辈:伯公士英廉;奉化守毓九;加希生应宏;永锡景志广;一心耀乃仁;信崇祥怀续;若宜聚成临;文道济盛世;学礼铭敬存;和瑞泽宪宇;渊识步青云;
广西贺州市莲塘镇卢家坪卢氏字辈:尚朝殿世昌;学文延家祥;志达存仁厚;德业定辉煌。
广西贺县(今贺州市)黄田镇新村卢氏字辈:良作兴唐有;荣华启永明;家国育运泰;奕世传英仁。
广西卢氏本支居漓江草坪、杨堤、兴坪一带;冠岩村有卢氏本支始祖大墓;自明洪武年间由广东三水白崔迁入;家族字辈排谱:家用寿鼎彝;祖(垂)训铭法度;经常克赵修;贻谋尚宽裕;忠厚重先傅;蕃衍延洪祚;继述振芳徽;永远敦本务。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范阳名族;
涿郡高楣。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兵部郎中卢群,官至郑滑节度使,以刚强正直、识大体闻名。下联典指清代涿州人卢坤,历官陕西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潜心研究经世之学。
德为世表;
学乃儒宗。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涿县人卢昌衡,官至太子左庶子。下联典指东汉涿县人卢植,任尚书,著有《三礼解诂》等。
绮罗香暖;
笙歌翠合。
——宋代卢祖皋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宋代诗人卢祖皋《南乡子》词句联。
盛唐四杰;
大历十才。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下联典指唐代卢纶,工诗,“大历十才子”之一。
五言通用联
列初唐四杰;
为大国十才。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诗人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卢纶,工诗文,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露出寒山外;
人归暮雪时。
——唐代卢纶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卢纶《送李端》诗句联。
廉母垂教箴;
眉娘擅神姑。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崔元暐母亲卢氏,曾告诫儿子说:“你做官如果不清白,就就应该活在世上!”下联典指唐代女工艺家卢眉娘,南海人,眉细如线而且长,人称眉娘。擅长刺绣,工巧无比。
姜水源流远;
范阳世泽长。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卢氏大宗祠联。全联典出卢姓的渊源和郡望。
六言通用联
廉母贤垂箴戒;
眉娘号称神姑。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崔元暐母卢氏,戒子为官清廉。下联典指唐代卢眉娘工于绢绣,顺宗谓之“神姑”。
七言通用联
文章出众称八米;
诗品过人列十才。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散骑侍郎卢思道,官至散骑侍郎卒。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卢纶,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茶曲馨香传后世;
蒲江清远度人间。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卢仝,喜欢饮茶,曾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下联典指南宋词人卢祖皋,庆元年间进士,著有《蒲江集》。
茶歌馨馥名传世;
塞曲悠扬笛唤春。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卢仝,家贫,苦读书,不愿仕进,其诗多反映民间疾苦。下联典指隋代散骑侍郎卢思道。
诗色鲜明塞下曲;
词风朴素蒲江篇。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卢纶。下联典指宋代诗人卢祖皋,庆元进士。有《蒲江集》。
薄命词追伤晚嫁;
催妆诗幸偶仙人。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宫人卢女,善鼓琴。下联典指唐代元和年间状元卢储。
竹杪飞亭枕石泉;
松坛香雾散茶烟。
——元代卢挚撰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诗人卢挚《游茅山》诗句联。
自古幽燕无双地:
天下范阳第一州。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题卢姓的发祥地范阳郡。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士林楷模,象贤子千;
词韵风雅,叹美照邻。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兵部郎中卢群事典。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任新都县尉时,因染疯痹辞官,自号幽忧子。其诗多忧苦愤激之作,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被誉为“唐初四杰”之一。终因不堪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
锦标状元,吟咏独别;
白衣卿相,风度自闲。
——佚名撰卢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状元卢肇,字子发,宜春人。会是中,与黄颇同举,郡牧独钱颇。肇以状元及第归,郡牧迎接,因观竞渡,肇赋诗云:“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下联典指唐代开元魏州刺史卢晖的事典。
卢王威灵日朝日头;
庙前溪水长涨长流。
——佚名撰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区麻田村卢氏泰公祠卢王庙联。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区麻田村卢氏开基始祖宗泰公,自唐代晚期迁居江西虔州虔化县。宗泰公为唐兵部尚书,授赠同平章总诸军事。五代时公之玄孙光稠公者,经梁太祖褒封为五岭开通使,进封为开国侯,追封忠惠广利王。
昔日扶助,后唐主四方平静;
今日韶水,佑黎民百姓安宁。
——佚名撰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区麻田村卢氏泰公祠卢王庙联。
德贯日月,麻田黎民齐感德;
恩施宇宙,韶溪百姓皆沾恩。
——佚名撰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区麻田村卢氏泰公祠卢王庙联。
来来往往,赖卢王川流不息;
古古今今,敬神像求之则灵。
——佚名撰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区麻田村卢氏泰公祠卢王庙联。
姜水家声源流远;范阳名族世泽长。
范阳名族;涿郡高楣。
——卢姓宗祠通用联
【门楣题辞】
四杰传芳
“四杰传芳”为卢、杨、王、骆四姓的共同门楣题辞。典故出自初唐四杰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其中,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长于歌行,杨炯《从军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长于律诗。
【祠堂古迹】
宝珠村卢氏宗祠
宝珠村卢氏宗祠,位于南平茫荡镇宝珠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年,重建于2002年。宗祠门口对联:“姓自长清采邑地四大名门望族,祖籍范阳涿州郡八相佐唐世家”。长清即齐桓公封给卢氏始祖高傒的封地“卢邑”,涿州则是汉高祖刘邦赐给开国功臣、燕王卢绾的封国,汉代为涿县,唐代为范阳。对联写明宝珠村卢氏是卢氏正宗后裔,以范阳为郡望。卢氏宗祠中供奉入闽始祖卢珖以下历代元祖宗亲。宗祠神龛对联“剑水家声远,范阳世泽长”,说明宝珠村卢姓是从延平迁来。
卢氏祠堂
卢氏祠堂,又名“忠谏府”,也称卢氏家庙、豸绣堂(卢氏在长泰青阳的堂号)。位于地跨长泰、安溪、同安三县区的枋洋镇青阳村。清朝雍正年间,由朝廷派官督造的。忠谏府坐北朝南,为单檐悬山式屋顶,“二进一天井”石砖木结构。屋脊有两条张牙舞爪的彩龙,府堂四周蟠龙居首,雕花刻鸟。大门两侧有一对浮雕涡纹的抱鼓石,底座有浮雕花卉、动物图案,两壁清代青砖依存。在祖庙门前,鹅卵石铺设的大埕有约420平方米,两旁立着三副旗杆石,分别是卢经1612年中举人、1624年中进士、1634年晋升都察院得志而竖,经风沐雨300余年。
卢公馆
尤溪新阳“卢公馆”,位于尤溪新阳镇的双鲤村,始建于民国21年(1922年)。“卢公馆”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进式单檐歇山顶土木砖石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下堂,三个厅堂之间留有四方天井,天井左右各3间厢房,周边有回廊相连。正堂为主人居住的主屋。卢公馆的正面,中间为一券形门楼,安有铁皮大门。大门口有一幅对联:“金龙形结五牛相,玉带波扬双鲤朝”;门上方横是“金瓯世荫”。三个厅堂左右各有两幢横厝,由六个过水亭相衔接。四周筑有围墙。公馆峡左右两侧建有二座高出中轴主体建筑的土木结构的三层楼,两楼对称,形似姐妹,又像牛的两角,俗称“姐妹楼”,为卢家小姐诗书女红之用房。每间居室的窗棂都有雕刻精细窗花,其式样纹饰多寓意吉祥如意,福寿宝贵、龙凤呈祥;也有一些窗花雕刻飞禽、人物等图案,其造型准确,刀法细腻,颇具欣赏价值。其次也可欣赏和评估民间巧工能匠的艺术水平。“卢氏公馆”东面还建有兵营、武器库和一座炮楼。
【典故轶事】
1:翻墨涂鸦
出处
唐朝卢仝《示添丁》:“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惭愧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数日不食强强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
典故
卢仝晚年得子,虽在困顿之中,亦倍感欣闻。他以深沉的舐犊之情,写下了这首《示添丁》诗,描述了他老来添丁的喜悦与懊恼:幼儿不顾老人困疲,索抱看花,啼哭得象泥人一样;又不更事,上案打翻墨汁,满手涂抹诗书,父母怜惜而徒增烦恼,日高未食而只进一茶,其老迈困穷如此,似乎在添丁的喜庆气氛中又增加许多无奈的心情。
2:引凤下楼
卢储在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庚子科殿试时荣登榜首,中了状元。考试时以《早春残雪》为题,卢储的诗文压倒群芳,令朝中君臣称赞不已。卢储尚未考中状元之时,曾经把自己的诗献给江淮郡守李翱(唐代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李翱因事外出,该诗卷轴放在桌上,被李翱长女看到,此女反复数遍吟泳卢储诗作,深深敬佩该诗的文采,遂仰慕不已。她对侍婢说:“此人必中状元。”李翱回府后闻知此言,对卢储的诗详加研读,亦十分欣赏卢储的才华。他即刻赶赴卢储栖身之处探访。席间,李翱赞扬有加,并表示选卢储为婿的美意,还转告了李女倾慕之语。卢储十分谦逊,表示对褒奖有愧,对婚约却婉辞而不受,再经月余始允。卢次年上京应试果然高中状元,及第之后,卢储又通过吏部关试,才到李翱府上迎娶李女。当时卢储作《催妆诗》曰:“昔年曾向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已成秦晋约,早教鸾凤下妆楼”,一时传为佳话。
3:锦标状元
卢肇是唐代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考中状元。由于卢肇出身于寒门,考中状元之前许多豪门及地方官员很看轻他。及至卢肇独占鳌头衣锦还乡时,这些人颇感愧歉,当下袁州刺史率领下属诸官及豪绅隆重迎接。适逢五月端阳龙舟盛会,刺史等达官贵人邀卢肇同台观摩龙舟比赛。卢肇即时诗兴大发,作《竞渡》一诗,抒发踌躇满志之情,其诗云:“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一时“锦标状元”之称传遍袁州内外,后人引为卢人佳话。
4:终南捷径
出 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载,卢藏用举进士,隐居终南山中,以翼征召,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司马承祯尝被召,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官之捷径耳。”
典故
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都城长安南边的终南山里,住了几十年。他替自己起了个别号叫白云,表示自己要像白云样的高尚和纯洁。唐玄宗知道了,要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谢绝了。于是,唐玄宗替他盖了一座讲究的房子,叫他住在里面抄写校正《老子》这本书。后来他完成了这项任务,到长安会见唐玄宗,见过玄宗,他正打算仍然回终南山去,偏巧碰见了也曾在终南山隐居,后来做了官的卢藏用。卢藏用抬起手来指着南面的终南山,开玩笑地说:“这里面确实有无穷的乐趣呀”! 原来卢藏用早年求官不成,便到终南山去隐居。终南山靠近国都长安,在那里隐居,容易让皇帝知道并请出来做官。不久。卢藏用果然达到目的。司马承祯便应声说:“不错,照我看来,那里确实是做官的‘捷径’啊!”
【烈山五姓联宗】
烈山五是血缘性联宗。炎帝神农后裔,据不完全统计约分为400多个姓氏,其中吕、卢、高、许、纪五姓均与齐太公关系密切,这些姓人“血缘特别亲近”,所以叫“五姓联宗”。又因《水经注·谬水》载:“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所以中国历史上,把炎帝神农氏叫烈山氏,以上五姓子孙都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与烈山氏有血缘之亲,故又称为“烈山五姓”。1935-1936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烈山五姓”宗亲相继成立“烈山五姓宗亲会”。
【家训格言】
卢氏,乃唐朝崔行谨之妻,其子崔玄暐于唐高宗时举明经,后官库部员外郎。卢氏严于教子,崔玄暐始终牢记其母的教诫,以清谨著称,在任上“介然自守。都绝请谒。颇为执政者所忌”。《旧唐书·崔玄暐传》记录了她的事迹和家训。此段家训立意要儿子清正廉洁,首要是作父母的不要贪。儿女送的物品要弄清楚来路,“非其理所得”,就与做强盗抢来的东西一样。难能可贵的是,她要求儿子连一般性的收受财物也明确禁止。在她看来,这样的收礼,虽然于理于法无碍,不犯什么大错,但是,这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的侵蚀,却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正直的人,定会感到内心有愧的。只有清正廉洁,才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卢氏家训、祖训
《卢氏家训》
敬祖宗
子孙之身,祖宗之所遗也。子孙永世得享。朝廷乐利之泽,祖宗积庆之所致也。不敬祖宗则忘本,忘本则枝叶不昌。故岁时祭祀,晨昏香火,必敬必恭,无缺无慢。至於立身修德,无忝所生,此尤敬祖宗之大本大原。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孝父母
十月怀胎,三年乳哺,推乾就湿,保抱抚摩,忧疾病,伺饥保,调寒暑,父母受尽万苦千辛,方得儿子成人长大。至于延师择配与贻谋之劳,且不具论。为子者即幸遇父母有寿,急急孝养,以报罔极之恩,至多亦不过二三十年耳。万一错过,殁后即披麻带孝,三牲五鼎,竟亦何裨?且孝则天佑,不孝则天谴,从来历历不爽。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敬长上
长幼之叙,定於天人,忤长上是乱天之行也。须坐让席,行让路,口不得乱说,事不得乱专。贤智不敢先,富贵不敢加。谦恭逊顺,绝去骄傲放肆之态,方是为卑幼的道理。先哲云: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谓之三不祥。近来风俗不好,子弟不肯安分循理,任情倨傲。行不让路,坐不让席,揖不低头,言不逊顺,曾不思尔将来也。做人尊长,尔做坏样子,亦将忤尔忤人,实所以自忤。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友兄弟
兄弟同胞共乳,除却兄弟,更有谁亲。且从父母分形而来,兄弟之身总是父母之身,若兄弟相戕,是戕父母矣。不念兄弟,独不念父母乎。念及父母忍戕兄弟乎。勿听妻子离间,勿听外人撺掇。兄弟中纵有不是,大家逊让些何妨。若锱锱铢铢计较多寡,彼此相戕,则父母之心不安,死亦不能瞑目。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教子孙
人家有一贤子孙,则家门生色,有一不肖子孙,则家门遗羞。贤不肖岂由天定,总在教与不教。故为父母者,切不可不教子孙。自孩提时即教他礼法,稍长即教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教他勤俭谨慎,教他读书识礼义,做个好人。不可骄养游荡,不可姑息浪费,有不如教便当责治。至若女子,亦当教他亲兄弟,务教以节孝廉耻。三从四德,纺绩针指、厨爨井臼,则长大适人,必成贤妇。如或不教,则儿女不才,为家门玷,谁实使然。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节俭
江海不能实漏卮,山林不能给野火,财止此数,而能供人之奢靡哉。一不节俭,即无限财产,一朝可尽。世之前为富室,后为窭人,往往皆由不节所致,节俭者治家之第一义也。饮食莫嫌蔬食,衣服莫嫌布素,
房屋莫嫌湫隘,婚娶莫竞妆奁,死丧莫竞斋醮。晏客伏腊有时,不可常时群饮,设席数肴成礼,不必杯盘狼藉,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费一文不如节一文。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戒好讼
言语相犯,财产相干,何时蔑有,要必从容理讲,毋便动气相争,如有不服,在外人则投鸣邻里,在本家则投鸣户长,自有公道处置。况我未必全是,彼未必全非,反而思之,忿气自息。乃有不肖子弟,听人教唆,便尔动气,便去府县告状,终日在府县前伺候,不免耽误生理。审问时毁冠囚首,肘步膝行,岂不丑绝,况且费用不赀。语曰:肥官瘦己。纵遇清官,干证差人,也要使费,歇家也要饭钱,又更要指称衙门打点钱。尝见刁顽之徒,惯喜告状,到底只得个光棍恶名,动遭上司访拿,倾家荡产,危矣哉。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戒唆讼
人之好讼,虽其人之无良,总起於无赖者之教唆。盖无赖之徒,专以人之告状为酒肉之窟,为张威趁钱之门,故或两人本无甚怨,装出剖腹之情,而构成大嫌。本人尚可含容,捏作骑虎之势,而使之先发插名作证,便作主盟。两家索贿,反覆颠倒,弄讼者於掌股之上,不啻小儿,搅得乡村撩乱,鸡犬不安。渔讼者之财,破讼者之家。即讼者事后懊悔,亦摆他不去。若而人者,王法之所不容。即逃得王法,亦皇天之所必诛者也。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安生理
人不论家贫家富,都要寻个活计,不然便是死道,不是生理。如士着实去读书,农着实去耕种,工着实去造作,商着实去经营。若生而愚鲁,不会读书,家道贫寒,无田可种,又无本钱做买卖,又不会做手艺,便与人佣工,替人挑担,也是生活。只要勤心苦力,安分守己,此中稳稳当当,便有无限受用。至若妇女,亦要勤纺绩,务针指,操井臼,不要好吃好;赞助丈夫,共成家业,方是贤妇。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禁非为
无作非为。圣谕凛若星日,凡我宗族试看今时,作非为的或包搅钱粮,侵欺花费,究竟卖产赔补不足,卖及子孙,甚至性命不保。或摊场赌博,或群聚酣饮,倾败家业,因而陷死妻儿老小。或掇拐掏摸,或抢夺吓骗,或争斗撒泼,或毁廓侵坟,或占人田土,或伪造金银,或违禁准折,或干犯名义,或挟制官府,或嘱托赞剌,此皆亡身破家,受祸不浅。凡我宗人念之念之。
注:谦公,字吉甫,号芳菱,九世祖,生于嘉靖四十年(1562年)辛酉十一月初一。癸卯科乡试甲辰科进士,曾任知县、监察御史、副都御史、典北直学院巡安等职,卒崇祯八年(1636年)乙亥正月二十六日。
(摘自五修《卢氏宗谱》第一卷)
(卢氏肇氏祖——傒公)
《卢氏祖训》
木有良楛,从绳乃直;人有顽秀,率教宜亟。爱立家规,以示成式;忠义遗风,是训是饬。父母生我,必当孝敬。读书者固知之,即习莱庸亦天性有之。仪文不可苟简,辞色不可乖张。其有赌钱、渔色、喜斗、健讼,私妻妾以逆父母者,家法示儆。不悛鸣惩,或父母溺情偏爱,合族以理婉劝,俾全天伦。
兄弟生同父母,亲如手足,弟固当敬兄,兄亦宜爱弟,同怀之谊,切不可忘。推之异母之弟昆,庶出之支派,以及从兄弟、再从兄弟、同宗不为服兄弟,溯源所自,实一本之亲,理宜痛痒相关,慎毋寇仇相视。其有听妻妾言,致乖骨肉者,合族排击之。
闺门妇女,宜分内外,不可男妇杂处。同居祖屋,各守房帏。子侄辈有故谒见,必正色庄言,如有败坏家规者,族长讯实惩之,斥令出谱。
人生世上,立品宜先。居家能为忠信之人,立朝乃为正直之士。毋论家产有无,读书当行善事。如有射利亲朋,武断乡曲,乃小善自足,不求上进,行止不端者,族长父兄痛加针砭,庶几变化气质,为宗族光。
男婚女嫁,称家有无。聘礼妆奁,原无一定成式,务当随分自尽。俾丰俭适中,不得过于豪奢,臻人訾议。至于婴孩襁褓,勿用绮纨;宴饭亲朋,勿逾五碗。不至俭不中礼,是家之福,而族中可永久遵循者。有不由此,众共非之。
坟墓祠宇,树木以荫子孙。先人方勤苦成之,后人当敬恭守之,是宜培养,不可斫伤。有如刍牧不禁,斤斧频加,甚而砍代鬻人,以渔小利者,合族勘实,罚以示惩。理谕不服,佥词鸣官法究。
右祖训六条,务宜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庶在乡可称克家之肖子,在国亦不失为寡过之良民。敦睦可风,遵是道也。至如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朝庭时加优赍,家乘允宜表扬,唯冀族人,各敦实行焉。合族公识。
《卢氏家训》
一、尊祖宗。祖宗乃世族之源。无祖无宗则支系无根,齿次无依。故祖宗实乃世族兴盛、万代延续之基础。尊祖,本源远流长、昌宗耀支之正道。盖祖父坟墓,宜立碑志,四时祭扫,常年修整,不可忽缺,以表子孙诚敬,以示不忘根本。如有势族侵凌,必将力护,不使毁堕,此实敬宗护祖、怀先思进之大要。
二、爱祖国。人民、领土、主权,乃国之大要。不论任何世族,无国怎能繁衍,国衰则宗族难于昌盛。故吾族人,必须以国为重。凡各世子孙,必须认真遵纪守法,积极缴纳赋税;争先参与防止外敌入侵,保卫国家领土不受侵略;维护社会安定,锐意进取,为振兴中华贡献所有之力。
三、父母子女。父子乃人伦之首,父母慈爱,子孙贤孝,为国家昌盛之根本。为人父母,必须做到:教养嫁娶不分贵贱;导儿女从业习艺,勿论贤愚;据儿女之实况,使之各从善道,同务正业。凡为人子,首应知身体、骨肉受之父母,衣食、初知源于双亲。父规母教不可不从。敬父母,笃孝思,勤候问,善奉养,不能有所违缺。体父母之艰难,记老衰而常畏;顺以承欢,护以温怀。此父父、子子天伦睦爱之大端,兴家旺族之要义。凡吾族人,切记勿违。
四、夫妇与嫁娶。夫妇乃人伦之大端,夫义妇贤,家昌之本。所受所识,原本有异;既经结合,须同心同德,互敬互爱,同商互谅,相济而为。决不可仍从旧习,男尊女卑;亦不应撒疯放泼,展现淫威。望族人做男女平等、夫妇互敬之模范。娶妇但求淑女,勿论妆奁;择婿只配贤良,休分贵贱;妻贤夫祸少,家盛赖贤良。确为真理,不可怠忽。
五、兄弟姐妹。父母合,而后有兄弟姐妹。兄弟亲如手足,姐妹骨连十指,手足痛而道难行,十指伤而心痛悸;姐弟同胞,兄妹连袂。世虽艰难,但存大义,不因小隙而争闲气,不为财物而损骨肉。唇亡齿寒,常思兴衰之理。毋踵曹氏急煎同根、郑伯设谋害段之故伎。团结奋进,患难相济,举族幸甚。
六、朋友结交。立身达道,朋友无缺。可交之友,别亦实难。交朋结友,必本于义。能推心置腹、劝善规过者,乃正人君子,必应深交以求助。迷酒贪色,弄术变诈,投其所好,唆人为恶者,必坏心术而败名节,终而流为匪类。万望勤而为善,慎而远恶。
七、勤务本,多读书。从古至今,士达源于诗礼,宗昌实赖贤孙。家族兴旺书为本,祖宗业盛源自勤。凡我族人,必先勤农工,务根本,保衣食,求发展。各业善艺,务求精深。能作男女,身体力行。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族人须认清形势,力趋奋进。教子女多读书,不论何业技艺,均应钻研精通。决不因家计不顾,而误子孙学业;应当学有所专,业有所持。
八、营农圃,谋生计。生养源于水土,谋食来自农渔。凡族人所有之土地、水泊、山岭、牧场,不应让其荒芜,务使地尽其力,物足其用。现代发展,不居一业,工、农、商、技,因人所善,各随体质,而为生计。为造福子孙,遗德社会,须力为营运,多精技艺,勇攀高峰,不遗余力。
九、禁淫邪,戒恶习。万恶淫为首。为仕者有职有权,为富者有闲有钱;若心术不正,游手好闲,仗势倚财,猎艳渔色,必将败人名节,坏人家庭。赌博,轻则争闲气,论输赢,勾心斗角,相互倾轧;重则结亲仇,引族怨,贻害子孙。赢时乃不劳之财,大肆挥霍;输时认倒霉晦运,梦想捞回;故至当家产,贷高利,卖儿女,典妻室,甚者作恶行凶,难以自拔。毒品源于外族,清朝输入,几至亡国破家。吸毒之危,如以卵击石,毁家绝嗣之大害,子孙宜切诫禁绝。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堕志气,惰性情,败坏道德,触犯刑律,祸及人己,贻害妻儿。拦路抢劫,杀人放火,实乃大恶。道德不许,国法难容。凡此种种,实皆败家损身,衰族亡国之大害,诫吾族人,远而不沽,见即规谏,毋使祸延。
十、积善行德,保护环境。修身养性,存善施仁。念亲情以存孝养,思交往出于至诚;仁以养德,俭以洁身。山清水秀,必人稠物丰;瘠土茅荒,怎种养生存。故宗族集居之处,必须蓄植林木,保护水源,爱护耕地,修整道路;改善住房条件,修复名胜古迹,以陶冶心性,高尚情趣。发扬团结友爱、忠厚诚实之良风,济贫困,扶孤寡,恤残疾,存弱小,以礼待人。不应逞一时之气,霸道强横;为一己之私,贻害大众。不应为求子孙富贵,听从江湖术士愚弄,图占他人祖坟宅地。结私怨,兴争讼,皆不可取。积善存仁,修心养德。我以实待人,人必诚对我;人成我就,护福无穷,何乐而不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