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渊源

name origin

  孔氏,主要源于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人以其名为姓;宋国大司马孔父嘉为孔姓的孔姓始祖。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出自姬姓孔氏,以郑穆公后人孔张的名为姓;卫国有出自古佶姓孔氏,为黄帝后裔,以祖字为姓;陈国有出自妫姓孔氏,以孔宁之名为姓,乃舜之后裔。孔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二十五位。现今人口约三百五十多万,排在第九十七位。

孔氏图腾

  【释义】孔的本义是通。孔字从子、从乙。乙是一种候鸟,就是今天的燕子。在金文中,孔字像乙鸟朝小孩飞来之形。


孔氏渊源
姓氏由来

【得姓始祖】

孔父嘉:商部族始祖契,因其母吞乙卵而生,被赐子姓,历14代,传至成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东南)。成汤名履,一字天乙,是个圣明的君主,子孙以商族的姓“子”与其字中的“乙”组合起来,定为孔氏。西周宋国(今商丘),大司马名嘉,字孔父,史称孔父嘉。后来,孔父嘉在太宰华督制造的内乱中被杀,其孙睾夷父以其字为姓氏,形成另支孔氏。


姓氏衍生

【起源源流】

  源流一

  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其祖先为宋国人,名叫孔父嘉。孔父嘉的儿子生下叔梁纥。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不合礼仪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因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源流三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源流五

  出自古佶姓的孔氏。卫成公时大夫孔达,也称孔庄叔,卫庄公时大夫孔悝,均为姞姓之后。姞姓孔氏也有2500年历史。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满族崆果啰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 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广氏等。

  (2)满族孔尼喇氏,满语为Kongnila Hala,世居黑龙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

  (3)满族叩岱氏,亦称阔代氏,满语为Kodai Hala,汉义“汉人的口袋”,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

  (4)满族库雅拉氏,亦称揆雅拉,源出库雅拉女真,以部为姓,满语为Kuyala Hala,世居东海(今吉林汪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乌拉(今吉林永吉)、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黑龙江流域、毕尔腾(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扎思胡里(今黑龙江第二牡丹江)、兴堪(今黑龙江省及俄罗斯兴凯湖周边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孔氏、胡氏、李氏、礼氏等。

  (5)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源于金国时期温都部,以部为氏,与温敦氏、温屯氏同部族,满语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自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孔氏、温氏、都氏、文氏、闻氏等。

  (6)满族温屯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温敦部,以部为氏,与温都氏、温敦氏同部族,满语为Wentun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孔氏、空氏等。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孔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迁徙

  从孔子至今,已经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孔氏宗族又传承了八十来代。孔子之后的数代,多次出现过单传情形,人口增长缓慢,到了唐朝末年的四十二代孔光嗣时期,在曲阜的孔子一族后裔竟然尚不足十户,外迁的数量极少。五代后梁时期,经历过“孔末乱孔”的劫难,族人存世更少。一直到了宋朝以后,孔氏在赵宋王朝的大力呵护下,族裔繁衍大幅度增长,到清朝末年,仅四十三代孔仁玉这一支的后裔在曲阜即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发展,外迁人口也得到极大扩散。

  1.两汉时期

  西汉时期,孔子九代孙孔腾回到家乡曲阜,正是汉高祖登基未久。汉高祖接受文臣建议,封孔腾为奉祀君,奉祀孔子。到汉元帝绥和元年(公元前43年)孔子十三代孙孔霸被封为褒成君。此后直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孔氏裔孙多数得以袭封侯的爵位,就连庶裔中学有成就的也较易于得到朝廷的重用。这样,孔氏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显赫的家族。随着生存条件的大大改善,家族支派也得到更多的繁衍生息的机会。此间一个较明显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族裔由山东迁到河南及其他许多省份,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出任官职,其次是躲避较剧烈的社会动荡等。

  东汉时期外迁的孔氏族人中,最有影响的当属会稽这一支。孔子二十一代孙孔郁,出任冀州刺史。其子孔扬受封下博亭侯,孔扬的后代从此主要世居下博(今河北深县)。孔郁的另一子孔潜先是任太子少傅一职,后因避乱而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不久发展为当地的望族,成为孔氏宗族中有名的“会稽孔”。在孔潜的后人中,其子孔竺在三国时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其孙孔恬为湘东太守,曾孙孔愉在西晋时任左仆射。孔愉之子孔汪任广州刺史,甚有政绩,终于任上,他的后人则大多留居当地。

  2.唐朝时期

  在唐朝,有影响的孔氏郡望大致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鲁国(今山东曲阜)、下博(今河北深县)、常山(今河北正定)、南阳(今河南西南一带)。唐朝中期以后,三十五代裔孙孔璲之于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4年)袭封褒圣侯,又晋为文宣公。天宝之乱时,他率家人寄居于宁陵,卒后即葬在那里。动乱之后,他的曾孙孔惟睡返归曲阜,袭封文宣公,宁陵的宗族墓地则由孔惟至之弟孔惟时一支驻守。和他们同寓于宁陵的还有三十三代褒圣侯孔德伦的次子孔叹之子孔贤。这两支形成了孔氏家族中的宁陵派。二十七代嫡孙孔乘的次子孔景进经四传,至孔颖达。其后代传至四十代孔绚,孔绚任丹阳令,其后遂历代居于河南丹阳,形成了孔氏宗族中的丹阳派。与孔绚同属孔颖达后代的四十代孔绩,在唐僖宗时为吉州(今江西临江)军事推官,其后历代居于江西临江,形成孔氏宗族中的临江派。同时期的孔氏族人在南方也有播迁、繁衍。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宰相之子孔昌弼随徐彦若入粤,在南雄县平林村定居,其子孙分布于南海、番禺、顺德、高要、惠州等地。在以后各代较有影响的各地支派也大多在唐朝的中后期渐定格局。比如,三十五代孔言,居于河北献县,称为献县派;三十六代孔至,避乱于河南鲁山,称为鲁山派;三十八代孔瑛,居于湖南济阳,称为浏阳派;三十八代孔时,居于河南郏县,称为郏县派;三十九代孔温宪,居于湖南桂东,成为桂东派;四十一代孔昌弼避乱于广东岭南,成为岭南派;四十二代孔楠,在江西庐江做官,后来定居在那里,成为庐江派;四十二代孔桧,逃难至河南平阳,成为平阳派等等。

  3.两宋时期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方的金兵举兵南犯,从宋都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宣告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仓皇南下,在当时的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年号建炎。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秋季金兵继续南下,宋高宗君臣移驻扬州,于11月举行郊祀,诏衍圣公参加祀典。此时曲阜的衍圣公是四十八代孔端友,他与从父孔传(原名孔若吉)奉诏赴扬州。一年后,金兵气势弥盛,宋高宗君臣渡江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孔端友、孔传及部分孔子后裔,带着代代相传的子贡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雕像随驾南渡。

  到杭州后,孔端友上书高宗,痛诉离祖别家之苦,请求赐予安居之地。宋高宗感念其奉驾南渡,遂颁旨赐其族人在衢州定居,并在那里兴建家庙,供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一切礼仪同在曲阜时一样,并钦拨祭田以资祭孔之用,孔氏南宗就这样形成了。这个时期,孔氏南宗以衢州为中心向四方不断扩大。南宋先后封了孔端友、孔蚧、孔揩、孔文远、孔万春、孔洙六代衍圣公,同时,孔氏南宗族人也得以重用。比如,孔端友的堂叔、从父孔传官至中散大夫,堂兄弟孔端植为湖广通于令,孔端隐为江陵府推官,孔端弼为大理寺评事,孔端恩为杭州府教授。此外,孔氏南宗还得以按人口计量赐田,免于租税,以其所得收入的一部分供给孔氏族人衣食用费,一部分用于孔子祭礼。此后,南宋朝廷又多次赐以恩宠。除赐予田地之外,又于宝祐八年(公元1253年)准衢州知州之请,拨款三十六万缗,命仿曲阜孔庙之制,在衢州城东北角的菱湖新建孔氏南宗的家庙。当时,此处为“城中胜地,堤岸交错,岛屿萦回,士夫别墅,楼阁相望”,可惜到南宋末年,该庙毁于战火。

  在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的偏安大军渡江南迁之后,金兵入主中原,建立了伪齐政权,刘豫于阜昌二年(公元1131年)封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之子孔(王番)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子林庙的祭事。这样,尽管孔子的嫡裔孔端友奉先祖及亓官夫人像南去,祭祀先圣的香火依然在曲阜四时缭绕不息。其后伪齐政权垮台,金熙宗于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仍封孔蹯为衍圣公。至此,孔氏北宗也正式形成。

  在南宋时期,北宗袭封的先后有孔拯、孔元措、孔浈等人。稍后,北宗衍圣公孔元措随同金政权迁往汴州,曲阜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宋兵收复山东,以孔元用为衍圣公。宝庆二年改授孔元用之子孔之全为衍圣公。蒙古族政权占领曲阜后,亦承认了衍圣公孔之全的身份。这样,在同一时期,形成了南宋、金及元三家朝廷各有一个衍圣公的局面。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元朝攻下金京汴都,金人所封的衍圣公孔元措又被元朝命为衍圣公,曲阜的衍圣公孔之全被改任曲阜县令并子孙世袭,不再与衍圣公职位有关联。

  元朝统一中国后,有大臣上书元世祖,认为孔氏南、北二宗应只有一个衍圣公作为正统世袭皇封,按照“大宗之法”,应由孔子嫡传后裔、此时寄寓衢州的衍圣公孔端友的后代袭封。元世祖采纳其说,钦定南宗为衍圣公,并让其返回曲阜奉祀。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南宗的第六代衍圣公孔洙奉元世祖诏入京,对皇帝面秉自己的六代先祖均葬于衢州,且建有衢州家庙,自己又堂有老母,实不忍弃离衢州祖庙返回曲阜。他表示愿将衍圣公这一爵位让与北宗的族弟孔治,而自己乞请准予南还衢州奉养老母。元世祖对此大加赞赏,称孔洙“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遂准其所请,免去“衍圣公”称号,改任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兼提举浙东学校事。

  4.元、明、清时期

  孔氏族人迁往外地的人数、规模,较以前都有了更大的发展。据《孔子世家谱》记载,自“中兴祖”孔仁玉的族人在五十三代“水”字辈分立为“孔氏二十派”后,经五十四代“思”字辈、五十五代“克”字辈、五十六代“希”字辈,到五十七代“言”字辈之间。的百年左右时间里,因分传、分户,迁移到外省外县的为数很多,上文所述“曲阜六十户”仅为仍居于曲阜、传承清晰的六十支族人。

  与此同时,早先即迁移到外地的各支孔氏族人中还存在着再度迁移的情况,其中有的是因为自然经济因素,有的是因为躲避战乱或为民间流疫所迫,也有一些是因为出仕为官而由官职调动迁至他处,致使部分子弟随之迁徙并在新的地点留居、繁衍。这样,到清朝末年,孔氏族人已分布到全国各地。具体说来,在浙江、江苏、江西、山东、四川、河南、广西、福建、河北、安徽、岭南(治所在广州,辖约今广东钦山港以东大部分地区)、湖北、山西、甘肃、吉林、青海、陕西、察哈尔(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奉天(约今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哲里木盟各一部分)、黑龙江、云南、贵州等省都有孔氏族人居住。

  这些散居外地的族人中,以河北省为最多,称为“河西派”,其始祖是孔子三十一代嫡录之侄、唐朝文学馆学士孔颖达。其他族人在异地他乡也往往聚族而居,小支每支百余人或数百人,多的还另立圣裔都,如乾隆时江西金溪县的四十六都,四十七都、四十八都、四十九都,贵溪县的三十三都、六十五都,铅山县的十九都等,都是这样建立成名的。

  到清朝中叶时,孔氏人数众多,如江南高淳县漆桥孔氏,传十几代后,至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已是“子姓相衍,万有余丁”;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流寓安徽潜山县的孔氏族人,由于人丁繁衍,已散居潜山、太湖、怀宁、望江四县。

  5.迁徒海外

  从元朝开始,孔氏族人就开始了向海外的迁徙。当时,元朝最高统治者为控制高丽,采取联姻政策。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承懿公主远嫁高丽忠肃王之子王颛,孔子裔孙、五十四代孔昭为公主所带侍从之一。到高丽后,孔昭得到高丽王重用,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先后受封为桧原君、昌原君,逝世后葬于昌原。孔昭的后代在高丽累世为官,其子孔帑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其长孙孔俯官至判尹,次孙孔德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与孔昭相同,至此,已是孔氏一门三代之中两人出任高丽朝的宰相。以后世代繁衍,名人辈出,成为朝鲜南部的望族。由于其祖孔昭墓葬在昌原,他们遂以昌原为籍贯。高丽王朝皇帝崇奉儒学,对孔氏后裔屡予优待。高丽王国正宗十六年(公元1792年,)国王考求曲阜孔氏族谱后,命高丽国的孔氏以曲阜为籍贯,以示不忘祖先,并仿中国衍圣公之例封以世爵。韩国孔氏繁衍至今,已延续到八十六代。他们的取名与中国国内的规矩不同,另外有一套行辈用字。在韩国还有专门的同宗茹人组织,叫作“曲阜孔氏韩国大宗会”,以表示不忘源于中国的曲阜,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组团专程赴曲阜祭祖,并在仰圣门(今山东曲阜城北门)外立碑纪念。另据人口普查统计,韩国的孔氏族人为一万七千余户,七万四千余人。

  东南亚各国,在清朝末期也有孔氏族人移居过去。至于日本及欧美等地的移居,则是在民国期间开始的。到二十世纪末,孔子后裔已遍及世界各大洲,其中,以韩国、朝鲜、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数量较多,英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一定数量的孔氏族人。

       分布

  先秦时期,孔姓的活动主要在山东、河南地区。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孔姓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孔姓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孔姓进入了台湾地区。孔子单传七代,四十八代孙孔端友,1128年南迁。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位。孔姓第一本省是山东,约占全国孔姓总人口的66.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这二省孔姓大约占全国孔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全国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的孔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 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3%,排在第八十六位。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孔姓人口增长速度几乎为零。山东仍为孔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孔姓总人口的2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江苏、浙江,这四省孔姓大约占孔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甘肃、山西等省。宋、元、明期间600客年,其人口主要由北向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的鲁、赣、苏、浙孔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孔姓的人口350多万,为全国第九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孔姓人口由21万增到350多万,增加了16倍多,孔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孔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厂形态势。孔姓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省,大约占全国孔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苏、广东、辽宁,四省的孔姓又集中了22%。全国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的孔姓聚集区。

  孔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孔姓在山东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孔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鲁皖苏沪、河北东南、浙江北部、广东西部、广西大部、辽宁大部、吉林中部、黑龙江西北,孔姓一般占当地人的比例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2%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0%的孔姓人群。在河北大部、京津、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辽宁西端、吉林北端和东南、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部和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江西大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广东中部、海南大部、广西北部、湘黔南部、云南大部,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8--0.27%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3.2%,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5%的孔姓人群。

  【入闽迁徙】

  秦时期,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播散到全国各地。《客家风情》:孔氏入闽,始于唐末。宋代,主要居住在汀州之宁化、长汀、上杭、永定等县。元至治年间(1312—1322年),孔氏54代思铭,字新世,原居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县)出仕汀州,因世乱,定居上杭县西门宣德坊(今城关孔巷),遂为孔氏杭川肇基祖。裔孙播迁福建漳州、永定,广东大埔,台湾和国外。明代,宁化孔正经曾任吁江樵舍驿丞,任满回籍宁化故里。济村古背《江夏黄氏族谱》载:北宋,始祖化公入迁古背村。此前,古背有村名孔家边,均为孔姓,居约一百多户。孔氏入迁该地约在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黄氏入迁古背后,孔氏逐渐外迁,黄氏遂将孔家边改为黄茶洋。至清雍正九年,孔氏裔孙将村中部分房屋典卖给黄氏建祠堂,现“江夏名宗”祠附近即为孔氏居地。上杭孔姓人才辈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孔瑞云(1917—1992)等名人。

  柘荣孔氏,郡望鲁国,是邹鲁圣人第56代裔孙希顺公,官至总旗,诏敕屯田,于永乐三年(1405年)自南京大松园迁柘为东峰孔氏肇基始祖,历代人才辈出,后裔分布闽、浙各地。人口约5000人。

  《孔氏家谱》记载:孔子第55世孙克伴公,为江苏镇江丹徒人,16岁报壮丁,挑入汤元帅麾下,官升右卫总旗。明洪武元年(1368年),征战福建,其间被敌军围困三天三夜,最终阵亡,录军功世袭右卫总旗。由于被困时,克伴公曾使其外甥解困,却始终不见援军,临终前,克伴公对天发誓:“非孔姓子不入孔门”。根据克伴公临终遗言,其侄孔希顺(第56代孙)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袭补福建建宁右卫总旗,此后屯兵长溪柘洋里(今柘荣),并治水患,而家于东峰。清朝康熙年间,孔子第64代孙孔尚荣、孔尚志兄弟,又从柘洋迁居福鼎管阳镇西昆村。西昆因此被誉为“江南孔裔第一村”,2007年又成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目录。家族聚居为主,播迁闽省各地,他们中间还出过女博士。

  闽西客家孔姓居住在永定县的湖雷、合溪、凤城、城郊;上杭县的城关、临城、旧县、才溪;连城县的姑田、北团;宁化县翠江等乡镇等。

  清朝初期福建孔姓进入台湾地区,上杭孔氏迁台有庆德、庆书、庆堂、宪贺、金生、令明、庆铨等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全国都有孔氏人口进入台湾,孔氏人口在台湾排名第129位,台北、高雄人口较为集中。

  到20世纪末,孔子后裔已遍及世界各大洲,其中,以韩国、朝鲜、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数量较多,英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一定数量的孔氏族人。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堂号

  鲁国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绍兴堂。

  阕里堂:因孔子而命名,孔子生于阕里,孔氏族人因以立堂号。

  至圣堂:因孔子而命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成至圣先师”,孔氏族人因以立堂号。

  此外还有合敬堂、诗礼堂、圣达堂等。

  字辈

  孔氏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人口众多,但其字行辈份始终排列有序至今不乱。

  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第四十六~八十五代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颜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明洪武年间定十字(第五十六~六十五代)字辈:“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定十字(第六十六~七十五代)字辈:“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第七十六~八十五代)字辈:“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字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第五十六~一百零五代: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二十五字可续。

  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衍圣公,是孔孑嫡系后裔中的长子长孙,长子是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长子已经结婚生子,而幼子却是年龄很小的孩童,长此以往,同辈之间的年龄距离越拉越远。从孔子算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千余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十二代之多,当时辈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兴”字辈,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维益,为七十八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十一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继”字辈,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辈。因此,孔氏中人见面,有时不好称呼,因为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不能乱称,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来称呼。

  山东曲阜的衍圣公府里,严禁使用孔氏族人为佣人,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衍圣公们比大多数同里同宗的穷人辈份要低上好几辈,因此在面对面时,虽是主仆关系,但依孔氏家规又必须按辈份称呼,彼此之间都很尴尬。但实际上,由于在衍圣公府里劳作的待遇很高,完全可以养家糊口,因此一些孔氏贫穷人家便改名换姓后进府为奴仆,其改姓一般是改成母亲的姓氏,所以,现在有许多孔氏族人都已经不姓孔了,并产生了一种现象:即山东人所谐称的“戴母孔”、“顶母孔”或“抗母孔”,意思就是顶戴着母亲姓氏、或曰抗着母亲姓氏的孔氏一族。

  字派

  括号内为表字的字派,前带*表示为偏旁。五十八代之前的字派因不是事先制定,有时并非完全统一。

  四十五代至五十五代:   延、宗/辅、若、 端、*王、   *扌、元/应、之/万、 *氵、思、克。

  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明建文二年定):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 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 尚(之)、衍(茂)。

  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清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 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 繁(羽)、祥(瑞)。

  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定):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子前世系:

  前第四十七世祖:黄帝轩辕氏

  前第四十六世祖:少昊金天氏(玄嚣)

  前第四十五世祖:蟜极

  前第四十四世祖:帝喾高辛氏

  前第四十三世祖:契

  前第四十二世祖:昭明

  前第四十一世祖:相土

  前第四十世祖:昌若

  前第卅九世祖:曹圉

  前第卅八世祖:冥

  前第卅七世祖:振(王亥) 王恒

  前第卅六世祖:上甲微

  前第卅五世祖:报乙

  前第卅四世祖:报丙

  前第卅三世祖:报丁

  前第卅二世祖:主壬

  前第卅一世祖:主癸

  前第三十世祖:商王成汤(太乙)

  前第廿九世祖: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前第廿八世祖:商王太甲(太宗)

  前第廿七世祖: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前第廿六世祖: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前第廿五世祖: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前第廿四世祖:商王祖乙

  前第廿三世祖: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前第廿二世祖: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前第廿一世祖: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前第廿一世祖:商王武丁(高宗)

  前第二十世祖: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前第十九世祖:商王廪辛

  前第十八世祖:商王康丁

  前第十七世祖:商王武乙

  前第十六世祖:商王文丁

  前第十五世祖:商王帝乙

  前第十四世祖:商王帝辛(纣) 微子 微仲衍

  前第十三世祖:宋公稽

  前第十二世祖:宋丁公申

  前第十一世祖:宋前愍公共

  前第十世祖:弗父何

  前第九世祖:宋父周

  前第八世祖:世子胜

  前第七世祖:正考父

  前第六世祖:孔父嘉

  前第五世祖:木金父

  高祖:祁父

  曾祖:防叔

  祖父:伯夏

  父:叔梁纥

  孔子后世系:

  嫡子:孔 鲤,字伯鱼。

  嫡孙:    孔 伋,字子思。

  曾孙:    孔 白,字子上。

  重孙:    孔 求,字子家。

  玄孙:    孔 箕,字子京。

  元孙:    孔 穿,字子高。

  弘孙:    孔 谦,字子顺。

  榴孙:    孔 鲋,字子鱼。孔腾,字子襄,孔鲋之弟,汉高祖封奉祀君。

  忽孙:    孔 忠,字子贞,孔腾之子,汉文帝封博士。

  微孙:    孔 武,字子威,汉景帝封博士。

  尘孙:    孔延年,汉武帝封博士。

  沙孙:    孔 霸,字次孺,汉元帝封褒成侯,食邑八百户

  渺孙:    孔 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殷绍嘉侯。

  莽孙:    孔 房,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封褒成侯。

  轻孙:    孔 均,字长平,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褒成侯。

  烟孙:    孔 志,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褒成侯。

  第十六代孙: 孔 损,字君益,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封褒亭侯。

  第十七代孙: 孔 曜,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奉圣亭侯。

  第十八代孙: 孔 完,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封褒成侯。

  第十九代孙: 孔 羡,字子畲,孔完之弟孔赞之子,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宗圣侯。

  第二十代孙: 孔 震,字伯起,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封奉圣亭侯。

  第廿一代孙: 孔 嶷,字成功,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封奉圣亭侯。

  第廿二代孙: 孔 抚,奉圣亭侯。

  第廿三代孙: 孔 懿,奉圣亭侯。

  第廿四代孙: 孔 鲜,字隐之,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封奉圣亭侯。

  第廿五代孙: 孔 乘,字敬山,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公元473年)封崇圣大夫。

  第廿六代孙: 孔灵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封崇圣侯。

  第廿七代孙: 孔文泰,崇圣侯。

  第廿八代孙: 孔 渠,崇圣侯。

  第廿九代孙: 孔长孙,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封恭圣侯。

  第三十代孙: 孔嗣悊,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封绍圣侯。

  第卅一代孙: 孔德伦,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封褒圣侯。

  第卅二代孙: 孔崇基,武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封褒圣侯。

  第卅三代孙: 孔璲之,字藏晖,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封褒圣侯,唐开元廿七年(公元739年)封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第卅四代孙: 孔 萱,文宣公。

  第卅五代孙: 孔齐卿,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封文宣公。

  第卅六代孙: 孔惟晊,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封文宣公。

  第卅七代孙: 孔 策,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封文宣公。

  第卅八代孙: 孔 振,字国文,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封文宣公。

  第卅九代孙: 孔昭俭,文宣公。

  第四十代孙: 孔光嗣,字斋郎,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封泗水主簿文宣公。

  第四十一代孙:孔仁玉,字温如,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封曲阜县主簿文宣公,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封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第四十二代孙:孔 宜,字不疑,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封曲阜县主簿、赞善大夫,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改封文宣公。

  第四十三代孙:孔延世,字茂先,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封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第四十四代孙:孔圣佑,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封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字子庄,孔宜次子孔延泽之子,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封文宣公兼知县事,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改封衍圣公。

  第四十五代孙:孔若蒙,字公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封衍圣公,坐事夺爵。孔若虚,字公实,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封衍圣公。

  第四十六代孙:孔端友,字子交,孔若蒙之子,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封衍圣公,后随宋高宗南渡,为孔氏南宗之祖。

  第四十七代孙:孔 璠,字文老,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之子,金太宗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封衍圣公。

  第四十八孙: 孔 拯,字符济,金熙宗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封衍圣公。孔摠,字符会,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封衍圣公。

  第四十九代孙:孔元措,字梦得,孔摠之子,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封衍圣公,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续封,孔元用,孔拂之子,孔琥之孙,孔端立曾孙,孔若愚玄孙,孔若愚乃孔宗愿第三子。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宋兵收复山东时,以孔元用为衍圣公。

  第五十代孙: 孔之全,孔元用之子,蒙古灭金前受封衍圣公,灭金后还爵于孔元措。

  第五十一代孙:孔 浈,字昭度,孔元措之弟孔元翚之孙,孔之固之子,孔元措以为己嗣,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封衍圣公,后遭黜。孔治,字世安,孔之全之子,元成宗元贞元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二代孙:孔思诚,孔元用曾孙,后遭黜。孔思晦,字明道,孔浣之子,孔之厚孙,孔元孝曾孙,孔拂玄孙,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三代孙:孔克坚,字璟夫,孔思晦之子,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四代孙:孔希学,字士行,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封衍圣公,明太祖洪武元年()续封衍圣公。

  第五十五代孙:孔 讷,字言伯,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六代孙:孔公鉴,字昭文,明惠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七代孙:孔彦缙,字朝绅,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封衍圣公。

  第五十八孙: 孔承庆,字永祚,早卒。

  第五十九代孙:孔弘绪,字以敬,明景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封衍圣公,坐事夺爵。孔弘泰,字以和,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封衍圣公,孔宏绪卒后还爵于孔宏绪之子孔闻韶。

  第六十代孙: 孔闻韶,字知德,孔宏绪之子,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一代孙:孔贞干,字用济,明世宗嘉靖廿五年(公元1546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二代孙:孔尚贤,字象之,明世宗嘉靖卅五年(公元1556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三代孙:孔衍植,字懋甲,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四代孙:孔兴燮,字起吕,清世祖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五代孙:孔毓圻,字锺在,清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六代孙:孔传铎,字振路,清世宗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七代孙:孔继濩,字体和,早卒。

  第六十八孙: 孔广棨,字京立,清世宗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封衍圣公。

  第六十九代孙:孔昭焕,字显文,清高宗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封衍圣公。

  第七十代孙: 孔宪培,字养元,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封衍圣公。

  第七十一代孙:孔庆镕,字陶甫,孔宪培之弟孔宪增之子,清高宗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封衍圣公。

  第七十二代孙:孔繁灏,字文渊,清宣宗道光廿一年(公元1841年)封衍圣公。

  第七十三代孙:孔祥珂,字观堂,清穆宗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封衍圣公。

  第七十四代孙:孔令贻,字谷孙,清德宗光绪三年(公元1911年)封衍圣公,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续封衍圣公。

  第七十五代孙:孔德成,号达生,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封衍圣公,民国廿四年(公元1935年)改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楹联典故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东山振铎;

  北海倾樽。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孔子,《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论语·八佾》:“上天将把孔子作为木铎(子民的导师)。”“木铎”,谓木舌铃。“振铎”,谓摇铃来警省群众,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下联典指汉天文学家孔融,字文举,鲁国鲁县人,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又历任少府、大中大夫等。为人恃才负气,喜欢宾客,曾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我没有什么忧虑。”

  东山世泽;

  北海家声。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教化万民的孔子。下联典指东汉孔融,曾任北海相,喜宾客,尝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五经撰疏;

  两部鼓吹。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孔颖达,撰有《五经正义》。下联典指南朝齐国的孔稚珪,文辞工丽诙奇,戏以蛙鸣为两部鼓吹。

  洙源萃秀;

  泰岳钟灵。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孔子,他的陵墓所在地孔林,在山东曲阜城北。位居泰山之南。洙水源出新泰东北。西至曲阜城东北,与泗水分流。此指孔林地灵人杰之意。六言。

  六言通用联

  孔女甘同殉难;

  丌氏曾受追封。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孔融被曹操诛,其七岁小子亦受害。下联典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娶丌官氏,至宋追封为郓国夫人。

  七言通用联

  千秋绝唱桃花扇;

  万古奇文论语篇。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朝戏曲作家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云亭山人,山东省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原隐居于石门山中,康熙帝南巡经曲阜时,召他去讲经,破格授国子监博士,后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经十余年时间,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此后不久即罢官还乡。另有诗文集《湖海集》、《长留集》等。下联典指孔子,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安富尊荣公府第;

  文章礼乐圣人家。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孔府,在山东曲阜城内,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下联典指汉朝的孔仅、孔光、孔融,隋唐的孔颖达等历史名人。

  弱翁钓珊瑚之树;

  冲远列凌烟之班。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朝冀州人孔巢父,字弱翁,早年与李白、裴政等六人隐居于徂徕山,酣歌纵酒,人称“竹溪六逸”。后历官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魏博宣慰使,劝藩镇田悦归顺朝廷。好学而善辩多智,文采似珊瑚钩明润。下联典指唐初经学家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人。隋朝大业初年,任河内郡博士;至唐初,历官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等。奉唐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形成唐朝义疏派,唐朝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贞观年间,图像绘于凌烟阁。

  墨兰飞舞秀而劲;

  思孟述贤博且精。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朝画家孔毓圻,孔子后裔,康熙丁未袭衍圣公。字钟在,号兰堂。墨兰飞麟,笔秀而劲,深得赵文敏之旨趣。下联典指战国初哲学家孔伋,即子思,孔子之孙。“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授业于他的门人,发挥其学说,形成了“思孟学派”。后被尊为“述贤”。著有《中庸》。

  迎春不看东郊信;

  贺岁同倾北海樽。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孔融事。

  踏遍荒山犹未老;

  历尽千辛更知甜。

  此联为具有“九十年代的焦裕禄”之称孔繁森的诗句联。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莲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俨如尼山。

  ——台湾省高雄市孔庙联。

  该联以当地的莲潭水、半屏山与山东的泅水和孔子出生的尼山相比,来说明地灵人杰。语言不多,但自豪之情溢于笔端。

  北海贤相,名家簪缨继世;

  东鲁圣人,嫡派道学开宗。

  ——上联典指东汉学者孔融(公元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二十世孙。勤奋博学,官至北海(今山东昌乐)相,世称孔北海。有《孔北海集》。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为儒家创始者。

  泗水溯渊源,两字惟传诗礼;

  尼山留苗裔,千秋永享蒸尝。

  ——此联为孔氏祠堂联。

    “泗水”,古代河流名,流经山东省曲阜;“尼山”在山东省南部,东麓有夫子洞,相传孔子的父母在尼丘(尼山)祈祷,而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曲阜旧家风,诗礼相传,留得麟经昭万世;

  洞庭新庙貌,馨香以祝,绵延凤德永千秋。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

  幸问一龙,诗礼真传,自周鲁以来,理学名儒照青史;

  复敦三物,子孙纯嘏,迁秋浦而后,瓜绵椒衍遍红尘。

  ——安徽省东至县孔家村孔氏宗祠联

  此联典指孔子向老子问礼事,孔子曾向弟子说:“我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高深奇妙,如龙那样变化不可测)邪!”下联“三物”,指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秋浦”,河名,说这一枝孔氏的迁徙。


  【祠堂古迹】

       西昆孔氏家庙

  西昆孔氏家庙,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西昆存,始建于清代,坐西向东,始建于1653年,由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策为首共建,砖木石结构,总面积1400平方米。孔庙大门前有“孔氏家廟” 四字,主殿高悬有乾隆皇帝御赐“至圣裔”三个字的金字牌匾。正厅是族内重大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厅三面开有15个类似窗门的小房,小房上以“平房”、“伯房”、“仲房”区别,每间小房前都有一两张供桌,摆满祭品,香火缭绕。前来祭祖的村民,在供桌间穿梭,焚香、拜祖、上香,履行百年不变的礼仪。正厅右前方竖有一黑底红字神主牌。据当地村民讲,每间小房里供的都是孔氏不同支系的祖宗。孔氏家庙被列入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西昆有个村中村——建平村,总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四周石墙环绕,俨然像座城堡,城门横额题书“乡环福地”,因房前立有代表功名的石柱旗杆,又名“旗杆里”。这个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村落,住的村民原本全姓孔。出于对孔圣人的尊重,清代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抓丁不进建平村。以及规模较大的4座孔宅,建筑年代均在乾隆年间,分布在西昆村旗杆里、上新厝、下新厝和新厝基。目前尚存两座,旗杆里保存较好,屋内浮雕造型精致文雅,雕刻花鸟人物、麒麟,形象逼真,布局有上、下厅,两厢走廊。西昆村内还有孔姓历代孔墓七座。

  柘荣双城镇孔氏家庙,位于柘荣县双城镇东峰村中心,坐东南朝西北,始建于明弘治八年,前后两座,前座奉祀本祠祖宗神牌、灵位;后座为“大成殿”,奉祀“大成至圣孔夫子先师”神位,两旁廊庑与两楼相连,前、中、后三天井,四周空斗砖墙;左前侧建坐北朝南门楼。

西昆孔氏家庙.jpg

  云浮孔氏宗祠

  坐落于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红岩村内,于光绪十五己丑年仲冬吉日落成。世人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孔庙祭祀自古就是国家举行的“国祭”。第一个祭孔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195年,经过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此后,许多帝王亲临曲阜祭孔或派官致祭,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就曾八次到过孔庙拜谒。每年孔子诞(农历8月27日),都会在孔氏宗祠贴上一副纪念孔子的对联,像“明如日月;德配天地。”是孔庙中常见的一副赞誉孔子对联,上联意为孔子之德与天地相齐,下联意孔子这道为古今之冠。推崇孔子德行如同天地。孔子之道古今第一。

云浮孔氏宗祠.jpg

  【典故轶事】

  1:后生可畏

  源于《论语·子罕》。相传孔子到东方游历,在荆山下碰到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在一起玩耍,另一个小孩站得远远的。孔子对此非常奇怪,他问站在一边的小孩为什么不去玩耍。那个小孩回答说,激烈的打闹能伤害人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会伤害人的身体,退一步说,即使不伤害身体,有时也可能撕破衣服,总之没有任何好处。后来,又有一个小孩用泥土堆积成一座城,他自己坐在里面,眼看孔子的车子要过来,他还不躲避。孔子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避让车子呢。这小孩振振有词地说,他只听说过车子避城,还没听说过城避车子的。孔子只得让自己的车子绕过这座“土城”。后来,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意思,于是又返回来询问小孩的姓名,赞扬小孩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知道的道理还不少。这个小孩听到孔子说自己年龄小后,有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什么大惊小讶的呢?”孔子听后惊讶地说:“好啊,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可怕啊!”后来,人们用“后生可畏”来称赞少年晚辈人聪敏努力,有光明远大的前途。

  2:梦周

  出自《论语•述而》。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初期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勋,后世尊他为先贤。春秋时期的孔子非常崇尚周公的为政,他从小就学习西周流传下来的六艺知识,掌握了西周的黄章制度,他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认为西周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周公也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后来孔子从政于鲁国,他决心恢复西周的制度,旅行仁政,建立西周式的国家。可是他的主张遭到了当政权贵的竭力反对,最后,他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结果处处碰壁,只好又回到鲁国,此时他已年迈体衰,叹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缅怀先贤,宋朝苏轼的《周公庙》就用了这个典故:“吾今那复梦周公,尚春秋来过故宫。”

  3:萧墙

  出于《论语·季氏》。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之手,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靠近季孙氏的封邑。季孙氏是公族中最有权势的,他害怕鲁哀公借助颛臾人的力量夺回权力,于是决定派兵攻打颛臾。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正在季康子手下做事,于是就此事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听了后严厉地说:“冉有!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先世鲁君早就将颛臾的国土封在了鲁国境内,现在为何要攻打它呢?”冉有和子路一听老师责备自己急忙辩解说那不是他们的主张,而是由季康子一手策划的。孔子说:“一个国家,不害怕贫穷,而害怕不平均;不害怕人口稀少,而害怕不安定,做到平均,就不会贫穷;做到和平,人口会前来归附,然后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孙氏,不能招致远方的人来归附,反而要在本国内部使用武力,我看季孙氏的用心不在颛臾,而在国君宫室的萧墙内啊!”后来,人们用这一典故表示内部祸乱之意,《后汉书》中就引用了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4:负米

  源于《孔子家语》。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身强力壮,刚直好勇,虽然性情有些粗暴,但是为人诚实,非常孝敬父母。子路的父母去世后,子路就跟随孔子到处游学。一天,子路去见老师,老师看到他非常伤感,询问其中的缘故。子路对老师说,人们沉淀说背负沉重的东西行走,不不会挑选地方歇息;常州贫穷,敬养老人,就不要计较俸禄多少才做官。了说子路真有孝心。子路又说:“过去我奉送父母也是这样:自己经常吃一些粗劣饭菜,而不辞辛苦,从百里外地方给父母背来大米,供父母吃。现在父母去世之后,我跟随先生到南方游历诸国,坐着华丽的车子,吃着丰盛的菜肴,可是心中十分怀念逝去的双亲,很想为了他们再让自己吃些粗茶淡饭,给父母背粮食。”了听了子路的话,也不禁叹息到:“是啊,侍奉双亲就如同串在绳子上的干鱼不能长期保存一样。父母晚年就像白马过隙一样短暂,我们尽忠就是能尽孝,真是忠孝不能两全啊!”从此,孔子每逢讲学时,就对他的学生说:“子路的父母健在时,能竭尽全力;父母去世后,他又能时时想起父母,真不愧是一个大孝子。”后来用这个典故表示侍养父母。亲代司马光的《和景仁琼林集上偶成》里就有这个典故:“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独自悲。”

  5: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五百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五百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孔融最后死于曹操刀下。


家风家训

【家训格言】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执教40多年,有门徒3000人,出名的有7 2人。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孝”是儒家精神的基础,他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儒家学派的完美的体系。以父子之间的孝为基础,推至兄弟之间为悌,推至君臣之间为忠,推至朋友之间为信。孝、悌、忠、信这四字构成了儒家伦理的四大支柱,也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治家训子必不可少的道德标准。其学说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儒家的治家思想仍值得借鉴,有的应予以继续发扬。

  【孔氏祖训家规】

  孔氏家族的族规族训,是为了维护家族内部的正常秩序,约束族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维持在常规之内。族人凡有违犯族规家训者,会受到家法的相应制裁甚至官府的惩处,严重者甚至被家谱处名。

  孔氏族人历来重视族规家训的制定与实施,而且族规家训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衍圣公府作为全族的大宗主,颁布有纲领性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具有指导作用,各地族人必须共同遵循。祖训箴规共分十条:

  一、春秋祭祀,各随土宜。必丰必洁,必诚必敬。此报本追远之道,子孙所当知者;

  二、谱牒之设,正所以联同支而亲本。各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

  三、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孔氏素为佩服。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亏先德;

  四、孔氏子孙徙寓各州县,朝廷追念圣裔,优免差役,其正供国课,只凭族长催征,皇恩深为浩大。宜各踊跃输将,照限完纳,勿误有司奏销之期;

  五、谱牒家规,正所以别外孔而亲一体。子孙勿得互相誉换,以混来历宗枝;

  六、婚姻嫁娶,理伦守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七、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

  八、圣裔设立族长,给与衣项,原以总理圣谱,约束族人,务要克已奉公,庶足以为族望;

  九、孔氏嗣孙,男不得为奴,女不得为婢,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如遇大事,中奉朝廷,小事仍请本家族长责究;

  十、祖训家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下人。

  流寓各地的族人,可根据大宗主所立的训规精神,结合各所流寓地及本支族人的具体情况,自订家规。


寻根记
家乡美
环宇风采
溯源坊
致孔氏朋友的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 (Online in Offline to Consumer )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历史上由于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天灾战乱等诸多原因,很多家族为了生存发展而北上南下不断迁徙,在这过程中导致了很多家谱的断裂残缺,时至今日很多人扔无法认祖归宗,作为同样的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更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人生夙愿。 ANXIERA安世代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提供各个姓氏的宝贵资料与交流建议,以此不断地完善我们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根。(凡提供姓氏资料将分别给予不同性质的奖励。您可以通过邮箱asd@anxiera.cn与我们联系。)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